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小學合唱團指導教師教學實務之個案研究~以劉慧霞老師與鄭吟苓老師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小學合唱團指導教師教學實務之個案研究~以劉慧霞老師與鄭吟苓老師為例"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Music College of Music.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小學合唱團指導教師教學實務之個案研究 ~以劉慧霞老師與鄭吟苓老師為例 A Case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Primary School Choir Directors ~Taking Mrs. Huixia Liu And Mrs. Yinling Zheng As Examples 陳威廷 CHEN, WEI-TING 指導教授:潘宇文博士 Advisor: PAN, Yu-Wen, Ph.D.. 中華民國 109 年 7 月 July 2020.

(2)

(3) 謝辭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從下定決心來臺灣學習,到開始動筆寫下這篇心路歷程,我 知道,這段時光即將成為我無法忘懷的一段記憶。兩年的學習時間非常充裕,臺灣小班 化的教學模式,於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課堂參與體驗,也不乏是一項挑戰。每週的報 告和作業,都成為伴隨我學習生活的日常。從小就聽聞: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百聞 不如一見,來到師大才發現,確是如此。這裡有頂尖的的師資,優秀的同學。當然,不 免俗的,我要衷心感謝這段時光所有遇見的人。 父母之恩,無以為報,首先我要對我的父母說一聲聲謝謝!是你們養育我成人,支 持我的每一項決定,讓我來臺灣學習沒有後顧之憂。這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 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唯有變成更好的自己才不會讓你們失望。 導吾以狹路,示吾以通途,亦師亦親亦友,承蒙老師不棄。感謝親愛的導師潘宇文 教授,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潘老師是那麼的體諒學生,處處為學生著想。只要我找潘 老師 meeting,老師不管有多忙,都會盡力擠出時間,有幾次連午飯都顧不及吃放在一 旁,結束後立即投入下一位同學的論文指導或是學校教學工作中。過程中潘老師從來沒 有抱怨過一句,您無時不刻的微笑和積極樂觀的態度對我來說,是一份堅持下去的動力。 今年年初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我頓時手足無措,因為原定的研究計劃已無法如期 實施。而潘老師鼓勵我,調整了研究方法,以使我的研究得以完成。 高山仰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要感謝本論文的口試委員:陳曉雰教授與莊 敏仁教授,感謝兩位教授對我的研究進行專家效度以及仔細批閱。謝謝曉雰老師在研究 法的課程中每一次作業的認真批改,不僅是壓力,更是動力。謝謝敏仁老師在我遇到困 難時對我的鼓勵與安慰,並給予您最大的努力幫助我,還會用勵志的故事讓我重新鼓足 勇氣繼續前行。在師大的兩年,當然難忘的還有與每一位音樂教育組老師在課堂中相處 的點點滴滴:莊惠君教授充實而又風趣的課堂,讓我體會到臺灣課堂與大陸的不同;林 小玉教授強大的課程組織教學能力,透過不同的方式讓我們暢所欲言;吳舜文教授的課 堂仿佛就像與朋友交談一般的自然,每次又都能讓我們感覺乾貨滿滿。難忘師恩,感恩 在師大遇到每一位博學的大師們! 當然,還要感謝本論文的研究對象,劉慧霞老師與鄭吟苓老師。受到疫情影響,原 計劃觀摩兩位教師合唱排練的計劃雖暫未實現,但幸好還是透過與兩位教師遠距離視訊 得以成功完成論文。兩位教師都是在兒童合唱排練領域具有優異經歷的前輩,透過與兩 位優秀教師的接觸,讓我對於合唱教學也有了新的認識,非常感謝兩位教師百忙之中不 吝分享珍貴資料。 求學路上,離不開同伴們的陪伴和幫助。謝謝銘磊學長在我無法返台期間幫我處理 各類事項,還有對於我未來的建議。謝謝婧君學姐一直以來對我的鼓勵,不厭其煩幫我 解答各種問題。謝謝恩旎、文瑤、筠琁在我論文口試時提供的各項幫助,還有曉峰、君 儒、忻慧、淨淳,與你們一起學習真的很幸運。唯一的憾事,是無法與你們一起拍畢業 照,但我還是想說,感謝你們一直都在! 難忘臺灣,難忘臺師大,難忘音樂教育組,唯有感恩記心中,未來在自己的腳下, 願我們都能變成更好的自己,不負青春。. 陳威廷 2020 年 6 月 i.

