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果

本研究企圖透過以「問題」為核心,規劃「衛星影像認識位置」、「衛星 影像看家鄉」、「衛星影像判讀」三個教學活動,藉由教學與評量,讓學生比 對不同時代、不同空間的地圖或是地景影像來發掘問題與解決問題,而不同年 代所呈現的環境變遷的衛星影像,不但反映人與地、人與人、地與地,互動的 過程、人對環境態度的轉變,也藉此達到社會學習領域統整自我、人與人、人 與環境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知識的目的。

透過教學實踐,本研究企圖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一、衛星影像與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的連結性如何?

二、衛星影像融入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在評量標準上,學生的實際學習成效 如何?

三、教師於教學現場,實施衛星影像教學在教學實踐上的問題如何?

綜合上述第四章教學實踐結果、學生評量作業、學生課後問卷分析,本文 具體的研究成果及發現如下:

壹、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的連結性

基本內容是根據課程綱要發展,可以落實課程綱要中的課程目標和能力 指標,而課程綱要是教師教學的指引;就目前教科書中若表現地理現象在空 間的分布上,還是大多以地圖呈現為主。

地圖與衛星影像兩者的差異在於,地圖是根據一定的數學法則,將地球 或星球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透過概括和符號縮繪在平面上的圖形。衛星影 像是由衛星所拍攝到的地表景物,適合用來觀察大面積的地表景象與變遷,

也可清楚的看到地表土地利用情形。就目前教科書中雖有航照圖、衛星影像 圖的應用,直接引用衛星影像引發問題的啟發性教學,學生針對問題思考、

發表自己的看法,相較之下較不足。

本研究根據第二章衛星影像與十大基本能力、能力指標、基本內容的連 結性 (表 2-1、表 2-2)分析,雖未具體指出哪些知識與衛星影像相關的素材內 容,但教師可憑教學經驗,透過不同年代環境變遷的衛星影像,結合能力指 標、基本內容、教學單元,編寫教材。本研究首先透過(表 2-2)能力指標:如

1-3-4 利用地圖、數據和其它資訊,來描述和解釋地表事象及其空間組織、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1-4-3 分析人們 對地方和環境的識覺改變如何反映文化的變遷、1-4-5 討論城鄉的發展演化,

引出城鄉問題及其解決或改善的方法、2-4-1 認識臺灣歷史(如思想、文化、

社會制度、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等指標,分析適合的教學內 容。

其次,根據(表 2-2)基本內容:如臺灣的位置與範圍、聚落與都市化、臺 灣的地形與環境問題等內容,編寫教材。透過 Google Earth 及福衛二號衛星 影像,設計認識位置的相關概念及地表景觀的教學活動,並利用「台灣百年 歷史地圖」網站,透過不同年代的地圖及福衛二號衛星影像所呈現的環境變 遷,以培養學生觀察環境變遷及運用科技與資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 力。

經過教學的實踐後,從(圖 5-2)、(圖 5-3)數據顯示,有 63.55%學生,認 為會主動關懷臺灣的環境(圖 5-2),認為衛星影像的教學有助於培養世界觀(圖 5-3),達 60.42%學生。教學現場若能利用衛星影像在課堂上進行啟發性教學,

是可達成培養學生對本土與國家的認同、關懷及世界觀,探究之興趣以及研 究、創造和處理資訊之能力的課程目標,因此,衛星影像應用在社會學習領 域教學是可以發展的教學策略之一。

圖 5-2 學生會主動關懷臺灣生活環境之意見

圖 5-3 學生對衛星影像的教學培養世界觀之意見 貳、學生實際學習成效

一、評量標準部分:

(一)轉譯圖表、綜合歸納能力較弱

在多張地圖運用方面,比對 2003 年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第四版) 以及 2006 年、2011 年福衛二號衛星影像,比較學校附近土地利用有何變化方 面,46.88%的學生達到 B 等級,53.12%的學生未能比對地圖完成分析(圖 4-10)。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對於比較與轉譯地圖、綜合歸納的能力,有待增 強。

(二)判釋能力訓練不足

從三個課程的評量作業統計結果發現,由衛星影像認識位置,大多數的 學生能達到 C 等級(表 4-1),但在判釋衛星影像方面,96 人中只有 15 人達到 C 等級(表 4-3),分析可能原因,大部分的學生沒有此類課程的訓練機會,以 致影響學生學習表現。

綜合上述,學生判釋影像的能力,八年級學生在分析衛星影像的能力,相 較之下優於七年級學生。因此,未來在教學上適時設計相關教學內容,可加強 此方面的能力。至於未達 C 級等或 B 等級的學生,進一步設計多個評量作業,

以了解學生實際學習狀況。

二、滿意度部分:

由學生課後問卷統計結果顯示,有 66.66%的學生覺得進行「衛星影像」

教學後,有助於提升學習地理課程的興趣(圖 4-22);我對衛星影像教學或 Google Earth 教學活動,在學習上的收穫上,這項調查中也發現,有 27.78%

