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共分為四節,主要內容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名詞釋義 與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台灣多元文化思潮的興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英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湧入了大量的移民潮,

衝擊了各國原本的民族結構,使族群(ethnic group)的議題浮上檯面(Watson, 2000)。1960 年代以後,族群意識與民權運動促使非裔美人意識覺醒,企圖爭取 長期被忽略的權利與弭平差別待遇,「熔爐」(melting pot)式的同化理念逐漸受 到挑戰,從美國開始延燒,開啟了多場世界性的抗爭運動,國際政治充滿挑戰傳 統的氛圍。有感於此,聯合國曾於 1995 年四月在澳洲雪梨召開「全球文化差異 大會」,當時參與國家達成了以下共識:

當前的世界特徵之一就是各種文化差異並存,目前只有不到 15%的國家是一元種族 國家,世界各地族群衝突不斷,弱勢族群認同的呼聲越來越強。因此,各國應採取 多元文化論的具體政策,在肯定民主自由的體制下,實行教育、語言、經濟、社會 等的制度性措施,以追求族群共存共榮的觀點。(張錦華、黃浩榮、洪佩民,2003:

130)

漸漸受到關注的族群議題,使「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一詞在 1960 與 1970 年代間交織孕育而生。Banks(1993)認為,所謂「多元文化主義」指 的是一種哲學思維與運動,認為一個多元社會的性別、種族、族群與文化的多樣 性,必須反映在教育機構的所有制式結構中,包括成員、價值規範、課程以及學 生組成。Banks 對多元文化主義的定義是來自於多元社會的存在,這也是多元文

化主義興起的重要因素,即正視我們存在於多元的社會之中。陳美如(2000)提 及,多元文化主義主張面對各種差異,在保有自身文化特質的同時,也隨時在與 差異接觸中,吸取差異文化的精髓,促使本身文化的創新與進步,文化即透過此 一過程不斷變遷。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更於 2001 年,正式發 佈了「文化多樣性宣言」,當中第一條宣言:「文化多樣性:人類的共同遺產」, 肯認了人類文明中各種族群和社會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

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跨越時間和空間。這種獨特性和多元性體現在由人類創造的族群 和社會中。作為交流、革新和創造的源頭,文化多樣性對於人類而言如同生物多樣 性對於大自然般的必須,就此意義來說,它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應該得到承認和肯 定,以造福現代和後代子孫。(UNESCO, 2001)

施正峰(2005)認為,多元文化主義強調的是對於文化差異的尊重、相互承 認彼此的文化認同,也就是將「認同政治/差異的政治」(Identity politics/Politics of difference)當作論述的中心,此觀點正視了個人的族群認同與族群間的文化 差異。而洪泉湖等(2005)指出,多元文化主義乃是希望透過行動,改變因不同 位置所產生的壓迫結構,讓各文化的各種主體性得以真正的共存。至此,多元文 化觀點成為國際社會處理多族群衝突的新趨勢,如何平等的對待弱勢族群,彰顯 文化的多元性,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議題的表現(洪泉湖等,2008;張建成,2010)。

在世界各地紛紛重視各種文化差異並存的同時,多元文化思潮也悄悄萌芽於 臺灣社會中,影響著臺灣政治社會和教育學術的發展(魏玫娟,2009)。張建成

(2007)論及,臺灣多元文化在政治方面迄今主要仍與「四大族群」的論述有關,

在教育方面,則是源自原住民教育。

一、政治社會的發展

張茂桂(1997)在其〈臺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一文中指 出,臺灣的「政治轉化」與「族群對立」,是一個從「省籍問題」到「族群問題」,

從爭取「民主」、「人民自決」到爭取「主權獨立」,以及從一個「同質化」的中 華民國民族主義,到分裂出新的對立的民族主義的問題。在此所謂的「族群」乃 是政治衝突過程中的產物,是用來進行政治權力分配、不同社會組織方式與意識 型態系統抗爭時利用的一個文明發明。而從上述中可發現,臺灣多元文化思潮同 樣是植基於「族群」議題之上。它的興起,和臺灣各路的政治菁英希望重構一個 集體的「共善」基礎,以緩和政治對抗、尋求族群和解有關,因此,對「多元文 化主義」的政策或哲學意涵,並未經過太多的討論(張茂桂,2002b)。

隨著 1980 年代解嚴後,政治氛圍逐漸趨向自由民主化,本土意識覺醒使得 整體的臺灣社會開始訴求對多元文化的尊重,昔日許多遭受壓迫的少數族群及弱 勢團體也起而爭取合理公平的對待,如原住民族「正名」運動,迫使政府開始正 視族群議題的重要性。最後,終於在 1994 年 8 月,國民大會代表修憲,將憲法 增修條文之「山胞」修正為「原住民」。而因應這股改革訴求日益壯大,1997 年 7 月修訂《憲法》,增修條文第 10 條第 11 項中出現了多元文化的字眼,其內容 為:

