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討論

在討論的部分,研究者首先依據研究結果將其與先前的理論與實徵研究做對照,以釐清 本研究發現與過去研究的異同之處。再者,也針對互動式類比測量工具在本研究中實際使用 所產生的不足與待修改的地方,提出測量工具的設計檢討以利後續研究者的遵循。

一、 本研究發現與過去研究之異同

本研究主要是藉由互動式類比測量工具重新探究幼兒的類推能力與策略,因此在研究發 現上與先前理論與實徵研究具有些許異同之處,在此將分作幼兒類推能力的發現、幼兒選擇 配對圖片的傾向,以及幼兒類推策略的應用三部分並依序論述。

(一)幼兒類推能力的發現

在本研究中,有關幼兒解決類比問題的能力呼應了過去研究在進行傳統式類比問題的測 驗時,因為問題形式與測量方式的限制(如:以文字、圖片、口語或數字的方式呈現、讓幼 兒以紙筆的方式解題、解題過程中施測者不提供任何提示)使得幼兒可能受限於語言發展,

或因為不瞭解題意而無法展現類推能力(English, 2004);相對的,一旦研究者改用容易讓幼 兒理解的類比關係(如:生活中可見的人事物關係),以更符合幼兒直覺的圖像化與連連看的 題型設計,並提供多次機會讓幼兒清楚解題目標,即使是五歲的幼兒都可在互動式類比測量 中成功解決類比問題(e.g., Goswami, 1989)。

另外,本研究發現五歲幼兒在有利的條件之下可充分展現類推能力,此結果與結構階段 模式(e.g., Piaget et al., 1977)所認為的幼兒要直到形式運思期才具有類推能力不相符合,對 於運作成份理論(e.g., Sternberg & Nigro, 1980)所強調的年齡較長的幼兒才能產生理解高階 關係的解題能力,本研究也發現高度發展幼兒其實是可跨越前後對的組間類比關連而理解其 對應關係的;中度與待發展幼兒若稍加提醒的話,也有機會在互動式類比測量中表現出如此

的推理技巧。整體看來,只要可在類推任務中多提供幼兒與解題有關的訊息或所需的知識,

並清楚告知解題的原則,如此致力於減少幼兒進行類推的認知負荷,對其整體的類推能力將 具有促進效果(e.g., Abdellatif et al., 2008;Cheshire et al., 2005;Brown, 1990;Brown et al., 1986;English, 2004;Goswami, 1989, 1991;Goswami & Brown, 1989, 1990;Tunteler & Resing, 2007)。

過去研究指出,當進行一對一的個別類推能力測驗時,施測者若提供正確解答的回饋將 更能增進六~七歲兒童的類推表現(Cheshire et al., 2005)。藉由互動情境的回饋效果,本研究 也發現幼兒在同屬相同領域的後段題目中可展現出比起前段題目較佳的推理依據,可見幼兒 的學習非常需要經驗的刺激以帶起有意義的學習,一旦幼兒暸解領域中的知識他們會自然的 使用類比來解決相似的問題(Brown, 1990;Goswami, 1996)。此結果就如同基模歸納理論(e.g., Holyoak & Thagard, 1989)所指的知識基模的累積,當幼兒在每一次解決類比問題時立即得到 回饋,除了幫助他們在當下的問題情境中得出正確的解決方法以外,更可促成新的知識基模 形成以有助於下一次處理類比問題時的提取,達到逐漸活化與擴增知識系統的作用,最後可 預期的是幼兒的類推表現自然會愈來愈佳;另一方面,有關幼兒面臨類比問題時的解題反應 則提供了未來探究幼兒類推表現的新契機。

(二)幼兒選擇配對圖片的傾向

過去研究發現,幼兒與初學者在解決類比問題時相當依賴於問題的屬性特徵,例如與問 題直接相關的或是表面相似的特徵,但年齡較大或類推能力較佳的兒童則可直接注意結構相 似的部分(Gentner, 1988;Gentner et al., 1993;Gentner & Toupin, 1986;Goswami & Brown, 1990;Rattermann & Gentner, 1998)。對此,本研究依據幼兒在互動式類比測量中選擇配對圖 片的傾向也有相似的發現,例如當幼兒能注意前一對的組內關係提示與前後對的組間類比關 連時,他們會傾向選擇正確類比選項;當問題與選項生活關連強烈時,幼兒會傾向選擇直接 相關選項;當類比問題中缺乏其他線索或是幼兒誤解圖片時,他們則會傾向選擇表面相似與 相同種類選項,由此可推知幼兒因為在類比問題中所注意的訊息不同會影響他們所選擇的配

對圖片。

若以類推能力發展程度不同的幼兒在選擇配對圖片傾向的差異來看,可知高度與中度發 展幼兒雖可傾向選擇正確類比選項,但有時還是可能因為短期記憶的未成熟或解題經驗不足 而不小心選擇了錯誤類比的圖片,待發展幼兒則較容易受限於時空關係的連結而以自身的生 活經驗來做解讀,或是直覺的選擇了與問題表面相似的圖片,此結果除呼應上述的討論以外,

也進一步顯示了幼兒在解決類比問題時對配對選項的判斷是具有一致的發展差異的。此外,

研究者考量幼兒在類推中的困難往往是因為他們被強迫在不熟悉且難以理解的關係領域中做 推理(e.g., Goswami & Brown, 1989)或是容易受到其他干擾選項所影響(e.g., Goswami &

