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普活動營隊與非制式科學教育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科普活動營隊與非制式科學教育

本節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討科普活動的意涵;第二部分探討臺灣 地區之科普活動與營隊;第三部分則探討非制式科學教育與其重要性。

一、 科普活動之意涵

科學普及(Science popularization)就是將科學普及化。利用科學傳播 的方法將科學知識、科學觀念、科學方法等推廣、普及於一般外行人(謝 瀛春,2006)。陳政宏(2002)也提到科學普及的目的是將科學知識傳達給 社會大眾,使大眾能了解科學系統如何運作,並進一步肯定科學研究、

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的價值與重要性,使科學活動成為社會文化活動的 一環。

英國物理學家兼小說家 Snow 於 1959 年提出 The Two Cultures,指 出人類社會中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缺乏溝通,就像是兩種不同文化的 人們。彼此互不相識,漸行漸遠,甚至對科學、科學知識的普及等問題 存有歧見,成為社會進步的重大障礙,所幸近數十年來,這種氣氛逐漸 消弭,許多科學家、教育工作者開始致力於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以提升民眾的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

在強調終生學習的今天,「科學」應是所有國民必須持續關注的領域,

除了實施學校正式科學學習課程,更需要推動科學普及教育,以奠定全 民終生學習科學的基礎。

二、 臺灣地區之科普活動與營隊

臺灣進行科學教育約 40 年,在博物館推廣科普活動方面,臺灣自民 國 45 年起,成立第一座科學教育中心(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往後陸續 興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 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與最近即將完工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等非 制式科學教育機構,各機構之整理如下表 2-1-1 所示。

表 2-1-1

娛樂性與教育內涵等多重特色,不但提供民眾豐富的展示內容、動手操 作來體驗科學的機會,更能啟發社會大眾對科學之關懷與興趣,為自然 科學的長期發展建立基礎。近幾年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為推廣大 眾學教育,實施科普活動計畫,常利用假日於科博館等場域,辦理一系 列以創新、多元、通俗及趣味的科普活動,內容包含科普演講,科學展 示、動手做、趣味科學等,以促進民眾對科學的興趣。

而謝瀛春(2006)指出在國外科學普及則有更悠久的歷史,例如英國 的「公眾理解科學」運動,藉由媒體來增進成年人、家庭與社區團體對 科學的興趣和認識,而美國則透過全國科學基金會(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贊助大眾媒體之科學傳播活動,並以「非正式科學教育」為 名,編列推動社區性的科學傳播計畫預算,並且製作科學性的廣播節目、

獎勵良好的科學新聞報導、拔擢對科普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

在營隊方面,李榮晉(2008)整理夏令營營隊類型可分為:住宿營、

旅遊營、日歸營、特殊營與學校及戶外教育營。而本研究之科普活動營 隊之性質則偏向特殊營,提供了科普活動相關課程給兒童。研究者整理 臺灣地區經常舉辦之科普活動相關營隊,因舉辦機構眾多,僅列出規模 較大或歷史悠久等指標性機構,如表 2-1-2 所示。由表中可知,舉辦的 機構大致可分為產業界、非營利組織、學校等三大類型,活動對象通常 為國小至國中階段學生,課程內容包含趣味科學遊戲、趣味科學實驗等

動手做之科學課程,課程設計包含操作、思考、解題、創造、科學原理 的認知以及態度的養成等元素,研究者以「科學營隊(科普營隊)」為關 鍵字輸入 GOOGLE 搜尋引擎得到 9,350,000(833,000)項結果,若設定條 件限制於臺灣、繁體中文、過去一年,則約有 194,000(11,100)項結果,

其資料量仍然十分可觀,可見臺灣地區對於科學營隊的需求與市場相當

表 2-1-2(續)

暑假舉辦營隊,陳江洪(2006)指出這種以企業化的方式強力推廣與行銷 之新形態行業顯示科學普及已逐漸從公益性走向營利性的科普產業。然 而,國內較少有關於營隊的研究,研究的主題多數聚焦於規劃設計、消 費行為、滿意度、成果報告等,較少針對工作人員或師資等專業能力方 面進行探討,因此,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再針對科普營隊方面的師資專業 能力進行了解。

三、 非制式科學教育與重要性

非制式科學教育的發展逐漸受到重視,NSTA (1999) 指出非制式教 育是由一些組織或機構所發展出教室外的課程或體驗,這些組織或機構 包含營隊、博物館、戶外教學、在家學習。非制式的組織或機構具有重 要的角色,它能與制式教育達成互補也能對科學素養的提升有所貢獻

(Laherto, 2012)。不同的教學情境與領域所建立的評鑑指標也會有所不同,

非制式科學教育的師資也有建立評鑑與認證制度的必要性,因此本研究 針對科普活動營隊,詢問專家在非制式科學教育場域的經驗並探討科普 活動營隊師資應具備之能力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