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後工業城市之觀光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後工業城市之觀光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

Copied!
1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院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uropean Cultures and Tourism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後工業城市之觀光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ost-industrial Cities: The Case of the Ruhr Region, Germany. 陳韻萍 Yun-Ping CHEN 指導教授:劉以德 博士 Dr. Yi-De LIU 中華民國一〇五年一月 January 2016.

(2) 謝誌 猶記得剛上大學時,師長耳提面命:「大學是座寶山,千萬不要空手而回」。 然而對於求學更深刻的體會,卻是在歐文所才開始的。最需要感謝的,就是指導 教授—劉以德老師,身教言教,在劉老師身上可以看到真切的實踐,像父親一樣 付出關心、像師長一樣指點迷津,不只是在學業上的指導,更多的是對於做人做 事的道理;還有帶我們出國實習的學毅老師,與我們的相處亦師亦友,常常配合 我們無厘頭的要求,但是在可愛的笑容之下,依然可以清楚看見老師對於學術的 嚴謹以及對於原則的堅持;另外原本覺得有點距離的 Dinu 老師,實則是個無比溫 暖的人,時常探頭進研究室給我們打氣,在我對於論文感到無助的時候,更是多 次主動詢問、給予幫助;最後是學術涵養豐富的嘉玲老師,每每老師一開口,我 都想趕快拿出筆記本來,所謂字字珠璣大概就是如此。每位師長都讓歐文所這個 大家庭更加溫馨,令我在歐文所的每天,都獲得最真實的快樂。 接著要感謝最契合的小夥伴們,與你們在研究室奮鬥的日子、一起養星球的 日子、一起買素食午餐的日子、用歡笑與淚水交織而成的這些日子,都將會是我 最珍惜的回憶。 還要感謝親愛的家人,謝謝你們總是無條件的支持我,即便生活不總是盡如 人意,你們始終都用最多的愛和最大的智慧,教導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正確的 決定。最後要感謝堯堯,在我失去信心的時候給我很多很多的勇氣,當我生活上 的靠山和支柱。 原來求學真的是一個撿寶藏的過程,原來你們就是我最珍貴的寶藏。. i.

(3) 摘要 過去因為工業而蓬勃發展的城市,在經歷了全球化及去工業化的挑戰之後, 面臨了嚴重的經濟衰退及伴隨而來的社會問題。為了復甦城市經濟,後工業化城 市開始試圖以文化發展觀光,並啟動城市的再生,格拉斯哥和畢爾包便是工業城 市轉型再生的成功案例。對於後工業城市而言,發展城市觀光的目的便在於取代 已非經濟重心的工業,同時創造就業機會並將閒置土地做更好的利用。本文以曾 經是德國最大傳統重工業帶的魯爾工業區為研究個案,配合相關文獻回顧,以個 案研究方式分三個主題探討後工業化城市的觀光發展。首先討論工業遺產,魯爾 區善加利用工業時期遺留下來之遺產發展工業遺產觀光,使工業遺產能夠延續其 本質,並且透過轉化的過程創造出新的利用性價值,替魯爾區帶來正面的環境、 社會文化、以及經濟影響;第二個主題為大型文化節慶,以 2010 歐洲文化之都為 例,佐以多項數據證明歐洲文化之都確實為魯爾區帶來觀光效益急遽成長,並且 成功改善其城市意象及提高遊客的再訪率,建立永續發展的基石;最後以埃森市 的關稅同盟礦區為例,分析魯爾區藉由各部門之間的夥伴關係與治理網絡,克服 其區域上的複雜性,順利整合資源發展文化觀光。結論的部分歸納出魯爾區的觀 光發展進程以及其成功的要素,並提出其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與反思。. 關鍵字:再生、觀光、工業遺產、歐洲文化之都、夥伴關係. ii.

(4) Abstract Cities that had flourished from thriving industry were fraught with severe economic decline and subsequent social problems because of globalization and de-industrialization. To rebuild the economy, post-industrial cities started to promote cultural tourism to boost urban regeneration. For post-industrial cities, the goal of developing city tourism is to substitute the shrinking industry, create new job opportunities, and exploit the unused land. Taking the Ruhr Region, once the Germany's largest heavy industrial belt, as a case, discussion on three different topics is made to explore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discussion begins on how the Ruhr plays to its strengths to develop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which creates new value for the legacy of industrial era through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production to consumption, and has positive impacts on environmental, socio-cultural, and economic aspects. Then comes the section of event, in which 2010 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 is taken a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the title of ECOC bings Ruhr beneficial results in both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mage improvement. Finally, the topic of governance and partnership between different sectors is brought up. Throug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networ, Ruhr successfully integrate resources to boost cultural tourism. Conducting case study as the research approach, the study explores how post-industrial cities develop tourism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regeneration; tourism; industrial heritage; ECOC; partnership iii.

(5) 目錄 謝誌 ................................................................................................................................... i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錄 ................................................................................................................................. iv   圖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一、工業城市困境 .......................................................................................... 1   二、都市再生 ..................................................................................................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4   第三節 研究宗旨與目的 ...................................................................................... 6   第四節 章節安排 ..................................................................................................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10  . 第一節 後工業城市與觀光發展 ........................................................................ 10   第二節 工業遺產與觀光發展 ............................................................................ 13   一、遺產 ........................................................................................................ 13   二、遺產與觀光 ............................................................................................ 17   三、工業遺產與觀光 .................................................................................... 19   第三節 文化節慶與觀光發展 ............................................................................ 23   第四節 治理、夥伴關係與觀光發展 ................................................................ 26   一、治理與觀光 ............................................................................................ 26   二、治理的類型學 ........................................................................................ 29   三、網絡治理模式 ........................................................................................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4  .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之特性及應用 .................................................................... 34   第二節 研究個案 ................................................................................................ 35   第三節 資料來源 ................................................................................................ 40   第四節 信效度控制 ............................................................................................ 43   一、信度 ........................................................................................................ 43   二、效度 ........................................................................................................ 44   第四章. 研究發現 ........................................................................................................ 46   iv.

(6) 第一節 魯爾區的轉變 ........................................................................................ 46   一、公部門介入保存 .................................................................................... 46   二、關稅同盟礦區的再生 ............................................................................ 47   第二節 工業遺產 ................................................................................................ 51   一、生態取向的改造 .................................................................................... 51   二、工業遺產的新用途 ................................................................................ 53   三、工業遺產觀光 ........................................................................................ 63   第三節 文化節慶 ................................................................................................ 74   一、歐洲文化之都緣起 ................................................................................ 74   二、魯爾區的競逐 ........................................................................................ 75   三、文化節慶帶動觀光發展 ........................................................................ 77   第四節 夥伴關係 ................................................................................................ 86   一、區域複雜性 ............................................................................................ 86   二、區域層級的組織與網絡 ........................................................................ 89   三、觀光網絡 ................................................................................................ 93   四、歐洲文化之都的治理 ............................................................................ 98   第五章. 結論........................................................................................................ 100  .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反思 .................................................................................. 100   一、研究結論 .............................................................................................. 100   二、反思 ...................................................................................................... 10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108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 109   參考文獻 ........................................................................................................................... I   外文文獻 ................................................................................................................... I   中文文獻 ............................................................................................................... XII  . v.

(7) 圖目錄 圖   1     研究流程圖  ...................................................................................................................................  9   圖   2     觀光策略進程  ............................................................................................................................  12   圖   3     遺產與遺產觀光模型  .............................................................................................................  16   圖   4     工業遺產景點分類  ..................................................................................................................  22   圖   5     治理類型學框架  .......................................................................................................................  30   圖   6     網絡治理分類  ............................................................................................................................  32   圖   7     1840-­‐2006 魯爾區煤礦產量及礦業員工數變化  .......................................................  39   圖   8     魯爾博物館樓層配置  .............................................................................................................  53   圖   9     魯爾博物館入口電梯  .............................................................................................................  54   圖   10     魯爾博物館  ..............................................................................................................................  54   圖   11     廠房外的燈光投影  ...............................................................................................................  55   圖   12     廠房作為表演廳使用  ..........................................................................................................  55   圖   13     大瓦斯槽外觀  .........................................................................................................................  56   圖   14     大瓦斯槽內部空間  ...............................................................................................................  56   圖   15     綠化的 HOHEWARD 景觀公園  ............................................................................................  58   圖   16     HOHEWARD 景觀公園的自行車道  ....................................................................................  58   圖   17     煤渣山分布圖  .........................................................................................................................  58   圖   18     威斯法輪工業博物館分處  .................................................................................................  59   圖   19     以年代分期介紹魯爾區發展  ............................................................................................  62   圖   20     礦工因為艱困的工作環境而影響健康  ........................................................................  62  . vi.

