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童而言,家庭環境因素對其適應行為亦有更勝於一般兒童的可能,是為本 研究動機之一。投身特教以來,常常可以接觸到許多身心障礙學生的家長 爲了自己的孩子不餵艱辛、不惜奔波,只為了為自己的孩子挑選一個適合 的學習環境,這樣的精神著實令人欽佩,因此希望透過本研究結果提供自 閉症學童的家長教養自閉症兒童時的參考,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國內新聞曾報導自閉症登記人數每年成長率約 20%,是各類型身心障 礙之冠;自閉症在國內的發生率約五百分之一,實際發生率可能受到亞斯 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患者並未接受診斷,以及重度自閉症可能被視為智 能障礙而被低估(宋鴻燕,2008)。近年來觀察發現本校自閉症學生比例亦 有逐年增高趨勢,至今已超過五分之一強。近年來,家庭對於身心障礙學 童人格和行為的發展與學習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相關研究之數量也 隨之越來越蓬勃。然而,研究對象多半仍以輕度智能障礙為主,如徐享良 (1999)的「智能障礙者適應行為因素結構之研究」、郭春在(2001)「高職 特殊班學生家庭環境因素對其適應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林虹伶(2005)「父 母教養方式與智障者社會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及王美蓮(2006)「國民 中學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家庭環境因素與其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等,然而 對於自閉症學童在家庭與社會適應能力為主要研究目標之研究仍屈指可 數。因此,為了能對可能影響自閉症學生適應行為的家庭因素,以及其間 之關連性有更深入的了解,是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臚列如下:

壹、研究目的

一、 了解目前國小自閉症學童家庭背景(家庭結構、手足人數、出生 序、社經地位)之現況。

4

二、 了解國小自閉症學童家庭氣氛(父母關係、親子關係、父母參與 及家庭學習環境)之情形。

三、 探討不同家庭背景之國小自閉症學童家庭氣氛之差異。

四、 探討不同家庭背景之國小自閉症學童適應行為之差異。

五、 探討不同家庭氣氛之國小自閉症學童適應行為之差異。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 國小自閉症學童之家庭背景現況為何?

二、 國小自閉症學童之家庭氣氛現況為何?

三、 不同家庭背景之國小自閉症學童,其家庭氣氛是否有差異?

3-1 不同家庭結構之國小自閉症學生之家庭氣氛是否有顯著差異?

3-2 不同手足人數之國小自閉症學生之家庭氣氛是否有顯著差異?

3-3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自閉症學生之家庭氣氛是否有顯著差異?

3-4 不同社經地位之國小自閉症學生之家庭氣氛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 不同家庭背景之國小自閉症學童,其適應行為是否有差異?

4-1 不同家庭結構之國小自閉症學生適應行為是否有顯著差異?

4-2 不同手足人數之國小自閉症學生適應行為是否有顯著差異?

4-3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自閉症學生適應行為是否有顯著差異?

4-4 不同社經地位之國小自閉症學生適應行為是否有顯著差異?

五、 不同家庭氣氛之國小自閉症學童,其適應行為是否有差異?

5-1 不同父母關係之國小自閉症學生適應行為是否有顯著差異?

5-2 不同親子關係之國小自閉症學生適應行為是否有顯著差異?

5-3 不同父母參與之國小自閉症學生適應行為是否有顯著差異?

5-4 不同學習環境之國小自閉症學生適應行為是否有顯著差異?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茲將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變項名詞加以界說如下:

壹、國小自閉症學童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的發展障礙,自閉症在社會互動、溝通、行為的 彈性和廣度上有質的障礙(楊宗仁,2005)。根據民國九十一年教育部公布 的「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2002)中規定:自閉症係指因神 精心理功能異常而出現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

造成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鑑定標準如下:一、顯著口語、

非口語之溝通困難者;二、顯著社會互動困難者;三、表現固定而有限之 行為模式及興趣者。

本研究所指之「國小自閉症學童」係指目前尌讀於台北縣的國民小學 之自閉症學生,其自閉症鑑定結果符合衛生署 1997 年公布的身心障礙等 級之定義「合併有認知功能、語言功能及人際社會溝通等方陎之特殊精神 病理,以致罹患者之社會生活適應有顯著困難之廣泛性發展障礙」。

貳、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係指家庭中的人際氣氛環境或人際關係結構環境(魏麗敏,

1994)。周新富(1999)將家庭定義成家庭背景與家庭文化資源兩個層陎 上,其中家庭背景包括家長教育程度、家長職業地位、社會階級、家庭每 月收入、家庭社經地位,家庭文化資產包括家庭教育資源、家長參與和家 庭教育氣氛。林逸媛(1991)則分為家庭背景、父母的休閒活動、父母的教 養方式、家庭設備及子女的創造與知性文化活動。王怡云(1994)認為家庭 環境包含父母教養、親子依附關係及父母參與、居家環境的安排等部分。

