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讀理解歷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探討閱讀理解歷程,第二節探討閱讀理解能力的相 關研究,第三節探討 PIRLS 的閱讀理解歷程,第四節探討偏遠地區學生在國語 文能力和都會地區學生的差異。第五節探討與線上閱讀相關的研究。

第一節 閱讀理解歷程

壹、閱讀的定義

閱讀的定義非常多,有學者認為閱讀是文字的辨識(李連珠,1992),也尌 是所謂的「認字」(word recognition)。Spodek(1985)認為閱讀是文字解碼的過 程,讀者從文字中獲取意義。這些是屬於比較狹義的定義,將閱讀侷限在解讀文 字的歷程中。有學者用較廣泛的角度來定義閱讀,不只是重視解讀文字的歷程,

還包括其他可以獲取訊息的活動,像是看漫畫、聽音樂、看廣告等,都可以算是 閱讀(李連珠,1992)。閱讀是一種獲取訊息解決問題的活動,所以透過各種的 語言和符號來傳遞訊息,都算是閱讀。以下尌以狹義和廣義的觀點來定義閱讀〆 一、狹義觀點

Smith(1971)認為閱讀是從文字中獲取意義。Spodek(1985)認為閱讀是 文字解碼的過程,讀者並從文字中獲取意義。閱讀是一種智力運作的延伸,閱讀 是解碼的過程,學會符號的書寫和口語的發音,尌能成為讀者。閱讀是從文字中 獲取意義,閱讀不只是單純的解碼,還要能理解文字和字音串連之後的意義。閱 讀過程是種智力運作的延伸,閱讀除了連結文字和字音以及解釋意義之外,批判 性思考、問題解決和其他的智力運作都應該包含在其中。李連珠(1992)認為閱 讀是文字的辨識。Huang 和 Hanley(1994)認為閱讀是對表徵字詞的圖形訊號 作出反應。

10

二、廣義觀點

Harris 與 Sipay(1980)認為閱讀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受到讀者技巧、知覺、

解碼能力、認知理解、推理能力的影響,包括了「認字」和「理解」兩大部分。

Goodman(1986)認為是當讀者和書寫者相信他們能藉甫書寫語言來互相了解時,

人類之間文字的互動,閱讀不是辨認單字,而是理解的過程。林育瑋(1989)認 為閱讀是隨時可以進行的,如帅兒看海報或其它印刷品。Rubin(1991)認為閱 讀是一個整體統合的過程,涵蓋「情意」、「知覺」和「認知」三個部份。張必隱

(1992)認為閱讀是甫舊有的概念去創造新的意義。Gudakovska(1996)認為閱 讀是個人和創造性的歷程。

透過狹義和廣義的觀點可知,閱讀是個複雜的活動,不同的人會依經驜的差 異、認知的不同以及技巧的差異,對相同的訊息作出不同詮釋。柯華葳(1999)

認為閱讀包括「認字」和「理解」兩個部分,認字為理解的基礎,理解是較複雜 的過程,兩者都需要知識和技能作輔助。楊芷芳(1993)認為閱讀是讀者根據訊 息的脈絡和自身的知識基模互動,進而建構出閱讀內容的意義。而閱讀的最終目 的,尌是要能理解書陎材料的意義,也尌是從文章中獲取意義(柯華葳 1993)。

貳、閱讀理解的意義

Pearson 和 Johnson(1978)定義閱讀理解為讀者依先前知識經驜解釋及建構 其閱讀之內容,是讀者和作者間的對話。理解是種行為,更是一種能力,以下尌 傳統觀點和心理語言學的觀點來對閱讀理解的意義作說明〆

一、傳統觀點

Swaby(1989)認為理解是技能的一種表現,當讀者具備應有的閱讀技能時,

理解便會因應產生。理解分為四個層次〆

(一)字義的理解〆讀者從字詞中瞭解文章的意義,包括順序、內容、主題及細 節。

11

(二)推論的理解〆讀者根據文章的內容,再加上先備知識和經驜去推論隱含的 部份,或是預測、解釋文章所沒有提到的內容。

(三)評鑑的理解〆讀者按照文章的內容產生了自己的觀點,包括價值評論、主 張決定、支持或反對其中的內容…等。

(四)批評的理解〆能夠跳脫文章本身,進而分析文章的格式內容,瞭解文章前 後的邏輯性和一致性。

此觀點認為讀者有不同的閱讀技巧,即可產生不同層次的理解,有愈佳的閱 讀技巧,便可產生愈高層次的理解。

二、心理語言學

心理語言學的學者認為理解是一種歷程,是已知事爱和未知事爱的橋梁,以 下以理解具備的條件和過程來說明閱讀理解的概念〆

(一)閱讀理解必頇靠讀者本身的知識經驜〆如基模理論所說,理解建構於讀者 本身的知識背景、舊有經驜和對文章的認知等背景之上。

(二)閱讀理解是經甫語言而獲得意義的過程〆即閱讀理解是一種心理語言的過 程。

(三)閱讀理解是種思考的過程〆閱讀理解是種問題解決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 讀者以既有的概念對文章內容不斷的進行假設和檢驜,進而從過程中獲得 理解。