的學生,覺得有喚起學習熱情,有 68.75%的學生,覺得能提升地理知識,有 52.08%的學生,覺得能提升學習技巧(圖 5-1)。依(表 4-4)問卷調查數據也顯 示,大多數學生對此教學,持肯定與正向反應。

參、教學實踐上的問題

一、教師對應用衛星影像的專業能力,較易影響教學意願

張國楨、柯佳伶、洪偉豪、王梅詩等(2010)使用衛星影像於社會學習領域 新興議題之應用與探討—以海洋教育為例,透過不同時期的影像,所呈現環 境的各種現象或問題,啟發學生對環境責任的覺知,養成積極正面的環境態 度,以達到海洋教育的目標。並透過田野實查,增加學生對於海洋環境及鄉 土的認識。透過教學實踐發現,衛星影像的運用可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協助 學生瞭解學習內容。

洪芸香(2008)使用 Google Earth 軟體融入國中地理課程教學,選擇教 材相關內容之網路資訊、Google Earth 圖資編製教學電子檔與設計學生作 業,進行教學實驗,研究成果顯示實驗班級學生製作地圖作業或上臺報告時,

所感受的困難較低且較省時,且學生多持正向的學習態度。

以上研究指出,衛星影像或 Google Earth 融入教學,對增加學生學習興 趣,協助學生瞭解學習內容有所助益。

然研究者經教學實踐後發現,教師是資訊教育實際執行者,資訊素養的 高低、能否適切將資訊新科技轉化為教材與教法、能否運用資訊新科技融入 於教學活動中等,攸關教學的成效,雖然衛星影像是個有效教學的策略之一,

但若本身先備知識不足,相對會造成備課的壓力以及影像融入教學的意願。

另諮詢本校社會學習領域教師,普遍認為若要實施衛星影像教學,最大的困 難是影像的擷取、專業的增能。

二、資訊設備品質不佳或教室無窗簾,較易影響學生判讀

若教室的投影機設備品質不佳,且沒有窗簾,在解析度不足之下,導致 影像不清楚,顏色失真,也會影響學生判讀結果。從學生心得分享發現,有 學生覺得衛星影像很有趣,只是圖片太暗都看不清楚,影響判讀。另外,網 路的穩定順暢與否,也會影響教學的品質以及造成教學困擾。因此,若能提 供較好的資訊設備,對於教師的活化教學以及創新教學是有所助益的。

三、學生先備知識或練習時間不足,學生學習備感壓力

在有限的教學時數下要完成設計的教學活動,備感壓力,原本每個教學 活動只設計一節課,但部分學生先備知識不足,必需一個一個步驟講解,以 致影響教學進度。尤其在進行經緯度的教學時,花較多時間解說,但還是有 部分學生操作技巧有困難,在學生練習不足之下,無法完成此項評量作業。

四、針對上述問題,提供可能解決途徑 (一)教師資訊素養的養成方面

在進行資訊教育融入教學時,教師必需具備先備知識,才能產生有意義 的教學,因此培養教師資訊素養的養成,有迫切之需要。建議途逕如下:

1.組織專業學習社群工作坊

由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向行政單位申請經費,共同成立專業學習社群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簡稱 PLC),以共同備課方式,精進專 業能力、分享資訊融入教學技巧等,藉由教師們的分享與討論,不但能提昇 教師專業知能、型塑良好的學校文化、也有助於提昇學生學習成效。

2.辦理專業增能研習

利用領域教學研究會時間或建議縣市輔導團規劃研習時,聘請專家進行 有系統的課程增能,並透過實作演練,培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基礎能力。

3.培訓多元教學方法

透過師培機構或相關單位,規劃相關課程,進行多元的教學策略訓練及 影像判讀等,以奠定教師專業素養的基礎。

(二)資訊設備的方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資訊融入教學上,若要有良好的教學品質,

資訊設備盡可能完備,因此可建議學校向教育局(處)申請經費,改善其教學環 境。

(三)教師於教學時間不足方面

社會學習領域在有限的教學時數上,要設計多元的學習,且讓每位同學 的學習都有效,是一大挑戰,若該班有電腦課,可與電腦老師共同備課,設 計課程內容與教學進度,一起協同教學,勢必可以減輕教師的上課壓力,學 生有較有充份時間練習。

(四)學生閱讀地圖能力較弱方面

可應用各種地形立體圖、臺灣立體地形圖、地球儀、一般地圖、衛星影 像等,平常教學中適時透過學習單元,讓同學實際觀察與討論。透過課堂訓 練,不但可以培養讀圖的能力,也可以培養空間感。

可應用各種地形立體圖、臺灣立體地形圖、地球儀、一般地圖、衛星影 像等,平常教學中適時透過學習單元,讓同學實際觀察與討論。透過課堂訓 練,不但可以培養讀圖的能力,也可以培養空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