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主旨是在說明跳繩課程對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影響研究問題 的形成,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說明跳繩課程能提升智能障 礙學生的體適能,因而引起研究的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本 節將研究的目的與問題做說明敘述;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本節列 出研究的範圍及可能受到的限制;第四節名詞解釋,本節列出相關且 重要的名詞做說明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人生最珍貴的資產就是健康,也是人的一生中最值得去追求的目 標。一個人如果身體不健康,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是沒用的。現代 社會的繁榮進步,使得人的身體活動與體力消耗的機會變少了,再加 上吃得好、過得好,攝取過量的營養,過著以坐式為主的生活方式,

導致大多數的人營養不均衡,許多慢性病隨之上身,如:慢性心臟病

、高血壓、BMI 值過高等。黃惠芬(2007)指出在日常生活經常規律的 運動可提高科技時代的人類身心健康。

因此,世界各國發現體適能對國民健康的重要性,因此紛紛提出 許多方案來提升國民的健康體適能,如:教育部「提升學生體適能中 程計畫」,簡稱「運動 333」(教育部,1999);「中小學學生體適能護 照全面辦理計畫」(教育部,2002) ;「推動中小學建康體位五年計畫

」(教育部,2004);「快活計畫」(教育部,2007)。世界衛生組織-「

活動的生活」;日本-「21 世紀健康的日本」;芬蘭-「活力的芬蘭與終 生體適能計畫」等,都希望能藉由體適能的活動,來增進健康的體適 能(吳玉妹,2001)。

運動量不足的情況更是容易在智能障礙學生的身上發現,因為身 心障礙學生由於心理上、生理上有許多的限制,使他們失去的身體活 動的能力,再加上父母親的保護,使得他們失去許多身體活動的機會

,以至於身體機能退化的速度比一般人快,進而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健 康。黃國庭(2004)指出,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狀況如下

:1、身體組成方面:智能障礙程度輕重之間有差異。2、肌力及肌耐 力(肌肉適能)方面:智能障礙學生比一般學生落後很多。啟智班學 生較資源班學生肌力及肌耐力差;智能障礙程度愈重,肌力和肌耐力 愈差。3、柔軟度:智能障礙學生柔軟度比一般學生差因此身心障 礙學生比普通班學生更需要體適能活動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2010)統計, 99 年底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近 108 萬人,較 98 年底增加 5220 人或增 0.5%,佔總人口數 4.6%,續 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回歸主流教育與融合教育的趨勢下,智能障礙學 生大都安排在普通班上課,雖抽離部份課程到資源班上,但體育課還 是和普通班學生一起上。研究指出智能障礙學生的身體比較肥胖,肌

力和肌耐力、心肺耐力比一般人表現有明顯差距(Rimmer,1998)。在 探討「各類身心障礙學生體適能檢測辦法」研究中,即發現智能障礙 學生之身體質量指數和一般生比較沒有明顯差異,但在柔軟度、肌力 與肌耐力、心肺耐力都是屬於需要加強的,因此建議教師應設計適合 智能障礙學生的體育運動,透過體適能的檢測方法,了解智能障礙學 生體適能狀況,進而擬訂適合學生的運動內容,以改善智能障礙學生 的體適能(廖貴地等人,2000)。

智能障學生因為發展速度較一般學生遲緩,運動能力與體力也較 差,由於學校的體育課內容需要較複雜的技術,因此,智能障學生對 於學校的體育課往往不感興趣。如果體育老師能針對體育課內容加以 調整或簡化,變成適合智能障礙學生的活動,智能障礙學生應該會從 體育課得到樂趣的。而且,針對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的的身體活動可 以增進智能障礙學生運動能力改善體適能,養成規律性的運動習慣,

改善生活品質,減少日後引發慢性病的危險。

因此,教育部在 1994 年推動為期四年的「改進特殊體育教學計 畫」(教育部,1994);1999 年推動「改進適應體育教學中程發展計畫

」五年計畫(教育部,1999);2004 年推動「增進適應體育發展方案

」五年計畫(教育部,2004),這些計畫的重點在於適應體育相關法規、

課程與教學、師資培養、輔導評鑑、環境設備以及研究發展等方面。

因 此 可 見 , 政 府 已 經 愈 來 愈 重 視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的 健 康 體 適 能 。 體適能是我們日常生活體力的基礎,但由於生活習慣的改變,導 致學生體能普遍不佳,在諸多運動項目之中,跳繩是個老少咸宜的運 動,跳繩具有價格便宜、攜帶方面、不受場地、氣候的影響隨時隨地 都可上手,實在是一項經濟實惠又方便的運動項目,因此選擇跳繩做 做為訓練的項目,探討跳繩為體適能的影響,作為上課時之參考。

目前世界各主要的國家都經由立法來保障身心智障者的權利,而 在臺灣 1997 年訂定了「特殊教育法」,以保障身心障礙者可以接受適 性教育的權利。而有效的的適應體育教學,能經由動作技能的練習,

增加身心智障學生的體適能、生活技能、培養正確的自我概念以及人 際關係,進而改善自我的生活品質。對智能障礙學生而言,因其生長 發育、運動能力、學習特點的差異,更要以有創意、生動活潑的教學 方式來實施適應體育教學以達成有效的教學。

基於上述,本研究將運用「跳繩」,希望透過跳繩的活動課程,對 於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在經過 15 週的跳繩活動課程後,能在體適能上有 改善的效果。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