•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七節 研究目的與假設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對照組(平均年齡為 7 歲 10 個月)的比較,卻發現差異不在於 τ,而在於 μ 與 σ,也就是年幼的對照組受試有較慢的 μ 與較大的 σ。這個結果說明 μ 與 σ 可能隨著發展變化而改變,但是 ADHD 患者的 τ 是處在與年幼兒童相似的不 成熟狀態。

因此,探討 ADHD 患者的認知功能在不同年齡發展是重要的議題,本研 究將藉由兒童期與青少年期的 ADHD-C 與 ADHD-IA 患者與對照組在 ex-Gaussian 參數的比較回答這個問題,並探討其可能的意涵。

第七節 研究目的與假設

壹、研究架構

本研究的出發點是想探討與釐清 ADHD 患者在認知作業的反應時間緩慢 與變異量大的疑問。雖然不同的病理模式對於這個問題有不一樣的解釋或是 探索方向,但是多數的討論方向仍放在行為抑制的執行功能缺損的範疇中討 論。然而無論是在現象描述與理論探討,以往的研究似乎都過於簡化這個議 題的重要性(Castellanos et al., 2005)。雖然過去近二十年 ADHD 的病理模式 研究多放在以衝動抑制缺損為主的執行功能缺損模式,但近來已有學者對於 這個取向存有疑問(Castellanos, Sonuga-Barke, Milham, & Tannock, 2006)。有 學者們從整合分析的研究中發現 ADHD 患者在停止作業中 SSRT 較對照組兒 童慢,並非是他們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成功的抑制動作,而是他們普遍在訊 息處理的時間比較慢(RT at Go task),特別是兒童期 ADHD 患者有這樣的特 性(Lijffijt et al., 2005);也有研究發現雖然 ADHD 患者與對照組在停止作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的指標,例如 SSRT、平均反應時間、反應時間變異係數與誤判錯誤有顯著差 異,但是利用邏輯迴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SSRT 並沒有顯著的解釋量,

反而是後三個變項可解釋 ADHD 患者與對照組的差異(de Zeeuw et al., 2008);

再者,也有研究發現 ADHD 患者在 Go/ No Go 的誤判錯誤會隨著事件速度

(event rate)而有顯著的改變(van der Meere et al., 1995)。因此,學者們認 為原有的以上而下的執行功能缺損模式已不足以描述與解釋 ADHD 患者複雜 多變的行為缺損,因此本研究想利用認知能量模式,從能量調節的概念探討 ADHD 患者在反應時間的問題。

本研究可分為五個主要的議題,其論述如下:

一、以 CCPT 為實驗作業,利用 ex-Gaussian 分配作為描述反應時間的方 式,並藉由估計參數在啟動(ISI)與喚起(Block)等能量歷程的變化,探討

ADHD 患者與對照組兒童與青少年的可能差異與能量調節狀態。除了重複驗 證國外的研究結果,也可推論能量調節歷程與 ex-Gaussian 參數變化的關係。

二、本研究也想利用 ex-Gaussian 參數與 CCPT 的誤判/漏判錯誤,以及

ex-Gaussian 參數和行為量表的關係,討論這些參數的心理與行為的意義,藉 此說明 ADHD 患者在反應時間的特性與病理的關係。

三、由於 ADHD 診斷具有異質性,在過去的神經心理功能的研究中,

ADHD 亞型在執行功能並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在訊息處理與反應時間的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現 ADHD-C 與 ADHD-IA 患者卻有顯著的差異。有研究指出 ADHD-C 患者的 反應型態是反應速度快且錯誤率高,而 ADHD-IA 患者傾向反應速度慢,但 也存在高的錯誤率(Solanto et al., 2007)。再者,有研究也發現 ADHD-C 患者 與 ADHD-IA 在能量調節歷程有不一樣的問題,前者與啟動與喚起歷程缺損 有關,後者與喚起歷程缺損有關。因此,本研究想探討反應時間的 ex-Gaussian 分配是否能描述 ADHD 亞型相同與相異之處,藉以說明他們在病理模式差 異。