(4) .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小學合唱團指導教師之教學實務,透過訪談劉慧霞老師與鄭吟苓老 師,瞭解她們的合唱教學理念與合唱教學方法。本研究採質性之個案研究法,以嵌入式 的多重個案設計為分析單位。研究者以自編之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與兩位個案教師進行 一對一訪談,同時,輔以相關文件資料分析,整理歸納以下研究結論: 一、劉老師認為小學合唱團指導教師需有扎實的音樂基礎知能,合唱團的教學應以培養 學生綜合素養為重點。在進行招募團員時應多方面考量甄選渠道與學生特質,指導 教師在合唱團中要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並與學校行政做高度配合以使行政支援提 供持久助益。 二、劉老師善於運用隱喻式描述向學生傳達健康優美的歌唱方式。在選曲時主要考量學 生能力與活動實際情況等因素,運用音感遊戲與體態律動提升團員音樂基礎能力 與呼吸技巧,並採整體視譜演唱的方式進行歌曲教唱。 三、鄭老師認為合唱指導教師應樹立多元合唱觀念,參加合唱團有益於培養學生的良好 品行與提升自信。學生的音準能力以及家長支持是團員招募時的重要考量,與此同 時,在團隊管理中對學生與家長應保有公平公正且真誠的態度。此外,學校的行政 支援將有助於合唱團長期發展。 四、鄭老師善於把多樣的外文歌曲填上中文歌詞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曲風。在教學時, 運用母音發聲訓練與律動以加強氣息支持,並依據團員音樂經驗與音色特點進行 聲部分配,在此基礎上透過視覺輔助與隱喻式描述提升團員歌唱表現水平。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對合唱團指導教師、學校行政單位、教育管理單位以及未來研 究提出建議作為參考。 關鍵詞:小學合唱團指導教師、教學實務、合唱教學理念、合唱教學方法、小學合唱團 ii.

(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s of two primary school choir directors: Mrs. Huixia Liu from Yiwu and Mrs. Yinling Zheng from Taipei. The interview method was utilized in this qualitative case study to understand their choral teaching concepts and choral teaching methods. The embedded multiple case design was used as the analysis unit.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a one-on-one in-depth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ith two directors, and also analyzed the relevant documents. The major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Mrs. Liu believed that the director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choirs need to have solid knowledge of music. The choir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When recruiting members, the selection channels and student qualit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many ways. A 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the group, and a high degree of coordination with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get the lasting assistance and supports from administrators.. 2.. Mrs. Liu often used the metaphorical description to convey healthy and beautiful singing skills to the students. The abilitie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purpose of the activities were th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of repertoire selection. She also used music games and body movement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basic music abilities and breathing skills, and utilized the sight-singing method to teach songs.. 3.. Mrs. Zheng believed that the director should establish the students’ various concepts of choir, such as participating choir could cultivate good behaviors and enhance selfconfidence. When recruiting members, the student's intonation and parental support wer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The director should have a fair and sincere attitude to all students and parents. The supports from school administration could help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choir.. 4.. Mrs. Zheng often selected foreign choral songs but filled with Chinese lyrics to provide students diverse repertoires. She used vowel vocal exercises and body movement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breath support skills. The students’ music experiences and tone qualities were the basis of the arrangement of vocal parts. The visual assistance and metaphorical description were applied to elevate students’ performance level.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horus. instructors, school administrative units, education management units and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choir director, teaching practice, choral teaching concepts, choral teaching methods, primary school choir iii.

(6) 目次 謝辭....................................................................................................................................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學校合唱團之教學理念 ......................................................................................7 第二節 學校合唱團之教學方法................................................................................... 12 第三節 學校合唱團教學之相關研究..............................................................................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9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41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45 iv.

(7)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劉慧霞老師合唱教學實務之結果分析........................................................... 49 第二節 鄭吟苓老師合唱教學實務之結果分析........................................................... 57 第三節 兩位個案教師教學實務之綜合討論........................................................... 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9 第一節 結論 ........................................................................................................... 69 第二節 建議 ................................................................................................................ 73 參考文獻...................................................................................................................................76 附錄 .........................................................................................................................................83 附錄一:訪談大綱...................................................................................................................83 附錄二:《訪談大綱之專家效度意見彙整表》..................................................................84 附錄三:《修訂之訪談大綱》...............................................................................................87 附錄四:劉慧霞老師訪談記錄...............................................................................................88 附錄五:鄭吟苓老師訪談記錄............................................................................................103 附錄六:節目單...............................................................................................112 附錄七:招生單...............................................................................................113 附錄八:教學省思...............................................................................................114 附錄九:教案...............................................................................................115 附錄十:歌詞填寫...............................................................................................117 附錄十一:合唱曲目...............................................................................................118. v.

(8) 表次 表 1 學校合唱團之相關研究......................................................................29 表 2 研究階段所對應之訪談問題.......................................................................39 表 3 訪談大綱內容審查之專家背景....................................................................40 表 4 研究對象訪談時間表.................................................................................42 表 5 研究資料代碼一覽表.................................................................................46. vi.

(9) 圖次 圖 1 歌聲訓練金字塔.........................................................................................13 圖 2 學生歌聲特質分析卡..................................................................................16 圖 3 長音、頓音練習.........................................................................................18 圖 4 合唱排練隊形............................................................................................19 圖 5 合唱演出隊形............................................................................................20 圖 6 研究流程圖 ......................................................................................... 44 圖 7 鄭老師繪製的合唱團發聲練習..........................................................................60 圖 8 鄭老師繪製的合唱基本拍型 ............................................................... 61. vii.

