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社區化歷程與社區互動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校社區化歷程與社區互動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為例"

Copied!
1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 張德永 博士. 學校社區化歷程與社區互動策略之研究 -以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為例. 研究生 : 郭玉蓮 撰. 中華民國一○六年八月.

(2) 謝 誌 研究者長期兼負工作與家庭的責任,但在內心深處仍一直懷抱著重 回校園學習的願望。數年前有幸進來師大殿堂進修,求學生涯忙碌卻充 實,也重溫學生時代那種純真的幸福。如今終於完成學業,實現了夢想, 真的很感恩!所以在此我要特別對於指導過我的師長、關心與鼓勵我的家 人、同學及朋友們表達個人最誠摯的感謝。 首先要感謝我的論文指導教授張德永主任。經過主任悉心與耐心 的引導與指正,啟發駑鈍的我得以逐漸理清脈絡,找出方向,穿越重 重考驗,才能順利完成論文。感謝兩位口試委員黃芳銘教授與朱芬郁 教授於課務繁忙中仍細心審閱論文、給予修正的建議,讓本論文能夠 更臻完善。而三位教授學養俱佳,在專業指導的同時亦不忘適時給予 鼓勵,更令我珍惜這難得的師生緣。 此外也要感謝個人在就讀研究所期間,所有教導過我的教授們對我 的授業、解惑與啟發,讓我獲益良多。 特別感謝八位清江國小教育人員與志工參與我的研究,分享寶貴的 理念與經驗,其中真摯的抒發特別令人感動;尤其是劉校長的支持並在 百忙中仍給我論文寫作等多方的提點,讓我感受到學校大家長對老師的 照顧。 最後要感謝一路走來相互扶持與鼓勵的同學,以及關心、支持我的 家人和朋友,給予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在此要對你們每位說:有你真好!. 玉蓮 謹誌 2017 年 8 月.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社區化之實施歷程以及過程中學校與社區互動的策略。為 達此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並以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為研究個案,透過文 件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蒐集研究資料。文件分析的資料來源包括學校與社區之相關 文書或檔案內容、相關法規以及報章媒體等相關報導;訪談資料來源為依據訪談大 綱所蒐集自學校教育人員與社區人士共八位受訪者的訪談結果。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受訪的清江國小教育人員以及社區人士對於學校社區化所秉持的理念包括有以 學校為本位;學校與社區互為合作夥伴;以及學校與社區資源互享、相互參與、 相互支援、共生共榮等六項理念。. 二、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歷程依序可以畫分為預備期、起步期、發展期以 及蓬勃期等四個漸進發展時期。 三、清江國小與社區互動的策略主要有相互參與、主動服務、彼此尊重、真誠溝 通、主動關心、公開肯定,以及多元宣傳等七項策略。 四、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成效有維持學校與社區良好的互動關係、改善教育 品質、培養身心健全的孩子、發展學校特色、協助社區營造,以及促進親師的 學習與成長等六大成效。. 五、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阻礙包括有學校資源不足、學校與社區共識不足、 學校內部共識不足、想合作的外部資源很多、教育人員觀念與專業不足、家長 忙碌或缺乏觀念、新生報到率低,以及對志工的關心與鼓勵不足等八項阻礙。 六、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改善策略包括有爭取專案補助、建立內外部共識、 提升教育人員的熱忱與專業、鼓勵家長參與熱忱、強化學校公關、鼓勵志工持 續奉獻,以及主動關心社區的公共事務等七項策略。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針對學校、社區及教育主管單位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社區、學校社區化、互動策略.

(4)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School Communitiz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Strategy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Use Taipei Municipal Qingjiang Elementary School as a Case of Study.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school communitization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strategy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For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Taipei Municipal Qingjiang Elementary School was chosen as the objec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documentary research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employed to gather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including papers and documents, archives, laws and regulations,newspaper and media reports. Eight people, including school educators and community residents, were interview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rview outline prepared by this study.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interviewees, including Qingjiang Elementary School personnel and community residents, revealed six concepts in connection with school communitization, namely, a school-based communitization process, school and community acting as partners, school and community sharing sources, school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ng in each other, school and community supporting each other, school and community existing and flourishing together. 2. The process of Qingjiang Elementary School communitiz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namely, preparatory period, startup period, developing period, and prosperous period. 3. Qingjiang Elementary School employed seven strategies to interact with the community, namely, mutual participation, active service, mutual respect, candid communication, spontaneous attentiveness, public affirmation, and diversified publicity ways. 4. Qingjiang Elementary School’s communitization resulted in six accomplishments, namely, a good rea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improved education quality, cultivation for a child with healty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assistance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facilitation for parents and educators’ learning. 5. Qingjiang Elementary School was faced with eight obstacles during the communitization process, namely, inadequate resources, inadequate consensus in the school, lack of consensus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outside the school intend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munitization process, educators lacking concepts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parents busy or lacking concepts, new students are few, and volunteers lacking care and encouragement. 6. Qingjiang Elementary School had seven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o facilitate school communitization, namely, taking tangible efforts to acquire subsidy from government, building up consensus in and out of school, enhancing the enthusiasm and professionalism of educators, encouraging the enthusiasm of parents, strengthening the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encouraging volunteers to continue their dedication, and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care about the community's public affairs. Last but not least, tangible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and are presented to schools, communities and government authorities for their reference. Keywords: Community, School communitization, Interaction strategy.

(5)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8 第五節 名詞釋義.................................................................................................................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社區化的源起與目的....................................................................................13 第二節 學校社區化的基本概念........................................................................................20 第三節 學校社區化的相關研究........................................................................................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45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55 第三節 研究工具..................................................................................................................60 第四節 資料整理、分析與檢核.........................................................................................61 第四節 研究倫理..................................................................................................................63.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清江國小教育人員及社區人士對於學校社區化的理念..................................65 第二節 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之情況........................................................................74 第三節 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成效、阻礙及改善策略....................................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42 第二節 建議.........................................................................................................................14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150 二、英文部分 ................................................................................................................... .157.

(6) 附錄 附錄一 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 105 學年度校本特色課程架構一覽表.......................158 附錄二 文件資料細目表...................................................................................................159 附錄三 學校社區化相關的政策及法規重點.................................................................161 附錄四 「學校社區化歷程與社區互動策略」訪談大綱............................................166.

(7) 表. 次. 表 2-1 國民小學「學校社區化」相關研究發現摘要表................................................36 表 3-1 清江國小學校及教職員編制概況表....................................................................47 表 3-2 清江國小學生班級與人數統計表........................................................................47 表 3-3 清江國小學校社區化之 SWOT 分析表...............................................................50 表 3-4 訪談對象與訪談時間及地點.................................................................................57 表 3-5 研究目的–資料來源對照表.................................................................................59 表 3-6 研究資料編碼管理示例..........................................................................................61 表4-1 清江國小教育人員對於學校社區化的理念.........................................................69 表 4-2 清江國小之社區人士對於學校社區化的理念....................................................72 表 4-3 清江國小學校社區化的起步期之關鍵事件........................................................82 表 4-4 清江國小學校社區化的發展期之關鍵事件........................................................87 表 4-5 清江國小學校社區化的蓬勃期之關鍵事件........................................................95 表 4-6 與清江國小合作的社區組織..................................................................................97 表 4-7 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歷程的重要特色之比較表......................................101 表 4-8 清江國小學校社區化的成效--目的對照表........................................................ 118.

