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合唱是人類表現和諧美好的一種藝術形式,透過不同聲音有秩序地交融在一起,發 出自心靈的共振。在小學階段,合唱是學校音樂教育中重要的一環,透過合唱與人互動,

感受合唱之美。如果在此階段可以得到一位優秀的合唱指導教師的引導,對學生的成長 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透過合唱活動,可以培養兒童對事物的洞察力和同心協力的團隊精神,使歌聲融入 和聲的美感中,進而同享共同歌唱的快樂,因此合唱活動是學校音樂教育中重要且影響 深刻的音樂學習項目之一(許雲卿,1993;莊璧華,2011;廖悌妏,2011;歐遠帆,1997)。

作為音樂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式,合唱在培養高素質的學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加合唱團的兒童比未參加合唱團的兒童,有顯著更好的學業成績和社交能力,此外,

大多數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表示,兒童在學業上的表現與在合唱團歌唱有顯著的關係

(Chorus America,2009)。因此,兒童參加合唱團能夠從多方面提升自身能力。

合唱活動是學校不可或缺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近二十年來,兩岸教育部為提升學 校人文藝術的水準,都制定了一系列指導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的法規和文件。其中,臺 灣於2008 年修訂公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18 年頒布「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課程綱要」,在音樂課程方面皆提到透過合唱方式進行歌唱,學唱不同文化風格的 歌曲,進而使學生體驗多元文化(教育部,2008、2019)。大陸教育部於 2011 年頒布「義 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中小學階段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

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教育部[陸],2011)。由此可見,合

唱教學在大陸中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重要地位,這也同樣與臺灣藝術領綱不謀而合,合唱 活動在兩岸中小學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

兩岸中小學階段皆舉辦全國性音樂比賽,臺灣稱為「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大陸稱 為「全國中小學文化藝術節」,其中兩者都包括合唱的項目,比賽過程由地區開始層層 選拔,小學階段參與合唱的積極性較高。而合唱活動也較為多元,除了可以代表學校參 與各級別的合唱比賽,也可以在校際與社區間進行藝文表演。因此,合唱指導教師需根 據不同活動之特性、學生之條件、運用不同之方法與手段相適應。隨著時代發展,人們 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和對藝術享受的追求,合唱藝術得到發展。合唱作為一種藝術活動,

也是兩岸學校重點發展的團隊選擇之一。

合唱活動除了能讓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基礎能力外,更可透過團隊的模式讓學生以 分工合作的方式從事藝術學習與表演,從而增強與他人共同創作美妙音樂之成就感,而 合唱團指導教師又在其中扮著關鍵角色,不僅需要肩負合唱團的歌聲訓練,同樣還要承 擔合唱團的團務管理。

合唱團指導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對整個合唱團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 該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音樂知能。合唱指導教師應當轉變教學理念,敢於吸收先進的教 學理念和審美觀念,應用到合唱排練中(黃茜雨,2020)。合唱團指導教師在組織合唱團 的過程中,須審慎地進行團員的選拔,處理師生、親師的關係,並與學校行政溝通協調,

進而使合唱團能長期發展,這些都是作為一個組織者和管理者應具備之能力(林杏莉,

2006;黃輔棠,1999)。

行之有效的合唱訓練方法,是合唱團成功重要因素,訓練的成效與表現,關鍵在於

指導教師個人的專業能力。在訓練前,指導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曲目,挑選合唱作品就像 創作音樂作品一樣,它需要知識,計劃和創造力(Baoeker,2002)。在訓練時,指導教

師需培養學生健康優美的歌聲,科學合理的聲部分配,並採用各種教學策略進行歌曲教 唱(周迪亞、汪靜一,2018;楊鴻年,2004;鄭妮,2019)。

研究者為了研究合唱團之教學,蒐集近二十年(2000-2020)國內外文獻資料,依據 主題可分為合唱教學實務之研究,包含合唱比賽、選曲、教學方法之面向,也有針對合 唱指導教師之研究,包含教學信念、教學技巧、合唱組訓等。依據對象可分為合唱團曲 目、著名合唱指揮家之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可分為調查研究、個案研究及行動研究。

由於合唱團教學之獨特性與主觀性比較高,因此大部分論文之研究法多採用質性研究。

研究者在大陸曾任四年小學音樂教師,期間持續擔任合唱團指導教師,目前在臺灣 學習音樂教育,看到兩岸在合唱上有諸多交流,研究者也對此產生興趣。兩岸在小學階 段都非常重視合唱團培養,但研究者發現,由於師資培育與教育制度的不同,合唱團指 導教師之教學實務各有特色。因此,研究者各選擇大陸與臺灣一位教師,作為個案研究 之對象,以瞭解不同背景下合唱指導教師的教學實務。希冀研究結果為研究者未來的合 唱教學提供實際之借鑒,同時亦提供合唱指導教師教學實務更多面向之經驗參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