(8) 圖   21     威斯法倫工業博物館水上運河遊戲  .............................................................................  63   圖   22     船舶升降機模擬  ....................................................................................................................  63   圖   23     工業文化之路地圖  ...............................................................................................................  65   圖   24     工業遺產景點標示牌  ..........................................................................................................  67   圖   25     公路旁標示牌  .........................................................................................................................  68   圖   26     自行車道標示牌  ....................................................................................................................  68   圖   27     1998-­‐2008 錨點參觀人次統計  .......................................................................................  69   圖   28     觀光發展影響  .........................................................................................................................  70   圖   29     觀光原因統計  .........................................................................................................................  79   圖   30     選擇至魯爾區觀光之原因統計  .......................................................................................  80   圖   31     2000-­‐2010 遊客人次以 2000 年為基準點之變化  .................................................  84   圖   32     2000-­‐2010 遊客過夜數以 2000 年為基準點之變化  ............................................  84   圖   33     魯爾區行政區域圖  ...............................................................................................................  88   圖   34     RUHR.TOPCARD  ....................................................................................................................  90   圖   35     RUHR.TOPCARD 販售及使用數量  ................................................................................  91   圖   36     埃森觀光產業之活動及其空間概念  .............................................................................  97   圖   37     RUHR.2010 有限公司組織任務圖  .................................................................................  98   圖   38     魯爾區競爭力分析  ............................................................................................................  101   圖   39     魯爾區發展進程  .................................................................................................................  104   圖   40     2014 年前十大海外遊客所屬國家  .............................................................................  106   圖   41     1990-­‐2014 魯爾區過夜數變化    ..................................................................................  108  . vii.

(9) 表目錄 表   1     新治理模式特點  .......................................................................................................................  27   表   2     德國及魯爾區煤礦產業之沒落  ..........................................................................................  38   表   3     工業遺產觀光要素  ..................................................................................................................  60   表   4     工業文化之路錨點  ..................................................................................................................  66   表   5     1997-­‐2006 產業結構比例  ...................................................................................................  72   表   6     1990-­‐2009 魯爾區城市過夜數統計  ................................................................................  72   表   7     再訪意願調查  ............................................................................................................................  81   表   8     2010 遊客人次及過夜數相較 2009 之成長率  ...........................................................  82   表   9     2000-­‐2010 遊客人次與過夜數  .........................................................................................  83   表   10     1960-­‐2010 魯爾區產業結構變化  ..................................................................................  85   表   11     公私部門階層關係  ...............................................................................................................  94   表   12     魯爾區歐洲文化之都財政預算  ....................................................................................  105  . viii.

(10)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 一、工業城市困境   1970 年代以及 1980 年代初期,許多工業國家中較大型的城市在一段長時間的 持續成長之後,面臨了經常被稱為「城市危機」(urban crisis)的症狀,大量人群 以及經濟活動逐漸遷出中心城市,改往較小的城鎮聚集,中心城市的經濟基礎開 始快速崩解(van den Berg, van der Borg, & van der Meer, 1995)。於此同時,面臨 全球經濟重構(economic restructuring)以及經濟全球化引發的國際市場競爭,美 國以及西歐許多國家的工業城市歷經劇烈的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過程。 尤其在資本主義經濟已十分成熟的老舊工業區域中的城市,對於重工業、傳統製 造產業的就業人口有嚴重的依賴,也因此在這樣的城市中,去工業化的進程更是 特別明顯。 在去工業化的過程中,許多擁有較為先進經濟體系的工業國家,就業率開始 持續下降(Rowthorn & Ramaswany, 1997;Law, 1992) ,失業潮導致城市必須面對 貧窮、發展不均等問題,身處經濟困境中的地方行政當局,亦開始忽視那些不被 視為必要的基礎設施的維護(van den Berg et al., 1995) ,加上污染及犯罪問題未被 確實解決,這樣的情況如同惡性循環一般,越發使得生活品質低落、人口出走。 舊工業城市嚴重的收縮困境,造成了一連串的社會環境問題,並且阻礙了可持續 城市化進程的發展(楊東峰與殷成志,2013)。例如美國的底特律(Detroit)和水 牛城(Buffalo),兩者自 1970 年代早期便開始經歷衰退,即便是較大的城市並且 1.

(11) 擁有較為廣泛的經濟基礎,例如洛杉磯(City of Los Angeles) 、紐約(New Youk)、 和芝加哥(Chicago) ,也因為第二級產業的工作機會流失而造成男性就業率、人力 使用率、以及收入水平等降低(Short, Benton, Luce, & Walton, 1993)。 被稱為鐵鏽地帶(rustbelt1)的舊工業城市在此時期失去原有的經濟競爭優勢 之外,還必須面臨產業出走、人口外移、環境污染、生活品質低落等問題,陷入 了艱難的處境(Rodwin, 1991)並快速走向衰弱,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開始 了工業城市意圖改寫其城市意涵的嘗試,並期望透過都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 來挽救城市衰頹的經濟。. 二、都市再生   其實,以都市再生的手段試圖解決城市的發展困境並非首見於此時期。都市 再生策略的大量發展可劃分為兩個階段:最初始於戰後時期,主要是用以回應戰 後的城市衰退,以及不斷加劇的不平等、貧窮、犯罪以及失業等問題;而後 1970 年代末期至 1980 年代的去工業化過程以及隨後的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則再次催化 了都市再生策略的發展(Smith, 2006)。 再生一詞的含義通常與經歷工業上或是經濟上衰退的城市的再度發展有關, 此外,再生也常被視為活化(revitalization)以及復興(renaissance)的同義詞。在 實務的操作上,再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目的是藉由使用一系列的手段或是工具, 在實質上、經濟上、社會上以及文化上等不同層面,增強一個經歷衰退的地區或 城市,以期達到振興並且活化的作用(Smith, 2006) 。Bianchini(1993:211)則將 都市再生視為一個複合的概念,當中包含經濟、環境、社會、文化、象徵、以及. 1. 意指從前工業繁盛而今已面臨衰弱的地區。 2.

(12) 政治等面向。此外,英國文化媒體與運動部(DCMS, 2004)將再生形容為「一個 先前曾經發生任何硬體設施、社會和(或)經濟衰退情況的地區所產生的正面改 變—無論是住宅、商業或開放空間。」這樣的定義表明了再生的概念通常適用於 經歷過工業衰退正在重新發展的區域,而非正在發展工業的地區(Smith, 2003)。 以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Glasgow)為例。格拉斯哥的經濟基礎原本建立 在造船、重型機械、紡織以及化工之上,隨著英國經濟的去工業化,格拉斯哥的 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城市特質也產生劇烈改變。舊工業基礎快速衰退、新的產業 在組合城市(conurbation2)中遠離過去被舊工業佔據的幾個地點開始建立(Gómez, 1998) 。在英國,人們普遍認為該城市等同於經濟災難,並且是一個充滿酒精、貧 民窟以及暴力的區域。然而,這樣的情況在 20 世紀 80 年代終於被改變,一場非 常成功的廣告宣傳將格拉斯哥的城市意象順利扭轉,最終並獲選成為 1990 年的歐 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簡稱為 ECOC) 。從工業荒地轉變為後工 業文化的中心,格拉斯哥的改造在不到十年的時間之內完成。在世界各地,城市 之間的競爭亦促使決策者相繼開始發展城市形象的宣傳,而經濟結構的重整便是 決策者試圖改變城市形象的背景之一(Short et al., 1993)。 Jakle 和 Wilson(1992)認為「工業城市」 (industrial city)是與一系列負面形 象串聯在一起的,例如衰退中的經濟、高度的汙染、以及沒落的城市等概念。而 「後工業城市」(post-industrial city)則是具有較正面意象的聯想,諸如未來、嶄 新、乾淨、高科技、復甦的經濟、以及進步的社會等等。工業城市利用其擁有的 河川、海洋、湖泊以及土地,作為其生產過程的一部分;而後工業城市則偏向將 這些元素視為娛樂及視覺資源。更簡略的來說,工業城市令人聯想到工作,而後. 2. 指鄰近的幾個城市因擴建、擴張而形成的一個大型都會區。 3.

