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以一對一的測驗同時輔以訪談的方式,探討幼兒的類推能力與策略。首先研究者 以相關理論文獻與實徵研究為基礎,設計切合幼兒認知能力與生活經驗的互動式類比測量工 具,再透過遊戲化的施測瞭解幼兒在有提供正確與否的回饋訊息之互動情境下,其類推能力 與策略可能會有的改變,以增進幼托園所現場教師對幼兒類推能力的理解。本章在此共分為 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名詞釋義以及研究限制共四節,並依序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世浩:老師,那鴿子飛的時候,翅膀會怎樣?

老師:你們覺得鴿子飛的時候,翅膀會怎樣?

世浩:會平平的放,跟飛機一樣。

紹杰:鴿子是鳥,又不是飛機,牠的翅膀應該會動。

世浩:可是老鷹會在天空滑來滑去,牠的翅膀也是平平的放。

紹杰:我覺得牠的翅膀應該會上下上下的拍動著。

馨柔:要很快很快的拍,才不會掉下來。

廷曜:我看到鳥在天空都是慢慢的一直拍,沒有很快很快的拍。(林意紅,2004,頁 100)。

上述的例子是台中市愛彌兒托兒所的老師在帶領幼兒探究「鴿子」方案時所引發的討論,

當幼兒對鴿子的飛行產生好奇時,他們將鴿子比作經驗中相類似的飛機或老鷹,以飛機的航 行和老鷹的滑翔類比鴿子飛行時的動作,這種運用已知概念理解未知但相似經驗,所進行的 學習遷移即為類推(analogical reasoning,亦有人譯為類比推理)。當幼兒面對一個全新的問

題時他們會很自然的串連起過去相似的經驗,並透過新問題與舊基模相關連的關係(如:飛 機和老鷹都和鴿子一樣會飛行)來理解新的事物,最後甚至也可將此新概念的理解或新問題 的解決方式,再次內化成自我的經驗以幫助下一次的提取,此過程就如同 J. Piaget 所指稱的 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作用,影響著幼兒的認知發展。在學前階段的 教學實務中,無論是單元、主題或方案課程的進行,老師們在帶領幼兒進行問題的探究時也 總會帶給孩子如此的類推技巧,目的是藉由幼兒舊有的經驗來連結新的問題或情境以幫助學 習。對幼兒來說每一天的生活經驗都是一種新的刺激,生活中也不時充滿了挑戰與新鮮,當 環境總是要求幼小的孩子持續的學習新的事物時,類推便成為幼兒自然且輕鬆學習的方式。

類推能力是學習與遷移的作用,尤其當幼兒可以成功的將既有知識類比到新的類似經驗 做推理時,例如幼兒在從事藝術相關活動與扮演遊戲時,以類比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描 述藝術作品與解釋新事物(Chiu & Tron, 2004);或是以類比的技巧詮釋所扮演的角色與模仿 進行的活動,這些皆代表著幼兒具有歸納知識與經驗的能力。早期的學者懷疑學齡前幼兒是 否具有類推能力(e.g., Piaget, Montangero, & Billeter, 1977),以為類推能力只見於青春期或成 人階段,兒童則要直到形式運思期的階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才具備此能力(e.g., Inhelder

& Piaget, 1958;Levinson & Carpenter, 1974;Sternberg, 1977;Sternberg & Rifkin, 1979);另外 還有學者持相反意見,認為類推所依賴的能力其實早在幼年期就已出現(e.g., Goswami &

Brown, 1990, 1989;Holyoak, Junn, & Billman, 1984),而近年來多項實徵研究發現,類推能力 不但常見於幼兒自由遊戲之中,且能用以預測幼兒的學習效果(張麗芬,1995,1997;Abdellatif, Cummings, & Maddux, 2008;Cheshire, Ball, & Lewis, 2005;English, 2004;Tunteler & Resing, 2007)。

如上所述,如此不同的發現激勵了相關的實驗研究來測量兒童早期類推能力的存在,並 試著找出限制兒童與幼兒類推理力的可能因素。研究者在參閱相關文獻後發現,過去針對幼 兒類推能力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認知心理學領域,偏向以傳統式類比(classical analogy)或 問題解決式類比(problem solving analogy)的測量進行幼兒類推能力的評估與比較。傳統式

