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與瞭解行動載具輔助下的華語文學習動機、成效及滿意度,

經由行動學習活動後,進行學習成效後測測驗及學習動機與滿意度問卷調查,將 所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以文化內涵之情境感知行動學習輔助華語文學習會提升其學習動機

在學習動機方面,行動學習組的學習者在「注意力」、「相關」、「建立信心」

與「獲得滿足」四個面向與「整體學習動機」上,比傳統學習組的學習者皆有顯 著較高的學習動機。表示行動學習組的學習者在學習動優於傳統學習組的學習者,

故行動學習輔助華語文學習時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得到此種研究結果,推 論與傳統課堂常以相同模式進行學習活動有關。學習者於傳統課堂中,常常僅只 是與其他學習者進行課本上的對話演練,每一課進行的活動模式大多相似,可能 造成其學習上的疲乏而導致漸漸失去學習動力。本研究的行動學習活動添加了遊 戲式學習與行動學習的特性,增添了趣味性與活潑性,從學習動機的四個面向來 看,其注意力、相關、建立信心、獲得滿足,與整體學習動機皆可看出其學習動 機較傳統學習組高,可見學習活動與演練不再是一成不變,且經過設計的學習內 容可以增加其華語文學習的自信心,皆可能是導致其學習動機提升的因素。

二、以文化內涵之情境感知行動學習輔助華語文學習會提升其學習成效

在學習成效方面,行動學習組的學習者顯著優於傳統學習組的學習者,是故

使用行動學習輔助華語文學習時,會影響學習者之學習成效,由此可推論,經過 教學策略逐步架構出的行動學習活動,比僅只是在傳統課堂上單純照課本上的對 話演練更有效果。傳統課堂的對話演練活動,因為一位教師面對 20 位學習者,

67

通常只能逐一短暫地至各組巡視對話演練,並無法顧全每一位學習者,而且通常 教師巡視過後的組別,在練習完一次對話後,就會停止練習,造成學習的內容並 不特別熟練,或者亦有可能因為教師的忽略而在演練過程中,使用不正確的句法。

因為行動學習擁有紀錄與即時回應的特性,也能於社群平台上與其他學習者分享,

故即使教師無法一一回答或糾正每一位學習者,其他學習者也能利用行動學習的 特性而互相幫助與導正,而且在社群平台上,並沒有多加限制學習者的發言 或分享,是故學習者能夠自由地發言、分享,形成更自然與更多機會的實際演練。

本行動學習活動運用了行動學習之即時性、個人化、自由性、互動性、情境 化、整合性與多元化,並結合遊戲式學習的結構性、個人身分、挑戰、反饋、社 會互動與娛樂等特性,使學習者能夠在符合台灣當地文化的華語語句及用法,實 地於情境中學習,並增添學習的趣味,因此推論是以文化內涵為基礎的情境感知 行動學習發揮了其作用,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更為加倍。

三、以文化內涵之情境感知行動學習輔助華語文學習擁有良好與正面的學習滿意

在學習滿意度方面,行動學習組的學習者在「內容資訊品質」與「學習互動」

兩個面向,比傳統學習組的學習者皆有顯著較高的學習滿意度,推論是因為課本 因為已是編撰既定好的教材,而行動活動雖是依照教學策略設計的,但因為在活 動中,可以因地制宜,在不會影響學習目標的情況下,一邊進行活動,一邊稍加 調整成適合當時人事物的狀態,故行動學習組會比傳統學習組有更好的內容資訊 品質的滿意度。在學習互動上,因行動學習組的教學策略注重於互動與合作,在 整個活動過程皆需要學習者互相討論與互助合作,才能完成任務,故其學習互動 會優於傳統學習組的單一演練。在「學習者介面品質」與「服務品質」兩個面向 上則無顯著差異,推論是傳統學習組運用的工具是課本,其穩定度會比行動載具 高,而行動載具是依靠在無線網路的傳輸,所以有時會因為網路的不穩定,造成 影片上傳或資訊更新較為緩慢,因此與傳統組比較,並沒有特別顯現出差異,但

68

行動學習在此兩個面向上的滿意度仍是高於傳統學習組與平均值的,代表行動組 學習者仍是滿意的。「整體學習動機」上,行動學習組優於傳統學習組,表示行 動學習組的學習者在學習滿意度上優於傳統學習組的學習者,故行動學習輔助華 語文學習時,在學習滿意度上反應良好。