(13) 工業城市令人聯想到休閒。因此,工業城市為抵擋去工業化及撤資的浪潮襲來, 必須重新塑造意象,包括改寫城市自身的意義,以及以後現代(postmodern)和後 工業取代原本的現代(modernity)及工業的論述。以後工業城市為目標的轉型, 更需要創造一種「無污染的」和「有吸引力」的新城市形象(楊東峰、殷成志, 2013)。.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前文所提過的格拉斯哥和西班牙的畢爾包(Bilbao)皆可以做為工業城市轉型 再生的參考。格拉斯哥和畢爾包的背景類似,例如兩者皆建於礦區之上,礦物在 原有的區域繁榮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兩者皆擁有一條可航行的河流作為其經濟 發展的組成成分之一;自1850年起至面臨衰弱為止,兩者皆是最主要的生產製造 中心之一。兩個城市之間有許多相似處,其中許多特徵也常見於舊工業區域(Gómez, 1998)。 Gómez(1998)引用Robertson(1995)的話,指出格拉斯哥的工業基礎狹隘, 只專營織品、煤、鐵、鋼、以及重型工程,這樣的專門化一旦失去了大英帝國的 貿易特權,就很難在其他市場上存有競爭力。隨著二次大戰的結束以及帝國的瓦 解,自1950年代開始,格拉斯哥的經濟便開始產生劇烈的改變。蘇格蘭發展委員 會(Scottish Development Agency)委任一私人企業—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於1985年發表了一份管理諮詢報告,診斷了格拉斯哥經濟問題的來源, 並且提供改進的建議(Gómez, 1998)。當時格拉斯哥的名聲正處於下滑的態勢之 中,城市的負面印象對於潛在的投資者來說是主要的阻力,急需在過往的工業城 市形象中,找到新的平衡點(Paddison, 1993)。Boyle(1993, 轉引自Gómez, 1998) 4.

(14) 提出,該報告認為格拉斯哥應該將地方行銷(place marketing)計畫作為中心政策, 藉此引出可能的後工業城市投資。而格拉斯哥也依照報告的建議於同一年成立了 Glasgow Action,主要目標是希望將格拉斯哥打造為更具吸引力的城市,適宜工作、 居住、以及遊玩,並且創造出格拉斯哥的企業家精神,吸引企業總部進駐,藉此 協助當地軟體產業及服務產業的發展(Young, 1992, 轉引自Gómez, 1998)。 Gómez(1998)主張在1980年代時,藝術、文化、形象是格拉斯哥宣傳自己為 後工業城市的幾個中心特色,年度藝術節慶、國際知名的藝術博物館、大型購物 中心以及辦公大樓一一建立;而過去工業時代老舊的倉庫、廢棄的工廠及碼頭, 則改建翻新,作為會議中心、國際節慶的場地等用途。這樣一系列分階段的努力, 加上1990年順利得到該年度的歐洲文化之都的殊榮,格拉斯哥成功促進了觀光、 內部投資以及商業發展(Booth & Boyle, 1993),真正完成了以文化作為主導的城 市再生(culture-led regeneration)。 然而,格拉斯哥雖然成功解決了城市形象的問題,但要真正達到經濟動力以 及使全部市民都受惠之前,仍然還有努力的空間(Young, 1992, 轉引自Gómez, 1998),因為即便觀光產業已有顯著成長,但這並不表示格拉斯哥已成為一個非 常具有經濟前景的地區。此外,根據Glasgow Development Agency提供的產業就業 人數統計來說,從1989年到1994年之間,格拉斯哥的就業結構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Gómez, 1998)。因此,雖然已完成了初步的城市再生,也漸漸帶動了文化藝術 等相關領域的發展,但若沒有建立明確的夥伴關係、以一貫的文化政策及都市計 畫做為方針,並且重視不同組織之間的傳承,達到的成果是難以長久維持的(García, 2004a)。 格拉斯哥是第一個以工業城市背景獲得歐洲文化之都榮譽的城市,雖然因為 較為偏重經濟層面而招致部分的批評,但整體來說仍被歸類為一成功的再生案例。 5.

(15) 畢爾包改革的決策多以格拉斯哥做為仿效的對象,甚至連口號及基本概念都是複 製自格拉斯哥,以改變城市意象做為移轉城市經濟基礎的關鍵要素,並以促進經 濟發展及都市成長做為最終的目標。原為西班牙最大鋼鐵工業基地的畢爾包,在 去工業化的過程中一樣歷經了高失業率、大片的工業廢棄地區、負面形象等威脅 (Gómez, 1998),然而,畢爾包現已成功轉型成為高科技產業及金融服務業的聚 集地,並擁有舉世聞名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 Bilbao),成為該市 地標以及文化觀光的最重要景點之一。 除了格拉斯哥和畢爾包,其他像是利物浦 (Liverpool) 、曼徹斯特 (Manchester) 、 伯明罕(Birmingham)、以及巴賽隆納(Barcelona)等皆是工業城市轉型並發展 觀光業的極佳案例。由此可見工業背景與觀光發展並非衝突,甚至許多工業城市 皆試圖以觀光的方式帶動城市再生。筆者認為,後工業城市轉向觀光產業已成為 了城市延續其活力的重要取徑。因此,本研究欲從此角度切入,討論後工業城市 的觀光發展。. 第三節. 研究宗旨與目的. 雖然在學術研究領域上,從城市再生角度出發的學者與從城市觀光角度出發 的學者,形成兩派主張不同的論戰,但筆者認為,城市再生與城市觀光互為表裡, 兩者互相牽動。而在眾多城市類別之中,舊工業城市在其特殊的都市紋理之下, 進行再生、發展觀光又顯得特別急迫並且困難。 因此,綜合以上所述之工業城市弱化之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過去曾因為工 業發展而繁榮的城市,在面對全球化競爭及經濟結構轉型所導致的經濟蕭條、高 失業率、環境惡化以及人口外移等經濟和社會問題時,是如何在衰頹的情況之下, 6.

(16) 善加利用工業時期遺留下來之遺產發展工業遺產觀光,同時以舉辦大型節慶活動 帶動都市再生,進而改善其城市意象,並藉由夥伴關係與治理,整合資源以發展 文化觀光。 本文以被稱為「德國工業心臟」的魯爾區(Ruhr)做為研究個案,以節慶、 工業遺產、以及因應魯爾區的區域特性所產生的治理與夥伴關係共三個主題來探 究後工業城市發展觀光之策略。工業遺產的部分帶出工業遺產經過改造後的用途 以及工業遺產之路的規劃作為實際的案例;節慶的部分則以歐洲文化之都此一大 型節慶為主要方向,檢視研究個案的發展進程;區域合作的部分則會專注於夥伴 關係的討論,藉由三個主題的探討達到以下三個研究目的: (一)、後工業化城市以工業遺產發展觀光之現況; (二)、後工業化城市以文化節慶發展觀光之現況; (三)、治理與夥伴關係於發展觀光之運用。. 7.