(10) 第一章 緒論 合唱是人類表現和諧美好的一種藝術形式,透過不同聲音有秩序地交融在一起,發 出自心靈的共振。在小學階段,合唱是學校音樂教育中重要的一環,透過合唱與人互動, 感受合唱之美。如果在此階段可以得到一位優秀的合唱指導教師的引導,對學生的成長 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透過合唱活動,可以培養兒童對事物的洞察力和同心協力的團隊精神,使歌聲融入 和聲的美感中,進而同享共同歌唱的快樂,因此合唱活動是學校音樂教育中重要且影響 深刻的音樂學習項目之一(許雲卿,1993;莊璧華,2011;廖悌妏,2011;歐遠帆,1997) 。 作為音樂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式,合唱在培養高素質的學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加合唱團的兒童比未參加合唱團的兒童,有顯著更好的學業成績和社交能力,此外, 大多數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表示,兒童在學業上的表現與在合唱團歌唱有顯著的關係 (Chorus America,2009)。因此,兒童參加合唱團能夠從多方面提升自身能力。 合唱活動是學校不可或缺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近二十年來,兩岸教育部為提升學 校人文藝術的水準,都制定了一系列指導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的法規和文件。其中,臺 灣於 2008 年修訂公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18 年頒布「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課程綱要」,在音樂課程方面皆提到透過合唱方式進行歌唱,學唱不同文化風格的 歌曲,進而使學生體驗多元文化(教育部,2008、2019)。大陸教育部於 2011 年頒布「義 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中小學階段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 豐富的表現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出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使. 1.

(11) 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教育部[陸],2011)。由此可見,合 唱教學在大陸中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重要地位,這也同樣與臺灣藝術領綱不謀而合,合唱 活動在兩岸中小學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 兩岸中小學階段皆舉辦全國性音樂比賽,臺灣稱為「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大陸稱 為「全國中小學文化藝術節」,其中兩者都包括合唱的項目,比賽過程由地區開始層層 選拔,小學階段參與合唱的積極性較高。而合唱活動也較為多元,除了可以代表學校參 與各級別的合唱比賽,也可以在校際與社區間進行藝文表演。因此,合唱指導教師需根 據不同活動之特性、學生之條件、運用不同之方法與手段相適應。隨著時代發展,人們 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和對藝術享受的追求,合唱藝術得到發展。合唱作為一種藝術活動, 也是兩岸學校重點發展的團隊選擇之一。 合唱活動除了能讓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基礎能力外,更可透過團隊的模式讓學生以 分工合作的方式從事藝術學習與表演,從而增強與他人共同創作美妙音樂之成就感,而 合唱團指導教師又在其中扮著關鍵角色,不僅需要肩負合唱團的歌聲訓練,同樣還要承 擔合唱團的團務管理。 合唱團指導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對整個合唱團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 該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音樂知能。合唱指導教師應當轉變教學理念,敢於吸收先進的教 學理念和審美觀念,應用到合唱排練中(黃茜雨,2020)。合唱團指導教師在組織合唱團 的過程中,須審慎地進行團員的選拔,處理師生、親師的關係,並與學校行政溝通協調, 進而使合唱團能長期發展,這些都是作為一個組織者和管理者應具備之能力(林杏莉, 2006;黃輔棠,1999)。 行之有效的合唱訓練方法,是合唱團成功重要因素,訓練的成效與表現,關鍵在於. 2.

(12) 指導教師個人的專業能力。在訓練前,指導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曲目,挑選合唱作品就像 創作音樂作品一樣,它需要知識,計劃和創造力(Baoeker,2002)。在訓練時,指導教 師需培養學生健康優美的歌聲,科學合理的聲部分配,並採用各種教學策略進行歌曲教 唱(周迪亞、汪靜一,2018;楊鴻年,2004;鄭妮,2019)。 研究者為了研究合唱團之教學,蒐集近二十年(2000-2020)國內外文獻資料,依據 主題可分為合唱教學實務之研究,包含合唱比賽、選曲、教學方法之面向,也有針對合 唱指導教師之研究,包含教學信念、教學技巧、合唱組訓等。依據對象可分為合唱團曲 目、著名合唱指揮家之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可分為調查研究、個案研究及行動研究。 由於合唱團教學之獨特性與主觀性比較高,因此大部分論文之研究法多採用質性研究。 研究者在大陸曾任四年小學音樂教師,期間持續擔任合唱團指導教師,目前在臺灣 學習音樂教育,看到兩岸在合唱上有諸多交流,研究者也對此產生興趣。兩岸在小學階 段都非常重視合唱團培養,但研究者發現,由於師資培育與教育制度的不同,合唱團指 導教師之教學實務各有特色。因此,研究者各選擇大陸與臺灣一位教師,作為個案研究 之對象,以瞭解不同背景下合唱指導教師的教學實務。希冀研究結果為研究者未來的合 唱教學提供實際之借鑒,同時亦提供合唱指導教師教學實務更多面向之經驗參考。. 3.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依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旨在瞭解兩位個案小學合唱團指導教 師之教學實務。 承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劉慧霞老師之合唱教學實務為何? (一)劉慧霞老師之合唱教學理念為何? (二)劉慧霞老師之合唱教學方法為何? 二、鄭吟苓老師之合唱教學實務為何? (一)鄭吟苓老師之合唱教學理念為何? (二)鄭吟苓老師之合唱教學方法為何?. 4.

