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共分三節,分別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以 及名詞釋義加以說明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兒童在學習過程中,其中一項重要的學習技能即是「語言溝通」, 透過語言溝通,可以了解別人的想法,並表達自己的情意。語言包含 了聽、說、讀、寫四種形式,而寫字能力更是以聽、說、讀三項能力 為基礎,透過文字的呈現來表達自己的想法(Berninger, 2000),故寫字 可說是一項高度複雜的技巧。在學習的過程中,學齡兒童隨時需要使 用寫字技巧來表達知識及呈現學習成果;生活情境中,寫字亦是重要 且需要的,即便現今資訊十分發達,電腦文書處理可以取代寫字,但 就便利性及立即性而言,寫字能力仍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溝通工具。

教育部於民國九十年公佈的「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中,明訂 國語文的基本理念為「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 能力。期許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並使用 語文,充分表達情意。」(教育部,2001)。而在識字與寫字能力項目 中亦指出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指導學生認識常用中國文字、概略認識字 體大小、筆畫粗細、基本筆畫的名稱和筆順,並能激發學生寫字的興 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等,足見寫字是一項重要的技能。

數最多的科目之一。根據統計,國小從第一冊至第十二冊共出現約三 千個生字,加上與生字有關的詞語解釋、朗讀、理解、習寫等語文學 習目標,國小學童在國語文學習上的負擔是十分沈重的(吳敏而、魏 金財,1993),如果又加上文化刺激不利或學習上出現困難等因素,

部份學童在語文能力的表現上即易呈現不佳的狀況,而寫字等問題也 會一一浮現出來。

根據林千惠、方淑秋、黃真真及鐘玲君(2000)針對台中市低年級 學童所做的寫字問題調查發現,兒童常見的寫字錯誤中,尤以「字形 錯誤」與「筆畫錯誤」的發生頻率最高。許淑娟(1995)針對三百零四 位台南市低年級學童進行的寫錯別字研究發現,學童寫字錯誤類型 中,錯誤的字體多為「形似字」及「音近字」。劉興漢(1987)研究一至 六年級學生書寫錯字或別字情形,發現一年級上學期錯別字佔最高比 例。由以上研究顯示,部份國小學童的寫字情形在低年級已呈現問 題,若不及時進行補救教學,不良的書寫品質便可能直接影響學生的 學習表現,進而衝擊其對學習的興趣與自我效能(林千惠,2001)。

對一般學生而言,寫字能力儘管只是學習的一個工具,但對於有 寫字困難的學生而言,卻常因為花費過多心力於寫字工作,而影響其 學習(Jones, 2002)。此外,因所有學習科目都和寫字技巧有關,當學 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受限於寫字技巧時,他們必須花很多時間完成學習 單,因而忽略了其他學習的內容,長時間下來,常會造成學生學業表 現不佳,對自己失去信心,亦不喜歡寫字等,這種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故早期介入確有其必要性。Mercer 和 Mercer(2001)提到補救教學若 能及早開始,其成效較佳,超過三年級,補救教學效果即受到很大的 限制。此外,若能提供需要補救教學的學生有效的教學介入,積極處 理學生的學習問題,通常輔導成效會更為顯著(Fuchs, Mock, Morgan,

& Young, 2003)。基於此,本研究希望透過寫字策略的教學指導二年 級寫字困難的學生,改善其寫字的表現,進而建立其學習的自信心並 提升學習的成效。

而長久以來,許多教師在進行寫字教學時,會採用一般傳統的寫 字教學方法,亦即將整課的課文區分出生字、新詞、句子、段落等部 份後逐步教學,然後就每課所列出的生字做字音、字形與字義的說 明,並採反覆練習方式抄寫生字以達精熟成效。這種傳統的寫字過 程,易予人一種刻板無趣的印象;且當老師在黑板指導寫字的同時,

由於無法兼顧學生是否確實按照老師的手勢完成書空的練習,加上低 年級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常無法集中,使得寫字活動經常成為缺乏效率 的工作。反之,學生寫字時若能透過趣味化教學學習,不僅能幫助學 生記憶字形,減少抄寫時的錯誤頻率,更能轉換學習生字時的單調氣 氛(丘慶鈴,2003;吳雅婷、巫宗蓉、何配珍,2000)。因此,遊戲式 的寫字教學是值得教學者一試的。

過去在研究者教學現場也發現寫字困難學生在傳統寫字的教學 過程中,常遭遇到寫字方面的挫折;加上日益增多的生字,讓這些學 生談寫字色變。故若可以設計一套與傳統寫字教學不一樣的寫字教學 方式,以多元與有趣的策略為原則進行教學,也許能有效提升學生的 寫字興趣。更重要的是如果這些寫字策略帶給學生的影響是正向的,

那此教學設計也許可提供老師未來教學之參考,讓更多寫字困難學生 受惠。

儘管目前,寫字能力在教育階段頗受到重視,但過去有關中文寫 字困難的研究,多為識字困難的附屬議題(陳慶順,1999),且國內對 於寫字的相關研究仍顯不足。王瓊珠(2001)在台灣地區讀寫障礙研究

的相關研究,關於書寫障礙的研究僅有四篇,且類型多集中於寫字錯 誤類型分析和寫作能力的比較。而根據研究者所蒐集到的寫字研究相 關文獻,雖有丘慶鈴(2003)、林千惠(2001)、吳亭芳、陳明聰、陳麗 如(2003)、胡永崇(2002)、張慶龍(1997)、陳玉英(1994)、葉德明(1999) 及楊坤堂(2002)等人就寫字教學技巧和方法進行探討,但對於介入措 施或補救教學在實際教學上的成效,除了李安世(2006)在漢字部件教 學對國小二年級寫字困難兒童抄寫效果有進一步的探究外,其餘在相 關的實徵性研究部份依舊闕如。

綜合上述,本研究以二年級寫字困難學生為研究對象,並藉由寫 字教學策略進行字形教學,以探討寫字策略教學與傳統寫字教學的學 習成效是否有所異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