(17) 第四節. 章節安排. 本研究按照研究流程分為五章,章節安排如下圖(圖 1)所示: 第一章為緒論,分為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宗旨與目的、以及章節安排 共四個小節。首先帶出工業化城市在去工業化後面臨的問題,以及城市期望以都 市再生的手段解決其發展困境引導出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以及此議題引發的關注; 接著以格拉斯哥和畢爾包做為工業城市轉型再生的參考例證,說明研究動機的產 生;由此背景和動機啟發,進而擬定本研究的宗旨與目的。 第二章透過文獻回顧後工業城市與觀光發展及其他論述,帶出工業遺產與觀 光發展、文化節慶與觀光發展以及治理、夥伴關係與觀光發展三個主題,逐節探 討不同學者提出之相關概念的定義、分類和理論的討論。 第三章研究方法,首先說明個案研究之特性以及本研究選取此研究法的理由, 接著簡短介紹研究對象之發展概況,並將資料來源分類,包含官方資料、檔案、 網站、以及相關學術研究等,最後一節則說明本研究的信效度控制。 第四章將呈現個案研究結果,以三個主題分節探討本研究針對個案的觀光發 展策略之現況,檢視其成功之處以及所造成之影響。 第五章為研究結論,將三個主題的研究發現歸納出一個小的總結,並指出尚 待改進之缺失,最後簡述本研究難以避免之研究限制以及未來能夠進行的研究方 向之建議。. 8.

(18)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 一 章 研究宗旨與目的 後工業城市與觀光發展 第 二 章. 工業遺產與觀光發展 文獻回顧 文化節慶與觀光發展 治理、夥伴關係與觀光發展. 個案研究法 第 三 章. 研究個案:魯爾區 研究方法 資料來源 信效度控制. 魯爾區的轉變 第 四 章. 工業遺產 研究發現 文化節慶 夥伴關係. 研究結論 第 五 章. 結論. 研究限制 未來研究建議 圖 1 研究流程圖. 9.

(19) 第二章. 第一節. 文獻回顧. 後工業城市與觀光發展. 在面對轉型挑戰之時,van den Berg et al.(1995)主張,在當時新制定的復甦 計劃之中,有一個重要的項目是後工業城市所獨有的,那便是旅遊和娛樂。發展 城市觀光(urban tourism)被認為是工業城市身處黑暗衰退期中的一道曙光,於是 許多工業城市紛紛起而效之。Law(2002)便指出,1980 年代初期,許多面臨嚴 重經濟衰退的舊工業城市對於藉由觀光業達到再生感到相當有興趣。典型的大眾 觀光旅遊通常被認為是以三個 S(three S:sun, sand and sea)(Boyd, 2002)為特 徵,包含與陽光、沙灘(冬天的話則是雪)、海等相關的元素,抑或是涉及文化、 考古或是光榮的歷史情節等(Edwards & Llurdés, 1996),直到近期才漸漸將其意 義擴展到參觀城鎮以及城市。所謂城市觀光,依其字面上的意思,指的就是在城 市區域裡進行的觀光行為(Law, 2002)。而城市依照 Page(1995)的定義,又可 依照其類型分為十一類,其中工業城市便是其中一個類別。然而工業城市原先並 不是為了觀光而設計,因此其提供的觀光活動和其他原本就有明顯觀光特色的城 市所提供的觀光活動是截然不同的(Law, 1992)。 對於工業城市而言,發展城市觀光的目的主要有兩點:(1)代替已非經濟重 心的工業,創造就業機會以及使用閒置土地;(2)緩和重建地方經濟所帶來的壓 力(Law, 1992)。Jansen-Verbeke(1986)引用Ashworth的話指出,觀光業似乎是 一地區面對失業問題時的唯一解決方案;Gómez(1998)強調,對於經歷過就業率 大幅下降的城市來說,城市再生的實際意義便在於創造就業機會。此外,觀光業. 10.

(20) 亦是財政資源中不可或缺的來源,其收益可用在遺產的保護和修繕,以避免遺產 必須面臨預算縮減或是公部門將其轉讓出去(Russo & van der Borg, 2002)。 工業遺產觀光是一個有趣並且不斷成長的研究領域,原因包括工業遺產作為 「利基市場」(niche market,或譯為縫隙市場)的角色漸漸獲得關注,使得觀光 產品的範圍更加多元化,同時,工業遺產具備產生經濟活動和就業機會的潛力, 並且擴展觀光區域和地點。最後,工業遺產亦為遊客提供了一個與一般理解景觀 美學的看法不同的可能性(Edwards & Llurdés, 1996)。不斷發展的最終結果,便 是工業區的經濟基礎逐步轉變,成為服務型經濟(service economy)。城市試圖為 自己設計出一個新的形象,並且創造出一個具有特殊屬性的地方(to “produce places”),使自己適合於服務產業的投資,在這樣的嘗試之下,城鎮間、地區間、 甚至國家間的競爭因此越趨激烈(Revill, 1994)。 工業城市舊有的形象一般是髒亂以及不友善、不安全的,為了吸引觀光客的 到來,工業城市必須形塑並且傳達出正面的城市意象。雖然工廠的機械裝置或是 礦坑其實也具相當的歷史價值,但他們通常不如羅馬式教堂的尖頂或是歌德式教 堂的彩繪玻璃窗一般,享有觀光上的聲望。再加上許多工業遺產活化的計畫,通 常都與高度退化的地區有所關聯,因此必須努力改變工業區在大眾心中的傳統形 象(Edwards & Llurdés, 1996)。這便正是Harvey(1989)指出的,城市觀光的先 趨者會特別強調城市的正面形象,並且一般會將城市的形象塑造成具娛樂性的、 刺激的以及壯觀的。 遺產景點擴張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能就是地區或國家所面臨的工業衰退。 一旦傳統的經濟活動消失,便試圖從被忽視和被排斥的景況之中回復過往,並將 其轉變成旅遊資源,販售給遊客(Hewison, 1987)。Edwards 與 Llurdés(1996) 斷言,遺產是許多再生計畫的根基,而在某些案例中,也確實經由觀光業的擴大 11.

(21) 而達到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例如美國聖安東尼美術館,原作為酒廠及麵粉工廠 之用,因所處地區沒落後致使該建物遭廢棄,幸而其後改建為美術館,學者傅朝 卿(2004)便主張,該美術館的再生,帶動了該地區全面性的再生。. 遊客的期待. 公部門投資. 投資、吸引力、環境改善. 保留、提升、或提. 行銷. 供當地居民新設施 新形象 遊客. 其他經濟. 收入. 人口成長. 市民自尊. 活動擴張 再投資、吸引力. 工作. 以及環境改善. 物質、經濟以及社會再生 圖 2 觀光策略進程 (筆者譯自 Law, 1992). Swarbrooke(1999)認為,以觀光為基礎的城市再生在過去二十年間已經成為 了一種主要現象。然而,並非所有的城市都擁有足夠的文化資產以發展觀光業 (Russo & van der Borg, 2002),因此 Law(1992)提出,若希望能夠永續經營並 且以城市再生為目標,城市原有的設施、環境都需要改善,也必須在本質上不斷 的增加城市新的吸引力。為了發展觀光業,城市首先會投資以改變當地設施及環 境,進而改善城市意象,吸引產業進駐及其他的經濟活動發展,居民生活品質改 12.

(22) 善後對居住地的認同也能夠有所提升,最終達到物質、經濟、以及社會等面向的 全面性改變,完成再生的程序。這樣的發展過程可由 Law(1992)提出的城市觀 光策略進程圖(圖 2)來了解。. 第二節. 工業遺產與觀光發展. 一、遺產   在討論遺產觀光之前,首先必須定義何謂遺產。遺產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實體, 而是需要依據時間和不同的背景脈絡來理解的概念(Park, 2014) 。將遺產視為任何 類型的跨世代交換或是世代與世代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狹隘的觀念(Graham, Ashworth, & Tunbridge, 2000),Timothy(2011)指出,遺產是「奠基於久遠過去 的遺跡」這樣的假定是對於文化資源錯誤的認知和誤解,即便是當代藝術也是組 成遺產的重要成分,因其是奠基於過去—不論近代或是久遠—的創意以及社會價 值。Fladmark(1998)以及 Graham et al.(2000)主張,遺產是一個社會希望保存 下來的過去的元素。這意味著遺產是具選擇性的,社會透過其價值體系有意識的 過濾遺產、對歷史記憶進行選擇與保存,而這個價值體系是會隨著時間和空間改 變的(Timothy & Boyd, 2003)。 現今遺產學者們大致上皆同意一個定義遺產的基本概念:人們繼承自過去、 並且使用於今日的便是遺產(Ashworth & Tunbridge, 1999;Timothy & Boyd, 2003) , 包含它的詮釋和再現(Smith, 2003),不論是就文化傳統方面或是實體文物方面來 說皆是(Hardy, 1988) 。簡而言之, 「過去」是所有已經發生的事, 「歷史」是解釋 過去特定觀點的連續性呈現(Graham et al., 2000) ,而為了觀光或是其他目的而將 過去的事物作為今日的使用,則可稱之為遺產。 13.