(1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教學實務 本研究之主要變項為教學實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受自身教學、學生學習情況、 教學環境的理解等經驗性知識的影響(林素華,1999),教學實務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 程中一切與教學相關之理念與方法(蘇芳儀,2007)。合唱團在教學實務方面可能遇到 的問題,大致包括行政與音樂教學兩方面(賴鳳翎,2014)。 本研究所探討的教學實務係指個案合唱團指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教學理念與教 學方法。於教學理念方面,指個案教師之音樂學習經歷、對合唱團價值的看法、團員招 募方式、與學校行政支援的溝通等內涵。於教學方法方面,指個案教師歌聲訓練、曲目 選擇、教學策略等內涵。. 5.

(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可分為以下幾點,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選擇分別任教於義烏市和臺北市小學合唱團指 導教師各一位,指導合唱團年資達到十年以上,在合唱比賽中有佳績之教師。本研究 之小學合唱團係指代表學校參賽之校隊,而非一般之校本性社團。.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僅以個案小學合唱團指導教師為研究對象,探究指導教師於合唱團教學之實 務。2020 年初,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的影響,研究者無法進入學 校現場進行教學觀摩,因此,僅以遠距視訊訪談的方式對個案教師進行教學理念與教 學方法的資料蒐集。. 6.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據研究目的,將研究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與探討,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 學校合唱團之教學理念,第二節為學校合唱團之教學方法,第三節為學校合唱團教學之 相關研究。. 第一節 學校合唱團之教學理念 本節探究合唱指導教師在合唱實務中之教學理念,以下將從指導教師於團員招募、 行政支援以及師生與親師溝通之教學理念分述之。. 一、團員招募 組建合唱團對於整個合唱團的發展速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選好合適的團員,是 合唱團成立的第一步,也能使排練過程更加順暢。 (一)招收對象 陳宇(2018)指出在一般情況下,小學兒童合唱團會從不同年級選擇人員組成,以 減少合唱團因都由同一年級的人員組成而造成斷層的情況發生,從而可以更好地保證合 唱團可持續發展,學校可考慮一年級到三年級和四年級到六年級兩個階段保證梯度性。 孫恩惠(2015)同樣也認為合唱團應安排不同年級的學生,每學年新學期開始為合唱團 遞補新隊員,有利於新老團員交替。 雖然兒童合唱團適宜接納不同年齡層的合唱團員,但 Wilson(2003)指出高年級的 學生比低年級的學生更快地發展技能,擁有扎實的歌唱和保持和聲的能力。而低年級的 學生雖然不那麼自覺,但他們敢於嘗試新的技能,為合唱團帶來熱情與新鮮感。因此,. 7.

(17) 不同年齡段學生相互融合有利於為合唱團提供一個的良好成長環境。 (二)招收要求 許允麗(1994)調查發現,在甄選國小兒童合唱團團員時,最重要的是考量學生的 音色、音質及聽音能力,陳雲紅(2007)認為須注意學生的音準及音色。陳宇(2018) 指出佛山市兒童合唱團在進行兒童合唱團成員招收工作時,會針對學生的音色、音準和 樂理知識等情況挑選合唱隊員,還會透過識譜能力、模唱能力來分班。黃珮雯(2012) 的研究結果指出應特別重視團員的技巧能力及團員的生理條件。 陳宜君(2015)認為在選拔團員時,選拔工作應不少於兩次,盡量避免音色特殊的 孩子,除了要音色柔美,還要考慮音色的融合度。沈茂枝(2009)指出可以從識譜能力、 音感能力、節拍穩定性、有無學過其他樂器來作為遴選依據。李欣怡(2009)、周虹慧 (2009)認為團員選拔還應考量團員的品德,以便於日後能參與正常的排練訓練。 團員遴選可依學校規模採取不同的遴選方式,也可視學生的音樂技能與品德作為遴 選的依據,遴選方式考量面向越多,愈能甄選適任之團員。 (三)團隊管理 王德愉(2007)認為合唱團管理、訓練、演出等事宜,必須經由教師的輔導,而團 隊的指導教師即是輔導者。合唱團員的行為表現對合唱團整體發展影響甚,為了避免破 壞團體秩序而降低團練效率,指導教師必須扮演紀律維護者的角色(高子晴,2005)。優 秀的團隊需要營造良好的團隊氣氛及建立嚴謹的團隊紀律,藉由師生之間與學生同儕之 間共同營造融洽的團隊氛圍,對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林杏莉,2006)。 吳秋芳(2007)表示團規的制定,指導教師要以身作則的遵循,來達成團體規範。 由以上可知,團隊的管理實際上是人的管理,營造融洽的團隊氛圍與非常重要。此. 8.

