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綜合本研究之各項研究問題,根據音韻教學活動對腦性麻痺學生舌根音化的 改善效果,及提昇口語溝通能力、人際互動、唸讀能力的結果,所得結論如下:

一、 不送氣舌尖音「ㄉ、ㄌ、ㄋ」透過音韻教學活動後,能正確或接 近正確發音並應用於口語語詞中,舌根音化因而獲得改善。

受試者在不送氣舌尖音「ㄉ 、 ㄌ 、 ㄋ 」的實驗資料上,顯示透過構音/音韻 異常教學活動後,三個目標音除「ㄉ 」外,由受到舌根音化的發音到能發出正確 音,且目標音的三十個語彙大部分從不知所云到完全能辨識,並將延伸句子像課 本一樣的捧在手中時時唸讀,由此可看出,教學活動對受試者在目標音的發音及 語彙唸讀、改善舌根音化上,有顯著的成效。

二、 送氣音「ㄏ、ㄆ」透過音韻教學活動後,能正確或接近正確發音 並應用於口語語詞中,舌根音化因而獲得改善。

受試者在送氣的雙唇音「ㄆ 」及送氣的舌根音「ㄏ」的實驗資料上,顯示從 兩個目標音因受到舌根音化及不會送氣的影響,無法發出正確的音,目標音的二 十個語彙唸讀無法辨識,透過音韻教學活動後,利用教具加強各式吹氣方式,強

調自我察覺是否送氣的機制,不僅在評量中正確的發出目標音,在語彙及延伸句 子的唸讀時也能發音正確,由此可看出,教學活動對受試者在目標音的發音及語 彙唸讀、改善舌根音化上,有顯著的成效。

三、 不送氣舌尖前音「ㄗ」透過音韻教學活動後,能正確或接近正確 發音並應用於口語語詞中,舌根音化因而獲得改善。

受試者在不送氣舌尖前音「ㄗ」的實驗資料上,顯示起初受到舌根音化的影 響,無法發出正確的音,目標音的十個語彙唸讀亦無法辨識,透過構音/音韻異常 教學活動後,強化舌尖位置擺放,不僅在評量中正確的發出目標音,在語彙及延 伸句子的唸讀也能發音正確,同時亦能從對話者的反應中開始自我回饋,以顯現 口語對話時的發音正確性,由此可看出,教學活動對受試者在目標音的發音及語 彙唸讀、改善舌根音化上,有顯著的成效。

四、 不送氣舌面音「ㄐ、ㄒ」透過音韻教學活動後,能正確或接近正 確發音並應用於口語語詞中,舌根音化因而獲得改善。

受試者在不送氣舌面音「ㄐ、ㄒ」的實驗資料上,顯示因受到舌根音化的影 響,無法發出正確的音,目標音的二十個語彙唸讀亦無法辨識,透過構音/音韻異 常教學活動及自實驗以來對發音敏感性的提昇,再強化舌葉位置擺放,不僅正確 的發出目標音,在語彙及延伸句子的唸讀也能發音正確,同時能將學過的語彙及 句子開始應用在口語對話中,由此可看出,教學活動對受試者在目標音的發音及 語彙唸讀、改善舌根音化上,有顯著的成效。

五、 透過音韻教學活動提昇腦性麻痺舌根音化學生的口語溝通能力。

從「國小腦性麻痺學生口語溝通效能評估表」前後測中,得知,以口語在上 課發問與口語回答、表達請求、表達喜怒哀樂情緒、表達意思、敘述事件等方面,

有更多的師長與同學能聽懂受試者所要表達與溝通的內容。由此可見,經過 16 週 的教學活動後,對於提昇腦性麻痺學生的口語溝通能力,有顯著的成效。

六、 透過音韻教學活動改善腦性麻痺舌根音化學生的人際互動關係。

從「國小腦性麻痺學生口語溝通效能評估表」前後測中,受試者的師長及同 學檢核可知,在主動或被動使用口語和同班同學交談聊天、及主動使用口語和別 班的老師同學溝通等方面,表現受試者與他人溝通時能不僅會開啟話題且也能在 維繫話題中輪替說話。由此可見,經過 16 週的教學活動,對於改善腦性麻痺學生 的人際互動,有顯著的成效。

七、 透過音韻教學活動增進腦性麻痺舌根音化學生的唸讀能力。

從「國小腦性麻痺學生口語溝通效能評估表」前後測中,顯示受試者在唸讀 短文、唸讀句子、唸讀語詞等方面,經過 16 週構音/音韻教學活動後,唸讀較為流 暢與清晰,同時也會將延伸句做替換語詞,自動翻閱繪本唸讀,對於無法表達的 句子,會要求協助組句寫在白板上加以唸讀,且有更多的師長與同學聽懂受試者 所唸讀的內容。由此可見,透過教學活動對於改善腦性麻痺學生的唸讀能力,有 顯著的成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