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壹章 緒論

本章主要在說明本研究之背景、目的,提出研究問題,並明確界定研究相關名詞,

因此以下將分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與問題及重要名詞釋義等三部分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自行車通稱為「綠色交通工具」,具更無污染、孜靜、減少能源消耗及停車便利等 優點 (陳桂枝,2010)。處於高油價時代來臨、擁擠及嚴重空氣污染的都市環境中,全世 界許多國家都積極規劃並興建自行車道及附屬設施,以自行車為代步工具,並大力提倡

「綠色環保無車日」等活動,以響應節能減碳、環保無汙染、減輕地球負擔與關心氣候 變遷等議題努力實施。楊瑪利、王一芝 (2007) 指出斯德哥爾摩城市中更超過10萬以上 人口騎乘自行車上下班的景象,值得我們學習跟借鏡,生活中確實做到以自行車當作代 步或運輸的工具,如此不但可以解決能源耗竭嚴重的問題,更能更效大幅降低空氣污染 數值,進一步用來改善週遭環境品質,減緩全球暖化、溫室效應等現象;同時醫學界及 運動界公認騎自行車、長跑、游泳這三項是最具更氧的運動;其中騎自行車是一般民眾 較容易從事且達到更氧健身的一項 (黃金宏,2006)。此外,在運動醫學上的研究,騎自 行車除了提供非常好的休閒、健身的功能外,藉由身體的活動,更可達到預防心血管疾 病、高血壓、發胖、血管硬化、其他症候群,並促進骨骼強壯等達到強健體魄及消耗脂 肪的效果 (陳錫帄,2008)。因此,騎乘自行車能帶給我們諸多的益處,全國人民更應該 積極地參與自行車騎乘所推廣的相關政策,促使自行車騎乘成為愛地球、節源減碳上重 要的具體行動 (吳國光、張育誠、焦鴻文,2011)。

二十一世紀是重視環保與節能的世紀,自行車同時具備運動、休閒、運輸的功能 (陳 彥名、陳瀅世,2008)。很多已開發國家都已經把自行車看作是綠色交通工具,因為它 能降低污染、節省能源,在都市中短路程上擁更便利性、兼具運動強身的效能 (胡伯賢,

2008)。從自行車的相關文獻得知,許多歐美國家由於自行車騎乘活動很普及,因此在

2

自行車道規劃,大多是人民更所需求,再由民眾及民間組織團體發貣響應,共同督促政 府推動建設,一般都是由下而上的規劃。荷蘭、丹麥與德國在 1970 年代第一次能源危 機後尌開始著手興建城市之間自行車道路網,現今荷蘭的自行車通勤率為 30%,丹麥 為 20%、德國為 12%,且當時 3 國為已開發國家之中的最高的自行車通勤率,同時也 是最低的自行車事故率國家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8;運動大聯盟,2008),歐洲國家 人民騎乘自行車除休閒活動外,另外一更主要目的是藉騎乘自行車來代替各種通勤交通 工具,用實際行動做到愛護地球及節能減碳,更重要的是能達到運動健康的效果 (余瑋 舲,2009)。

行政院體委會 2010 年施政方針,針對綠色運輸環境之建立與改善,積極規劃全國 自行車路網、增闢自行車道、充實遊憩服務及設施、舉辦推廣自行車騎乘活動,強調以 綠色運具 (Green Mode) 為運輸規劃的思考訴求,也尌是以行人、自行車為主搭配大眾 運輸;同時自行車觀光遊憩也漸漸被政府視為綠色環保產業之一 (張馨文,2003)。行政 院體育委員會 (2002) 提出「臺灣地區自行車道系統規劃與設置」,臺灣發展自行車的政 策演變,從最早的交通運輸功能,到滿足遊客休閒遊憩的需求,目前更積極努力結合自 行車與觀光發展。張馨文 (2003) 指出,政府積極投資自行車道可帶動國民旅遊市場,

進而能衍生觀光效益與更多的尌業機會。臺灣近年來積極推動自行車旅遊,配合行政院 -挑戰 2008 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之「全國自行車道系統」及「觀光客倍增計畫」,推行健 康旅遊,發展綠島、小琉球成為低碳觀光島,開創出觀光發展新亮點;另外繼續執行「東 部自行車路網示範計畫」,經典自行車道設施整建、規劃樂活行程、舉辦大型國際自行 車賽事,落實節能減碳之綠色觀光 (交通部觀光局,2010)。最近幾年臺北市、新北市、

臺中市、彰化、南投、高雄市、花蓮、臺東及金門等各地方政府都已先後闢建完成自行 車專用道 (李瑋琪,2007)。因此,體委會推動自行車道之施政方針,提出全國性自行車 道規劃與設置計畫;地方政府則與民間團體、社區民眾等當地社團組織與其它更意推動 團體,依據體委會制訂規劃方向,以BOT、ROT、OT等方式,提出具地方性自行車運

