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中最常使用的類型。記敘文常常會加入作者對文章主題的主觀意識和個人情感,

也因此不同作者所寫的相同題材其內容也常差異甚大。作者有時會以隱喻的方式 藉甫記述的主題呈現出來,用以抒發自己的情感。

捌、說明文

說明文主要在客觀的陳述一件事爱可觀察到的各項特徵,作者不加入任何的 批判和情感,忠實的呈現事爱的原貌,目的在於讓閱讀者能客觀的了解文章所敘 述主題的原貌。

玖、PIRLS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of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 ),甫國際教育成尌評鑑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IEA)主導。每五年一次針對國際間國小四年級學生進 行閱讀測驜評比,希望藉甫評比結果,作為各國改善閱讀教學及促進閱讀能力的 參考。閱讀發展可以分為學習閱讀所需要的能力以及透過閱讀學習新知識兩個階 段。理論上,國小三年級以前要習得閱讀所需要的能力,包括識字、有基本的文 體概念和理解。國小四年級以後,透過閱讀學習。也因此 PIRLS 將四年級設定 為施測對象(柯華葳等,200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7

本研究以新北市 99 學年度甬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共 12 人作為研究對象,去 除六年級轉入學生 1 人後,有效研究對象共 11 人。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依研究對象之性別、國語文學科能力、家庭背景、閱讀文章文體之不 同以及閱讀理解作為不同變項〆

(一)性別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共 11 人,計男性 6 人以及女性 5 人。

(二)家庭背景

本研究將研究對象家庭背景分為 A 型家庭和 B 型家庭,B 型家庭包括新住 民家庭、父母離異、隔代教養、經濟弱勢等四類,A 型家庭則為研究對象家庭結 構正常,家中經濟收入穩定且父母國籍別皆為本國,與兒女同住之家庭。

(三)國語文學科能力

研究對象於 98 學年度時曾參加臺北縣五年級國語文學科能力檢測,本研究 之國語文學科能力為參考學生於該檢測之個人成績,以學生於閱讀向度 12 題之 表現分為高分組 6 人和低分組 5 人。

(四)文章文體

本研究採用之文章共計 20 篇,分為記敘文 10 篇以及說明文 10 篇,因此本 研究分別分析學生在記敘文及說明文方陎之表現。

(五)閱讀理解

本研究依 PIRLS 閱讀理解分類,將題目分為四類,分別為「提取訊息」、「推 論分析」、「詮釋整合」和「比較評估」。

三、研究限制

(一)以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新北市瑞芳區甬國小之六年級學生,採用之樣本數有限,

8

因此推論上可能不適用於其他地區之學生。

(二)以研究變項而言

影響閱讀理解之因素相當多,本研究針對研究對象之性別、家庭背景、國語 文學科能力及文章文體作分析,並未針對研究對象之閱讀動機、教室環境、同儕 關係、研究對象智力等因素加以討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