(18) 外,團隊紀律有利於團隊管理的有效開展,可透過實行師生共同討論而訂定之團規,以 培養學生自我約束的能力。. 二、行政支援. 合唱團指導教師的工作除了音樂上的排練外,還包括不少和計劃、分工、決策等與 人事有關的責任。以下分別從練習時間、練習場地以及行政支援範圍進行探討。 (一)練習時間 李奇峰(2009)認為可於週三下午或週六上午時間訓練,黃珮雯(2012)指出可利 用晨光時間或固定時間進行訓練。陳志淵(2006)認為可利用寒暑假進行一到兩周的密 集訓練,以避免在漫長假期能力下降的問題。陳康(2003)指出,即使是老練的指揮, 也應有一詳細的練習步驟及時間分配的腹稿,甚或是清楚寫下來的練習時間表,經驗尚 淺的指揮應學習詳細寫出每首樂曲的練習時間。 (二)練習場地 許惠雯(2003)指出訓練場地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練習的情緒及效果,演奏具備充裕 的空間、回音的控制與隔音性佳的條件為理想的練習場地。施姍佑(2003) 認為優質的 環境能造就高學習效率,合唱團需要透過長期的練習才能有所成果,故應規劃可使用之 教室或空間作為練習場所,而練習場地應是一個與外界隔絕之空間,不受任何外在之乾 擾,才能達到有效率的練習。陳康(2003)指出練習室內的鋼琴擺放位置應清楚的看到 指揮、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座位間須有適當的空間。學校應提供一個固定安靜、音響 效果較佳,以及設備齊全的練習地點給與合唱團隊必要的支持(林杏莉,2006)。 錢大維(2009)認為理想的排練場地應該是木質的,能夠用 f 的力度演唱很小的回. 9.

(19) 聲,以人均 2.5-3 平方米的面積計算場地大小。如 20 至 30 人的室內合唱團的排練場地 不能少於 60 平方米,而 50 至 60 人的合唱團則不能少於 150 平方米。合唱團員的相隔 距離以一人隔開一人的前後左右距離進行演唱。相隔太近誰都不敢唱,相隔太遠大家都 大聲唱,要讓每個人都「豎」著耳朵唱,則是最佳的間隔空間。 (三)行政支援範圍 學校行政支援包括諸多方面,應彈性調整指導教師授課內容、安定教師情緒、協助 輔導學生入團障礙和課業問題、協調家長及級任教師意見之溝通工作等,並經由事先計 畫樂團經營相關內涵。黃珮雯(2012)的研究結果指出指導教師最需要行政給予合唱團 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援,在成立樂團之前,學校可以透過校務發展委員會會議,討論學 校本位課程,根據學校發展特色來制訂計劃,需考量經費的籌措與應用、教師的聘請、 比賽的問題及成果發表等細項(林淑美,2003)。. 三、師生與親師溝通 團體教學中最容易碰到曲目上的技巧困難、無法突破或是團員間感情與相處的問題。 指導教師須適時輔導學生負面情緒與行為,經由互動、溝通,培養學生挫折忍受力,將 有助掌握練習進度與效果(林淑美,2003)。 而簡曉瑩(2003) 認為指導教師的工作項目首先應重視個別差異,團員在進入樂團 後,會因個人的資質、努力不同而有所差異,指導教師應利用課後時間,對程度落後或 適應不良之團員進行個別輔導,同時也可透過小組成長或其他團員代為溝通與協助。其 次,提升團員的學習興趣。為增加團員的新鮮感與注意力,可變化練習的方式,指導教 師亦可穿插一些活動課程,如說笑話戲劇表演、經驗分享等,還可建立獎勵制度已增強 團員的出席率及學習意願。. 10.

(20) 一個團體,實際上是兩個團體,一個團體是學生,另一個是家長。如果家長這個團 體管好了,團體教學就順利,就有保障(黃輔棠,1999)。在林杏莉(2006)的研究中可 見親師關係的維護影響團體教學與團體教學之成效。 綜合上述之文獻,指導教師要扮演多種的角色,對學生有個別差異的教學及溝通, 而教學過程中也需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整個團體才能好好掌握的學習進度及效果。而 在親師關係中有家長的支持,也是整個團體運作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11.

(21) 第二節 學校合唱團之教學方法 小學是培養兒童合唱的重要階段,從五歲開始到青春期來臨之前是人聲的童聲期 (潘宇文,2011),這期間的歌聲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馬革順(2002)指出合唱訓練要訓 練團員具有調整自己的聲音來適應集體音響要求的能力,要加強演唱表現上的敏捷性, 及對作品藝術再現方面的內在積極性與主動性。以下分別從學校合唱團之基礎訓練、歌 曲教學進行文獻探討。. 一、. 基礎訓練. 歌唱是人類的天賦本能,不論是個人獨唱或是與人同唱,皆是社會生活中最常見且 深受喜愛的音樂活動,歌唱是學校音樂教育中重要的教學活動(潘宇文,2011)。兒童合 唱教學,其素材可包含暖身、發聲、發音、視唱,以及節奏的基礎訓練(陳宜君,2015) 。 以下分別透過暖身活動技巧、聲部訓練來進行基礎訓練的闡述。 (一)暖身活動技巧 陳建玲(2017)提出,合唱是聲樂表演藝術中的高級表現形式,由多個聲部組合而 成,從音域的寬廣,表現力的豐富,音樂的立體感方面,都遠遠高於其他聲樂演唱形式。 楊鴻年(2004)指出合唱訓練中幾個對立統一關係,包括了呼吸與發聲、發聲與吐字、 氣、聲、字與行腔。 在歌唱暖身活動中,須包含呼吸、共鳴、發聲等技巧的基本訓練,並將這些技巧用 於歌曲演練中,透過八至十五分鐘的時間,分為五個步驟進行:伸展練習、呼吸練習、 共鳴練習、發聲練習(潘宇文,2011)。而這些技巧正好形成特性與培訓過程,構成一個 具階梯層性的歌聲訓練金字塔,如下圖 1 所示:. 12.