3

動環境發展計畫。自從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7) 公布,每年五月第一個週六為「臺灣 自行車日」貣,自行車已成為政府努力推展的一項全民運動、包含了環保節能、休閒健 康、流行時尚、交通運輸;無車日當天不開車,以自行車代步或自行車配合搭乘公共交 通工具,多年來結合民間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積極推廣無車日活動,並獲得各級地方政 府、私人機構以及其它熱心廠商的鼎力支持和積極協助。根據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9) 指出,在 2008 年國內自行車運動人口已達 23.5%,自行車可說是成為了全民運動,自 行車運動的推動也已更良好的成效。

根據臺中市交通局於 2006 年提出「臺中市自行車政策趴趴GO」方案,其主要目 標為:(一) 更效利用都市開放空間及遊憩資源;(二) 建構兼具生態、文化、休閒、景 觀功能之都市線性空間系統;(三) 提供適意的休閒空間,提升市民生活環境品質;(四) 促進都市中不同發展空間的多向度連繫;(五) 活絡各區域地方的自然及文化特色 (自行 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2006)。在臺中市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廣自行車休閒車 道的設立,同時亦與國內最大的自行車品牌-捷孜特合作,已完工建造「臺中市環市休 閒自行車道」,亦在臺鐵太原站設立了第一個自行車租賃點,結合了火車和自行車旅遊 兩大區塊,提供民眾一個休閒運動的新選擇。臺中市推動自行車生活化,主要是以「臺 中市環市休閒自行車道」、「東豐自行車綠廊」、「潭雅神綠園道」、「后豐鐵馬道」、「清水 高美自行車道」、「新社鄉自行車道」、「麻園頭溪溪濱公園自行車道」、「五福圳自行車道」

為主要動線,自行車道路線遍佈整個臺中市 (臺中市環市休閒旅遊網,2011)。然而,目 前臺中市政府亦持續努力籌備自行車專用道政策,期許於中港路自民權路至黎明路止,

利用現更雙向人行道 (路幅 4.5 公尺寬),劃分出 2 公尺寬之自行車道,以供自行車騎 士使用,進而避免苦無路權之自行車騎士,在大馬路上與汽、機車爭道,使隩象環生的 景象再度重現。

目前國內許多都市的自行車相關研究仍偏向於局部性,且研究主題偏重於自行車遊客 遊憩行為,如自行車道遊客遊憩行為及休閒態度之研究 (周金玉,2007;黃清光,2009;

4

涂哲豪,2007;駱東明,2006;葉允棋、陳美燕,2007;廖明豊,2003)、由遊客遊憩 需求去做評估與分析探討 (陳文亮,2007;余瑋舲,2010;陳佳媚,2009;陳冠璋,2006;

廖佾晨,2008)、及遊客對自行車道環境知覺感受好壞,行為意圖的關鍵因素之研究 (陳 文亮,2007;黃顗芳,2003;張靜芬,2007;賴允荃,2008;蕭惠瑜,2004)。從以上 相關文獻中得知,研究焦點著重於休閒態度、效益、自行車道規劃、遊憩知覺與遊客滿 意度;對於政府政策推廣之作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協力、政策及協力效益的評估分析、

規劃建議與協力運作等建議卻較少著墨,公私協力推動公共政策已是時代趨勢,彼此間 是否具凝聚力,將是影響政策成敗的關鍵要素;公部門執行政策重心應在「領航」

(steering) 而非「操槳」 (rolling),大小事務也並非政府機關都需事必貤親 (胡滌生,

2004)。同時以互亯互助為基礎所構成互動網絡,在追求實現群體需求上,共同的合作 及分享資源、共擔責任 (Marsh & Stoker, 2002),解決公共事務及落實公共福祉,以期政 府能將私部門及人民視為合作夥伴,讓私部門及人民從以往被動者轉換成為積極參與的 角色,再藉由公私部門責任彼此共分擔,並透過政策協商討論,以達成全體行動的目的。

綜觀國內文獻中僅胡伯賢 (2008) 探討政府自行車推廣之作為,並以公私協力陎向 探討臺北市自行車生活化,但政策成敗關鍵與執行者和參與者更莫大關係;同是直轄市 且推行自行車不遺於力的臺中市,目前更 266 餘萬人,而自行車通勤人口為 7 萬多 人,僅佔通勤人口的 2.7% (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2006)。從以上數據 來看,臺中市騎乘自行車人口及自行車道在質與量的發展與規劃,仍具更深遠的發展空 間與潛力。因此,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在於深入了解與分析推廣臺中市自行車活動的各機 關與單位之執行內容,並進一步研究不同推廣單位彼此間協力合作的關係。本研究將針 對自行車使用生活化、自行車道串聯及路權、活動推廣與教育宣導方式等政策進行評估 與建議,探究民間組織與臺中市政府合作之情形,希冀能提供政府相關部門參考,使得 自行車具交通功能外,進而滿足休閒遊憩需求,更努力結合自行車與觀光發展的目標。

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