(8) 圖. 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10 圖 2-1 學校與社區相互依存的關係................................................................................15 圖 3-1 研究構想圖..............................................................................................................54 圖 4-1 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漸進發展歷程.......................................................74 圖4-2 清江國小與社區的資源交流情況.........................................................................97 圖 4-3 清江國小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發展圖..................................................................102.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社區化的發展歷程,以及學校在社區化的過程中與社區互 動的可行策略,並以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為分析個案。本章緒論共分為四節,依序 為︰本研究的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以及 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問題之背景與重要性 一、學校社區化是落實開放教育理念,引領社會發展之基本途徑 二十世紀末以來,全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不斷產生急速的變化,而這股全 球化的潮流,讓我國不得不從威權走向民主,也引進了開放教育的思潮,強調多元 化的參與以提升教育品質並帶動起整個社會發展。近年來,我國政府及民間不斷地 宣揚教育改革,由學者帶領倡導的「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政策即是順應當前 世界潮流,期望藉此政策落實開放教育的精神,進而提升國民的素質,增進國家的 世界競爭力。李建興(1979)早就指出,近年來,許多國家推動以社區為中心的教 育,就是要改造傳統教育與社會現實脫離的弊病,拆除學校與社區間的籓籬,使學 校走入社區,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協助改善學校教育品質;同時服務社區,提升社區 的生活品質,使下一代得以在優良的社區環境中生長。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96)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即強調:教育與社區息息相關。社區 應提供人力與經費等資源以協助學校發展、改善教學環境並使學校課程發展與社區 生活確實結合;同時學校也應開放場地空間、推展親職教育並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促進學校與社區間良好、密切的互動關係(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全球資訊網,2015 年11月查詢)。自此學校沒有理由再將社區阻絕於圍牆之外,再加上近年來社區總 體營造為因應終身學習社會的來臨,讓學校和社區必須形成夥伴,互助合作以求共 存共榮,永續發展,雙方關係因此更加緊密。 1.

(10) 由此可知, 「學校社區化」是落實開放教育理念,引領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是 必然的趨勢。因此,學校如何推動社區化以提升教育品質,促進學校永續發展,同 時培養學生愛護鄉土的意識並營造學習型社區,以協助社區發展等,正是學校教育 人員當前需努力的重要課題,也因此形成本研究的首要背景因素。. 二、基層教育人員更應具備學校社區化的相關知能 基於我國義務教育體制,為方便學生就近受教育而普設於社區內的國民小學, 就成為社區中最基本的教育機構,所以詹棟樑(1995)認為國民小學是學校社區化 的代表。相關文獻也都強調國民小學的學生即來自社區裡剛步出家庭的幼童,社區 可說是他們進入社會的起點,最先探索的世界。依據教育理念,此時應給予的是不 脫離其生活情境的教育,因此學校教育需要社區的參與;而研究者服務於清江國小 附設幼兒園,亦發現正因為孩子年紀較小,其家長也較樂意參與孩子的學習以及學 校辦理的教育活動;且因身兼過教師與家長雙重身分讓研究者更能深切體認到要帶 好一個孩子,培養他適應社會的能力,非單靠學校或老師就可以辦到,必須要學校 與家庭、社區三方面的密切合作,才可能成功。因此,研究者認為要真正落實「兒 童在生活中學習」的教育理念、以及加強家庭教養功能,進而協助提升社區生活品 質,國小及幼兒園的教育人員更應該要與時俱進,充分具備推動學校社區化的相關 知能,特別是瞭解如何與家長、社區人士互動合作,以有效協助學校落實教育改革, 讓「學校社區化」不是徒具理想與口號,是形成本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的背景因素。. 三、學校與社區必須共同面對社會變遷所帶來的衝擊與挑戰 學校社區化政策的推行讓學校與社區關係更加緊密,尤其近年來全球經濟衰 退,導致政府對學校教育經費的支援亦相對減縮,再加上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社會尚 要面對許多的課題,其中尤以日益明顯的「少子化」和「高齡化」趨勢,讓學校與 社區感受到的發展壓力也越來越大。例如︰學校正面臨招生日益困難、社會要求教 育更加精緻化,以及民間經費、家長及社區人力等資源減少的壓力;社區則面臨了 青壯年人力減少、高齡者(特別是孤苦、失能者)的照護與教育等問題;至於雙方 須共同面對越來越明顯的衝擊還有隔代教養、幼童的課後照顧、失業率增、社區開 2.

(11) 發致環境破壞…等的議題,凡此對學校與社區所造成的影響都將是雙向性的。有鑑 於此,學校與社區雙方應有危機意識。丁導民(2011︰頁121)即指出當今「社區」 在面對「全球化」、「知識經濟」與「高齡化」的三大衝擊下,其所扮演的社會教育 角色與使命是日益重要,它應該扮演的是「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平衡者」、「以社區學 習建構知識社會的執行者」和「社區在地老化的照顧者」 。對此,學校更應體認到自 身既為社區的文教中心、精神堡壘,與社區本就是生命共同體,唯有積極扮演好社 區的夥伴角色,才可能在日益嚴苛的大環境中,化危機為轉機,與社區共同達成永 續發展的目標。研究者認為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有豐富的相關經驗,然而讓研 究者好奇的是學校在推動社區化的過程中,與社區的關係究竟如何?是否一直都是 資源共享互惠且互動愉快呢?彼此間有無衝突、競爭的情形?合作過程是學校主導 還是社區主導?面對實施困境如何因應或突破?可有值得作為他方參考的典範之處? 此外,歷經五十幾載的寒暑,學校、社區都曾風光過,但如今也不敵高齡少子化及 社區開發等諸多現實,讓學校與社區正處於必須蛻變的關鍵,也因此近年來,學校 與社區間互動的模式,已有了不少變化,有些看似不錯的傳統不再,但也有所創新, 這對於學校或社區有何影響?可有創新的理念與策略讓學校與社區在面對愈發嚴苛 的社會環境與資源條件,能化危機為轉機,進而看到合作的新亮點,一起蛻變成長, 許孩子一個更美好的成長學習環境,以及社區民眾終生學習的樂園?基於對上述現象 的關心乃形成本研究的第三個背景因素。. 貳、 研究動機 林振春(2011)認為知識是觀看世界的角度,而每個專家學者都發展出各自觀 看世界的角度。透過相關文獻的閱讀過程,讓研究者得以突破狹隘的教育觀點,進 而體認到學校社區化對改革教育、促進社區發展,以及落實終身學習理念的重要性; 更具備有因應未來社會挑戰的時代意義。教育部於民國72年頒布各級學校辦理社會 教育辦法後,學校社區化已然開始推動;近年來,有了相關法令的依據與規範,各 地學校更熱鬧地展開了學校社區化的運動,但在推動的過程中也遭遇了一些阻礙、 問題,影響推動成效,也因此引發許多相關的研究並提出不少重要建議。但研究者 3.

(12) 認為不同學校推動社區化之情況應會有個別的差異性,因此可針對不同的個案進行 深入研究;而且經研究者搜尋並分析後發現,目前國內探討學校社區化、學校與社 區關係之相關論文雖不少,但多是針對學校社區化或是學校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現況, 或是針對個案學校的某個方案或本位課程之實施過程中去作相關議題的探討,例如: 張碩玲(2001)探討臺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的現況;邱莉惠(2001)的研 究是探討某個案小學在民俗藝術教學中學校與社區互動的歷程、影響因素與特質; 張美珍(2005)探討大園鄉四所中小學與社區的互動關係;林聰明(2007)則是調 查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成效、困境及因應策略;莊美玲(2007)探討 一所山上迷你小學透過與社區互動經營學校特色的歷程與結果;以及林奕成(2011) 以個案學校之學校本位課程與社區文化交融經驗情況,來探究學校與社區兩者的關 係發展歷程等;此外,與清江國小有關的研究論文,經查詢有二篇:范佩琳(1995) 係以幸安、日新、清江等三所國小與其社區間校園開放與規畫議題的研究;張志弘 (2009)則是在其探討台北市「奇岩社區發展協會」如何推動社區營造的研究中, 有部分探討到協會與清江國小的合作互動情況。綜上,研究者認為目前尚未有以個 案學校社區化的整個推展歷程為縱軸,而對國民小學與社區間的互動關係之議題進 行脈絡式探究的相關研究論文,也缺乏對首善之都的台北市國小進行單一個案的相 關研究,因此啟發研究者做本研究的動機,想藉由檢視個案學校推動社區化的歷程 與經驗以印證專家學者之論述,並發掘學校未來推動社區化,與社區繼續維持良好 互動關係的參考策略。 綜上,本研究將採質化途徑為主,以清江國小及其學區為研究範圍,藉由文件 資料及深度訪談內容之分析,探究其教育人員和參與學校教育的社區人士對於學校 社區化所秉持的理念;其推動學校社區化的發展歷程、重要作法及關鍵作為;學校 與社區雙方如何互動與資源交流;以及其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成效、阻礙與改善策略 等相關議題,最後歸納研究結果並提出關於推動學校社區化之具體建議,期能提供 學校、社區與教育上級相關單位參考,作為研究者個人對教育的些微貢獻。. 4.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歸納出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瞭解清江國小教育人員及社區人士對於學校社區化所秉持的理念。 二、探討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之情況。 三、探究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之成效與阻礙。 四、探討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之改善策略。. 貳、 待答問題 基於研究目的,本研究將針對下列的問題加以探討: 一、清江國小教育人員及社區人士對於學校社區化所秉持的理念為何? 二、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情況為何? (一)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發展歷程為何? (二)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重要作法為何? (三)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關鍵事件為何? (四)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與社區的互動策略為何? 三、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成效與阻礙為何? 四、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之改善策略為何?. 5.