(23) 遺產的種類繁多,Timothy 和 Boyd(2003)主張遺產可分為「不可移動的物 質遺產」 ,包含建築物、河川、自然景觀等; 「可移動的物質遺產」 ,例如博物館藏 品、檔案文書等;以及「非物質遺產」 ,如價值觀、習俗、儀式、生活方式、節慶 與文化活動。Timothy 和 Boyd 所歸類的非物質遺產,便是 Boniface 和 Fowler(1993) 以及 Richards(1996)認為的「生活文化遺產」,意即一個族群特有的、世代沿襲 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另外遺產也可以根據其不同的景點吸引力來分類(Prentice, 1993),例如通常與保護區有關的「自然遺產」(Ashworth & Tunbridge, 2000),包 含國家公園、海岸線、地貌特徵等;「生活文化遺產」(Boniface & Fowler, 1993; Richards, 1996) ,如風尚、飲食、習俗等; 「古蹟遺產」 (Ashworth & Tunbridge, 2000) , 如歷史城鎮、教堂、紀念碑、城堡等;以及與殘暴、死亡、痛苦等要件有關的「黑 暗遺產」 (Lennon & Foley, 2000);而對一地區發展有重要影響的產業元素,則稱 為「工業遺產」 ,例如工廠和礦區(Edwards & Llurdés, 1996;Jansen‐Verbeke, 1999)。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簡稱 UNESCO) (1972) 將遺產區分為在人類發展史上具有普世價值的 「文化遺產」 、 以及具生態環境價值的「自然遺產」 ;之後 UNESCO 更提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的概念,致力保存屬於個人、民族、或是國家的語言、儀式、節慶、表演藝術、 及傳統手工藝等(UNESCO,2003)。 Prentice(1993)區別了遺產和遺產景點(heritage attraction)兩者之間的差異, 雖然遺產的種類繁多,但並非所有的遺產都值得開發,只有部分遺產具備成為供 人類利用的資源的潛力。Zimmermann(1951)提出了一個說法:「資源並非本來 就是資源,而是經過選擇後才成為資源」 (”Resources are not, they become.”) 。意即, 資源原本是存在於物質世界裡的中性物質(neutral stuff),但當它們被認為對社會 具有一定價值的時候,便成為了資源(Timothy & Boyd, 2003)。Le Billon(2001) 14.

(24) 即主張,從地球的自然禀賦到成為資源,是一個社會建構的歷史進程。 Timothy 與 Boyd(2003)提出了一個模型(圖 3),從上述的脈絡來理解遺產 的 概 念 。 遺 產 存 在 兩 種 類 型 的 環 境 之 中 , 分 別 是 「 知 覺 環 境 」( phenomenal environment)以及「行為環境」(behavioural environment)。前者是環境的正常概 念的擴展,包括自然現象和經過人類活動創造或改變的文化環境;而後者則是知 覺環境中的社會、文化事實經過人類價值過濾之後所產生的。當遺產存在知覺環 境中時,只是物質世界(the physical world)的一部分;然而,當遺產對於社會和 文化來說具有價值或是其他實用功能時,它便進到了行為環境的範圍裡,成為行 為世界(the behavioural world)的一部分。如同前文所述,並非所有的過往元素都 可以成為遺產,而是社會透過其價值體系有意識的過濾,因此遺產可以被視為是 通過一連串濾網的產物。行為環境裡的遺產,若再通過了經濟濾網、具備經濟功 能時,便成為了可以行銷並且販售給參觀者的商品,遺產產業(heritage industry) 即由此而生。 這個模型的中心便是遺產觀光體驗(heritage tourism experience) ,在一個稱為 「體驗的遺產環境」(experiential heritage environments)中形成。而遺產觀光體驗 是被一些混合的元素影響並且形塑,這些元素包括供給與需求(supply and demand)、 保護與保存(conservation)、真實性(authenticity)、資源和影響的管理(impact management)、呈現和詮釋(interpretation)、以及政治(politics)。. 15.

(25) 圖 3 遺產與遺產觀光模型 16 (Timothy & Boyd, 2003).

(26) 二、遺產與觀光   當遺產與觀光產生聯繫、文化和商品相互結合,又會產生怎麼樣的碰撞或是 協力作用呢?自 1990 年代晚期,開始興起一陣將「過往」推動作為觀光產品的興 趣,將重溫過去作為一個重點的觀光經驗(Boyd, 2002) 。在「體驗經濟」 (experience economy)(Pine & Gilmore, 1999)盛行的現代,觀光客追求的不再是大量製造、 同質性高的商品,而是更精緻且更具深度、不同於以往的體驗,而遺產因其所涵 括的社會價值以及其所承載的歷史記憶,能夠賦予一地區或是一族群文化獨特性, 使得遺產觀光成為近年來成長最快速的觀光形式之一(Richards, 1996;Timothy & Boyd, 2003),並且引發了一個較為成熟、同時也較為挑剔的市場的關注(Boyd, 2002)。 當歷史資源被廣為開發成為遺產,遺產觀光快速發展進而用於塑造一地的文 化形象、追求其帶來的經濟效益時,不可避免的也招致了反對及批評的意見。例 如 Hewison(1987)便將遺產視為停滯且陳舊的過去,並且嚴厲譴責遺產產業,擔 心歷史事實會因為娛樂的目的而遭扭曲;Walsh(1992)則批評將歷史「遺產化」 (heritagization)會造成「過去感的遺失」(the loss of a sense of the past):同步性 的經驗(experience of synchronicity)增強,並且伴隨著歷時分析的毀壞(destruction of diachrony) ,意即把歷史轉化為遺產,將會愚鈍我們去體會人類與空間在時間軸 上的發展以及過去的歷史背景。 然而,也有許多學者對遺產的發展抱持著正面的看法,認為遺產是過去與現 在的聯繫,並且能使歷史更有活力(Smith, 2003)。Kirschenblatt-Gimblett(1988) 便認為當歷史很老的時候,遺產反而是新的事物。遺產是依賴過去的一種文化產 品的形式,能夠挽救垂死的經濟並且讓已死的景點有復甦的機會。 17.

(27) Kirschenblatt-Gimblett(1988)更進一步指出遺產與觀光間的關係,其認為遺產與 觀光是相輔相成的產業:遺產可以將地點轉換為目的地,而觀光則透過展現自己 得到自力更生的經濟效益。 其實各種不同型式的觀光概念在 15 世紀時便隨著朝聖、教育旅行、文化觀光 等確立而開始,純粹為了休息娛樂目的而進行的旅遊,也在 20 世紀的後工業時代 開始出現。自助旅行的水平提高、遠離人煙的旅遊目的地增加、以及各式各樣的 體驗,都標誌著當代的移動便利性。如前文所述,文化遺產包含有形的和無形的 要素,是人類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很多觀光形式皆以文化遺產作為基礎,同時文 化遺產也是許多人旅行的根本動機。朝聖(pilgrimage)便是遺產觀光最早的形式 之一,歐洲巡遊旅行(Grand Tour3)亦是遺產觀光的另一個重要歷史階段,主要 目的包括學習語言、藝術、歷史、以及建築,是歐洲最早的大規模文化旅遊的例 子之一(Timothy, 2011)。 雖然文化遺產是觀光產品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但 Timothy(2011)指出,大 多數的國家並沒有特別追蹤遺產觀光相關的數據資料,主要原因是因為遺產觀光 很難去量測或是將其與其他觀光形式區隔開來。此外亦是因為對於遺產觀光是由 什麼組成、怎樣的人可以稱之為遺產以及文化觀光客,這一類的問題也始終缺乏 一個概念上的清楚定義。 如同遺產一詞所涵括的範圍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擴展,關於遺產觀光的內涵 同樣充滿爭論。有學者主張從需求角度界定之,認為遺產觀光是觀光客基於懷舊 情感而到遺產所在地進行遊覽的一種旅遊活動(Hewison, 1987;Boniface & Fowler, 1993) ;亦有學者從供給面向來定義,認為遺產觀光是一地促進經濟發展、塑造形. 3. 指從前英國貴族子弟為完成最後的學程,由教師陪同所作的巡遊。 18.

