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基於以上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合作學習在低成就國中生在英語 學習成就與學習興趣影響,其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如下:

一、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5

(一)探討合作學習策略對國中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成就影響之情形。

(二)了解合作學習策略對國中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影響之情形。

(三)探討國中低成就學生對於合作學習策略運用於英語教學之意見回饋與 教師省思。

二、待答問題

根據本研究之目的,其待答問題如下:

1-1 實施合作學習後,國中低成就學生在英語學習成就前、後測有無顯著差 異?

1-2 低成就學生在每一課的課堂單字小考的成績有無顯著差異?

1-3 低成就學生在每一課的課堂句型小考的成績有無顯著差異?

1-4 實驗組及對照組的英語學習成就的前、後測有無差異?

2-1 實施合作學習後,國中低成就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前後測有無顯著差 異?

2-2 實驗組及控制組在英語學習動機前後測有無顯著差異?

3-1 藉由合作學習運用於英語教學,國中低成就學生意見與想法為何?

3-2 藉由實行合作學習後,教師有何專業省思?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節針對本研究之相關名詞「合作學習」、「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成就」

和「英語學習興趣」茲說明如下:

6

一、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係指透過異質性的分組,組員可分為高、中、低三種不同程度,小 組組員為了共同的目標,互相合作,每位成員皆需貢獻心力,並且為自己的學習 負責,也要為小組負責。

本研究中所稱之合作學習,主要是以 R. E. Slavin 所提的學生小組成就區分 法(Student Teams Achievement Divisions,STAD)為主,但有時配合課程內容會融 入其他的教學法,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的學生分組乃是透過八年級第二學期的第 一次英語段考分數,作異質性分組後,再依學生性別、特質和人際關係做適當的 調整。

二、低成就學生

張新仁(2001)認為低成就學生定義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係指學生的學業實際 表現明顯低於應該有的能力水準,第二類則為學生的學業實際表現明顯低於其班 級平均水準,第三類為學生學科成就不及格,且其學業成就明顯比其他學生還低 落。

本研究所稱的低成就學生係指透過學校段考評量篩選出得分於該班上的後 百分之 30 的學生為標準,並排除資源班學生。研究者根據以上標準篩選出 6 位 英語學習成就和興趣低落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三、英語學習成就

英語學習成就是指對課程內容精熟程度,經由評量或測驗所得到的數值(黃 珮棻,2013)。本研究所稱之英語學習成就係指透過學校第二次段考評量進行測 驗,以此了解低成就學生在英語學習成就變化之情形。

7

四、學習動機

張春興(1994)對於動機的定義,他認為動機是內在的的心理歷程,一種引起 個體活動並維持活動繼續往教師設定的目標前進。動機又可分為內在以及外在動 機。

本研究所指的學習動機係為低成就學生在合作學習策略的教學下,能夠引起 學生學習動機,並專注於課堂,達到教師要求的目標(許嘉真,2011)。因此將透 過呂孟宜(2009)編製的英語學習動機量表來檢視英語學習動機分數,分數愈高,

對於英語的學習動機也就越強烈,反之亦然,故以此作為評定低成就學生的英語 學習動機。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是運用合作學習探究對低成就生在英語學習成就與英語學習興趣的影 響,但受限於各種因素之影響,仍有受限之處,茲說明如下:

一、研究範圍

針對本研究以下說明研究場域與對象、研究時間和課程內容:

(

一)研究場域與對象

本研究之場域為臺中市開心國民中學(化名),學校地處鬧區,研究者為專任 英語老師,其研究對象為研究者所任教的八年級 A 班(化名)為本研究之實驗組,

排除兩位資源班學生後,八年 A 班為男生 14 人女生 15 人,班級氣氛融洽,教 師和學生互動良好,而八年級 B 班(化名)為男生 16 人,女生 14 人,但其中有一 位男學生長期中輟,因此對照組應為男生 15 人,女生 14 人,本實驗以低成就學 生為主,其目的是為了瞭解低成就學生的學習成就分數在前、後測上是否有差

8

異,而因低成就學生樣本數少,以準實驗研究的 Wilcoxon 的無母數檢定作資料 分析並進行研究,另外增加實驗組及對照組來對照低成就學生的結果,而這兩組 以 t 檢定來做分析。