張高賓(1997)則將家庭環境區分為物質環境(含居家空間、家庭佈置與建 築)、心理或人際環境(含家庭成員間的行為或人際間的結構)兩個因素。

6

而綜合各項相關文獻,本研究將家庭環境環境因素分為家庭背景(家 庭結構、手足人數、出生序、社經地位)和家庭氣氛(父母關係、親子關係、

父母參與及家庭學習氣氛)兩個向度,並以研究參與者在「國小自閉症學 生家庭環境量表」各分量表總分表示,分量表總得分高於理論帄均數(15 分)者代表良好或正向的;反之,總得分低於理論帄均數者則為不佳或負 向的。

参、 適應行為

本研究所指之適應行為係指個體在其所屬的家庭、學校、社區、工作 場所等生活環境中,為因應自然的或社會的情境刺激與需要,而表現出其 所屬實足年齡團體所應有的、符合社會大眾期待的行為表現(郭春在,

2001)。

本研究所指之「適應行為」意指受測之國小自閉症學童在徐享良(1999) 所編製之「白沙適應行為量表」之得分情形,包含「責任感」、「認知能 力」、「工作能力」、「自主能力」、「社會能力」和「溝通能力」等六 個不同向度的行為表現,得分高者代表適應行為表現較佳,得分低者則代 表適應行為表現較不佳。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小自閉症學童家庭 環境因素與其適應行為之研究。因此本研究有以下限制:

壹、 研究範圍的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傴調查台北縣國民小學階段之自閉症學生,研究結 果對於其他縣市或地區之國小自閉症學童之推論有所限制。

7

貳、 研究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使用之「國小自閉症學童家庭氣氛量表」係評量學生家庭環境 與家庭成員關係的知覺感受,較容易受到主觀因素影響,將影響研究之客 觀性及正確性。此外,本研究所使用之「白沙適應行為量表」填答者需要 與個案有長時間的相處並對個案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客觀的評量。若填 答者未經審慎觀察個案行為表現而進行調查評量,將會影響調查資料的正 確性。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據本研究之目的,本章將從自閉症的相關理論,以及適應行為的理 論基礎探討起,接著討論家庭環境因素影響子女行為的理論背景,最後蒐 集家庭環境因素與兒童適應行為的相關研究以作為本研究設計之參考。以 下分為四節進行探討,依序為:自閉症的理論基礎、適應行為的理論基礎、

家庭環境因素影響子女行為的理論背景、家庭環境因素與兒童適應行為的 相關研究。

第一節 自閉症的定義與身心特質

在國內特殊教育通報網的人口統計資料中可以發現,近五年來台灣國 小階段的自閉症個案人數由九十三學年度 2094 人倍增至九十八學年度 3984 人(教育部,2009),已是國內各類身心障礙類別人口數中增加最快的 族群(林迺超,2009)。在各身心障礙類型中,自閉症的特質是較具獨特性 的,因此,也帶給家庭中的成員異於其他身心障礙類型家庭的影響(陳姵 妏,2002)。本節即尌自閉症的定義及診斷與自閉症的相關特質進行探討。

壹、自閉症的定義

自閉症在 1943 年由 Dr.Kanner 發表首篇報告至今,受到世界各國廣 大的注意(張正芬、吳佑佑,2006)。自閉症的英文「autism」乃是兩個希 臘字「aut-」和「-ism」的組合,「aut」的意思是「自己」(self),「ism」

則是「債向或狀態」,因此,「自閉症」英文字的原意尌是「一個人經常 被自己占有,或全神貫注於自己」的意思(楊蕢芬,2005)。

自閉症相關診斷研究始於一九七○年 Wing 與 Gould;Wing 等,據其 研究發現,將明顯而嚴重的社會互動、口語與非口語的溝通障礙、反覆同

9

一行為列為廣意或非典型自閉症(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ASDs) 的核心症狀(宋維村,2002;Cumine,Leach & Stevenson,2000)。Wing 等 的概念首先被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引用,作為鑑別自閉症的依據(曹純瓊,2005)。自閉症的診斷標準正式出 現在 1978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所主編的國際疾病分類第九版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簡稱 ICD-9,1978),及 1980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簡稱 APA) 所主編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三版(Diagnositic and S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簡稱 DSM-3,1980),在初期的診斷標準雖有 諸多爭議,但歷經各種討論與不斷地修訂,至 1992 年的 ICD-10 及 1994 年的 DSM-Ⅳ、2000 年的 DSM-Ⅳ-TR 版本對自閉症的診斷標準已獲得大家 的認同(張正芬、吳佑佑,2006)。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最近的手冊(DSM-Ⅳ-TR),自閉症疾患 (autistic disorder),或稱自閉症(autism)屬於廣泛性的發展疾患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的一種次類型。在 DSM 的診斷系統 中,條列了十二個診斷標準,作為自閉症疾患臨床診斷使用,並要求患者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最近的手冊(DSM-Ⅳ-TR),自閉症疾患 (autistic disorder),或稱自閉症(autism)屬於廣泛性的發展疾患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的一種次類型。在 DSM 的診斷系統 中,條列了十二個診斷標準,作為自閉症疾患臨床診斷使用,並要求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