Brown, 1990),而藉由回饋訊息的獲得,幼兒在互動式類比測量中的後段測驗可比起前段測 驗增加選擇正確類比選項的比例;選擇表面相似選項的比例則是顯著減少的,表示幼兒可依 據答題的回饋而減少錯誤類比選項的選擇,特別是在缺乏時空關係或無其他相關線索可循 時,也能避免在圖片配對的時候依賴表面相似的因素。

(二)幼兒類推策略的應用

本研究藉由類推能力發展程度不同的幼兒,描繪出幼兒在互動式類比測量中面臨類比問 題時之能力與策略的對應關係,得出幼兒類推策略的應用會因發展上的差異呈現出高階、低 階與聯想的三種相異策略,在解題過程中幼兒必須先覺察前一對的組內關係,以找出可與後 一對相對應的組間類比關連,並依此將前一對所發現的關係成功複製到後一對之中便可以正 確解題(Goswami, 1991)。此結果與過去以為幼兒會由單純依賴於表面相似特徵的簡單策略 轉變到注意物體屬性的相似關係,最後依賴於結構相似性的複雜策略並成功幫助解題的模式 相近(e.g., Goswami, 1991, 1996)。而有關上述幼兒類推策略之應用,則是本研究有別於過去 研究的新發現。

過去藉由觀察幼兒在不同實驗階段中的表現,可發現幼兒在解題過程中所運用的策略是 有顯著進步的,實驗過程中幼兒可從最初的表面覺知線索,轉移到涉及理解更深層關係結構 的經驗策略,更有助於學習遷移(Cheshire et al., 2005)。對此,本研究發現互動式類比測量

中的回饋效果對幼兒類推策略的應用也可帶來轉變,發展程度有差異的幼兒在後段測驗中普 遍能比起前段測驗,更趨向於有助正確類比的策略應用,例如高度發展幼兒可更加強化原先 正確類比的依據;中度發展幼兒可更加注意前一對的組內關係提示;待發展幼兒可由自我的 想像抽離以減少錯誤選項的干擾,此結果另一方面也表示,過去以為幼兒的類推表現不佳,

可能是導因於問題的抽象結構,而當給予幼兒足夠的有關解題與類比關係的訊息時,幼兒是 有能力提取結構相似性並以較佳的策略來幫助解題的(Holyoak et al., 1984)。

二、 測量工具之設計檢討

藉由幼兒參與互動式類比測量的結果,研究者可推知幼兒在解決類比問題的時候除了受 本身的類推策略或選項的因素所干擾以外,包括類比題目中的範例與問題、選項的設計也有 可能是影響幼兒類推表現的原因,以下將提出測量工具的檢討面向以彌補既有的可能缺失:

(一)前一對與後一對的配對關係應力求類比

類比的核心概念是在兩看似獨立的物體、事件、概念、原則或問題間,尋找具有相似組 成要素或結構系統的關係,使得某一對的關係可以與另一對類似的關係產生對應(Goswami, 1991)。因此,要構成類比要件的題目設計必須非常注重前一對與後一對是否具有可推論的對 等關係,例如在乳牛:牛奶=母雞:?的題目中,要求幼兒必須藉由乳牛產出牛奶的關係類 推母雞下蛋的關係,表面上牛奶與雞蛋雖然都是藉由動物所產出的食物,但乳牛擠牛奶卻不 等同於母雞下蛋同時也代表了新生命的誕生,因此容易造成某些幼兒的誤解,他們會表示:「乳 牛怎麼沒有牛寶寶?!」或是「要選雞蛋不是小雞,因為這樣人才可以吃」,可見前一對與後 一對的組間類比關連若是不夠強烈或存有模糊的連結時,皆會影響幼兒正確類比的推理依據。

(二)類比關係的推論應符合幼兒的文化與生活經驗

類推能力是學習與遷移的作用,尤其當幼兒可以成功的將既有知識類比到新的類似經驗 做推理時,便代表著幼兒具有歸納知識與經驗的能力(黃幸美,2004)。而在此之前,幼兒是

彼此可能存在的關係(如:火車會在鐵軌上行走的關係),因此當環境要求幼兒學習新事物時,

他們會傾向從經驗中尋找相應的線索。例如,幼兒之所以在國王:王冠=警察:?的題目中 表現不佳,便是因為幼兒即使可以理解前一對國王穿戴王冠的關係,卻受限於台灣的警察多 以未戴帽的形式出現,以致無法從生活經驗中正確提取警察要穿戴的物品(警察帽),多數幼 兒反而選擇了與警察直接關連的警察車來做配對,可推知當類比中的關係推論與幼兒的文化

他們會傾向從經驗中尋找相應的線索。例如,幼兒之所以在國王:王冠=警察:?的題目中 表現不佳,便是因為幼兒即使可以理解前一對國王穿戴王冠的關係,卻受限於台灣的警察多 以未戴帽的形式出現,以致無法從生活經驗中正確提取警察要穿戴的物品(警察帽),多數幼 兒反而選擇了與警察直接關連的警察車來做配對,可推知當類比中的關係推論與幼兒的文化

在文檔中 幼兒類推能力與策略之探究 (頁 1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