(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一、主題範圍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推動學校社區化的經歷,包括重要做法、關鍵事件、 在推動的過程中學校與社區互動的策略、實施成效、曾經遭遇到的困難或阻礙、以 及改善策略等議題,以期獲得促進學校與社區未來合作與永續發展之可行策略的啟 示,係以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為分析個案,進行深入的探討。. 二、資料範圍 (一)在文獻探討方面 蒐集探討學校社區化、學校與社區互動相關議題的專書、期刊、學術論文等, 閱讀並歸納出相關重點以作為本研究實例分析的理論基礎。 (二)文件資料分析方面 蒐集清江國小社區化歷程中之重要事件或活動資料,來源包括學校及其合作組 織的相關文書檔案與網站資訊、相關的媒體報導或網站訊息,以及與學校社區化相 關的法規與政策等。 (三)在實際調查方面 以訪談參與清江國小推動學校社區化之教育人員以及社區人士等對於學校社區 化的理念、參與經驗和看法,以及建議等所獲得的資料為限。. 貳、 研究限制 對本研究的限制說明如下:. 一、就資料蒐集方法而言 (一) 深度訪談法方面 研究者以本校校長、行政主管與教師(統稱為教育人員),以及社區關心並參 與學校教育的重要人士為訪談對象,部分受訪者對於研究問題的回答有所保留;或 6.

(15) 是所回答的答案僅是當時受訪者的主觀看法或臆測;或受限於學校與社區的活動, 若非經常性的舉辦情形或參加行為,尤其是較早期的,受訪者僅能依其記憶來回答 某些問題,研究者雖會於訪談時提供相關參考文件來輔助受訪者回朔情境,並藉由 文件資料或非正式訪談其他人員與非正式觀察以印證受訪者的敘述,但這些對於研 究者所欲發掘的問題多少都會有所影響。 (二)文件分析法方面 文件主要用於了解個案學校推動社區化的歷史脈絡、重要事件與實施情況,可 能受限於學校資料保存的完整性、社區之組織或成員個人的開放意願,研究者僅能 就取得的資料進行分析,對於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恐有些影響。.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採質性研究之途徑,限於研究者的人力、能力及時間等因素,只能以五位 清江國小教育人員以及三位參與教育合作之社區人士為對象,進行深入的訪談,並 輔以相關的文件資料做對照佐證,無法像量化之研究,可以將更多社區民眾納入以 進行更大範圍的調查與印證;且本研究亦無法將北投其他鄰近國小或社區納入研究 作比較。因此研究結果的結論與建議,或許能提供個案學校自身及其他類似背景之 地區與學校作參考,至於是否能推論到其他一般地區與學校,仍有待未來更進一步 之研究。. 7.

(16)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根據研究構想,研究者係藉由探究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暨附設幼兒園)推動 學校社區化的經驗,以作為瞭解國民小學學校社區化的推動歷程、學校與社區的互 動策略,以及學校社區化的實施成效、可能面臨的阻礙與改善策略等;同時亦探討 學校與社區雙方受訪者的相關理念。研究時間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底止。 茲將本研究實施步驟,說明如下:. 一、確定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主題與範圍 研究者目前服務於清江國小之附設幼兒園,經自我探索關心的議題並初步蒐集、 參考相關文獻後,確立研究方向,再經指導教授的審核並做修訂,最後確定本研究 的動機與目的、研究的主題與範圍。. 二、蒐集與分析相關文獻 依據研究主題蒐集並閱覽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書籍、期刊、雜誌、研究論文等, 進行文獻探討與分析,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三、形成研究問題與研究構想 根據文獻探討與分析的歸納,形成本研究的問題內容與研究構想。. 四、確定研究方法及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確定以質性為研究路徑,並認為採用個案研究法 較適宜;研究的對象則為研究者服務所在之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 五、選取訪談對象與發展訪談大綱 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研擬訪談大綱之初稿。訪談大綱「學校社區化歷程與社 區互動策略」一共有三個版本,分別做為訪談清江國小現任校長、教育人員,以及 長期與學校合作教育之社區人士,以了解學校與社區相關人員對於學校社區化的理 念,以及對於學校推動社區化、學校與社區互動情況的相關看法與建議。初稿完成 後徵詢指導教授意見後做修正,再編製成本研究的正式訪談稿。 8.

(17) 六、蒐集與本研究個案推動學校社區化相關的書面與網站資料 蒐集歷年來清江國小實施社區化的相關文件資料,以暸解其社區化之發展過程、 重要做法與關鍵事件等,並據此作為擬具訪談內容之參考以及之後訪談所得關於學 校社區化過程中與社區互動看法的對照分析之資料。. 七、接洽訪談對象 以電話或當面詢問訪談對象是否願意接受訪談,對於同意者,即與之約定訪談 日期和時間並事先交予訪談大綱,。. 八、進行訪談 研究者於2016年3月初~2016年7月底,針對願意接受訪談之清江國小(含清江附 幼)之教育人員、社區人士進行個別訪談,以深入暸解學校社區化的發展歷程中各 方對於學校社區化與社區互動相關議題的看法及建議。. 九、整理、分析與詮釋研究資料 整理訪談的內容予以編碼做成紀錄,並參照文獻及文件分析結果,進行分析與 詮釋。過程中如發現有疑義處則再邀請原訪談對象進行二度訪談。. 十、撰寫研究報告 歸納文件與訪談資料的分析結果與發現,對本研究作出結論與提出建議,以供 學校、社區及教育主管機關等相關單位做參考。. 9.

(18) 本研究流程圖(圖1-1)如下︰. 確定研究主題與範圍. 蒐集與分析相關文獻. 形成研究問題與研究構想. 選取訪談對象. 確定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進行文件資料蒐集與訪談. 整理研究資料及編碼. 檢核、分析與詮釋研究資料. 歸納研究發現、提出建議. 撰寫研究報告. 圖 1-1 研究流程. 10. 發展訪談大綱.

(19) 第五節 名詞釋義 一、社區(community) 依據文獻,社區是指一群面對共同的問題,具有共同的需求,彼此之間因而產 生互動關係和共同的意識與價值觀,並共同行動以維護彼此間的權益與居住環境品 質的人所居住的同一個特定地理區域。但恰如林振春(1999)對社區所下的定義: 「社區是一種場域的概念,每個人皆有屬於自己心理上的社區場域,並不受地理界 線和行政劃分所限制。對於任何個人或團體來看,社區的範圍是彈性調整的,當您 不斷的向外拓展服務的領域,屬於您所開拓出來的社區,便不斷膨脹,有如學校的 學區,不斷的向外擴張。」此觀點較符合那些積極拓展對外關係的學校,包括本研 究所選擇之個案學校,所認知到的社區樣態。 綜合文獻與專家學者的觀點,並配合本研究之主題,本研究所指的社區,乃是 指行政劃分上屬於學校之學區為主,並涵蓋同一行政區域的鄰近地區內,一群共享 在地價值與歷史文化的民眾、因為共同問題或需求而凝聚共同的意識;更因為關注 學校而產生共同的目標與行動,而讓彼此關係更加緊密,並且能就近學習,進而與 學校資源共享互惠、相互參與及服務,所聚居一起的一個特定之地理區域。. 二、學校社區化(School Communitization) 綜合相關文獻可知學校社區化就是以學校為本位,視社區為合作夥伴,依據教 育目標而善用社區資源以提升教育品質與推展校務;同時向社區開放空間設施、教 育、行政與人力等資源,以照顧社區需求、協助解決社區問題、促進社區發展,並 實現終身學習社會的理想。學校社區化的落實使得學校真正成為社區的文化中心和 學習的堡壘,彼此資源互享互補,不但為學校本身帶來活力和生機、促進了社區發 展,也讓雙方更有能量一起面對未來的挑戰,共創學校與社區雙贏的局面。而本研 究所指的「學校社區化歷程」乃是聚焦在個案學校歷年來推動社區化的經驗之發展 過程。本研究經分析相關文件資料並對照相關文獻後,將個案學校推動社區化的歷 程依序劃分為「預備期」、「起步期」、「發展期」以及「蓬勃期」等四個時期,然後 11.

