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餐旅業已成為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向趨勢的風向標,而蓬勃發展的餐旅業也成為目前 的朝陽產業,方磊與唐德彪 (2014) 提到從今開始至 2050 年旅遊業將是世界經濟十大支 柱產業之一,王國欽 (2013) 指出觀光餐旅產業近年來的發展十分快速,觀光餐旅產業 對於人才的需求無論是質還是量都呈現有別於以往之現象,具體表現在對於T 型人才的 需求以及對於科技掌握之人才需求。同時曲曉娟 (2016) 提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理論層 次高、知識功底扎實的高級技術人才,同時也需要將高素質高技術與技能型、創業型人 才結合,以應對日益凸顯的激烈競爭,同時也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由於觀 光餐旅系所及觀光餐旅大學生快速成長,預期將會有越來越多觀光餐旅背景的大學畢業 生從學校投入就業市場,向人才市場輸送更多新鮮血液。陳順 (2015) 則認為餐旅高校 人才培養一定要與時俱進,不僅滿足國內行業企業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培養更要適應 和滿足國際旅遊、酒店、餐飲以及相關產業標準和規範的高層次、高素質、高技能專業 人才。同時,潘利 (2015) 也提到行業需求是大學生的就業之本,培育一支有多層次、

多專業組成,以應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為重點的旅遊人才隊伍,既要具有國際化視野和 胸懷,熟悉國際旅遊慣例和規則,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創新能力,熟練掌握旅 遊國際化知識和技能。Chang 與 Hsu (2010) 認為觀光餐旅產業在面對全球化趨勢與產 業的激烈競爭,為提升競爭力,其核心能力在於專業的 人才素質提升。Baum and Thompson (2007) 也強調人才是餐旅服務成功運作中的一個最關鍵因素。鑑於對餐旅業 和旅遊業人力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餐旅產業的快速發展,選擇就讀餐旅、觀光和休閒等

科系的學生數量迅速增加 (Horng & Teng, 2011)。就如 Kim, Guo, Wang 與 Agrusa (2007) 針對韓國、臺灣及中國大陸餐旅學生的認知調查研究即指出,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將觀光 餐旅科系當做自己在大學的主修專業,畢業後投入餐旅市場。顯現餐旅業無論從數量還 是質量都呈現學歷的飛躍。

圖1-1

兩岸餐旅管理歷年畢業生人數

據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的調查資料分析,在星級飯店員工的學歷構成中 (平均值) 大學及以上的比例為9.61%,大專為 15.66%,高中及職業院校為 52.18%,其他為 22.55%。

餐旅系大學生就業占比卻非常低,餐旅管理大學生「有業不就」的現象十分嚴重,畢業 生在餐旅業內的就業人數占比處於10%~20%之間,而兩年後依然留在旅遊相關產業的 不到20%。「非本行業就業」、「學非所用」的就業傾向非常嚴重,這種現象是對無論 人才資源、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不僅是學生的損失、學校的損失更是企業和社會的損 失 (梅虎、詹澤慧,2009)。因此雖然大學生將成為觀光餐旅產業重要的人力資源將來也 被寄予支撐餐旅產業發展的厚望,但事實證明擁有好的學歷並不足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Chi & Gursoy, 2009)。同時,餐旅企業重情商輕智商與學校對於學生培養的重智商輕情 商也有相當的矛盾 (舒小林,2017)。

黃寶平與劉惠貞 (2017) 提到目前餐旅管理專業仍然屬於冷門專業旅遊管理專業,

餐旅管理專業大學生的數量超過了餐旅行業勞動力市場的需求量呈現供過於求的現象,

各種調查報告中,都能顯示出餐旅管理專業大學生的低就業率現象,高不成低不就、有

業不就等尷尬現象較多。餐旅行業人才的高流失率,工作五年後,餐旅管理畢業生的跳 槽率甚至超過 90%。 Chi 與 Gursoy (2009) 指餐旅畢業生成功進入相關產業就職的重要 原因來自學校的實習課程設計,其衡量因素包括學校管理者與課程兩個面向。因此觀光 餐旅大學生面臨如何在求學時學習有用的課程,從中學習到在未來職場有用的知識技 能,以期畢業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減小未來職場對於心理期望的衝擊,更好的瞭解工 作崗位,但同時還面臨著進入職場產生心理或是學用上的落差,從而無法適應工作環境,