(28) 象的工具(Garrod & Fyall, 2001;Halewood & Hannam, 2001;Chhabra, Healy, & Sills, 2003) 。然而,不論以哪一種視角看待,遺產觀光皆包含「以人類的過去作為資源」 此一要素,以及觀光客與此要素有關的體驗和渴求(Timothy, 2011)。 一個有效辨別遺產觀光客的方式便是以他們對於過往要素的興趣的程度做為 基準。遺產觀光客的年齡分佈各地略有不同,但平均來說大約是 30 至 50 歲之間, 教育程度為大學以上。嚴肅的遺產觀光客(serious heritage tourists)一般多為受過 高等教育者,因為教育被認為是能夠刺激人們去體驗歷史遺跡和文化活動的慾望。 此外,遺產觀光客相較其他種類的觀光客來說也普遍較為富裕,因此可以負擔待 在目的地較久的時間,並且更深度的探索該地(Timothy, 2011) 。而隨著西方及歐 洲主要國家的高齡化社會發展,遺產觀光預期將會持續成長(Boyd, 2002)。. 三、工業遺產與觀光   在眾多的遺產類型當中,工業遺產是本研究討論的重點。工業遺產可分為「有 形」及「無形」的資產,前者包括工業活動使用的建築、設備等,而後者則如生 產技術、該產業與居民形成的互動關係、時空背景等等,兩者都具相當的重要性。 關於工業遺產的定義,目前國際上普遍以「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簡稱為 TICCIH) 於 2003 年發表的《下塔吉爾憲章》 (The Nizhny Tagil Charter)中的定義為圭臬。 《下 塔吉爾憲章》界定了工業遺產的基本概念,認為「工業遺產是具有歷史的、技術 的、社會的、建築的或是科學的價值的工業文化的遺存。這些遺存包含建築勿和 機械、工作室、磨坊、工廠、加工精練的礦場和礦區、倉庫和貨棧、能源生產、 輸送和利用的場所、交通運輸及其基礎設施,以及與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 19.

(29) 例如住宅、宗教或是教育」(TICCIH, 2003)。 學者傅朝卿(2004)則認為工業遺產是「包括仍然持續運作或已經閒置之工 業設施與工業人造物的遺物」 。但「工業」兩字廣義上來說,可能包含任何生產性 的事業,容易與「產業」混用。故而從嚴謹的角度來說,工業遺產指的是工業革 命以後,以機械動力作為生產媒介之事業設施及其產品之遺物,與傳統手工產業 之遺物有所區別。除此之外,工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工業形成的地景,以及其 他有形或無形的載體,都可算是工業遺產的一部分。 不可避免的,城市的去工業化造成了產業出走和廠房關閉,在產業結構轉變 的過程中,過去曾為發展重心的工業空間與廠房建築都遭到閒置或是荒廢 (Timothy & Boyd, 2003) ,經濟效能不彰之餘,亦造成都市空間破碎、都市機能消 失,閒置的工業空間從表面上看來似乎成了城市轉型的障礙,並會替城市帶來發 展上的衝擊。為了挽救向下發展的頹勢,舊工業的閒置空間常面臨直接被拆除的 命運,以因應開發新功能的龐大壓力。再者,廢棄的產業空間因經濟價值弱化, 常被人們與淘汰和落後等概念畫上等號,並忽略其蘊含的人文價值,難以想像應 將其視為文化遺產並列入保護,拆除與清理似乎成為了最快速便捷的處理方式。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來,透過舊有建築及空間的回收再利用以產生新的都 市空間,藉此建構出一個新的城市意象,可能便是工業城市轉型的契機以及一個 開發的機會(Short et al., 1993)。更重要的是,工業遺產象徵過去一段時期的社會 文化,是曾在此地生活或工作的人,其生活記憶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傅朝卿, 2004),可視為一地近代化歷程的縮影,記載著都市發展及產業變革等歷史軌跡, 讓人民能對所屬的社會發展進程有清晰的認識。因此,做為工業文化載體的產業 空間的消失,意味著根植其中的歷史、工業文化、人民記憶都將全數遭到拔除與 抹滅,對於曾經擁有輝煌工業傳統的城市來說,工業遺產流失將會造成文化遺產 20.

(30) 保存的斷層,並造成不可回復的傷害。 Rodwin(1991)指出,為了挽救後工業城市的停滯不前甚至向下發展的情勢, 必須改變工業遺產閒置空間的土地利用,在硬體方面提升基礎設施,突破過去單 一產業為大的經濟結構,以期吸引資本及人群的回流,最終帶動地方的商業發展 及財富累積。Edwards 與 Llurdés(1996)認為,復興過往的起因是因為受到經濟 危機以及衰退的局面所迫,意圖利用觀光產業或是藉由其他任何可能的手段獲益, 這樣的利益考量,其實是先於復興過往的渴望的。保存工業遺產非但不會阻礙一 地的發展,相反的還能幫助發展。故而,工業遺產可被視為傳統工業城市轉型與 區域活化之利基。 地方當局為了尋求發展及重拾經濟活力,會嘗試與以往不同的發展形式。因 此,隨著經濟重心的轉移,舊工業區發展出以服務為導向的產業,許多後工業化 地區開始有意識的重塑自己的形象,試圖從工業中心轉型成為旅遊目的地 (Bramwell & Rawding,1996) 。舊時的工業遺產資源被重新詮釋,成為一種被推廣 的新資源(Timothy & Boyd, 2003) ,因而工業遺產能夠延續其本質,透過轉化的過 程創造出新的利用性價值。 工業遺址並非一般所認知的古蹟,亦非只是單純的一棟建物,而是社會組織 與生產勞動交織之下的產物。同時,也是一般民眾生活的記憶、情感依附的對象, 與傳統精英階層的遺產範疇有所差異,是所謂「下層的歷史」(“Histories from below”) (Hardy, 1988) 。Edwards 和 Llurdés(1996)強調,雖然工業遺產景點不 若羅馬式或哥德式教堂一般具有美感,但礦坑和工廠對人民來說不只是工作的場 所,更是共同信仰以及文化的中心,其主要價值在於見證了改變社會的工業發展 過程,以及該區域在結構上的轉變(Chmielewska, 2010) 。因而,工業地景以及遺 產是城市擁有的珍貴資產,具有其獨特的人文脈絡以及工業美學,若能透過轉化 21.