(20) 針對每個時期內學校推動社區化的經驗做分析,以了解各個時期的重要作法、關鍵 事件等,最後歸納出研究個案推動學校社區化歷程的發展特色以供參考。. 三、互動策略(the Interaction Strategy) 「互動」意指社會分子間互相感應的行為過程,如合作、競爭、衝突等。(教 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 年 10 月查詢)本研究所指的「互動」,乃是指學校 與社區感應彼此的行動過程。 「策略」依據辭典,即是指計劃、計謀(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2015 年 10 月 查詢) ;一般是指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集合、根據形勢發展而制定的行動方針(漢 語網,2015 年 10 月查詢) 。策略指的是一套為達成某項目標的計畫、包含一系列手 段或方法,還要兼顧到達成目標的各種因素(陳龍安, 2005) 。本研究中所指的「互 動策略」 ,是指學校為順利推動社區化,以達成教育目標,而在推動的過程中所運用 與社區互動的技巧與謀略,包括相互參與、主動服務、彼此尊重、真誠溝通、主動 關心、公開肯定,以及多元宣傳等策略。. 12.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對學校社區化的推動歷程與推動經驗,以及過程中與社區互動的相 關議題作個案式的探討,期盼研究結果可以做為促進學校與社區未來合作,共進發 展之參考。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章內容係研究者對所蒐集的相關文獻進 行閱覽及分析後,所整理出來作為探討本研究個案實際推動學校社區化之經歷以及 與社區互動等相關議題之理論依據,共分成三節敘述︰第一節先探討「學校與社區 關係」以及「社區教育」的發展與相關論點,以瞭解我國學校社區化的重要源起與 目的;第二節則是探討「學校社區化」的基本概念,以作為個案研究的立論依據; 第三節則列舉近十年來學校社區化、學校與社區互動的相關論文之研究結果並予歸 納分析,以做為本研究之參考。. 第一節. 學校社區化的源起與目的. 本節先探討學校與社區的依存關係,以瞭解學校社區化的源起;進而就學校與社 區關係的促進、學校教育的改革以及「社區教育」的推展等三個面向進行探討,以 了解我國倡導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目的。. 壹、 學校社區化的源起:學校與社區的依存關係 依據文獻,學校雖然建築於社區之中,但是在過去,學校是孤立的專門教育機 構,一開始與社區間是互不干涉的,然後才順應時勢與政策,逐步開放,與社區逐 漸有所互動。林清江(1986)即曾指出,學校和社區的關係,從最初的學校是社區 中孤立的專門機構,學校只管教育學生並以培養其職業技能為任務,與社區中的其 他機構間幾無互動關係;進展到學校為社區的雛形、社會生活的縮影,學生僅在學 校環境中,養成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卻常因此忽略了社區這個外在環境的功能; 近來,社區生活是學校的規範,學校是改善社區生活的主要機構,學校活動應以社 區規範為準則,學校擔負社會教育的責任,並有賴社區機構的協助。Hargreaves與 Fullan(1998)亦主張學校現在必須打破過去與外界隔離的圍牆,藉由整合社區資源 而與社區建立起連結關係。林振春(2008)提出六個學校與社區關係的演變進程如 13.

(22) 下:1.「修道院式學校」居多,根本不與社區發生關係;2.學校與社區隔離,拒絕家 長探視;3.學校設於村落中,但以圍牆隔離社區民眾;4.學校只招待學生家長。5.學 校對社區民眾敞開大門;6.學校與社區組成夥伴關係。 由上可知,由於社會環境變遷的影響,學校是無法一直孤立於社區之中,必須 從封閉走到開放,和社區的關係形成漸進發展的模式,彼此的互動將會越來越多, 關係也會越來越密切。 關於上述學校與社區的密切關係之特色,李建興(1995︰頁9)認為社區乃是民 眾生活的地方,社區發展的目標須仰賴學校教育協助達成,而學校教育的進行也須 有社區的合作與支持,二者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係。王國聯(1995)也認為學校在 社區發展中具有相當重要地位,因為學校是屬於社區的主要資源之一,更是社區中 主要的教育文化機構,兩者之間有著相互依存的關係。 蔡瑞榮(1995)也指出學校是社區最主要的文教機構,特別是公立學校也無法 脫離社區而談經濟獨立;學校、社區所辦理的活動也需要相互的支持和參與,成效 才會顯著;而社區文化也是形成學校文化的一種因素,因此學校問題就是社區問題, 社區問題也就是學校問題,使得學校與社區在經濟、文化、和休閒娛樂等活動上相 互依存,彼此影響;而社區居民的支持與否亦關係著學校教育的成不成功。晚近, 學校被認為是社區生活的中心,負有改善社區生活的主要責任,因此其教育題材更 必須配合社區的需要,注重訓練學生實際生活的參與、團體責任及解決社區問題等 能力;同時也要提供社區教育,協助社區發展,彼此關係益加密切。 林明地(1999)認為學校與社區互為依存關係的理由是:社區是學校輸入(學 生)的來源;社區是學校教育過程的夥伴;社區是學校產出(畢業生)的接受者; 學校是社區的主要教育資源、文化堡壘,以及社區發展的主要動力。而依據社會系 統的理論來看,學校是一個典型的「開放的社會系統」(Hoy and Miskel, 2001;引自 林明地,2002b),為了維持生存並求發展,再封閉而不對外開放的學校也必須與社 區有所連結,多多少少就已有某種程度的社區化了,例如配合社區的期望與要求, 來培養學生的態度、技能等,否則就理論而言,學校早已不存在了,因此學校社區. 14.

(23) 化對於學校教育而言並不算是一個新奇的事物;只是近年來,為了因應終身學習社 會的來臨,學校更必須與社區建立起合作夥伴關係,也因此順應「學校社區化,社 區學校化」政策的倡導,爭相展開學校社區化的各種措施與活動。 由上可知,就理論與現實,學校設立於社區中,與社區本就具有相互依存的關 係。當學校設立於社區開始,也就開始了學校與社區間的依存關係,而且這樣的關 係也將受到社會潮流的影響而更加密切。學校社區化的基本概念即源自於此。 研究者試將學校與社區相互依存的關係圖示說明如下(圖 2-1):. 培育學生、協助社區發展、精神支持. 社. 學. 區. 需. 求. 需. 求. 校. 輸入學生、協助校務發展、精神支持. 圖 2-1 學校與社區相互依存的關係(研究者自行繪製). 貳、 學校社區化的目的 由前述的探討可以了解,學校與社區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而使得學校社區化已成 為當前世界的潮流,茲進一步就學校社區化之目的與效益說明如下:. 一、維持學校與社區良好關係,以獲取社區的支持 黃振球(1990)認為建立學校公共關係除了導正公眾對學校的誤解,具體目標 在於讓公眾對學校有所了解,進而建立對學校的信心,並結合家庭、學校、社區力 量來支持學校的教育計劃,並改善兒童教育。林志成(2001)也指出學校公共關係 的功能與目的包括:1.透過教師個人公共關係,使家長充分了解教師教學風格及教 育理念,進而配合與支持教師的教學,以提高班級經營成效;2.有效化解誤會、建 15.

