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傳統智力的意涵

第一節 傳統智力的意涵

「智力」,英文詞彙為 Intelligence,也可稱為「智能」(魏美惠,2005a)。智力 (intelligence)一詞雖為大眾熟知用以描述個人才智高低的用語,但卻很難確切界定其意 義(張春興,1999)。長久以來中外學者專家對「智能」賦予多重的定義。有關智力的 定義可說是眾說紛紜,之所以言人人殊,原因在於有關智力的理論繁多,從早期的單一 觀點取向到現在的多元角度觀點,說明了智力觀的發展漸趨向綜合性的多面向論點,有 關智力的理論也分別應用在各個不同職業領域、心理學與教育上,顯示出智力之研究為 近代教育心理學發展之重要議題。

就傳統智力定義而言,一般大眾提到智力,多數會聯想到「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 IQ)或「智力測驗」。認為經過測驗出來的分數即代表一個人的聰明程度。

但智力的定義真的如此狹隘嗎?究竟何謂智力?是單指某種能力?還是包含了眾多不 同能力之綜合?而智力可以代表一個人是否「聰明」嗎?我們又要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 聰明?當我們稱讚某人聰明時,我們所指為何?

研究者翻閱相關文獻,發現歷年來學者對於「智力」之定義說法不一,如桑代克(R.L.

Thorndike)認為智力是表現為學習的速度和效率,又認為智力是一種適當反應的能力;

斯騰(L.W.Stern)認為「一般智力就是有機體對於新環境完善適應的能力」;比奈(A. Binet)、

推孟(L.M. Terman)等人也都表示智力是適應環境的能力,比奈還特別指出「善於判斷、

善於理解、善於推理—這是智力的三要素」,並說明智力具三個特性:方向性、目的性、

批判性;推孟認為「一個人的聰明程度是與抽象思維能力成正比」;而韋克斯勒(D. Wechs -ler)則較全面地定義智力是「一個人有目的地行動、合理地思維和有效地處理環境的整 體能量」(引自李丹、劉金花,1994,頁 324)。綜合上述,中外學者專家對於「智力」

皆給予不同的定義,但大多一致認為智力是一種推理、認知以及學習的能力(魏美惠,

1996)。

學者張春興(1999)則認為智力之定義大致不外乎兩種取向—概念性定義及操作性 定義。操作性定義可將智力視為智力測驗所測得之分數,若以概念性定義為基礎,智力 的定義可包含以下五個概念:

1. 智力是抽象思維的能力。

2. 智力是學習的能力。

3. 智力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智力是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兩者交互作用,所發生發展而成的能力。

5. 個人智力的高低可由其外顯行為表現之,而操作性定義則指能實際測量的 具體能力,例如智力測驗所測得的能力。(引自張春興,1999,頁 338)

智力之定義雖可簡單分為概念性和操作性定義,但無法確切表達出智力理論上的要 義,且概念性和操作性兩種定義,在性質上並非相斥的,而是互補互依。張春興(1999)

為智力所下的定義為:

「智力是一種綜合性心理能力,此種綜合性心理能力是以個體所具遺傳 條件為基礎,在其對生活環境適應時,由其在運用經驗、學習與支配知識以 及肆應變局思維解決問題的行為中表現之」。(引自張春興,1999,頁 338)

研究者則認為要為智力下定義,須從各家學者理論加以探討,研究者參考 Sally Wendkos O lds, Diane E. Papalia(1990)(黃慧真譯)、張春興(1999)、魏美惠(1996)、

李丹、劉金花(1994)對於各家學者智力定義之分類方向,將傳統智力定義與理論闡述 如下:

一、 傳統智力:心理計量取向的智力理論(psychometric approach)

心理計量取向理論認為智力可經由智力測驗等方式衡量之。所謂心理計量取向是指 智力理論的建立以智力測驗為工具,採用因素分析的觀念與方法,從測驗結果中分析出 彼此相關的各個不同因素,然後即以分析所得的因素,用以界定智力的性質。

自從智力測驗創用以來,智力測驗已經變成評定智力高低的重要工具。1905 年法國 醫生比奈(A. Binet)及其同僚編製完成世界上第一套個別智力測驗--比西量表(Binet- Simon Scale),比奈將智力界定為判斷、推理和理解的能力。而後推孟(Lewis Terman, 1916) 提出由比西量表修訂而成的斯比量表(Stand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Fourth Edition),

將表示智力高低的心理年齡,改用智力商數(IQ)表示,也可稱為比率智商,成為後來最 為大眾最採用的智力測驗標準,常以 IQ 來判斷一個人的智力高低。美國臨床心理學家 魏克斯勒(Wechsler)則於 1939 年編製了魏貝智力量表(Wechsler-Bellevue Intelligence Scale),其後分化成適用成人、兒童青少年及幼兒的三套智力量表,魏克斯勒認為智力 是個人有合理的思考、目的的行動及有效適應環境的綜合能力。

後有多位學者依據心理計量理論提出許多不同的智力理論,研究者參考張春興

(1999)將各種智力理論整理後,簡單敘述如下:

二、智力二因論(two-factor theory of intelligence)

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Spearman)依據智力測驗結果,於 1904 年提出了智力二因論 (two- factor theory of intelligence)。他認為人有兩種智力,一種是 G 因素(general factor) 稱為普通因素,又稱一般智力,表現於一般生活活動上,智力測驗所測量的多屬一般因 素的智力。另一種則是 S 因素(S-factor),稱為特殊因素,又稱特殊智力,則表現於個人 在某方面異於別人的能力,例如:某人的數學分數比語文分數來得高出許多,則他的特 殊智力就是數學智力。斯皮爾曼主張,人類智力的差異,會表現在兩種因素的智力表現 上,但兩者的關係並不是一定的,例如有的人知識學科成就高,才藝學科成績也高。但 也有人在才藝學科方面優異,卻於知識學科表現平平。