(22) 圖 1 歌聲訓練金字塔 資料來源:潘宇文(2011,124) 1. 伸展練習 有好的姿勢,才有好的呼吸,有好的呼吸才有好的歌唱,正確的歌唱姿勢是發展美 好聲音的首要條件。陳巧姑與陳姬姜(2018)指出,在合唱訓練最開始的階段,需要進 行熱身活動,主要方式如下: (1)腰部活動:上半身左右轉動,前俯、後仰或左右側彎,雙手可適當配合。 (2)肩部活動:向左右轉動頭及頸部,俯頭、伸頸及仰頭、伸頸,頭略俯,然後順 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轉動。 (3)臉部活動:用手指或手掌按摩面部及頸部,兩手四指前端由前額中部分別向 左右兩邊按摩,由額部經頭頂部向後按摩。 2. 呼吸練習 楊鴻年(2004)指出呼吸訓練,除藝術要求外,主要是要解決三個問題:吸氣量、 控制技能及氣與聲結合的正確比例關係。其要領為: (1)吸氣時切忌抬肩(2)緩吐時逐 漸增加停頓次數(3)要求孩子注意不吸不吐(停頓)時的腹部保持控制狀態的感覺,並. 13.

(23) 自行對吐氣長度進行計數(4)每種練習最後均要將餘氣迅速吐出(5)結束時做一些緩 解和放鬆練習,以便鬆弛全部呼吸器官。 站立時,應該上身挺拔,揚眉,鼻上部有擴展感,嘴略張,臉部表情舒展具有振奮 感。接著擴張兩肋,橫膈膜下降,空氣同時透過鼻和口吸入,注意避免鎖骨提起。呼氣 時,兩肋保持擴張的狀態,控制氣息流出,保持連續均勻。呼吸器官的活動是在大腦控 制下吸氣肌肉群與呼氣肌肉群相互協調制約的整體活動,呼吸練習的過程,是引導合唱 團員提高呼吸器官的協調、控制能力(陳巧姑、陳姬姜 2018)。 呼吸循環產生的氣息,是歌唱發聲的原動力,採用「胸腹式聯合橫膈膜呼吸法」是 最自然、最理想的歌唱呼吸方式,可利用吹風車、吹蠟燭、子音回聲等方式進行練習(潘 宇文,2006)。康美鳳(2010)指出做胸腹式呼吸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吸氣時肩膀 一定不能抬起,送氣時胸腔保持挺拔,注意胸肌與橫膈膜之間的拮抗作用。 馬革順(2002)提出呼吸是歌唱發聲活動的原動力,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時,才 能產生良好的歌唱聲音,並進一步指出歌唱時的呼吸是需要加強訓練的,歌唱時的呼吸 是透過鼻腔和口腔同時進行的,吸氣時不能太深,要培養兩肋擴張小腹微收的習慣。 呼吸練習的時間應該是頻繁練、短時間(一兩分鐘也可以)的。此外,這種練習對 於穩定兒童的情緒,集中兒童的精神也有好的作用,練習的方法為: (1)學生放鬆站立, 雙腳稍分開,腿伸直,體重平均地放在兩腳上, (2)兩手叉腰, (3)兩手掌護著腰稍向 前挪動,使兩手的中指之間剛剛能接觸到, (4)保持上述姿勢,閉上嘴,隨著指導教師 呼的一、二、三、四的口令,從鼻慢慢平靜的吸氣。這時胸部可以挺起,但不要聳肩, (5)吸氣過程中注意兩手的中指指尖,可以感受到兩中指慢慢分開,(6)突然停住吸 氣,改為呼氣,有意識地使中指指尖的距離保持吸氣時的狀態, (7)在進行上述呼氣練. 14.

(24) 習時,兩手中指指尖距離逐漸縮小,但在尚未接觸到之前,驟然閉嘴,把剩下的氣息呼 出來,這瞬間兩側肋骨收縮,兩中指指尖相接觸,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呂水深、繆裴言, 1990)。 錢大維(2009)指出良好的呼吸是建立在自然狀態下的,以聞花的形態和剛開始打 哈欠的狀態下自然吸入並感受到兩肋向下擴張即可。用聞花與打哈欠來練習慢速吸氣, 用收到驚嚇的感覺來練習快速吸氣,吐氣時,可以用盡可能慢的速度發 S 音來練習慢吐。 3. 共鳴練習 在正確的歌唱姿勢與呼吸支持的配合下,歌唱共鳴練習是學習「面罩」(mask)唱 法,即運用較高且較前的唱法,以此產生明亮且具傳聚力的歌聲。 共鳴的變化調節嗓音的特質與響度,自聲帶起至嘴吹及鼻孔之間的可變腔體,稱之 為聲道(包括口腔、咽腔、鼻腔),是主要的共鳴器官,也是歌唱共鳴技巧訓練的重要部 位(潘宇文,2011)。在訓練時,首先可藉由意念與想象力的輔助,引導發聲氣息在共鳴 腔體裡行進的方向,來加強歌唱時對不同共鳴點的感受,其次當學習調整呼吸氣息與共 鳴位置之間的關係時,可利用特定功能的字音(如鼻聲子音[m])配合適當的母音,以不 固定音高之抑揚聲調,來訓練共鳴聲區的擴張與銜接(潘宇文,2006)。 楊鴻年(2004)提出共鳴訓練最好的方法是弱聲唱法與哼鳴唱法。弱聲唱法在於能 保持聲音的集中而「焦點」形成高位置,哼鳴唱法則要求上下牙不能要緊,雙唇鬆閉, 舌根放平,唱時唇部及鼻腔有輕微的震動感,好像聲音是從鼻上端發出似的,然後慢慢 張開唇部來唱母音。 用 M,N 和 NING 的哼鳴方式是尋找共鳴點和形成共鳴的好方法(馬革順,2002; 錢大維,2009),良好的哼鳴應該放鬆喉部,舌頭放平,放鬆下巴,上下牙齒間有食指粗. 15.