(24) 立共識,增進學校內外之間的相互了解及建立良好關係;3.建立學校良好形象,爭 取資源與支持,並有效減低或化解危機的衝擊,以提高辦學績效;4.傳播並宣揚學 校辦學效能等功能與目的。 由上可知,學校維持與社區良好互動關係的功能與目的就是要獲取公眾的信心 與支持,以提高辦學效果。至於學校該如何與社區維繫良好的互動關係,學者的相 關看法如下: 柯正峰(2002)指出傳統的學校是社區中孤立的教育機構,產生很多的缺失。 如今學校為符合時代的需要,已蛻變成為「社區生活的中心」,因此,學習不限於 學校,學校不能與社區脫節,使得「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成為教育發展的新 趨勢;換句話說,「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是維繫學校與社區良好互動關係的 最佳途徑。而吳清山(2004)更進一步認為「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推動使 得學校與社區關係愈來愈緊密,不僅學校是社區的精神堡壘,社區也成為師生的學 習資源,而這種密切的關係,特別有助於行銷學校。Vaugh(1984;引自蔡雅琳,2010) 的研究亦指出,一些與社區關係良好的學校,正是那些願意分享資源給社區民眾使 用,同時善用媒體宣傳學校活動的學校。 綜上,學校屬於社區,是社區最重要的文教中心,也需要社區的支持以達成教 育目標,因此與社區原本就是相互依存的夥伴關係;再者,依據社會的實際面與法 理的觀點,學校無法再拒絕社區的需求於門外,勢必要更加主動積極、用心經營與 社區的關係,否則若是社區的支持不再,公立的基層學校在當前的社會情境中是很 可能消失的。因此,學校破除有形及無形的圍牆,推動學校社區化,正是學校與社 區維持良好的夥伴關係,獲得更多支持的最佳策略。換言之,維持並促進學校與社 區的關係乃是推動學校社區化的根本目的。本研究即期望透過對於個案小學推動學 校社區化的經歷之實證研究,以探討促進學校與社區良好互動關係的策略。. 二、符應當前教育改革的需求 張德永(1995)認為國內的教育問題千頭萬緒,除了升學主義與文憑主義的迷 思以及其所導致的填鴨式惡補及體罰歪風外;尚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課程與教材 16.

(25) 一元化等的缺失;此外,隨著開放教育思潮的引入,以及校園倫理、校園民主、校 園安全等議題的日益受到關注等,凡此均引發了社會上對當前學校教育必須改革的 共識。由於「學校社區化」是將學校教育跨入社區並讓社區參與,可使教育更切合 社會的變遷,也更能符合社區的需求,因此,學校社區化就成了教育改革的基點。 謝孟雄(1995)亦指出當前要改革的教育問題除了升學主義和填鴨式的教育外,尚 有生活教育未落實、課程教材過於僵化,致使教育與生活脫節,以致學生缺乏生活 禮儀、公德心以及對生活環境的關懷,遑論具備愛鄉愛國的情操。因此學校教育應 從改進學習教材的內容著手,使其符合生活化、實用化、本土化及活潑化的原則。 從上可知,學校必須與社區結合,才能改善當前諸多的教育缺失,培養學生成 為能適應生活環境,同時具有愛鄉情懷的居民,進而成為愛國的優秀國民。. 三、協助社區營造,促進社區發展 臺灣在1968年以後,開始推行社區發展工作,行政院頒布「社區發展工作要」, 即強調透過社會運動方式與教育過程來培養社區民眾的社區意識,願意貢獻己力, 再配合政府行政支援與技術輔導,以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林振春,2011)。 自1988年以後,隨著政治解嚴、經濟發展與教育普及,使得人民開始有能力,也意 識到應該由自己來改善居住環境,不指望也不希望政府事事插手,這就宣告了社區 時代已然來臨。1991年修訂的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中之第十五條即明訂「 社區發展協 會應與轄區內有關之機關、機構、學校、團體及村里辦公處加強協調、聯繫,以爭 取其支援社區發展工作並維護成果」(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2015年11月查詢), 學校自此依法負有協助社區發展的責任。但是林振春(2011)指出社區發展工作的 實施困境為︰工作方案疊床架屋且浪費、本位主義濃厚而不能相互配合、只求速效 而偏重物質工程建設、政府迷信傳統的慈善仁政反而妨礙了公民社會的形成,特別 是仍採由上而下的指揮及主動幫民眾做事的模式,卻忽略了教育民眾如何經營社區 事務與解決社區問題,因此,1994年文建會提倡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強調本土化, 也影響到教育政策,促使學校社區化,社區教育政策也因此隨之浮上臺面。. 17.

(26) 由此可知,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讓學校的社會教育落實社區化,而使得學校扮演 了促進社區發展更積極的角色。. 四、推動社區教育,以落實終身學習理念 為了適應環境的快速變遷與科技資訊的日新月異,人人必須不斷充實自己的終 身學習時代已然來臨。王秋絨(1997)指出1994年的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即在終身 教育的理念下,倡議「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社區教育推展方針;1996年, 教育改革的諮議報告書中則將社區教育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並列為終身教育體系 中的一環,非正規與正規的教育開始受到同等的重視。林振春(2011)指出社區教 育是對公辦教育的挑戰或革新,主張學習不應侷限於學校的教育,社區生活中的種 種境遇都是學習的過程;而讓個人終其一生,都可以就近在社區中快樂地學習就是 社區教育的終極願景;社區教育的實施領域包括︰正規教育社區化、社區活動教育 化、公共事務社區化三大塊,其中「正規教育社區化」的部分就是主張學校要照顧 到社區的學習需求,並讓社區民眾來參與學校的教育及行政決策,提供意見。提出 「學校社區化」的口號,其道理即在此;另一方面也希望能結合學校資源,達到「社 區學校化」,實現社區教育的目標,而且基本上由小學做起;「社區活動教育化」 及「公共事務社區化」亦是學校被期望參與的範疇。1998年教育部發表「邁向學習 社會白皮書」,其中的第十二項行動方案,乃是「推展學習型社區方案」,就是希 望透過學習機會的普遍、學習資訊的普及,以及學習資源,包括各級學校的整合, 以建構出一個適合終身學習的社區環境;2004年,教育部推動「建立社區教育學習 體系計畫」,並發布「教育部補助推動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要點」,期望能更加落實 全民教育理想(林振春,2011)。 由前述各項教育政策可知,社區教育乃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學校,特別 是國民小學,也因此成為附近民眾最便利的學習基地。學校的角色可以說是從早期 的社區發展工作支援者,進而成為以社區為社會教育的核心場域之社區總體營造促 進者,再進展到當前成為落實終身學習理念之前導者。因此,開放校園,推展社區 教育,已是學校應有的責任,也因此成為正式倡導學校社區化的另一個重要目的。 18.

(27) 綜上,學校社區化不僅可以增進學校與社區良好關係、促進社區發展,更是推 動教育改革,以及落實終身學習理念的最佳途徑。特別是當前學校與社區同時面臨 經濟不景氣以及高齡、少子化的持續衝擊下,更必須有效結合,以凝聚出更多的能 量一起邁向永續的發展。因此「學校社區化」正是讓學校與社區共創雙贏之最佳策 略。. 19.

(28) 第二節 學校社區化的基本概念 本節先探討社區的定義及學校社區化的意涵,接著探討「學校社區化」的理論 基礎、發展歷程、推動策略、可能遭遇的問題與阻礙以及因應策略,以作為本研究 探討個案學校推動社區化之經歷的分析基礎。. 壹、 社區的定義 社區(community )係自國外引入的概念(林振春,1998),此ㄧ名詞源自拉 丁文的”Communis”,字義是指伴侶(fellowship)、共同關係(commonrelations) 和感情(feeling)(鄭熙彥,1985︰頁4)。三民書局大辭典(1985,頁188)對社區 的定義是︰一些人自由結合居住在特定的地區或界限內,供應一些基本服務,使生 活方便、親近而能守望相助,這個特定的居住區域,便稱為社區」。教育百科辭典 (1994)所定義的社區是指人們在特定區域內共同生活的組織體系,其基本要素包 括:一定數量的人口、一定地區、一定的制度和組織管理系統、基本相同的經濟水 準和由此產生的認同意識、人際關係的相互協調和產生的種種行為準則,以及有一 定的服務設施以滿足社區居民物質和精神文明的需要。我國「社區發展工作綱要」 第二條中對社區的定義為︰「本綱要所稱社區,係指經鄉(鎮、市、區)社區發展 主管機關劃定,供為依法設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發展工作之組織與活動區域…。 社區居民係指設戶籍並居住本社區之居民。」第五條明訂︰「…社區之劃定,以歷 史關係、文化背景、地緣形勢、人口分布、生態特性,資源狀況、住宅型態、農、 漁、工、礦、商業之發展及居民之意向、興趣及共同需求等因素為依據。」(全國 法規資料庫,2015年11月查詢)。 學者或相關研究對於社區的定義也會有不同的見解,例如,Kuper & Kuper (1996)認為社區是指一群人對之具有一種歸屬感,並藉此維持彼此聯繫和互動的 社會性實體,因此同一社區的人群具有共同的意識和價值觀。徐震(1985:頁2)認 為「社區是居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個人群。」 張德永(1995)則主張今日的「社區」概念,已不再如過去村、里、鄰等形式上的 行政組織,而在於社區內居民的共同意識與共同價值的創造上;換句話說,就是著 20.

