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工業城市困境

 

1970 年代以及 1980 年代初期,許多工業國家中較大型的城市在一段長時間的 持續成長之後,面臨了經常被稱為「城市危機」(urban crisis)的症狀,大量人群 以及經濟活動逐漸遷出中心城市,改往較小的城鎮聚集,中心城市的經濟基礎開 始快速崩解(van den Berg, van der Borg, & van der Meer, 1995)。於此同時,面臨 全球經濟重構(economic restructuring)以及經濟全球化引發的國際市場競爭,美 國以及西歐許多國家的工業城市歷經劇烈的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過程。

尤其在資本主義經濟已十分成熟的老舊工業區域中的城市,對於重工業、傳統製 造產業的就業人口有嚴重的依賴,也因此在這樣的城市中,去工業化的進程更是 特別明顯。

在去工業化的過程中,許多擁有較為先進經濟體系的工業國家,就業率開始 持續下降(Rowthorn & Ramaswany, 1997;Law, 1992),失業潮導致城市必須面對 貧窮、發展不均等問題,身處經濟困境中的地方行政當局,亦開始忽視那些不被 視為必要的基礎設施的維護(van den Berg et al., 1995),加上污染及犯罪問題未被 確實解決,這樣的情況如同惡性循環一般,越發使得生活品質低落、人口出走。

舊工業城市嚴重的收縮困境,造成了一連串的社會環境問題,並且阻礙了可持續 城市化進程的發展(楊東峰與殷成志,2013)。例如美國的底特律(Detroit)和水 牛城(Buffalo),兩者自 1970 年代早期便開始經歷衰退,即便是較大的城市並且

擁有較為廣泛的經濟基礎,例如洛杉磯(City of Los Angeles)、紐約(New Youk)、

和芝加哥(Chicago),也因為第二級產業的工作機會流失而造成男性就業率、人力 使用率、以及收入水平等降低(Short, Benton, Luce, & Walton, 1993)。

被稱為鐵鏽地帶(rustbelt1)的舊工業城市在此時期失去原有的經濟競爭優勢 之外,還必須面臨產業出走、人口外移、環境污染、生活品質低落等問題,陷入 了艱難的處境(Rodwin, 1991)並快速走向衰弱,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開始 了工業城市意圖改寫其城市意涵的嘗試,並期望透過都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

來挽救城市衰頹的經濟。

二、都市再生

 

其實,以都市再生的手段試圖解決城市的發展困境並非首見於此時期。都市 再生策略的大量發展可劃分為兩個階段:最初始於戰後時期,主要是用以回應戰 後的城市衰退,以及不斷加劇的不平等、貧窮、犯罪以及失業等問題;而後 1970 年代末期至1980 年代的去工業化過程以及隨後的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則再次催化 了都市再生策略的發展(Smith, 2006)。

再生一詞的含義通常與經歷工業上或是經濟上衰退的城市的再度發展有關,

此外,再生也常被視為活化(revitalization)以及復興(renaissance)的同義詞。在 實務的操作上,再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目的是藉由使用一系列的手段或是工具,

在實質上、經濟上、社會上以及文化上等不同層面,增強一個經歷衰退的地區或 城市,以期達到振興並且活化的作用(Smith, 2006)。Bianchini(1993:211)則將 都市再生視為一個複合的概念,當中包含經濟、環境、社會、文化、象徵、以及

1 意指從前工業繁盛而今已面臨衰弱的地區。

政治等面向。此外,英國文化媒體與運動部(DCMS, 2004)將再生形容為「一個 先前曾經發生任何硬體設施、社會和(或)經濟衰退情況的地區所產生的正面改 變—無論是住宅、商業或開放空間。」這樣的定義表明了再生的概念通常適用於 經歷過工業衰退正在重新發展的區域,而非正在發展工業的地區(Smith, 2003)。

以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Glasgow)為例。格拉斯哥的經濟基礎原本建立 在造船、重型機械、紡織以及化工之上,隨著英國經濟的去工業化,格拉斯哥的 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城市特質也產生劇烈改變。舊工業基礎快速衰退、新的產業 在組合城市(conurbation2)中遠離過去被舊工業佔據的幾個地點開始建立(Gómez, 1998)。在英國,人們普遍認為該城市等同於經濟災難,並且是一個充滿酒精、貧 民窟以及暴力的區域。然而,這樣的情況在 20 世紀 80 年代終於被改變,一場非 常成功的廣告宣傳將格拉斯哥的城市意象順利扭轉,最終並獲選成為1990 年的歐 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簡稱為 ECOC)。從工業荒地轉變為後工 業文化的中心,格拉斯哥的改造在不到十年的時間之內完成。在世界各地,城市 之間的競爭亦促使決策者相繼開始發展城市形象的宣傳,而經濟結構的重整便是 決策者試圖改變城市形象的背景之一(Short et al., 1993)。

Jakle 和 Wilson(1992)認為「工業城市」(industrial city)是與一系列負面形 象串聯在一起的,例如衰退中的經濟、高度的汙染、以及沒落的城市等概念。而

「後工業城市」(post-industrial city)則是具有較正面意象的聯想,諸如未來、嶄 新、乾淨、高科技、復甦的經濟、以及進步的社會等等。工業城市利用其擁有的 河川、海洋、湖泊以及土地,作為其生產過程的一部分;而後工業城市則偏向將 這些元素視為娛樂及視覺資源。更簡略的來說,工業城市令人聯想到工作,而後

2 指鄰近的幾個城市因擴建、擴張而形成的一個大型都會區。

工業城市令人聯想到休閒。因此,工業城市為抵擋去工業化及撤資的浪潮襲來,

必須重新塑造意象,包括改寫城市自身的意義,以及以後現代(postmodern)和後 工業取代原本的現代(modernity)及工業的論述。以後工業城市為目標的轉型,

更需要創造一種「無污染的」和「有吸引力」的新城市形象(楊東峰、殷成志,

201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