四、不同程度的學習動機與其學習成效正相關

行動學習組的學習者在學習動機的「注意力」、「相關」、「建立信心」與「獲 得滿足」四個面向與「整體學習動機」,和「學習成效」之間皆有顯著相關,故 行動學習輔助華語文學習時,對學習者不同程度的學習動機,是與其學習成效有 相關性。此結果可推論,擁有較高動機的學習者,會更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此學 習活動因為有合作與競爭的要素,故高動機的學習者會樂於幫助其他學習者,在 幫助的過程中,對高動機者的華語文知識之組織與使用會更佳的熟練,而較低動 機的學習者,亦有可能皆處於接受高動機學習者的幫助,在這種被動接受的狀態 下,導致較少思考華語文知識的正確用法,因此會影響其學習成效。

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的相關性觀察,發現學習動機各面項與學習成效皆有顯著 相關,由此可知,學習動機中的注意力、相關、建立信心、獲得滿足各面向與整體學習 動機皆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效,當學習者擁有高度的學習動機時,其學習成效將能大 幅提升。由此推論,本研究是以文化內涵的情境感知行動學習輔助華語文的學習,在設 計活動內容時,適時加入符合台灣當地生活的華語語句與情境,並搭配行動學習的情境 感知之特色,提升了學習者於學習時的實際運用經驗與興趣,是故當學習者擁有良好的 學習動機時,其在學習成效上將能更自信的展現其學習成果。

五、不同程度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正相關

行動學習組的學習者在整體學習動機與整體學習滿意度之間有顯著相關,是 故使用行動學習輔助華語文學習時,學習者不同程度的學習動機,是與其學習滿 意度有相關性。由此可推論,較低學習動機者,可能於一開始即較不熱衷參與學 習活動,故其對行動學習活動中的諸多功能與流程較不熟悉,亦可能造成其興致

69

比較低落,繼而影響滿意度較低;高學習動機者會積極主動嘗試活動中的各種可 能性,較能理解此學習活動的各種內容與功能,故其對整個學習的滿意度會比低 學習動機者正面。

六、華語文程度較低的學習者,其學習成效的獲利優於華語文程度高者

在學習成效方面,行動學習低分組的學習者顯著優於行動學習高分組的學習 者,表示低分組的學習獲利高於高分組的學習獲利,是故使用行動學習輔助華語 文學習時,學習者不同的華語程度,會影響其學習成效。由此推論是學習策略的 影響,在學習活動中,因為學習的關卡與學習的內容是以學習階層的概念為基礎,

使學習能夠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踏實的學習,對於原本華語文程度較低的學習者 來說,是個逐步理清華語文數字與「幾」與「多少」句法結構的機會,先從最基 本的觀念與用法打好基礎後,在逐步瞭解如何使用,最後更能明白在實際的生活 情境中,如何自然又正確地運用,故程度較低的學習者能有大幅度的進步,而程 度較高的學習者,可能原本就比較清楚基本的概念,雖然其亦有進步,但與程度 較低者比較,其進步的幅度或空間較無法高度的提升。

七、華語程度較低的學習者,其學習滿意度高於華語文程度高者

在學習滿意度方面,行動學習低分組的學習者顯著優於行動學習高分組的學 習者,是故使用行動學習輔助華語文學習時,學習者不同的華語程度,會影響其 學習滿意度。推論原本華語程度低者,因其在學習活動中,亦因學習策略的影響,

使其逐步理解華語知識與實際運用,對其學習的效果來說是極有幫助的,是故對 學習滿意度也會有較高的評價。而原本華語程度較高者,原本對華語知識已有一 定的理解與概念,故對其學習的幫助,比較沒有程度低者大,所以對其影響較少,

所以對滿意度也會相對的沒有華語程度較低者良好。

本研究認為使用行動載具上的定位、影音與網路連線的社群平台,符合行動 學習輔具的可攜性、社會互動、情境感知、連結性與個人化等特性。配合行動載

70

具設計及進行的闖關活動,可讓學習者實際運用載具完成任務外,亦可身歷其境,

直接獲得如真實生活中使用華語文的經驗,並增進其對學習目標的達成。脫離傳 統課堂教室的練習活動,可讓學習者產生好奇心、提升注意力,並建立使用華語 文的機會與信心,更增強其學習動機與滿意度,進而達到將華語文實際運用於生 活中的溝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