(31) 再生的手法,以這樣的文化資產創造城市新舊共存的文化價值,不只豐富了城市 的文化多樣性,亦完成了傳承過去、延續未來的使命。故而在遺產的規劃上,史 實性(historicity)和歷史價值的考量應先於美學價值,因此,工業遺產觀光能作 為一種復興當地的方式(Smith, 2003)。 Edwards 和 Llurdés(1996)根據他們對於威爾斯(Wales)和西班牙(Spain) 的礦場和採石場的研究,將做為觀光景點的工業遺產分為四個種類,包含生產 (productive attractions)、加工(processing attractions)、運輸(transport attractions) 以及社會文化(sociocultural attractions)四個部分。Timothy 和 Boyd(2003)以此 分類為基礎,說明各項分類內容並將其概念簡化(圖 4),同時也認為此分類可擴 展至除了礦業之外的其他工業。. 生產 • 以開採為基礎 的地點 • 例如礦場、伐 木營地. 加工 • 原物料加工的 地點 • 例如工廠、工 作室. 運輸. 社會文化. • 工業產品和工 人的運輸方式 • 例如鐵路、運 河. • 工業區中具社 會性質的遺跡 • 例如工人宿舍、 社區服務. 圖 4 工業遺產景點分類 筆者譯自(Timothy & Boyd, 2003). 後工業城市所引發的空間議題十分複雜,產業特質的不同,呈現出的工業地 景也有所差異。不論何種型態的工業地景,都蘊藏著地方文化的內涵,富有保存 的價值,不論是有形的、無形的、亦或是自然的、人文的,各要素之間都是相互 關聯並且構成一個整體,不應將其脫離與之共生的環境,這是工業文化保存的特 殊性。然而,由於工業區通常是個規模龐大的複雜群集,包括了遺產主體的歷史 建物以及周邊的閒置空間,例如工人住宅、工業廠房、以及辦公室等空間,所以 22.

(32) 在修繕、保存以及保存後的維護等方面,都將需要一筆可觀的支出。(Edwards & Llurdés, 1996),且後續可產生的經濟效益難以保證,因此即便每項遺產都建構出 獨特的地景,並具有高度的保存價值,挑選出真正典型、在工業歷史上最具象徵 意義及重要意義的工業遺產,依然是一項無法避免的過程(曾梓峰,2004) 。學者 傅朝卿(2004)強調,工業遺產與一般的公共建築、宗教建築不同,其中普遍不 存在視覺藝術的價值,無法當做純粹展示的客體,因此不太可能以完全保存其原 貌、原機能的方式來維護,否則容易隨著周遭環境的改變而顯得突兀。故最好的 方式便是重新再利用,賦予其一個新角色。 為確保工業遺產的永續發展,以及與社區之間正面的互動關係,遺產的保存 需要就其本身的歷史脈絡及結構,採取因時因地的彈性策略,發展觀光時也應該 小心,避免改寫遺產空間原有的歷史重要性(Hughes, 1998);此外,活化再生的 成效也並非立竿見影,而是需要將經營的時間拉長,隨著過程調整方針,並整合 不同專業部門共同投入,以達到地區轉型發展及尊重工業脈絡的雙贏結果。. 第三節. 文化節慶與觀光發展. 在全球變遷的挑戰之下,城市為了保有其競爭力,開始專注於自己本身擁有 的資源,文化因此成為了可利用的資產並且具有工具性的意義,稱為「符號經濟」 (symbolic economy),也就是藉由文化活動來創造財富的過程,其範疇廣泛,包 含藝術、音樂、舞蹈、工藝、博物館、展覽、運動和許多不同領域的創意設計等。 這種對於文化的新概念開始不斷地被越來越多城市當做因應全球競爭的策略 (Zukin, 2004),也是城市試圖創造經濟、社會和文化繁榮的方式(Richards & Palmer, 2012)。 23.

(33) 根據社會傳統,正式的城市休憩核心包括文化設施,例如戲劇院、音樂會、 藝術畫廊、博物館和電影院等。除了這些特定的娛樂設施之外,亦有城市內定期 或不定期舉辦的活動和節慶,其種類型態多樣並且富有變化,可能是根據當地傳 統所建立,或是根據觀光景點所發想的創意舉措之結果(Jansen-Verbeke, 1986)。 今日,文化活動已成為達到經濟振興、城市轉型、意象強化、外資引進和旅遊創 收等目的的常用手段(Smith, 2003;Quinn, 2009),城市形象獲得改善、城市更富 生命力之餘,更能夠提升市民對地方的認同感或是對城市的榮譽感 (Roche, 1994) , 這樣的情形稱為「光環效應」(halo effect)(Hall, 1992),或是「心情好轉效果」 (feeling-good effect)(Allen, O’Toole & McDonnell, 2005)。換言之,文化是以創 意的力量再現服務經濟,能夠吸引投資並且創造工作機會(Zukin, 1995),文化生 產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元素之一,而文化消費則支配著城市形象和城市生活 (Richards & Palmer, 2012)。 文化和觀光之間為一互利的關係,能夠增加一個地區或是一個國家的吸引力 與競爭力,使其成為觀光、居住、甚至投資的選擇。在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之下, 大多數的景點必須非常努力才能吸引足夠的觀光客付費參觀(Urry, 葉浩譯,2007), 塑造獨特性不再僅僅是一個雇用知名建築師和興建宏偉博物館的問題,同時也牽 涉到建立活潑氣氛和地方感(sense of place)(Richards & Palmer, 2012),Sharp、 Pollock 與 Paddison(2005)便主張公共藝術能夠賦予地方獨特性、振興文化觀光, 換言之,文化能夠使得一地的觀光產品擁有其獨特性;另一方面來說,觀光則是 能夠提高文化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並且對於藝術一般會遭遇到的經濟困境, 意即政府時常對藝術只採取形式上的作為,消費它在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潛力,卻 不給予足夠的投資或支持(Belfore, 2002),而觀光能夠製造收入以維持其文化遺 產以及文化創造力(OECD, 2009) ,因此文化和觀光之間可說是相輔相成的。 24.

(34) 文化觀光是目前最大以及成長最快速的全球觀光市場之一(OECD, 2009) ,也 是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元素(Urry, 2001) ,Judd & Fainstein(2000)主張,各種形 式的文化觀光,例如遺產、藝術、會展、文學小徑、電影之路等等,正日益成為 一種城市現象。由於產業型態的改變,文化觀光能夠為面臨傳統產業衰退的城市 提供一個新的收入來源(Smith, 2003) ,許多城市利用其擁有的「文化資本」 (cultural capital4)來解決傳統產業衰退的問題,並且從服務業的成長中獲利;同時,文化 觀光也可以為工業遺址的再生帶來新的面向(Murphy & Boyle, 2006) ,藉由舊的工 業遺址與廢棄建築物的再利用、再發展,過去曾為生產中心的地區,已漸漸轉變 為文化和遺產的消費中心(Meethan, 1996)。 而節慶觀光(event tourism)則為文化觀光的一種形式之一,在近幾年間有大 幅度的成長(Liu, 2014),現代許多城市都朝著節慶化(festivalization)的方向規 劃發展,成為節慶化城市(eventful cities)(Richards & Palmer, 2012;Richards & Wilson, 2004) ,正如 Sandercock(1998)所宣稱的,人們對於城市最深切的感受都 是透過像嘉年華或節慶這樣的特殊場合表達出來。根據 Richards & Palmer(2012) 提出的定義,文化節慶是由一連串的活動組成、具有有限的時效、大多會重覆發 生,且時常帶有慶祝性質,透過內容聚焦藝術與社群根基。 主辦一個以藝術為焦點的大型節慶,提供了都市再生一個很好的機會,同時 不論是在象徵面或是實質面上,對於城市來說都會留下長期的遺產(García, 2004b) , 對文化部門亦有所貢獻,同時能夠推動文化設施的建立(Liu, 2015)。故而,文化 節慶雖不能說是都市再生的全部,但確實已成為城市發展和再生進程之核心 (Richards & Palmer, 2012) 。大型節慶被視為城市再生進程的催化劑,並且可以有. 4. 文化資本一詞由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首先提出,是一種被廣為接受的社會學概念。 25.