(25) 的縫,嘴唇放鬆至似合非合的狀態,用打哈欠的方法太高軟齶,想著腹部的氣息向上, 向前一直奔向眉心處。 4. 發聲練習 呂深水、繆斐言(1990)指出兒童歌唱發聲訓練必須遵循三個原則:第一,兒童發 聲適宜使用「頭聲發聲」 ,第二,指導兒童歌唱發聲必須將追求音質作為第一位,第三, 訓練兒童歌唱發聲,要採用大致從小字二組 d 開始的下行音階。兒童歌唱發聲與成人歌 唱發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範疇,用成人歌唱發聲的概念和方法來考慮和指導兒童歌唱發 聲,是不易獲得明顯效果的。 透過過發聲練習,可以培養準確的音節、曲調、和聲音域及清晰的發音,從而產生 優美的歌聲。兒童合唱的歌唱發聲訓練要建立不同於說話的發聲狀態,練習時,可從最 基本的發聲狀態長音和頓音開始練習,見下圖 2 所示:. 圖 2 長音、頓音練習; 資料來源:陳巧姑、陳姬姜(2018,56) 做長音練習時,前一個長音收聲後,要注意跟隨指揮的手勢吸氣和起聲,再出下一 個長音。第一次發出長音後,要求每個合唱隊員邊聽整體的音響,邊調節自己的歌聲。 做連續斷音練習時,要保持呼氣器官動作、延後部位狀態與聲音位置的穩定(陳巧姑、 陳姬姜,2018)。 馬革順(2002)提出發聲開始的一剎那叫「起聲」。「起聲」有「激起」和「舒起」 兩種,兩者的區別在於繩帶的靠攏與否。在訓練「起聲」時,先慢慢地吸氣,當氣息吸. 16.

(26) 入到一定程度時,就維持不呼不吸的狀態。思想上做好積極準備,聲帶併攏,這時應將 喉結下降到最低限度。當準備好時,便以橫膈膜的突然向內擠壓,發出韻母「a」。當該 音一發出,便立即收住,然後再發出第二次、第三次。 楊鴻年(2004)指出合唱訓練中最基本的要求是:齊、准、合,主要體現在發聲、 節奏、語言三個方面。從發聲而言,要做到(1)正確而良好的起聲, (2)正確而良好的 基音,(3)正確地擴大音量。 呂水深、繆裴言(1990)指出發聲練習對於起音的聯繫有很大作用,之前的發聲練 習大都用「lu」演唱,作為起音練習,必須用「ku」或「ko」來唱,練習時,應注意: (1)聲音是否明亮, (2)有沒有摻雜氣息聲(漏氣音), (3)氣息呼出的瞬間是不是同 時發出聲音,(4)發音的瞬間音高是否正確。 設計發聲練習時,需考量兩個教學要項: (1)要與個人或團體歌聲統整訓練之「遠 程目標」有關, (2)與課堂即將演練的曲目之「近程目標」相互配合(潘宇文,2006)。 因此,暖身互動需要伸展、呼吸、共鳴、發音技巧共同配合才能事半功倍,透過訓 練,應該做到:高而不擠,低而不壓,弱而不虛,強而不炸。 (二)聲部訓練. 1. 歌唱試音 透過試音的程序,合唱指導教師可以瞭解每位團員的水平、能力以及音質(陳康,. 2003)。指導教師能從歌唱試音中瞭解每位學生的歌聲特色、音樂基礎能力、學習經驗 與人格特質,而從學生的歌唱試音中,所獲得之「音色」與「音域」特質資料,將是合 唱聲部分配的重要依據,試音可根據時間的考量,採取個人或小組的測試。而測試時, 指導教師常需藉由學生所演唱之自選曲、視唱曲、曲調發聲型等,將其歌聲表現做立即. 17.

