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主要敘述進行本研究主要原因,並闡明欲了解之問題。本章共分為 五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了解研究目的與提出待答問 題;第三節:解釋重要名詞;第四節:界定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研究 的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科學」應是所有國民終生持續學習及關注的領域,它不但是國家發展 的基礎,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為了提升全民科學素養,除了實施學校正式 科學學習課程,更需要推動科學普及(簡稱「科普」)教育,以奠定全民終生學 習科學的基礎 (國科會,2013)。科學普及的目的是將科學知識傳達給社會大 眾,使大眾能了解科學系統如何運作,並進一步肯定科學研究、科學方法、

科學精神的價值與重要性,使科學活動成為社會文化活動的一環(陳政宏,

2002)。科普的範圍相當廣泛,並且利用出版品、多媒體、玩具、博物館等許 多不同管道傳播。科學教育白皮書(2003)揭櫫我國科學教育的目標為:使每位 國民能快樂學習,並了解科學之用、喜歡科學之奇、欣賞科學之美,期望能 藉由科學教育使科學扎根於生活與文化之中,民眾也能應用科學方法與科學

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理性批判社會現象,培養正確的科學態度與價值觀,

並對公共事物做出明智的抉擇。

隨著大眾科學的普及與科學教育意識的興起,非制式科學教育的發展在 臺灣逐漸受到重視,市場上科學普及的活動也日益增多,坊間林立許多科學 教育相關的科學營隊、補習班、才藝班等,活動種類多元並且以企業化的方 式強力推廣與行銷,科學普及已逐漸從公益性走向營利性的科普產業 (陳江 洪,2006),這些新型態的機構注重創新、服務與經濟效益,在定價、行銷、

設計的策略上也較以往不同。

雖然在業者的強力推銷與行銷策略的運用下,愈來愈多的家長願意花費 大筆金錢,為孩子在一般假日或寒暑假課餘時間安排參加科學教育活動。然 而,目前市面上並無完善的評鑑指標與認證制度確定活動師資之良窳,其中 擔任科普活動的指導員或協助活動執行的隊輔,常缺乏所需之「專業能力」, 這些「專業能力」並不只侷限於學科知識,科普活動的指導員與隊輔除了專 門知識外,從事專業活動時,也需要注重責任、倫理、執業道德、自主權及 不斷充實自我等服務態度(王喜青,2002; 陳美芬、張瓊月,2008),若無法 達成上述目標,活動舉辦的品質與成效便可能有待商榷,除此之外,也無法 長久經營或建立口碑。

研究者於就讀大學時期曾協助系上舉辦兒童科普營隊,擔任隊輔總連絡 人,負責聯繫調配各梯次由系上大學部一、二年級同學擔任之隊輔,與協助

處理營隊行政庶務等相關事宜,也前往各梯次地點觀察各班運作情形,並多 次參與活動前籌備會與活動後檢討會。在多次的參與經驗中,觀摩到許多優 秀專家講師的授課,並體會帶領非制式的科普活動有別於制式的教學,參與 活動的人員,必須具備一定之特質與專業能力,方能使活動圓滿順利。期間 也觀察到部分隊輔同學在多次的參與經驗下,逐漸成長,但也有部分隊輔,

面臨突發狀況時,無法有效立即解決問題,或是欠缺該活動所需具備之能力,

尚須資深隊輔或講師或研究者從旁協助方能順利運作。由此可知,了解兒童 科普活動營隊人員所需要的專業能力內涵是必要的,甚至針對不同職級建立 階梯式有系統的學習進程,相信對非制式科學教育的師資與學生的學習皆有 所助益。

許多研究者皆呼籲須確立營隊指導員之專業能力,並研擬指導員之專業 能力培訓課程或參考國外建立認證制度(鄭志富等人,1999; 王怡菁,2001;

詹文男、1987; 劉文禎、李健美、2002),國內解說人員目前在博物館或是 國家公園等環境教育有較完整的規劃,除此之外,政府對於科學教育活動專 業人員方面並無相關規範,李明芬等人(2012)指出,臺灣非制式教育認證制度 於 2005 年開始規劃,至今仍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例如法令的周延性,非制 式教育與制式教育的接軌等爭議,並提出必須兼顧前瞻性、全面性及可行性 的思考,建立認證制度的定位與配套規劃,使非制式教育朝向專業化與優質

化邁進。教育活動除了趣味與新奇,更應提供實質的教育內涵與知識,並且 注意活動之安全(吳崇旗、翁綾君,2011)。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優秀的教師,才會有好的教育,

唯有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教育才會有所進步。教師的素質近年來成為世界各 國教育改革的重點,國外如日本、澳洲、紐西蘭、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 家皆訂定教師專業標準,以建立優秀專家教師的形象與專業能力指標

(Brouwer, 2007; Gilis, Clement, Laga, & Pauwels, 2008; Huntly, 2008; Koster, Dengerink, Korthagen, & Lunenberg, 2008 ; Tang, 2008)。而國內也有許多研究 針對訂定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表現之標準計畫(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2007;

何福田與羅瑞玉,1992; 張俊紳,2000; 張德銳、吳武雄、曾燦金、許籐繼、

洪寶蓮與王美霞,2004; 楊深坑、黃嘉莉、姚佳雯,2011; 潘惠玲、王麗雲、

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2004)。由此 可見,科學師資的養成與其專業成長皆為值得關注的重要課題,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在 2009 年出版的 Learning Science in Informal Environments:

People, Places, and Pursuits 書中提到非制式環境下的科學學習經驗對於孩童 在學校的科學學習有正面的幫助,這些將使他們未來考慮從事科學有關的職 業或養成透過愛好和其他日常活動終身學習科學(NRC, 2009),由此可見,非 制式科學學習與制式學習同等重要,非制式科學活動的師資也應受到重視,

各師資培育機構必須思索如何能提升科學教師素質的師資培育方案,以建立

科普活動師資「評鑑指標」,提升教學專業與教師地位,除了成為專業社群的 共識,以作為修正專業表現之基礎,亦能樹立對外界的專業形象(潘惠玲等人,

2004)。

科學教學現場是複雜且多變的,有效的專業學習與成長,無法一朝一夕 達成,必須藉由師資培育的訓練以及與教學現場的經驗累積,才能達成建立 科學教師之專業形象與能力指標 (連思漢、熊召弟,2010)。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快速變遷與新型態的科普活動興起,科普活動師資 所具備的專業能力與強調之內涵也有所不同,有需要重新檢視,本研究藉由 專家訪談,諮詢相關人員的看法,建立科普活動營隊師資之專業能力內涵與 分級,研究結果可提供國內科普師資培育機構及教師專業成長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