四、由於許多研究支持時間知覺表現與個體注意力資源分配有顯著關連 性,因此本研究也想利用時間再製雙重作業作為研究作業,除了探討 ADHD 亞型在這個作業的表現之外,最主要想要了解 ex-Gaussian 參數與時間知覺作 業的表現是否具有共同之處。並且從時間估計錯誤量與 ex-Gaussian 參數的關 係,藉此說明理論的效度議題(cross-validity)。

五、本研究也想藉由不同的發展階段(兒童與青少年),探討年齡是否影 響 ADHD-C 與 ADHD-IA 與對照組在 ex-Gaussian 參數的差異,藉以說明發展 階段變化與 ADHD 病理問題的關係。

貳、研究目的與問題

研究目的一:以台灣樣本重複驗證 ADHD 患者 ex-Gaussian 分配參數與

CCPT 能量調節變項的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學者們認為 ADHD 患者普遍存在神經心理功能缺損(Nigg et al., 2005;

Pennington, 2005),因此 ADHD 患者即使在不同民族、文化與教養環境,應 該會有相似的神經心理功能缺損問題(Gau, Chiu, Shang, Cheng, & Soong, 2009)。本研究想藉由台灣的 ADHD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除了重複驗證 ex-Gaussian 分配在 CCPT 的反應時間分配之外,最主要想要探討能量調節變 項對於 ex-Gaussian 參數的影響。

從認知能量模式中,CCPT 中的 ISI 與 Block 變項皆會影響個體能量調節 歷程(Sergeant, 2005),但是 Hervey 等人(2006)以及 Epstein 等人(2006)

在 CCPT 的研究只有探討 ISI 與 ex-Gaussian 分配三個參數(μ、σ、τ)的關係,

未曾探討作業時間長度(Block)與 ex-Gaussian 參數的關係。因此,本研究 除了重複驗證 ADHD 患者的 ex-Gaussian 參數(μ、σ、τ)與事件速度(ISI)

的關係之外,也想探討 ex-Gaussian 參數與 Block 的關係會是如何?

問題與假設

問題 1-1:重複驗證 ADHD 患者與對照組在 CCPT 的反應結果包括錯誤 率、反應時間,並比 ex-Gaussian 分配探討三個參數(μ、σ、τ)在 ISI 變化的 表現

過去的研究結果發現以 ex-Gaussian 分配分析 ADHD 患者在 CCPT 的反 應時間,除了 ADHD 患者與對照組在參數上有顯著差異(μ 較快,σ 與 τ 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大),也發現 τ 在組別與 ISI 的交互作用有顯著差異,當 ISI 愈長 ADHD 患者 的 τ 也顯著增加 (Epstein et al., 2006; Hervey et al., 2006)。從主要效果的顯 著,研究者認為 μ 會隨著啟動狀態不足(ISI 增加)而減緩;同時,從主要效 果以及交互作用效果顯著,當啟動狀態愈不足,τ 也會顯著的增加,特別當 ADHD 患者具有能量調節困難時,τ 增加的比率顯著大於對照組。

本研究預測 ADHD 患者在 CCPT 整體的錯誤率(誤判/漏判錯誤)比對照 組多,其反應時間比對照組慢且變異量大。在 ex-Gaussian 分配的參數(μ、

σ、τ)的比較,ADHD 患者應具有較快的 μ 且較大的 σ 與 τ,在 τ 也會有組別 與 ISI 的交互作用。特別在 τ 的估計,ADHD 患者隨著 ISI 增加,τ 增加的量 會大於對照組。

問題 1-2:探討 ADHD 患者與對照組在 CCPT 反應時間的 ex-Gaussian 分 配,以 Block 變化探討與參數(μ、σ、τ)的關係

Block 變項反映個體在作業時間的長度,當作業時間愈久,愈傾向低喚起

(low arousal)的狀態,個體也會因調節歷程需要耗損愈大的能量。從

ex-Gaussian 的參數說明,當個體處在低喚起的狀態,愈會造成 τ 的增加。因 此 ADHD 患者與對照組不只是在 μ、σ、τ 有組間差異,在 τ 應該在組間和 Block 有顯著的交互作用。ADHD 患者隨著作業時間拉長,因能量調節困難,τ 增 加的幅度應該會更加大於對照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研究目的二:利用 ex-Gaussian 參數與 CCPT 的注意力指標與行為量表 的關係探討參數的心理與行為意義