(29) 重於社區居民在「有機連帶」 (organic solidarity)的關係下,所共同發展出休戚與共 的情感意識和行為。徐薇(1999)的研究歸納文獻,提出社區指的是一個地理空間, 一個特定的區域。地理區域是社區的基礎,可依其範圍大小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社 區,狹義的社區是指地方性或初級社區,成員的關係較密切和穩固;廣義的社區指 的是世界性或次級社區,人群的關係片面且薄弱。 由上可知,「社區」的界定除了地理環境、人文、社經等要素,還包括了社區 意識、鄉土情懷與共同利益等心理因素。 但學者從學校教育的角度而言,對「社區」的主張如下︰ 林明地(2002a︰頁40)參酌中外文獻,認為社區大致可分為五大類:1.以地方 或地理區域(place)代表社區;2.以人際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做為社區的意 義;3.以一群具有共同價值的人們(a group of people with shared values)代表社區; 4.以外在於學校的大眾、政治世界(the public,political world external to the school )為 社區;5.以學校生活的凝聚本質(a coherent quality of a school itself)代表社區。 謝進裕(2007︰頁21)則將社區定義為學校的學區範圍內,一群具有集體意識、 共同關係、共同精神、共同特徵、共享價值與歷史文化,彼此間有歸屬感的一種組 織團體,他們所聚居的一個特定地理區域,如村里或鄰里。 歸納上述觀點,「社區」可說是一種集合地理、歷史文化、生活、心理等要素 的社群。故其「成員」為居住在同一地理區域,面對共同的歷史與文化記憶、生活 需求與問題,因此形成共同的意識、認同感與目標,進而產生密切互動的一群人, 並且為了推動整個社區的發展,則依法設立社團組織;若以學校為中心觀點,社區 可以說是學校的學區範圍內,一群共享在地價值與歷史文化的民眾,因關注學校而 凝聚集體意識、產生共同目標與行動,而讓彼此關係更加密切,所聚居一起的一個 特定地理區域。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社區化的推動歷程和相關議題,因此,研究中所指的乃屬 於狹義的社區。歸納以上專家學者的觀點及考量本研究之主題,研究者界定社區為 「學校所屬的學區為主,並涵蓋鄰近的社區,居住於其中的民眾享有共同的在地價. 21.

(30) 值與歷史文化,並因共同的需求與問題而凝聚共同的意識;更因為關注學校而產生 共同的目標與行動,從而讓彼此關係愈發緊密;並且能就近學習,進而與學校資源 共享互惠、相互參與及服務」。. 貳、 學校社區化的意涵 張德永(1995)認為,「學校社區化」乃是指以學校為主體,向社區開放,學 校在充份利用社區內的人力、物力、財力及組織、機構的資源,以改善學校教育、 提昇教育品質之外,也推展成人教育,實現終身教育的理想;而與「學校社區化」 互為一體兩面的「社區學校化」則是指以社區為主體,以結合社區資源(尤其是學 校資源)促進社區發展為目的;社區學校化有雙重的涵義:一是社區參與學校教育 或活動方案;另一是在社區問題解決過程中所具有的教育意義,與促進社區發展有 關,是一種廣義的「社區學校化」。學校社區化和社區學校化基本上並無明顯的界 線,只是前者以學校為主體,而後者以社區為主體;但都是在強調學校與社區的聯 結,以及教育對象的擴充,並且鼓勵社區民眾的參與。 李麗日(1999)的看法為無論「學校社區化」或「社區學校化」,都是在強調 學校、社區間的相互結合,彼此透過資源互通達到成果共享的目的,可說是一體兩 面、相得益彰的途徑。Saxe(1975)早已指出學校所在社區中的人力和物資等社區 資源,可以幫助學校達成教育目標。 學校社區化的益處,針對兒童來講,Kindred等人指出學校教學結合社區多樣化 的資源,可以豐富兒童的見聞與生活經驗,增進其愛鄉,進而愛國的情懷;對學校、 家長與社區而言,學校在運用社區資源的過程中增進了彼此間的互動機會,因而促 進了彼此間的瞭解與認同(Kindred, L.W., Bagin, D., and Gallagher, D. R., 1990)。詹棟 樑(1995)也強調學校社區化之後,社區可以對兒童有以下的教育功能: 1.家庭、社區若配合提供良好的環境,能夠讓兒童的人格獲得更健全的發展。 2.給予機會讓兒童不斷地去探索社區中的萬事萬物,滿足好奇心同時也逐漸累 積適應生活與解決問題的知能。 3.讓兒童在社區中透過增強的關係養成良好的習慣。 22.

(31) 4.由社區中的人來安排學習情境,幫助兒童儘早的社會化。 歸納上述學者的論述,「學校社區化」的意涵是指以學校為本位,讓師生走進 社區學習並引入社區資源,以豐富學習內涵,提昇學校教育品質;提供學生服務學 習及做中學的機會,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愛護鄉土的意識;並推動社區成人教育 以協助社區民眾個人及整個社區之成長,與生活品質的提升;增進社區對學校的瞭 解與認同。「社區學校化」則是希望社區內的成員,都能參與學校教育活動或方案 規劃,改革傳統教育以及運用社區內各種資源(包括學校資源)進行學習、獲得成 長;並在過程中,產生共同情感與共識以及對社區的認同感,進而能自發參與社區 事務,合作解決社區的困境,促進社區發展。由此也可更進一步了解到,無論是「學 校社區化」或是「社區學校化」皆能讓學生以及參與的民眾日後成為繼續推動學校 與社區永續發展的力量、可貴的資源。. 参、 學校社區化的理論基礎 由前述對學校社區化的源起及目的之探討可知,學校公共關係、教育改革、終 身學習與促進社區發展均是學校要推動社區化的主要目的及努力重點,而這些影響 因素乃根源自一些理論,本研究綜合整理相關文獻,說明如下:. 一、哲學的基礎 哲學是教育的指導原則,有六種主要的教育派別,其中的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 的主要代表人物為John Dewey、Charles S. Pierce 及 William James(柯正峰,2002)。 進步主義是二十世紀教育思潮的主流之一,反對傳統教育而主張以民主生活為基礎 的教育,其教育思想乃是經驗主義、自然主義與實用主義的產物(楊國賜,1980; 引自柯正峰,2002)。其主要的提倡者杜威(J. Dewey)指出:「教育即生活」、「教 育即生長」,強調經驗學習的重要性。因為兒童自出生後,其生活範圍除了家庭之 外,幾乎就是以社區為中心,最後再逐漸擴及到社會,而社區中所有的人、事、物 都是兒童可以學習與互動的素材或對象,讓兒童可以從生活中瞭解自然環境、獲得 社會文化的經驗。進步主義主張教育和兒童生活情境密切關連的重要性,因此其教 育思想就成為推動國民中小學社區化的最早的理論基礎(吳清山、蔡菁芝,2002)。 23.

