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語文為第二語言學習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華語文為第二語言學習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於行動載具輔助華語文學習,對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成效與滿 意度之影響,同時探討華語文行動學習的學習內容之設計,需要注意的相關因素 之分析與討論。文獻探討部分別針對華語文學習、行動學習、學習動機、學習成 效與學習滿意度等相關範疇進行資料彙整。本章共分為三個小節,第一節為華語 文為第二語言學習,第二節是行動學習,第三節為華語文學習動機與滿意度。

第一節 華語文為第二語言學習

本研究探討之華語文學習是指非使用華語為母語之學習,茲將本節分為第二 語言之學習與華語文學習兩部分詳細探討。

一、 第二語言之學習

Nyman 與 Kaikkonen (2011) 的研究指出,第二語言學習的目的主要是以文 化與社會為目標,即為學習第二語言是為了能在使用該語言的國家或社會裡,實 際運用該語言,藉以融入當地生活與文化。根據 Collins (2005) 的研究指出學習 者以傳統的方式學習英文僅只學到知識的表面,而非學習到如何實際運用該語言,

是故應以情境的教學方式讓學習者以較貼近實際日常生活的形式來學習語言,將 會使之能靈活運用於生活中。Young 與 Astarita (2013) 的研究提出,語言在真 實情境運用時,學習者會於腦海裡,以自己過去的經驗先組織架構後,再應用於 聽說讀寫,故語言的實際運用會影響該語言用法語及語意的釐清,並有助於語言 的記憶和運用。Young (2013) 在兩所大學施行義大利語為第二語言學習的實驗觀 察,研究發現義大利語的實際運用與互動式學習,是影響影響學習成效極為重要 的一環。Topping、Dehkinet、Blanch、Corcelles 與 Duran (2013) 的研究中,以 準實驗設計,比較線上情境式的互動學習與傳統式教學在西班牙語的學習上,會 有何差異,其結果顯示運用情境式與互動式學習會比傳統式的教學有更高的學習 成效。線上情境遊戲式的英語學習與線上遊戲所衍生出的遊戲文化如討論社群,

9

學習者

可以透過遊戲培養出語言的學習;在遊戲時可以學習與不停練習單字或短語,

在遊戲討論社群上可以與不同國籍的人用英語句子討論與交流,使英語的使用更 加流暢熟練,其研究結果顯示反覆的演練與合作學習可以提升英語的實際使用能 力 (Ryu, 2013)。Chang、Lin 與 Tsai (2013) 之研究將學習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 組,以探討線上社團討論的方式學習英文與傳統教學方式學習對成效與態度上是 否有所差異,其結果顯示,線上社團的討論因多了互動與科技的輔助,故能增強 學習者的態度與提升學習成效。Gan (2013)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在口說方面 最重要的是在真實情境中實際運用,才能真正達到語言溝通的學習目的。由以上 文獻可得知,在情境中與合作互動的方式學習第二語言,將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成 效。

Vurdien (2013) 與 Pyun (2013) 運用部落格進行英語寫作學習,可以在特定 的任務中提高寫作技巧,在部落格上可以分享與討論其寫作的文章,並且其以合 作學習的方式更增強了學習成效,且在任務型的英語教學中,正面的學習態度會 增強其學習動機。Lee 與 Wang (2013) 研究發現運用線上 wiki 學習第二語言,

可以利用其平台的編輯與社群功能進行合作與任務的學習,經過這些學習後,可 以提升其學習英語的成效。由以上文獻得知,在第二語言學習中,加入任務的教 學可以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與成效。

根據Wu、Lowyck、Sercu 與 Elen (2013) 之研究提出,設計適當的教學策 略,並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應與詞彙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成效,其 於學習任務的實驗前,先施以前測瞭解學習者原本的英語詞彙能力,再進行策略 式的任務與合作學習,最後再施行後測,得到的結果顯示,其教學策略會提升英 語詞彙的學習成效。Sabitzer (2013) 的研究結果指出,在電腦輔助下的合作式第 二語言學習,其教學內容的設計會影響學習成效的結果,適當的教學策略與內容 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成效。Rowe、Silverman 與 Mullan (2013) 運用適當的教學策

10

Dehkinet, R.