由於 ex-Gaussian 分配與參數是經由複雜的數學模式估算,用以描述個體 反應時間分配的特性。因此,當使用這些參數時,我們也需要了解這些參數 在心理或是行為的意義為何?除了從 ISI 與 Block 的關係之外,我們也應該探 討它們與其他注意力指標與行為量表的關係,藉以推論這些參數可能具有的 心理與行為的意義。

研究問題與假設

問題 2-1:探討 ex-Gaussian 參數與行為量表的關係

目前 ADHD 有關的 ex-Gaussian 研究中,少有研究探討參數與行為量表 或是與注意力指標的關係。僅有 Buzy 等人(2009)探討 ADHD 患者在工作 記憶作業(視覺序列相加作業)的反應時間發現 μ 與 CPRS 量表中的過動與 衝動行為特質有顯著的正相關(.40-.54, p<.05),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當個體 處在認知負荷量愈高的作業情境,例如解決數學問題,他們在愈需要耗損能 量的處境,因為補償作用,動作啟動程度愈高(行為過動與衝動程度愈高),

也使得認知歷程的反應時間愈慢。不過不同的認知作業與參數的關係應該有 不一樣的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Conners, Epstein, Angold, & Klaric (2003)從 CCPT 的注意力指標與 ADHD 的核心症狀發現反應時間的正確反應時間(Hit RT)與其標準誤(Hit RTSE),與注意力不足及過動/衝動的行為症狀有顯著的相關,特別是 Hit RTSE 指標與多數的行為症狀都有顯著關連性,因此本研究認為 ex-Gaussian 參數有 關反應時間變異量的參數與 ADHD 核心行為症狀應有密切關連性,特別是在

τ 的參數,因為從上述的研究說明 τ 應該是影響 ADHD 患者反應時間變異量 的主要來源。

問題 2-2:探討 ex-Gaussian 參數與 CCPT 的注意力指標的關係

再者,已有研究發現受試者,特別是 ADHD 患者在 CCPT 中發生在成功 的抑制 No-go 反應前的反應時間都是處在顯著地慢的狀態,也就是說反應時 間快慢會影響誤判錯誤(commission errors)的發生;再者,他們也發現漏判 錯誤(omission errors)之前的反應時間也是處在顯著地慢的反應時間狀態,

學者認為這與注意力分散的狀態有關(Epstein et al., 2010)。因此,本研究預 期,反應時間快的衝動反應的型態會與 μ 有關,因此 μ 與誤判錯誤有顯著的 負相關,由於漏判錯誤與注意力分散有關(Epstein et al., 2010),τ 與漏判錯 誤應有顯著正相關的關係。

研究目的三:探討 ADHD 亞型的 ex-Gaussian 參數在 CCPT 的 ISI 與 Block change 的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雖然早有研究者認為 ADHD 患者的過動/衝動行為症狀是為了克服低喚 起,以動作啟動(motor activation)所進行的能量調節歷程(Zentall et al., 1985), 但是目前有關於 ADHD-C 與 ADHD-IA 在能量調節歷程的研究仍不多見。有 研究發現利用反應時間作業,ADHD-C 與 ADHD-IA 在反應時間分配上有明 顯右偏的狀態(Querne & Berquin, 2009),從變異量指標 CV 也發現,ADHD 亞型顯著大於對照組,似乎說明反應時間的變異量應是他們共通的特性。因

雖然早有研究者認為 ADHD 患者的過動/衝動行為症狀是為了克服低喚 起,以動作啟動(motor activation)所進行的能量調節歷程(Zentall et al., 1985), 但是目前有關於 ADHD-C 與 ADHD-IA 在能量調節歷程的研究仍不多見。有 研究發現利用反應時間作業,ADHD-C 與 ADHD-IA 在反應時間分配上有明 顯右偏的狀態(Querne & Berquin, 2009),從變異量指標 CV 也發現,ADHD 亞型顯著大於對照組,似乎說明反應時間的變異量應是他們共通的特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