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社區化的發展歷程,以及學校在社區化的過程中與社區互 動的可行策略,並以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為分析個案。本章緒論共分為四節,依序 為︰本研究的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以及 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問題之背景與重要性

一、學校社區化是落實開放教育理念,引領社會發展之基本途徑

二十世紀末以來,全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不斷產生急速的變化,而這股全 球化的潮流,讓我國不得不從威權走向民主,也引進了開放教育的思潮,強調多元 化的參與以提升教育品質並帶動起整個社會發展。近年來,我國政府及民間不斷地 宣揚教育改革,由學者帶領倡導的「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政策即是順應當前 世界潮流,期望藉此政策落實開放教育的精神,進而提升國民的素質,增進國家的 世界競爭力。李建興(1979)早就指出,近年來,許多國家推動以社區為中心的教 育,就是要改造傳統教育與社會現實脫離的弊病,拆除學校與社區間的籓籬,使學 校走入社區,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協助改善學校教育品質;同時服務社區,提升社區 的生活品質,使下一代得以在優良的社區環境中生長。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96)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即強調:教育與社區息息相關。社區 應提供人力與經費等資源以協助學校發展、改善教學環境並使學校課程發展與社區 生活確實結合;同時學校也應開放場地空間、推展親職教育並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促進學校與社區間良好、密切的互動關係(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全球資訊網,2015 年11月查詢)。自此學校沒有理由再將社區阻絕於圍牆之外,再加上近年來社區總 體營造為因應終身學習社會的來臨,讓學校和社區必須形成夥伴,互助合作以求共 存共榮,永續發展,雙方關係因此更加緊密。

由此可知,「學校社區化」是落實開放教育理念,引領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是 必然的趨勢。因此,學校如何推動社區化以提升教育品質,促進學校永續發展,同 時培養學生愛護鄉土的意識並營造學習型社區,以協助社區發展等,正是學校教育 人員當前需努力的重要課題,也因此形成本研究的首要背景因素。

二、基層教育人員更應具備學校社區化的相關知能

基於我國義務教育體制,為方便學生就近受教育而普設於社區內的國民小學,

就成為社區中最基本的教育機構,所以詹棟樑(1995)認為國民小學是學校社區化 的代表。相關文獻也都強調國民小學的學生即來自社區裡剛步出家庭的幼童,社區 可說是他們進入社會的起點,最先探索的世界。依據教育理念,此時應給予的是不 脫離其生活情境的教育,因此學校教育需要社區的參與;而研究者服務於清江國小 附設幼兒園,亦發現正因為孩子年紀較小,其家長也較樂意參與孩子的學習以及學 校辦理的教育活動;且因身兼過教師與家長雙重身分讓研究者更能深切體認到要帶 好一個孩子,培養他適應社會的能力,非單靠學校或老師就可以辦到,必須要學校 與家庭、社區三方面的密切合作,才可能成功。因此,研究者認為要真正落實「兒 童在生活中學習」的教育理念、以及加強家庭教養功能,進而協助提升社區生活品 質,國小及幼兒園的教育人員更應該要與時俱進,充分具備推動學校社區化的相關 知能,特別是瞭解如何與家長、社區人士互動合作,以有效協助學校落實教育改革,

讓「學校社區化」不是徒具理想與口號,是形成本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的背景因素。

三、學校與社區必須共同面對社會變遷所帶來的衝擊與挑戰

學校社區化政策的推行讓學校與社區關係更加緊密,尤其近年來全球經濟衰 退,導致政府對學校教育經費的支援亦相對減縮,再加上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社會尚 要面對許多的課題,其中尤以日益明顯的「少子化」和「高齡化」趨勢,讓學校與 社區感受到的發展壓力也越來越大。例如︰學校正面臨招生日益困難、社會要求教 育更加精緻化,以及民間經費、家長及社區人力等資源減少的壓力;社區則面臨了 青壯年人力減少、高齡者(特別是孤苦、失能者)的照護與教育等問題;至於雙方 須共同面對越來越明顯的衝擊還有隔代教養、幼童的課後照顧、失業率增、社區開

