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行動研究形成一股洪流

過去十多年來,基於對教學的批評與省思,加之改革政策的推動和教師專業 地位的認定,教師行動研究數量不斷增加,而行動研究最可貴之處則是在於其能 從研究經驗的分享中,更知其然地進行反省,為接下來的教學實踐中注入改進的 動力(林佩璇,2007),也為教師教學發展建立更紮實的地位。

從實證研究分析中,發現教師從事行動研究的誘因除了外在環境的影響外,

也有內發性的動力,外在環境的引動像是:對傳統課程與教學批評的回應、九年 一貫課程變革、教育部政策的推動、以及相關教育計畫的促動;而內發性的動力 則主要來自於增進教師實務知識,解決教學問題,及教師本身專業成長的需求(林 佩璇,2007)。行動研究有一重要目的,即透過研究作為教師專業成長和改變的 機會,因此在研究中大多會關注教師研究歷程中的成長和反省,如教師反省內涵 的分析、教師專業能力的提昇、教師觀念和教學的轉變、研究心得與收穫等。

二、教師專業發展觀的改變

為因應激烈的社會變化以及教育改革的需求,加強教師進修和專業發展已成 為教育界中的一項重要課題。社會對於教師的需要轉變可追溯至 1950年代左右,

適逢二次大戰後國家紛然獨立及人口數量大幅成長,許多國家對教師「量」的需 求增加,到 1960 年代中期後,則逐漸轉向教師「質」的重視,關注如何提升教

2

師素質。1980 年代以來,教師專業化成為世界各國重視的教育改革趨勢,期望 能培養出高品質的教師,不僅是有知識、有學問的人,而且還是有道德、理想並 成為終身學習、不斷自我進步與追求自我專業的人(吳俊憲,2007)。

而教育部也早在數年前頒布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辦法,並在各縣市開始試辦,

在教師專業成長評鑑的目標與方案中,教育部特別強調以學校為本位的教師專業 成長以及進修制度(教育部,2003),以期許教師能在課程設計和教學專業能力 上有所提升、精進。另一方面,教育部於九十五學年度開始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 發展評鑑,以專業發展為主軸,希望藉由專業對話機會的增加,建立學校專業社 群,並透過專業社群的力量,協助教師的專業發展(許楓萱,2010a)。然而,試 辦情形並不順利,並沒有達成預期的效果,原因除了表面的、技術性的問題外,

應該還有更深層的問題,例如:教師專業發展的典範(paradigm)轉移,可能是 亟待探討的課題(歐用生,2009)。

過去理性主義的教師發展觀認為,教師自我改變是直接的過程,課程和教學 是一套技術或方法,只要辦理教師進修或研習,那麼教師就能自我改變。然而,

近年來的專業發展觀開始有不同聲音出現,像是:教師的自我形成是在實際的脈 絡中重說自我的故事,以形成特定的意義和參照架構,再建構自我感,或是教師 間彼此專業經驗的分享與互動,讓自我感知到自己的專業聲音與觀點,激勵教師 更高的專業意識,提升自信心,並從中學習到有價值的替代性經驗,甚至批判、

反省自己的經驗(許楓萱,2010a)。

歐用生(1996)認為隨著教育的開放與改革,教師漸漸獲得專業自主和決策 參與權,當教師能發展課程時,課程革新才有可能;當教師能改進教學,不同課 程模式的推展才有意義;當教師能選擇和評鑑教科書,教科書審定制度才能落實;

而當教師能覺察問題、進行研究,那教育革新才能生根,才能因應多元化、專業 化社會的需求。在 2005 年,黃淑苓將教師專業發展之三目標--教師個人發展、

教師教育專業發展、教職專業發展分別詳細說明,第一部分,教師個人的發展將

3

直接影響其專業執行的狀況,教師個人發展所牽涉學習主題相當多元,除了工作 角色與人生角色的轉換學習外,另外,時間經營、壓力管理、情緒管理與生涯發 展規劃也與專業教職工作的執行有直接關係。第二部分,教師教育專業發展,由 於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教師們必須發展新的教育專業知識,並且融入既有的教 學內容知識,而這部分是教育改革推動中最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目標與內涵,然 而新的改變挑戰教師長久以來的行為習慣與思維模式,以至於是最難以推動與實 踐的部分。第三部分則是促進教職專業發展,提昇教職的專業性、維護教師專業 自主權,發揮教師對於教育政策的影響力,換句話說,教師必須對於自己的專業 工作具有反省、批判與研發的能力,而非被動的課程教學執行者(黃淑苓,2005)。

國外學者杜威認為,反省是對行為或措施進行積極主動,持久與謹慎的考量;

反省是了解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手段(簡紅珠,1998)。因此,孕育而生的是教師 不斷地加以自我檢視,並持續實踐,換句話說,也就是教師如同研究者一般地反 省個人經驗,如同教育者一般地分享學習的智慧,以及如同專家一般地持續自我 專業實踐。

三、藝術為本的教育研究出現

1970年代,教育研究者開始運用藝術家表現的形式與藝術批評從事教育研究,

如Eisner、Greene、Grumet、Vallance等先趨者。到了1990年代愈來愈多藝術為本 的教育研究出現,包括敘事、自傳、超文本、視覺藝術、舞蹈肢動、讀者劇場、

多媒體、攝影、音樂、詩、小說等。在教育領域中跨領域文本隨著社會學的再概 念學派論述而漸漸聚集更多學者嘗試藝術為本教育研究,促使藝術為本的研究在 教育圈內成長,這些創造性的藝術為本研究成為一種探究形式與過程,提供教育 理論、政策、實踐、決策重要的觀點 (Sinner, Leggo, Irwin, Gouzouasis, & Grauer, 2006)。在2000年前後,加拿大學者Rita Irwin在以藝術為本的研究中提出了

4

A/r/tography理論,這是一種始於藝術家、研究者與教師跨領域游移的方法論。

最初是由藝術家駐校的合作研究逐漸發展,並慢慢形成研究社群,也就是說,

A/r/tography的實踐是跨領域的,像是藝術家與教師共同合作成為藝術家/研究者/

教師探究者,混合著彼此的關心、好奇與動機,透過情境關係與實踐行動,解構 認知主體與對象間的關係,創造探究的情境(洪詠善,2011)。

在此背景與動機下,研究者開始思考A/r/tography社群的模式是否可獨立運 用於美術教師個體?當一位教師除了本身的教師職業外,如何在研究者的身分,

以及藝術家的身分穿梭自如,並將三種身分所感受到的知識與能量相互碰撞、實 踐,這是欲研究的課題,換言之,本研究將探究一位高中美術教師如何實踐 A/r/tography理論於自我本身專業提升,並自行透過情境關係與實踐行動將教學 活動導向更具深刻理解與創造性的行動,達到教師個人發展、教育專業發展以及 教職專業發展提升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