(35) 效結合觀光策略和城市規劃(García, 2004b),從當代的角度看來,任何形式的城 市規劃,其實在廣義上就是文化規劃的一種形式(Worpole & Greenhalgh, 1999), 因此,新的途徑便是尋求文化政策和城市再生的整合(Evans, 2003) 。雖然文化影 響難以量化計算,但 Richards 和 Palmer(2012)認為,目前仍有一些指標,例如 文化參與度、文化組織的合作、文化生產程度、文化資金變化、新作品數量等, 能夠試著衡量節慶所帶來的文化影響。 文化用來創造城市形象的力量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創建形象的同時,也刻 印出了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Zukin, 1995)。城市與城市之間在形象方面 的競爭,使得大部份的城市採取了品牌策略(branding strategies)(Evans, 2003), 期望能藉由辦理文化節慶或是建造文化性的地標,將既有的文化資產轉化為更具 競爭力的優勢(Richards & Palmer, 2012)。. 第四節. 治理、夥伴關係與觀光發展. 一、治理與觀光   治理(governance)是統治與管理的行為,是在政治學以及公共政策領域一個 很重要的概念。Pierre(2000)指出,在公共政策方面,最普遍關於治理的辯論便 是「國家在社會中的角色」,為了發展關於治理的類型學,從各式相關的文獻中 檢驗國家的角色,並產生出一個總體的概念,其核心理念含括了國家干預、公權 力與社會自治、自我管理之間的關係(Hall, 2011) 。Edwards(2002)指出「治理」 一詞的意義隨著時間進程而有所演變,從十七世紀時為「一種管理的方式」 、到之 後涵蓋私部門董事會的角色與責任,至近期用以指稱處理各種形式的組織關係。 26.

(36) Marsh(2002)則認為治理是反映了政治領導、公共管理和社會之間、以及國家和 國際領域間的一種新的相互依存關係。字義的發展顯示出治理為一辯證的觀念, 難以給予其一詳盡完善的定義,只能由牽涉其中的內部人員考量其價值系統來定 義,因此學者也盡量避免做出如何才可算是善治的假定(Beaumont & Dredge, 2010)。 從公共管理的層面看來,治理指的不是委員會的活動,主要是指政府機構透 過正式或非正式的關係,規範和授權提供資助並監督,特別是就已簽訂提供公共 服務合約的私營機構的活動而論(Hill & Lynn, 2005)。儘管治理沒有一個公認的 單一定義,但Hall(2011)認為還是能夠以較廣的意義將其分為兩個類別。第一類 通常被稱為「新治理」(new governance),用來指稱當代國家就運作方面而言, 如何適應其經濟和政治環境,Yee(2004)則將新治理描述為一種不僅僅是單獨透 過政府所發生的新的治理活動。Hall並整合包含Yee在內的多位學者所提出的概念, 將新治理模式的一些關鍵特點羅列出來(詳表1);治理的第二個廣泛的含義,則 是被用來表示國家角色在社會經濟系統的協調作用中具備的概念和理論的代表 性。. 表 1 新治理模式特點 (筆者譯自 Hall, 2011). 要素 參與和權力共享. 特點 政策制定不再是專屬於監管部門的權力。相反的,來自不 同層級的公、私部門的利害關係人都應該參與政策過程, 成為公私夥伴關係的一部分。. 多層級的融合. 不論就水平層級或垂直層級來說,各級政府之間應互相協. 27.

(37) 調,並且應該包含私營部門。 多元化與權力分散. 鼓勵多樣化的協調途徑,而非一個標準制式的立法或監管 方式。. 商議. 鼓勵公、私部門的利害關係人之間應有更多的商議及討 論,以提高決策過程的民主合法性。. 彈性與可修改性. 採用軟法(soft law5)措施並依靠可能會因政策情況改變而 修改的靈活的指導方針以及開放式的標準。. 實驗性和知識創造. 鼓勵地方多嘗試治理措施、知識創造與分享,並連結多方 監督、標杆瞄準(benchmarking6)以及成果交流。. 而今,治理的概念跳脫出了政治與政策的框架,並且演示了在理解以及應用 觀光規劃和政策研究時的不同途徑(Hall, 2011) ,在觀光的公共政策和規劃的文獻 中,是個重要的議題(Beaumont & Dredge, 2010;Bramwell & Rawding, 1994) ,不 論是政府在觀光業中扮演的角色,或是國家政策對於觀光發展的影響,其於觀光 業的應用已有許多學者探討。例如Jenkins與Henry(1982)即主張在一個私部門發 展尚未健全的地方,為了達到目標,政府必須承擔起企業的角色。因此政府干預 便成為必要,而這樣的干預用於觀光部門也是一樣適切的。 自 1990 年代起,在觀光政策的文獻探討途徑中,逐漸出現了從政府的概念移 轉到治理的概念的現象(Hall, 2011) ,也有越來越多的個案研究,探討並檢驗一地 的觀光政策制定、網絡、合作以及組織複雜性(Beaumont & Dredge, 2010)。在觀. 5. 軟法相較於傳統法律(硬法,hard law)來說,不具法律約束力或法律約束力較弱。. 6. 或稱基準評價,指企業將自己的產品、服務、成本和經營實踐,與那些相應方面表現最優秀、最. 具成效的企業相比較,以改進本企業經營業績和業務表現的一個精益求精的過程。 28.

(38) 光的脈絡裡,有效的治理安排將能夠賦予一地政策行動的主動參與以及所有權, 並且提供了一個訊息交流、討論、協商、以及學習的平台(Bramwell, 2004),不 同模式的地方觀光治理試驗亦益發普遍(Beaumont & Dredge, 2010)。因此,有效 的治理可以說是永續觀光的核心要素(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03)。. 二、治理的類型學   在觀光領域中大部分關於政策工具的討論只著重在如何使用以及其帶來的成 效,而非理解怎樣的治理模式會導致不同的工具和手段被選取。因此,瞭解治理 的 制 度 安 排 是 如 何 概 念 化 的 便 十 分 重 要 。 Hall ( 2011 ) 以 管 理 的 等 級 體 系 (hierarchical forms of regulation)以及國家和其他政策行動者之間相對的權力平衡 關係作為分類變量,將 Frances、Levačić、Mitchell 與 Thompson 於 1991 年提出的 三個存在於西方民主國家的治理類型,分別為:科層(hierarchies) 、市場(markets)、 和網絡(networks) ,以及 Pierre 和 Peter 在 2000 年增加的第四個社群(communities) 類型統整出治理類型學框架(圖 5)。. 29.

(39) 行動者 公. 私. 階層體系. 科層. 市場. 國家和超國家的機構. 市場化和國家工具私有化. 領 導 模 式. 網絡. 社群. 公私夥伴關係. 公私夥伴關係社群. 非階層體系 圖 5 治理類型學框架 (筆者譯自 Hall, 2011). (一)、科層:包含國家和超國家的機構(supranational institutions),指的 是一種由上而下的領導模式(top-down steering modes)。隨著全球化以及地方政 治力量的增長,此種取徑已漸趨式微。 (二)、市場:指的是市場化(marketization)與國家工具私有化(privatization of state instruments),與大政府(Big Government7)是相對的概念,被認為是最具 效率的公平分配機制(Pierre & Peters, 2000)。政府允許市場機制成為治理模式, 並不等同政府停止影響市場,而是利用其他形式干預,例如國家補貼或提供特定 類型的觀光活動稅收優惠。儘管如此,自我管理未能達到理想的結果、市場失靈 以及市場作為治理形式所面對的限制等面向,已逐漸被認清(Schilcher, 2007)。. 7. 大政府是導源於凱因斯學派的政府干預理論,主張政府積極介入。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曾擔任以國家、重要城市為名,至少以二個版面以上刊登國際 新聞,且發行對象以全國或全球讀者為目標之平面媒體或通訊 社(例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that study in the past, sum up, interconnected system produce, influence the intersection of industrial area and future testing amount of ' economic and regional de

台中地區 (山海屯) 台中市大里區崇光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元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里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立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草湖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永隆國小

二、為因應國內外環境、我國產業發展及人口結構之改變,勞動部推動

為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之發展與開拓就業

金門除酒廠及陶瓷廠等少數工業外,因水源不足及其他因素影響,各種產業發展有限,過 去一直是人口外流的地區。但自 1993

Water supplies (Reservoir, East

城市面貌 社交生活 創科發展 交通運輸 鄉鎮發展 飲食文化 文物保護 環保建設 區域發展 消費模式 教育發展 國際事務 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