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一節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一、社會變遷、女性角色蛻變

從工作中所獲得的「成就感」與「價值感」對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 的,隨著社會快速變遷與與教育機會均等,女性意識抬頭,女性的職場 角色地位得以發展,在職場上得到自己的舞台,表現傑出或受到肯定的 女性有增多的趨勢(莊惠敏,2003)。隨著社會產業結構的變遷、人力資 源結構的改變、婦女教育程度的提升,其追求自我實現與自我成就的動 機越來越強烈,女性投入就業市場已經非常普遍,雙薪家庭型態成為現 今家庭組織的主要結構。2004 年我國女性勞動力 427.2 萬人,較 1994 年 增 22.6%。女性就業者 410.6 萬人,亦增 19.8%(行政院主計處,2005)。

社會的變遷與性別齊等,使得高等教育的性別比例趨於均等,性別的比 例均等除表現在高等教育外,也普遍出現在各職業層,從傳統工作到高 科技行業,都可以看到女性參與的角色,而傳統上屬男性天下的軍隊也 漸出現女性軍士官,甚至進入以男人為主且視女人為禁區的軍警行列。

二、制度變遷,角色轉化

軍訓教育制度自民國十七年起實施至今,幾經時代變遷,軍訓工作 的質量也不斷因應國家需要,順應社會要求而改變。當時政府為因應國 家時局的需要,決定讓學生學習文武合一的教育,用來振奮民族精神、

激勵學生愛國情操、培養高尚品德、充實軍事知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 性,培育學生「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使命感,而實施軍訓教育,讓教 官正式進駐校園。學生軍訓以推展全民國防、培養允文允武的優秀青年

為目的,而軍訓教官以學生生活輔導、養成良好生活品德、維護校園安 全,讓學生能在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為工作目標(謝元熙,1990,

3)。2005 年 7 月教育部為因應政治環境的變遷及配合後期中等教育軍訓 課程改為國防通識教育,針對軍訓制度現況作全面性的檢討並提出「軍 訓制度改進方案」,使軍訓教官在學校服務之位階更有法定之依據,使人 事管理、人事資源的運用更有效率(李俊雄, 2008:2)。回顧歷史軍訓 制度自建立以來,由於社會結構的需要,歷經多次的轉折,軍訓教官已 由軍事訓練者、管理者轉變為兼具服務輔導功能的多元化角色。

三、任務多重、衍生困境

軍訓教官的工作內容,以「國防通識教學」、「學生生活輔導」及「維 護校園安全」為主軸,在制度面包含軍訓及護理課程的規劃與教學、教 育替代役男之訓練與管理等;為迎合社會、學校、家長、學生的期望,

軍訓教官仍執行許多非制度面的功能。劉崑泉(2004)將軍訓教官的角 色功能歸納為四類:(一)國防教師角色:以實現文武合一教育,推動兵 役行政,提升愛國精神充實國防力量。(二)學生生輔導角色:建立學生 良好生活禮儀,秩序及生活常規,學生疾病照料、急難救助、情緒疏導 與生活照顧。(三)校園安全維護角色:24 小時住校值勤、校園偶發事 件處理。(四)學生校外輔導角色:校外學生交通安全之維護、學生校外 不良行為之防範輔導與協助處理突發事件與特殊事件。軍訓教官在校園 內的角色功能,李昇全(2003)將其分為 5 個向度,分別是:軍訓教學 者、生活輔導諮詢者、校園安全維護者、校務行政配合支援者、軍訓業 務的執行規劃者。教官的傳道、授業、解惑亦扮演著教師的角色。女教 官雖具陽剛之軍人身分,但她的功能及被期望之角色和一般學校女老師 有著相同的處境,然而女教官卻因軍職身份被要求凡事以服從為天職,

工作性質及負荷與男教官並無不同,不因性別調整工作內容。再者,為 迎合社會、學校及家長的期望,軍訓教官不但執行許多非制度面的角色,

其工作量也與日俱增。女性軍訓教官則需肩負較多的家庭責任,換言之,

女性軍訓教官除了職場的工作壓力之外,在家庭中亦須承受傳統對女性 角色的壓力。女性軍訓教官其家庭親子關係與生活滿意相關課題,值得 深入研究。

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