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 障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並 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予以保障扶助並促 其發展,其辦法令以法律定之,對於金門、馬祖地區亦同(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1997)

張茂桂(2002a)認為,這樣的憲法修訂條款,呈現兩個意義:1.出現「原 住民族」以及「民族意願」等詞句,取代原來的「原住民」一詞,等同於在《憲 法》中正式認定臺灣是「多民族」組成的主權國家;2.出現「多元文化」的概念,

雖然只是對「原住民族」而言,但我國為多元文化族群的根本方向,儼然已定。

2000 年號召本土化的民主進步黨首度執政,使得原本在中國國民黨一黨專

政下型塑的意識型態開始瓦解,朝向對多元文化的尊重,例如陳總統於 2001 年 參加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總統府廣場前所舉辦的「族群和諧、客家心願」活動時,

發表聲明:「中華民國是一個多元族群與多元文化的國家,憲法中明定:『國家肯 定多元文化』,這就是我們的基本國策。肯定多元文化,表示不同文化的各族群、

各民族是一律平等的,是彼此尊重,是和諧相處、共存共榮的。」2002 年將 1996 年成立之「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改名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後者的「民 族」的「族」,一字之增,等於正式承認原住民為國境內具有「民族」地位特殊 群體的官方立場。教育部 2005 年-2008 年之施政主軸以「培養現代國民」、「建立 臺灣主體性」、「拓展全球視野」、「強化社會關懷」做為四大綱領,其中,「建立 臺灣主體性」的綱領,以尊重多元文化為主要策略,行動方案包括發揚臺灣各族 群文化與特點、發展新移民文化。為了因應新移民族群的需求,行政院 2006 年 修改《人口政策綱領》,當中強調尊重婚姻、家庭及養育子女之多元價值觀,創 造友善及尊重多元之教育內容及環境,並積極推廣性別平等及終身學習觀念,以 促進族群平等,開創多元文化新社會(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綱領,2006)。

除上述之外,為回應本土族群的集體訴求,2004 年總統大選後,民主進步 黨於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的《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中多次提及「多元文 化」一詞,並於前言標舉多元文化主義的主張,做為在國家認同與族群關係等議 題上的指導原則:

本黨的執政更回應各本土族群的集體訴求,在實施鄉土文化與母語教育、重建原住 民族主體性和振興客家文化尊嚴的任務上,一直居於各政黨中開創的領導地位,並 深刻體認沒有多元化就沒有本土化政策。為了鞏固民主、提升文化國力,讓各族群 能在新國家中共生共榮,本黨應進一步深化黨綱中多元文化主義的主張,建立各族 群相互接納、共同參與建構國家的公民社會,完成政治民主化之後的第二波社會文 化改革任務。(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2004)

劉美慧(2009)認為這項決議文強調摒棄壓迫的同化政策或片面的融合政策,

主張尊重差異、共存共榮的多元文化政策。以上這些政策實踐,無論是為客家族 群、原住民族或新移民族群等,除了表達對文化多樣性的肯認,更進而走向多元 文化主義,因為多元文化主義保障所有的公民平等參與,有助於各式各樣人類的 和平交往以及社會凝聚的建立(陳儀深、林美容、葉海煙、林有土,2004)。

二、教育學術的提倡

張茂桂(2002a)的研究指出,臺灣有關「多元文化」一詞的使用,大都集 中在教育學術領域。將多元文化落實於教育中可從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議委員會 1996 年《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第三章「綜合建議」中,窺知多元文化教育 的改革方向: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在於肯定人的價值,重視個人潛能的發展,使每個人不但能 珍惜自己族群的文化,也能欣賞並重視各族群文化與世界不同的文化。在社會正義 的原則下,對於不同性別、弱勢族群、或身心障礙者的教育需求,應予以特別的考 量,協助其發展。此處我們特別提出現代多元文化教育的兩個重要主題,一為原住 民教育,二為兩性平等教育(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議委員會,1996:37)

這是教育政策中最早出現「多元文化教育」一詞的文件,顯示政府對多元化 教育已開始重視。至此,相關政策開始營運而生,如 2004 年頒布《性別平等教 育法施行細則》第二條中,明文提及:「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任何人不因其 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而所謂 的實質平等,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通過《婦女政策綱領》,其中「落實具

這是教育政策中最早出現「多元文化教育」一詞的文件,顯示政府對多元化 教育已開始重視。至此,相關政策開始營運而生,如 2004 年頒布《性別平等教 育法施行細則》第二條中,明文提及:「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任何人不因其 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而所謂 的實質平等,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通過《婦女政策綱領》,其中「落實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