Blanch, S.

Corcelles, M.

Duran, D.

11

12

圍。其中,拼音方式、聽、說、讀、寫、作的技巧,都是華語文學習的重點。華 語文學習是針對華語非第一母語的人而言,如美國、英國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則 華語即是第二外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各以其印尼文、馬來文、泰文為 第一外語,華語則為他們的第二外語。因此,華語學習就是世界各國非以華語為 母語的第二外語學習((江惜美,2007)。

華語文學習最早可從西元三世紀之前的歷史中考察,當時因地緣的關係,位 於中國周圍之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越南等地,以上國家為華僑之集散地,亦 因華僑的人口數增加與地緣關係,這些國家開始展開華語文的語言、文化、政治 之學習;十五世紀西方學者為研究中國歷史思想、宗教文化、藝術、哲學等,必 需透過華語獲得知識,因而前往我國進行學習研究,於是有華語文學習的需求;

而西歐、俄國等自十八世紀開始亦展開學習華語文之歷史;在西元1500年,大約 是明朝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即前來中國,以華語做為其記錄東方文化 思想的工具;而後,1625年法國傳教士金尼閣、威妥瑪,與近代高本漢等人,加 以推廣,歐洲在十七世紀開啟學習華語文的大門,二次世界大戰後,華語文成為 世界上學習第二語言的重要科目(葉德明,1999)。美國的華語文學習自十九世 紀開始,而東歐、北歐、澳洲、非洲以及中南美洲國家的華語文學習,則大部分 於二十世紀陸續發展(舒兆民,2002)。

近年隨著中國大陸之經濟崛起與快速發展,其於國際商業舞台的地位日漸提 高,而海外的企業和機構亦大量進駐中國大陸,驅使越來越多外籍人士開始對華 語文產生興趣並展開學習,亦因華語文使用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最多數,而致使 國際上興起了一股華語文學習之熱潮 (Graddol, 2004)。根據賴舒庭(2010)歸納 美國華語文熱潮的促成原因,第一個因素為2006年美國政府提出「國家安全語言 倡議」,提出美國應加強「關鍵語言」 (critical languages) 教育,其中包含培養 華語文的語言人才;第二個因素為美國大學理事會2003年宣布將華語文列入高中 Advanced Placement 課程,也就是大學先修課程,2006年起在全美2千多所高中

13

同時開課,並於2007年開始舉行AP華語測驗,對華語文學習熱潮具指標性意義,

宣告華語文教育將更普及化,亦顯示華語文在美國教育界地位提高。

根據Chen、Hsu、Chang、Lin、Chang 與 Sung (2013) 的研究指出,教學策 略會影響華語文學習者的成效,此研究實驗建立了一個網路華語學習平台,將學 習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前先實施前測,以瞭解學習者原本的華語文程度,

對照組進行傳統華語課堂教學,實驗組以網路平台學習,經過三個禮拜的課程後,

實施後測,結果顯示使用網路平台學習的實驗組,其學習成效優於進行傳統課堂 教學的對照組。在 Winke (2013) 的研究實驗中,以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導四個組 別的華語學習者,其研究結果發現,不同的教學策略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學習動機,

並影響其學習成效,故設計適切的教學策略能有效提升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

Wang, 、Spencer 與 Xing (2009) 的研究實驗是以大學二年級的華語學習為研究 對象,以教學目標來擬定教學策略,以其教學策略進行華語文教學,結果發現學 習者大幅提升了學習動機與對華語文的自信心,由此可見教學策略的重要。Min (2012) 的研究整理了往年華語文教學的研究,發現教學策略是影響華語文學習 成效的關鍵,如何有效將教學策略結合學習者的背景、學習環境語學習態度,將 是重要的課題。由此可知,華語文學習的教學策略將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態度、成效與自信心等等,必須擬定適合學習者背景與程度的教學策略,才能達 到華語文教與學的目標。

由以上文獻可知,華語文學習之起源甚早,如今華語文學習在全世界迅速 成長與發展已超過三千萬華語學習人口,將來也會持續穩定增加。現今因廣大的 需求,致使學習華語文成為一種趨勢,是故如何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設計與 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及學習內容,進而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與成效,將會是目 前華語文教學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