三、 智力型態論( fluid /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Raymond B. Cattell)與何恩(Horn)於1963年提出智力型態論,

根據智力測驗結果進行因素分析,將智力分為兩類:

(一)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受先天遺傳因素影響較大,是屬於個人獲得知識的生物潛能,多半經由對空間 關係的認知、機械式記憶、對事物判斷反應速度等方面表現之,其發展到二十歲大 抵已達到巔峰狀態,之後將隨年齡增加而下降。傳統的智力測驗所測到主要是流體 智力,因此在實施智力測驗時,就會發現智力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的情形。

(二)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決定於環境與個人經驗的累積,是指個人所獲得知識與技能的程度。多半經由 語文字彙、經驗的連結、數理知識之記憶表現之,其相對流體智力,與年齡沒有關 係,而是與個體所接受的教育文化和經驗密切相關,主要和後天學習因素較有關聯。

四、 智力多因論 (multi-factor theory of intelligence)

由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E.L. Thorndike)所提出,他反對斯皮爾曼(Spearman)提出 的智力二因論,認為智力應是多種能力的組合,因此提出人類的智力應包含三種不同能 力:

(一)抽象智力(abstract intelligence):指運用語文、圖形符號、數理來從事抽象思 考的能力。

(二)機械能力(mechanical intelligence):運用感官、肢體從事工具操作的能力。

(三)社會性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代表在社會中與人相處的能力,也就是人際 關係的能力。

五、 基本心能論(primary mental ability)

美國心理學家賽斯通(Thurstone, 1938)提出基本心能論(primary mental ability),此理 論將智力區分出七個獨立因素,分別有:語文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語句流暢(word fluency)、數字運算(number)、空間關係(space)、聯想記憶(associative memory)、知覺速 度(perceptual speed)、一般推理(general reasoning)。因此,賽斯通的智力理論又被稱為群 因論(group-factor theory),賽斯通並根據他所發現的七種能力編制了一套智力測驗,稱 為基本心能測驗。

六、智力結構論(structure-of-intellect theory )

智力結構論

(

structure-of- intellect theory)則由美國心理學家基爾福特

(

Guilford, 1959;

1982)提倡。他認為人類的智力是思考的表現,智力包含了思維之內容

(

content)、思維運 作

(

operating)、思維之產物(product)三個心理向度,所以又稱為三向度模式(three-

dimensional model)。根據此種模式,智力是由 180 種不同心智能力所組成的,圖 2-1 即 可看出構成智力的三個向度,及形成的不同能力結構。

圖 2-1-1 Guilford(1959)智力結構論圖

資料來源:引自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頁343。台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依上圖,基爾福特將智力分為思維內容、思維運作、思維產物三個向度。在思維內 容的部份,指能引起思維的材料,如視覺、聽覺、符號、語意、行動。而用來進行思維 的心理活動,則決定思維運作的方式,包含:評價、聚斂思維、擴散思維、記憶保存、

記憶收錄、認知。思維產物指最後整理思維的結果,包括:單元、類別、關係、系統、

轉換、涵義。Guildford 在思維運作中提到「聚斂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及「擴散 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兩種智力運作表現。「聚斂性思考」指的是個體在憑藉思 考解決問題時,總是根據已有知識,循邏輯規則去尋求唯一的正確答案。「擴散性思考」

指個體憑思考解決問題時,針對問題情境,可同時想到數個可能解決方式,不囿於單一 答案或鑽牛角尖式的探求,也成為了後續「創造力」研究之濫觴。基爾福特用流暢性、

變通性與獨創性三種心理特徵來界定「創造」一詞

(

Guilford,1967),關於創造力的相關 意涵將敘述於後。另外,在思維運作中亦提及「記憶保存」與「記憶收錄」,可見記憶 能力也可是為智力的一環,因現今許多家長強調學業智力表現,又許多學科知識都需背 誦記憶能力,故本研究也將記憶力加入學業智力之範圍中加以探究。

綜上所述,傳統取向的智力理論,主要是將智力視為智力測驗所得的結果,從智力 測驗中可分析出多種因素的能力。由於智力測驗被大量運用,加上絕大多數的智力測驗 都以「學業智力」為核心,如:空間能力、數學能力、語文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記憶 力……等,過度強調智力測驗評量的結果,導致無論老師或家長在關心孩子的聰明程度 時,皆依據智力測驗施測所得的 IQ 指數或學業智力的分數來判斷(魏美惠,2002)。因 此傳統理論下對於智力的定義也就較為狹隘,這種偏狹的智力觀,流行了幾近一個世紀。

但智力測驗之結果是否真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智力表現,針對此一疑問逐漸有學者提出 了反思。

第二節 多元智力的意涵

1970 年代歐美許多專家學者,開始針對心理計量取向之智力定義提出反思,對於傳 統定義下的智力提出批評與檢討。他們認為智力不應只有智力測驗中的能力,也應該包 含社會學習認知能力等,這樣的概念開啟了多維取向智力的研究。學者紛紛提出不同的

1970 年代歐美許多專家學者,開始針對心理計量取向之智力定義提出反思,對於傳 統定義下的智力提出批評與檢討。他們認為智力不應只有智力測驗中的能力,也應該包 含社會學習認知能力等,這樣的概念開啟了多維取向智力的研究。學者紛紛提出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