(32) 二、社會學的基礎 社會學有二大巨觀理論,包括功能論(Functionalism)、衝突論(Conflict theory) (Jarvis,1985;Ballantine,1989;引自柯正峰,2002)以及二大微觀理論,包括交換理 論(Exchange theory)、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Abrahamson,1981;引 自柯正峰,2002)。茲就二大巨觀理論對於學校社區化的影響敘述如下: 功能論者認為,社會是由許多獨特而相互依賴的部門所組成,每一個部門對於 維持社會整體的生存、均衡與發展都能發揮其的功能,皆具有正向的貢獻。就功能 論者而言,學校就是一種社會組織,屬於大社會體系下之一環,無法自外於社會, 因此學校走上社區化是必然的趨勢(柯正峰,2002)。結構功能論基本上肯定學校 作為社會系統之一部分所產生的穩定功能;而學校社區化使得學校教育的對象也擴 及到一般的社區民眾,讓社區教育開始扮演起重要角色,對社區的成人來說,無疑 是進行了一次「再社會化」和「再選擇」的機會(張德永;2002) 。因此,結構功能 論的學校社區化理論在概念上比較近似英國社區教育的第一種模式—廣泛模式,也 就是強調社區與社會的關連是一致性的,社區民眾的同質性高且具有共同利益,社 區教育是要廣泛且無選擇地提供給所有的人(Martin,1987;引自張德永,2002)。 稍後出現的衝突理論,相對於功能論主張學校功能的轉化乃是回應社區的變遷 需求,則是持對立的觀點來分析社會。張德永(2002)指出,衝突理論者認為多數 社會絕不是處在一個和諧平衡的狀態,而是經常面臨衝突的情境;衝突理論學派主 要持馬克斯主義的觀點,強調在社會結構中,團體之間彼此對立的現象。衝突理論 者認為學校是一個高度僵化的組織,無論是在課程、師資和教學方面,都無法滿足 公平和民主社會的要求。衝突理論點出了學校社區系統中所出現的社會階層化、階 級不平等、權力宰制等現象,因此,需藉由學校社區化的實施,讓社區民眾有更多 的參與和學習機會,避免資源分配不均,以及階級不平等的情況。因此,Martin於1987 年時提出的衝突理論觀點基本上較接近似於英國社區教育的激進模式,該模式強調 社區與社會的關連是衝突的,階級之間異質性高,不平等的現象嚴重,因此在改革 策略上,應該以事件為導向,著重機會均等與社會行動(引自張德永,2002)。 24.

(33) 三、心理學的基礎 認知心理學派大師Piaget認為人類的認知發展階段可以分為:感覺動作期、前運 思期、具體運思期,以及形式運思期;每個人自嬰兒期開始,就會自動運用他的身 體感官來探索其周遭環境中的各種事物,因而獲得知識。吳清山、蔡菁芝(2002) 即指出,就心理學的觀點而言,人類的認知發展是經由同化與調適的過程,逐漸擴 大認知基模,並且經由分化和選擇,來建構對生活世界的理解。而社區既然是學童 生活的中心,自是期認識自然環境與社會文化的起點,因此,學校必須與社區融合, 引導學生從認識社區的人、事、物開始,逐步擴大其對生活世界的理解。學校社區 化的必要性其道理即在此。. 四、開放系統理論 系統是一群互賴互助的元素所組成的整體,若依其是否與環境發生互動,可以 區分為「封閉的」和「開放的」系統理論。開放系統的主要特性是系統與其外在環 境維持著一種「輸出」和「輸入」不斷互動循環的穩定平衡狀態(梁茂森 ,1990)。 就系統理論的觀點來看,學校就是一個開放系統,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並不斷與外 在的環境進行交互作用,以達到一種穩定的動態平衡。而學校位於社區之中,學校 的外在環境就是社區,社區不斷「輸入」各種資訊和需求,學校則須適度「回饋」 社區以作因應,如此才能讓社區民眾支持學校,以確保學校與外在環境的一致性(蔡 瑞榮,1995) 。學校社區化的理論思維就是將學校內部系統視為一個社區,而學校外 部系統便是一個包含著學校內部系統的大社區(林振春,2008) 。由此可知,學校社 區化就是主張學校為一個開放系統,應該與社區不斷互動交流,共同成長。. 五、犯罪學的基礎 有關犯罪學的理論,大致上可以分為解釋犯罪人如何形成以及解釋犯罪事件如 何發生兩類。近年來,學術界的注意焦點逐漸轉移到對犯罪事件及「犯罪地點」的 關切。在犯罪型態理論中,「地點」的觀念是不可或缺的。地點,在邏輯上不僅是 必須的(因為犯罪者必定是在某一個地點實施犯罪行為),同時其特徵更會影響犯. 25.

(34) 罪發生的可能性(孟維德,2001)。國民中、小學立足於社區之中,社區就是學童 生活、探索的基地,從預防犯罪的觀點,學校社區化可以使學校和社區緊密結合成 一片「關懷互助」的網,共同教育社區子弟;而且學生在這樣一個隨時、隨處都能 受到較多成人關愛及照顧的環境中成長,也就較不容易產生偏差行為(許翠媛,1998; 引自吳清山、蔡菁芝,2002)。例如結合社區的商家形成學生安全照護網絡、辦理 親職教育講座使家長和學校教師一同攜手合作,協助學生成長(吳清山、蔡菁芝, 2002);此外,許多國中、小的課後輔導或照顧方案與社區組織合作,除了可解決 部份家庭,特別是弱勢或隔代教養等家庭之子女家庭作業輔導以及課後、假日時間 的照顧問題之外,它主要還可以具有減少學生在校外期間缺乏關照而造成的青少年 社會問題,如偷竊、嗑藥、抽菸喝酒、流連不良場所…等偏差行為。 由上可知,從犯罪學的角度來看,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亦具有防治犯罪的 功能。因此,犯罪學也是構成學校社區化的理論基礎之一。. 六、終生學習的理念 人從出生起,就開始了各種的學習活動,無論它是有意識或下意識的,並且是 不間斷地持續著,以求人生各個階段的社會適應與生存,進而追求更豐富與精采的 人生。我國俗諺「活到老,學到老」,正點出了終身學習的核心意義;學者們也說 明了終身學習就是指個體的學習活動,貫穿一生、連續不間斷的過程(胡夢鯨,1997; 黃富順,2008)。1970年代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經濟合作發展組 織(OECD)等國際組織即積極倡導推動終身學習理念,而到了二十一世紀,已進 入一個知識經濟、一個更加全球化、競爭更激烈的時代,因此「終身學習」已是當 前世界各先進國家的主要教育政策,而社區學習正是推展終身學習社會,至為關鍵 的一環,受到各先進國家關注。我國教育部亦於1997年公布「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 提出整合社區、學校資源,建構社區終身學習體系的計畫(楊國賜,2011),強調 學校應該擺脫傳統,轉而扮演「終身學習者的苗圃」及「社區學習中心」的角色, 以培育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理念和習慣,同時開放學校資源供社區民眾使用,使學 校成為一個可以終身學習的場所(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2015年12月查詢)。 26.

(35) 楊國德(2002)指出學校社區化是培養國民終身學習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 換言之,終身學習應該是從小學的階段就開始,小學的學校教育就已經在為終身學 習從事準備的工作。然而,要達成終身學習的目標,首要是將學校的學習過程與社 區結合起來,營造出活潑而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劉子利(2002)也就衝突理論的 觀點指出學校社區化的基本理念,是在打破學校與社區之間的障礙,解除學習和生 活之間的藩籬,使終生教育的精神,落實於社區當中,再創學校與社區的嶄新夥伴 關係。 由上可知,學校社區化是落實終身學習理念的重要途徑,而終身學習理念即是 促使學校社區化,推動各種相關活動的重要因素。. 肆、 學校社區化的歷程 張德永(1995)認為學校從充分利用社區資源以改善學校教育,到推展成人教 育以實現終身教育的理想,這樣的社區化過程是漸進的。林振春(1996;2008)即 曾提出學校社區化漸進發展的歷程,從學區的範圍與社區的範圍同步,到學校與社 區間沒有圍牆阻隔,然後學校設施開放給社區民眾使用,進而提供社區民眾所需的 教育活動,再漸進到學校經費由社區人士負擔、學校師資由社區人士聘任、學校活 動由社區人士規劃及監督,最後進展到學校一切作為皆由社區人士負責。林明地 (2002b)認為我國學校社區化從過去到當前的發展特性大致上有:1.從學校配合政 府主導,到逐漸開放,但仍以學校為本位、偏向「由學校到社區的單向傳遞方式」 的局面;2.學校、家庭與社區之間的連結關係從分離,依序漸進發展到互具重疊影 響力;3.學校從對家長的接觸、參與及服務,逐漸發展到社區公民的連結關係;然 而影響學校社區化的因素很多,因此學校推動社區化往後的漸進發展,事實上會考 量其個別的內外在情境而可能從作法較為傳統、封閉到較為開放,直線向前推展; 可能跳躍式地跳過某一階段;也可能停留在某一階段浮浮沉沉;還有可能在不同階 段中來回前進或後退。 綜上看法,研究者認為學校社區化的正常推動歷程是由封閉到逐漸開放,但也 會因各校不同的內外在情境或是情境變化而有所調整。在內在情境變化方面,例如 27.