(

二)研究時間

本研究自 2015 年 4 月 2 日至 5 月 12 日為開心國民中學第二次定期評量前的 教學期間,為本研究實施及作資料蒐集分析。

(三)課程內容

本研究主要是以合作學習法的策略來提升低成就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與學 習興趣,教材以佳音翰林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二下英語課本為主要工具,另以學 習單輔助其課本內容,教學方式主要是合作學習的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來實行。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就研究對象、研究課程及研究者的限制作下列的說明: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研究對象是以研究者是以任教的八年級的班級,共計 31 名學生,透 過學校段考,選定班上 6 位低成就學生當作研究對象,這些學生因為文化刺激不 足,學習意願低落且被動,而學校周遭環境有住宅區及商業區,是屬於混合型區 域,因此本研究結果僅可推論至具有相同條件的背景與情境的學生身上或研究的 參考,如需推論至其他地區,則需多加評估。

(二)課程限制

本研究是以合作學習法中來提升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但是合 作學習策略有很多,如:拼圖法、配對法等,因為受限於教材及學校進度壓力的

9

影響,因此選擇以精熟為目的的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為主要的研究工具。

(三)研究者限制

本研究所運用的課程設計與學習單均是由研究者參考相關資料後所編製,

但研究結果可能會受到研究者的教學經驗、自我信念與語言的使用方式所影響,

此外,在每次實行完後的階段性訪談學生,也會透過問卷和教師手札作教學省思。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合作學習策略運用對國中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成就與學 習動機影響。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合作學習之意涵;第二節探討英語學習成 就與英語學習動機之理論基礎;第三節則探究合作學習與國中英語學習動機與英 語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合作學習之意涵

本節先探討合作學習法的理論基礎,再探究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最後 列舉和歸納合作學習與英語學習動機和英語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

壹、 合作學習意義與特色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的英文為 cooperative,其字首 co-意指 together,又中國古人有云: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可見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而東西方古代賢者 均提出合作的概念,如: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及蘇格拉底認為唯有透 過對話才能增進智慧(王志偉,2014),因此,透過對話,去討論、聆聽和分享的 過程中,除了可以互相學習,也對於因為對話而產生的互動,可以學習人際關係,

故就各學者對合作學習法定義及其核心概念,如表 2-1-1:

11

表 2-1-1

合作學習定義及核心概念

學者 定義 性質特色

Johnson &

Johnson(1993)

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透過分組合作的 學習方式,彼此合作,產生學習效果、

增加學習遷移及思考批判能力。

互助合作

Slavin(1985) 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具有系統和結構 的一種教學策略。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將 不同能力、性別、種族之學生分配於小 組中一起學習,此種教學策略能適用於 不同學科及不同年齡層學生的學習。

教學策略

Parker (1985) 強調為了要培養合作學習的行為,合作 學習可以提供一個合作的學習環境,且 可以引發學生在異質性小組與同儕合 作的動機,互相幫助與互相分享資訊。

互助合作

Sharan &

Shachar(1988)

認為合作學習係指有結構系統的一種 教學策略,意指由互相合作、依賴和協 調的過程中,異質性的小組成員能對自 己的部分負責且完成,幫助小組達到目 標。

教學策略

(續)

12

Nattiv(1994) 認為合作學法的組員在能力、性別、種 族上都是異質性,但都是共同面對同一 目標,一起工作且相互依賴,為自己的 責任負責。

共同目標

林生傳(1992) 合作學習是結合教育學、社會心理學、

團體動力學等的一種分組教學設計,主 要是利用小組成員間的分工合作、互相 支持,去進行學習;並利用小組本位的 評核及組間比賽的社會心理氣氛,以增 進學習成效。目的在使學習活動成為共 同合作的活動,其成敗關係團體的榮 辱。

共同目標

黃政傑和林佩 璇(1996)

學生透過小組一起共同工作,一齊努力 達成目標,彼此間共同承擔成功與失 敗。

互助合作

註:取自一位國中七年級數學科教師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頁 14-16),彭兆宇,(2013)。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的教學策略,在分組過程中,所有小組成 員透過異質性分組,針對共同的目標,產生互助合作的行為,並且產生積極互賴 的關係,在互助合作過程中,學會傾聽、分享和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跳脫 傳統教學方式,教師須扮演引導及協助各組學生的角色,而學生所學習到的不只 是學科知識,也學習人際關係的處理,也能夠了解學習並非只是個人或是一種競

13

爭式的學習,而是一種利人也利己的行為。本研究乃希望透過「合作學習」所產 生的利人也利己的行為,幫助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找回自信、歸屬感及成就感。

二、 合作學習的特色

合作學習的特色,徳徐(Mortion Deutsch)在 1940 年代晚期也提出了三種目 標結構(引自林佩璇、黃政傑,1996),分述之:

1.合作的目標結構:個人目標取向努力可以協助他人獲得目標。

1.合作的目標結構:個人目標取向努力可以協助他人獲得目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