最後退出餐旅產業的狀況。正如潘利 (2015) 所認為旅遊人才培養存在供需錯位,第一 是時間的錯位,即培養的人才是「昨天的人才」,人才進入企業後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 已經落後於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另一種是專業的錯誤,即市場所需人才類型與高校致 力培養的人才出現錯位

一般學校之餐旅管理教育並不一定能強化學生從學術到實務界的連接,而需重視學 校教育的專業性與實用性,如產學合作、專業實習課程規劃等 (Chi & Gursoy, 2009),餐 旅系學生在畢業前如果能參加一定時數的校外實習,可使其提早瞭解工作場域,提前進 入相關產業,建立自己的經歷、人脈、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準備好面對現實世界的 挑戰 (Christou & Sigala, 2002)。因此,近年來觀光餐旅課程之相關研究倍受注目。為培 養觀光餐旅大學生對未來職場有正確且實際的認識與期望,從而減少其進入產業後之現 實衝擊以降低離職率,但是不好的實習經驗也會對未來就業產生負面影響,從而降低畢 業生進入職場的意願。基於此一因素,無論是企業還是學校,都非常有必要以及義務更 重視實習制度的實施與成效 (楊國賜,2012)。Riordan 與 Goodman (2007) 曾提出實習生 在學校的訓練會對其工作期望以及工作意向產生較大的影響。Dracup 與 Morris (2008) 則建議,為降低畢業生進入相關產業的衝擊,以確保其繼續留在企業和專業工作上,實 習是非常有必要同時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Chang 與 Hsu (2010) 亦建議觀光餐旅教育發 展應由業界參與實習課程,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產學合作,教學端配合業界的能力需求,

以培養學生對職場正確且實際的期望和認識。由此推論,教育和培訓可強化學生從學術 到實務界之銜接,減少畢業生對於進入產業工作的現實衝擊,進而降低離職率,提高工

作滿意度和留職率。

目前高校之實習課程在業者端以及學生端都存在很大的落差,在實習過程中有強烈 的簡單重複感、超級忙碌感、沒有希望感、沒有歸屬感 (沈佳,2017),使得實習課程之 成效並沒有達到其預期效果,對學生而言對專業認識不夠深刻,尤其是在實習進入中期 後。剛步入酒店時的新鮮感慢慢變弱,而在企業中繼續面對的是繁重的、重複地,快節 奏工作,進而產生心理上對實習的質疑,認為實習沒有多大意義。認為旅遊管理專業實 習應該側重管理,而非基層一線體力勞動。理想的職業期望與現實的工作情境不一致,

產生了相對剝離感,從而引發內心的衝突 (趙麗芳,2018)。由於學生對實習存在過高的 期望,而幾乎所有的實習生都要進入第一線崗位實習,包括餐聽、客房與前廳部等,導 致大部分同學對實習生活產生厭煩心理,使得他們不願意在餐旅產業工作,之所以能夠 堅持留在酒店工作也都只是出於完成學校的實習任務,獲得實習學分,拿到畢業證書的 硬性條件需要,因此他們中有些人在拿到畢業證書以後並不會從事與餐旅行業相關的工 作 (湯靜,2018)。

趙麗芳 (2018) 還提到學校在人才培養上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之間出現一定的落 差,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課程知識不能及時更新造成的,教材知識不能及時跟進最新的 行業發展動態,學校人才培養出現一定的滯後性,因此,實習生在實習時,與酒店的要 求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學校培養出的人才並沒有達到企業所需的要求。故,本研究針對 所發現的實習課程問題並通過對兩岸知名餐旅管理高校進行訪談,探討目前餐旅管理實 習模式之現況以及餐旅管理實習課程發展之下一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