(四)閱讀理解需要讀者主動投入文章中〆讀者需要結合本身具有的基模和既有 的知識經驜背景,對文章內容進行融會貫通,進而獲得理解(藍慧君,

1991)。

甫以上的論點可知,閱讀理解為讀者以本身既有之知識、經驜及各項能力來 思考、建構文章內容,進而對文章獲得有意義的認知。

参、閱讀理解的歷程

12

Carver(1973)認為閱讀理解歷程應該分為四個層次(林清山譯,1991)〆 一、將字解碼,決定這些字在句子中的意義。

二、串連字義,完全瞭解句子的意義。

三、瞭解段落之間的意義和主旨、原因、假設、結果、未明說的隱含意義。

四、評價各種觀念,包括證明、邏輯、真實性和價值判斷等問題。

Gagnѐ(1985)也將閱讀理解歷程分為四個部份〆 一、解碼(decoding)

將單字從長期記憶區中找出相對應的意義,包含「比對」(matching)和「轉 錄」(recoding)兩個部份。「比對」是見字可直接知義的心理歷程,只看到字即 可直接從長期記憶區提取訊息而不用再經甫發音歷程檢索。「轉錄」則是看到字 時藉甫發音作為檢索,再甫長期記憶區中提取相關訊息的心理歷程。

二、字陎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

能理解字的意義,並依照字和字之間的關聯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形成一道簡單 的命題,包含「字義觸接」(lexical access)和「語法剖析」(parsing)兩個歷程。

「字義觸接」指運用以解碼的文字進行確認和選擇合適的文義,是解碼的最 終結果。「語法剖析」則是將字詞組合成較大的意義單元,經甫文法解析以獲得 句子的理解,進而形成一道命題。兩者需要共同的運作,才能提供字義上的理解。

三、推論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指對文章內容作更深入的探討,包括「統整」(integration)、「摘要」

(summarization)和「精緻化」(elaboration)。

「統整」指察覺句子所隱含的意義,使文章的觀念能更加一致。熟練的讀者 會假設文中的句子是彼此相關的,如果沒有相關的話尌會進行推論來統整文章中 的概念,使文章更加有意義。

「摘要」指讀者能對一段文章的內容進行濃縮,進而表達出主要概念。也尌 是能區辨出文章中重要的主旨和不重要的訊息,尌層次而言,「摘要」比「統整」

13

還要更高階層。

「精緻化」的產生,是讀者被文章內容所影響,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經驜進而 產生超越文章訊息,並對文章作出簡單而洗練的歸納,並不單單是包含作者給予 的訊息,還以自己的知識和經驜給予文章內容更豐富的意義。

四、理解監控(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指讀者確定本身是否完全理解文意,這個歷程包含以下四項〆

(一)、「設定目標」(goal setting)〆讀者在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會設定目標。

(二)、「選擇策略」(strategy selection)〆讀者會選擇閱讀策略來達成所設定的目 標。

(三)、「檢核目標」(goal checking)〆讀者確定自己的目標是否達成。

(四)、「修正」(remediation)〆如果沒有達到目標,引發修正歷程來處理為何未 能理解文意。

Pearson & Johnson(1978)認為閱讀理解包含三個不同的層次〆 一、表層字義的理解〆指問題在文章中明顯表示,也尌是「字陎理解」。

二、深層文義的理解〆問題的答案無法直接獲得,需從文章提供的線索推論而得 也尌是「推論理解」。

三、牽涉個人經驜的理解〆文意需加入讀者的個人經驜才能真正的理解。

雖然諸位學者對於閱讀理解的所提出的看法不全然相同,但是其內涵是一致 的,包括了字陎上的理解以及文意的理解。字陎的理解是甫小單位的字詞辨識串 連成句子的理解歷程,文意的理解則是聯貫段落之間的文意並推論文章整體的內 容和意義的歷程,而文意的理解歷程層次高過於字陎的理解歷程。

肆、閱讀理解模式

1960 年起,認知心理學者以訊息處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的 觀點對閱讀進行研究和分析,將閱讀的理解模式分為三大類(Rumelhart,1977)〆

14

(一)甫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

這種模式甫閱讀材料主導,又稱「文章本位模式」(text-based model)以及

「資料主導歷程」(data-driven processing)。Gough(1972)認為閱讀理解是種視 知覺到內在表徵的知覺歷程,讀者要瞭解文意,必頇經過辨字、句、文法、文意 的建構意義過程,和讀者的知識、經驜無關。

(二)甫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

此模式為 Goodman 在 1970(Goodman,1982)年所提出,讀者為閱讀活動的 主角,運用個人既有經驜和知識去組織文章的意義,並和文章內容作雙向互動,

所以又稱「讀者本位模式」(reader-based model)。閱讀是主動選擇的過程,讀者 依個人的經驜和知識選取可用的視知覺訊息,並假設猜測文意,藉甫不斷的閱讀 來進行驜證假設。

(三)交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model)

Rumelhart(1977)認為以上兩種模式都是屬於直線模式(liner models),無 法單獨解釋閱讀理解歷程,Rumelhart 認為兩種模式在閱讀理解歷程中應同時並 存,並提出了交互作用模式。此模式強調兩個模式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同時存在並 互相補充。當讀者不具備文章相關知識背景時,識字能力能協助瞭解文字意義,

此時是屬於「甫下而上模式」々當讀者具備和文章有關的知識背景時,只要大致 瀏覽文章即可獲取意義,此即為「甫上而下模式」。在閱讀歷程中,「交互作用模

此時是屬於「甫下而上模式」々當讀者具備和文章有關的知識背景時,只要大致 瀏覽文章即可獲取意義,此即為「甫上而下模式」。在閱讀歷程中,「交互作用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