(36) 在人事更迭下,學校領導者的作風與成員間共識的改變;而在外在情境的變化方面, 例如社區人口或經濟結構改變;此外則是社會事件的影響,例如有些以特色景觀聞 名的學校因校園設施屢遭遊客汙損、浪費水電資源而縮減開放時間,以及因近來發 生學童課後就在自己學校內遇害的不幸事件等,皆迫使學校更加強門禁以維安全, 凡此皆是會影響學校社區化正常發展的因素。再者,依據前述的漸進發展指標,我 國目前多數學校社區化的推動可以說只發展到「提供社區民眾所需的教育活動」的 階段。 研究者將嘗試分析個案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經歷,並與上述學者提出的學校社區 化歷程之特徵進行比較探討。. 伍、 學校社區化的推動策略及重要作法 張德永(1995)提出學校社區化的實施策略如下︰ 1.學校教育鬆綁,包括調整學校課程、建立彈性學制、尊重教育專業、建立校 園民主、推動教育自由化等,以配合社會變遷並滿足民眾需求。 2.讓家長會參與學校教育,以提升教學品質、協助青少年問題的輔導以及社區 資源的引用。 3.學校社區化首重學校公共關係的建立,因此學校應成立公共關係部門,有計 畫地透過開放參觀、宣導及短期研習等方式,讓家長或社區大眾了解學校教育 的過程與目標,同時提高學校的能見度。 4.引進社工或專業人員的參與協助,不僅可以提升學校形象,讓學校與社區溝 通. 管道更暢通,也具有預防與矯治社區青少年犯罪的功能。. 5.成立社區學院,推動成人教育,讓社區每個人都有學習成長的機會,以因應 終身學習時代的來臨。 蔡瑞榮(1995︰頁94-105)則提出推展「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原則與 步驟包括︰有計畫性的校園「開放」、推展「親師合作」及親職教育活動、成立「學 校—社區」環保綠化工作推展委員會、多元化的校園規劃、使家長會發揮積極功能、 推動義工制度、參與並協助社區圖書館活動、與社區結合實施鄉土教育,以及推展 28.

(37) 「社區童軍活動」及「成人教育」等。 林振春(2008)認為學校與社區結合(互動)的模式有五種︰將對方視為相互 競爭的對手、將對方視為可運用的資源、將對方視為共同工作的夥伴、將對方視為 服務的對象,以及「將對方視為生命共同體」;但是真正的學校社區化不是只知善 用社區資源,而是要將社區視為服務的對象,進一步與社區成為共同合作的夥伴, 而以彼此融合成為生命共同體為學校社區化的終極目標,因此學校社區化的核心工 作有六項︰學校教學內容與社區生活情境結合;找出可供學校教學使用的社區資源; 編製社區參與學習的教材;營造利於推動社區參與學習的學校與社區環境;建立透 過服務社區來學習的機制;輔導社區團體參與學校的經營。然而,要順利推動學校 社區化,還必須先建立起健全的學校公關,相關做法包括凝聚學校內部所有成員「學 校公關人人有責」的共識、鼓勵全體教職員瞭解並接觸社區、適時行銷學校,並加 強學校內外部的溝通,以建立學校內部的共識、獲取社區的認同與支持。 國外專家Elsbree等人(引自陳益興,1992)也指出,學校若想促進與社區雙方 良好的依存關係,就必須做到幾點:產生一個良好友善的學校、清楚瞭解社區並促 使社區了解學校、善用社區作為教育的資源、從事社區服務、尋求對學童與社區民 眾有興趣的團體來參與教育,以及在與團體合作的歷程中,多運用民主的原則。 林明地(2002a,頁260-262)亦認為當前宜採學校本位模式來推動學校社區化, 但不可忽略與社區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並歸納中外文獻,認為學校與社區想要建 立良善的關係宜採取合夥、夥伴關係(partnership)或「真實合作」 (geunine collaboration) 模式,而建立此模式的可行策略如下︰ 1.溝通:彼此的瞭解是建立良好互動關係的基礎。單向的溝通包括以通訊、通 知單、定期刊物傳達予家長或社區人士關於學校近況、政策、學生表現等;辦 理研討會、非正式聚會、親師聯絡簿、意見調查等則屬雙向的溝通方式,以便 更了解家長及社區人士的看法。 2.參與:參與彼此所辦理的活動,或參與做決策的行列。 3.資源互享:包括學校運用社區資源,及社區運用學校資源。. 29.

(38) 4.合作:彼此合作辦理活動,共同推動適合學校師生、家長及社區民眾需求的 學習方案,例如:兒童英語班、親子活動;或是共同解決社區問題,例如:合 作學生課後社區安全導護商店等。 5.社區服務:例如打掃社區等庶務性的人力服務、提供知識性的講座、拜訪社 區養護中心、認養公園等皆是。 吳清山和蔡菁芝(2002)認為國民中小學社區化的基本理念有三,即服務社區 化、資源社區化、參與社區化,茲說明如下: 1.服務社區化:國民中、小學除了以學齡的青少年與兒童為基本的服務對象外, 也應將所有社區民眾皆納入為服務的對象,如可以在假日,依民眾需求,開辦 進修課程,實現終身學習的理念;此外,可指導學生從事環境清潔等社區服務。 2.資源社區化:學校的硬體設施,例如停車場、體育館、操場或遊憩設施等, 甚至是種植的花草樹木,都是屬於公共財的一環;所以當學校充分利用社區資 源的同時,也應該擬定措施,開放校內的公共財設施,一方面可以發揮邊際效 益,另一方面,藉以達到資源整合、資源共享的目的。 3.參與社區化:除了邀請社區人士參與交通導護、學生夜間自習,以及捐款外, 學校設施的興革、課程設計與教學內容的改善等,也應當審慎參酌社區人士的 意見。 由上可知,學校社區化過程中,學校和社區互動的形式和途徑多元,但是要建 立起良好的關係,其關鍵在於人。Pawlas(2005)即認為校長的主要責任之一,就 是帶頭維繫學校和社區間的關係;至於教育人員則可以自身專業來幫助社區營造。 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研究者認為學校社區化的推動策略及重要作法可以歸納 如下︰ (一)引入、善用社區資源 1.結合社區資源,落實學校本位課程:讓學校各科教學內容能與社區生活情境 結合,進一步編製鄉土教材,以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增進學生的鄉土文化知 識及愛鄉情懷。.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051 書法-高年 級 臺中市豐原區翁子國民小學 徐維浩 蔡宜青 2052 書法-高年 級 臺中市霧峰區四德國民小學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佳作 台北市    黃馨僾     暖化的怒火     臺北美國學校     Ramses Youssif   佳作 台北市   連敏媗     都是酒後開車的後果   三玉國民小學     李文秀   佳作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

4 社團法人台中市健康長青協會 行銷策略規劃 5 臺中市環保生態保育志工協會 擬訂行銷策略 6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社區發展協會 遊程活動規劃及行銷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臺北中學校」 ,至民國 36 年奉令更 名為 「臺北市私立泰北中學」 ,除音相 近外,更取 「泰山北斗」 之義。泰山為 五嶽之長,古代帝王常以來此封禪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