發致環境破壞…等的議題,凡此對學校與社區所造成的影響都將是雙向性的。有鑑 於此,學校與社區雙方應有危機意識。丁導民(2011︰頁121)即指出當今「社區」

在面對「全球化」、「知識經濟」與「高齡化」的三大衝擊下,其所扮演的社會教育 角色與使命是日益重要,它應該扮演的是「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平衡者」、「以社區學 習建構知識社會的執行者」和「社區在地老化的照顧者」。對此,學校更應體認到自 身既為社區的文教中心、精神堡壘,與社區本就是生命共同體,唯有積極扮演好社 區的夥伴角色,才可能在日益嚴苛的大環境中,化危機為轉機,與社區共同達成永 續發展的目標。研究者認為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有豐富的相關經驗,然而讓研 究者好奇的是學校在推動社區化的過程中,與社區的關係究竟如何?是否一直都是 資源共享互惠且互動愉快呢?彼此間有無衝突、競爭的情形?合作過程是學校主導 還是社區主導?面對實施困境如何因應或突破?可有值得作為他方參考的典範之處?

此外,歷經五十幾載的寒暑,學校、社區都曾風光過,但如今也不敵高齡少子化及 社區開發等諸多現實,讓學校與社區正處於必須蛻變的關鍵,也因此近年來,學校 與社區間互動的模式,已有了不少變化,有些看似不錯的傳統不再,但也有所創新,

這對於學校或社區有何影響?可有創新的理念與策略讓學校與社區在面對愈發嚴苛 的社會環境與資源條件,能化危機為轉機,進而看到合作的新亮點,一起蛻變成長,

許孩子一個更美好的成長學習環境,以及社區民眾終生學習的樂園?基於對上述現象 的關心乃形成本研究的第三個背景因素。

貳、 研究動機

林振春(2011)認為知識是觀看世界的角度,而每個專家學者都發展出各自觀 看世界的角度。透過相關文獻的閱讀過程,讓研究者得以突破狹隘的教育觀點,進 而體認到學校社區化對改革教育、促進社區發展,以及落實終身學習理念的重要性;

更具備有因應未來社會挑戰的時代意義。教育部於民國72年頒布各級學校辦理社會 教育辦法後,學校社區化已然開始推動;近年來,有了相關法令的依據與規範,各 地學校更熱鬧地展開了學校社區化的運動,但在推動的過程中也遭遇了一些阻礙、

問題,影響推動成效,也因此引發許多相關的研究並提出不少重要建議。但研究者

認為不同學校推動社區化之情況應會有個別的差異性,因此可針對不同的個案進行 深入研究;而且經研究者搜尋並分析後發現,目前國內探討學校社區化、學校與社 區關係之相關論文雖不少,但多是針對學校社區化或是學校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現況,

或是針對個案學校的某個方案或本位課程之實施過程中去作相關議題的探討,例如:

張碩玲(2001)探討臺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的現況;邱莉惠(2001)的研 究是探討某個案小學在民俗藝術教學中學校與社區互動的歷程、影響因素與特質;

張美珍(2005)探討大園鄉四所中小學與社區的互動關係;林聰明(2007)則是調 查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成效、困境及因應策略;莊美玲(2007)探討 一所山上迷你小學透過與社區互動經營學校特色的歷程與結果;以及林奕成(2011)

以個案學校之學校本位課程與社區文化交融經驗情況,來探究學校與社區兩者的關 係發展歷程等;此外,與清江國小有關的研究論文,經查詢有二篇:范佩琳(1995)

係以幸安、日新、清江等三所國小與其社區間校園開放與規畫議題的研究;張志弘

(2009)則是在其探討台北市「奇岩社區發展協會」如何推動社區營造的研究中,

有部分探討到協會與清江國小的合作互動情況。綜上,研究者認為目前尚未有以個 案學校社區化的整個推展歷程為縱軸,而對國民小學與社區間的互動關係之議題進 行脈絡式探究的相關研究論文,也缺乏對首善之都的台北市國小進行單一個案的相 關研究,因此啟發研究者做本研究的動機,想藉由檢視個案學校推動社區化的歷程 與經驗以印證專家學者之論述,並發掘學校未來推動社區化,與社區繼續維持良好 互動關係的參考策略。

綜上,本研究將採質化途徑為主,以清江國小及其學區為研究範圍,藉由文件 資料及深度訪談內容之分析,探究其教育人員和參與學校教育的社區人士對於學校 社區化所秉持的理念;其推動學校社區化的發展歷程、重要作法及關鍵作為;學校 與社區雙方如何互動與資源交流;以及其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成效、阻礙與改善策略 等相關議題,最後歸納研究結果並提出關於推動學校社區化之具體建議,期能提供 學校、社區與教育上級相關單位參考,作為研究者個人對教育的些微貢獻。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