類比測量的題目可能過於抽象、測量過程中也不提供幼兒正確與否的即時性回饋,這些限制 使得幼兒可能因紙筆書寫能力不足、不清楚題意或不瞭解解題目標而無法展現他們真實的類 推能力(Singer-Freeman, 2005;Singer-Freeman & Bauer, 2008),再加上此種測量方式較單調 無趣,也可能讓幼兒沒有興趣認真參與作答。問題解決式類比測量則提供兩種相似的問題情 境,讓受試者應用舊問題的解決辦法完成新問題的目標任務,但如此脫離自然脈絡而刻意設 計的問題情境,卻也使得幼兒在解決類比問題時增加許多認知處理的負荷與困難性(Holyoak et al., 1984),以致幼兒在問題解決式類比中的推理表現還是不如在自由遊戲中的豐富多元

(Ginsburg, Balfanz, & Greenes, 2000)。

本研究認為幼兒的類推能力相當依賴於施測者所提供的問題與素材,一旦可以確保幼兒 欲解決的問題是建築在符合幼兒的認知能力、先備知識以及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時,即使年齡 較小的幼兒也能展現類推能力。而過去研究更指出當進行一對一的個別類推能力測驗時,施 測者若能提供正確解答的回饋將更能增進兒童的類推表現(Cheshire et al., 2005)。因此,研 究者修改傳統式類比問題的內容與測量方法,改採強調幼兒生活經驗中實際接觸得到的自然 事物關係作為本研究的問題材料,並以電腦數位媒材輔以圖像式的互動式測量情境,以及提 供正確與否的立即回饋訊息讓幼兒樂於參與。評量過程,除了清楚告知幼兒測驗任務、讓幼 兒有練習機會,也讓幼兒在正式作答中有機會藉由回饋訊息再次瞭解解題目標,依此提高幼 兒正確類比的機會,同時並透過對話問答的方式詳實記錄幼兒在推理過程中的口語回應,以 瞭解幼兒的類推能力,並探討幼兒解決類比問題時可能傾向於選擇哪一個配對圖片(正確類 比、直接相關、表面相似與相同種類)以及使用哪些類推策略,幼兒錯誤類比時其理由依據 又為何。

此外,即便過去學者(e.g., Sternberg, 1977)曾嘗試以訊息處理論的觀點分析出知識概念 遷移的運作成份,並建立回答類比測量過程中受試者的六項推理歷程,但所得的結果仍侷限 在階段性的劃分而已,實不足以解釋個體進行類比推理時的複雜心智運作(Pellegrino & Lyon, 1979)。且相關的實徵研究更鮮少從教育的角度做出發來瞭解幼兒在類推能力中所具有的推理

策略(e.g., 張麗芬,1993,1995,1997,2006;Alexander et al., 1989;Brown & Kane, 1988;

Brown, Kane, & Echols, 1986;Chen, Sanchez, & Campbell, 1997;Cheshire et al., 2005;English, 2004;Goswami, 1989;Goswami & Brown, 1989, 1990;Holyoak et al., 1984;Opfer & Bulloch, 2007;Richland, Chan, Morrison, & Au, 2010;Singer-Freeman, 2005;Singer-Freeman & Bauer, 2008;Singer-Freeman & Goswami, 2001;Tunteler & Resing, 2002, 2007;White, Alexander, &

Daugherty, 1998)。因此研究者欲藉由與幼兒一對一的訪談,一方面瞭解幼兒在面臨類比問題 時所可能採用的類推策略,並探討類推能力發展程度不同的幼兒(高度發展、中度發展與待 發展)在回答類比問題時的差異情形;另一方面,也將聚焦於互動情境中幼兒推理過程可能 會有的改變,例如當幼兒接受正確與否的立即回饋後,在後段測驗中選擇配對圖片的傾向是 否也將有所改變,因而比起剛開始施測時產生較多的正確類比反應,尤其是類推能力發展程 度不同的幼兒在類推策略的改變上是否有所異同。最後,研究者期望所得的結果能夠清楚描 繪出幼兒類推能力與策略的對應關係,並希冀將此研究結果與過去研究發現做對照,以增進 現場教師對幼兒學習與遷移等類推能力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