(27) 的特質分析。分析的內容應涵蓋音域、舒適音域、音色、音準、音群記憶力、聲部獨立 性、視唱能力等項目,以助於接下來的教學準備工作(潘宇文,2006)指出。設計「學 生歌聲特質紀錄卡」協助指導教師蒐集、紀錄與保存歌唱試音過程中所獲得重要資料。 如下圖 3 所示:. 圖 3 學生歌聲特質分析卡 資料來源:潘宇文(2006,112) 2. 聲部指派 從學生的歌唱試音中,所獲得之「音色」與「音域」特質資料,是合唱聲部指派的 重要依據。陳巧姑、陳姬姜(2018)指出兒童合唱分為高、中、低三個聲部,高聲部由 明亮、清晰的音色為特點,中聲部以抒情、柔美為特性,低聲部以溫暖、恬靜為標誌,. 18.

(28) 靈巧、童真的歌唱是兒童合唱的特點。 合唱隊形的配置,對舞臺表演時歌聲傳遞的音響效果,有深切的影響。潘宇文(2006) 認為指導教師可根據聲部位置、樂曲結構、聲音特質、音樂能力、生理與心理等五項因 素考量,進行座位配置工作。 陳巧姑、陳姬姜(2018)提供了兒童合唱團在演出與平時排練時隊形的參考,通常 情況下,高聲部與低聲部分別適合站在指揮的左右手邊,根據曲目、合唱團聲部分配的 情形以及演出舞台的要求與限制,可根據實際情形進行一下合唱排練隊形的安排,如下 圖 4 所示:. 圖 4 合唱排練隊形 資料來源:陳巧姑、陳姬姜(2018,76) 兒童合唱演出隊形,合唱指導教師可以根據各個團的具體情況,在這種基礎之上做. 19.

(29) 出調整,如高音聲部的兩個分聲部不是左右並列,而是第一聲部列於前排、第二聲部列 於後排等,排練隊形如下圖 5 所示:. 圖 5 合唱演出隊形 資料來源:陳巧姑、陳姬姜(2018,77) 兒童合唱的排練隊形,各聲部均能以較近的距離面對指導教師,以便指導教師對每 個聲部更直接地掌握,聲部交錯的合唱隊形,好似由許多組「重唱」疊合起來,合唱音 響更加融合豐滿。有的合唱團還會把若干組重唱部分在舞臺兩側,甚至不知道觀眾席兩 側,這樣會使音響更具立體感。但是這樣的隊形與排列,要求每個合唱隊員必須有較高 的合唱技能和樂感,同時要求有相當強的把握和合作能力。合唱團領唱通常站在合唱團 的前邊、指導教師於鋼琴伴奏的左側。領唱者的位置既要便於看到指導教師、鋼琴伴奏, 又不阻礙指導教師於鋼琴伴奏之交流。 楊鴻年(2008)認為合唱團完美的音響質量不僅取決於各聲部聲音的質量與團員的 藝術修養,並且和隊形的排法有著密切的關係。即使合唱團人數很少,正確的排法也可 使其音色具有穿透力,音響更有層次,更富力度的變化,基本的排法使用弧形排法,能. 20.

(30) 達到省不得相互交織與融合。若受舞臺條件限制,不得不用直線排列時,盡量使兩段成 員隊列帶有曲線,以彌補其不足。 根據上述文獻可知,聲部分配需顧及人才、教材及合唱團總人數。指導教師亦可從 歌唱試音中,可得知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音域、音色、音準等訊息,教師可依據這些 訊息來聲部指派。合唱團隊形不同的指揮對於不同的隊形有不一樣的偏好,可以考慮以 下原則:不要單模仿別人的隊形、互助互惠、弧形排列、團員之間相互空間。. 二、. 歌曲教學. (一)選曲 教材的選擇包括音樂元素、偏好、適當性、文學性的面向,而主要影響合唱指導教 師選擇的因素為發聲、旋律、歌詞以及自己的偏愛(Hedden & Allen,2019)。而馬革順 (2002)則認為選曲時,要考慮作品多樣化的特點,不能完全按照指揮個人的興趣,還 須根據實際情況而定。Wilson(2003)指出,應為合唱團制訂一年的曲目計劃,主要包 括:美國民歌、外語歌曲、藝術歌曲、愛國歌曲、流行歌曲,明智的音樂可以讓孩子廣 泛欣賞各種類型的音樂。參加音樂比賽時,選曲是非常重要的,董華貞(2009)認為, 比賽的選曲與參賽團體的程度有關,樂曲的選擇會直接激勵參賽團體,也能敦促其他學 校不斷進步。潘宇文(2001)認為根據學生的年齡與經驗選曲,應考慮學生歌唱的能力, 如音域與音感等、歌詞的趣味性與適切性、音樂認知等。 陳康(2003,78)對於教師選擇曲目提出五項建議: 1. 樂曲來源:應了解有哪些資源,以及在什麼地方可找到合適樂譜; 2. 明確的計畫與目標:應針對其所擬定的短、中及長期訓練目標,來選擇適合的. 合唱曲目;. 21.

(31) 3. 樂曲是否能吸引人:於選曲時,應考量到教師自身是否也喜歡該曲,且希望與合 唱團員一同分享、練習及參與演出; 4. 音樂是否具有藝術價值:應為合唱團員挑選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考慮該曲是否 值得教導; 5. 音樂上的考慮因素:包含樂曲的歌詞是否符合該樂曲特質、樂曲是否具有挑戰性、. 樂曲性質的多樣化、演出之場合、樂曲鋪排適合該團團員、聲部分配是否平均、. 合唱團本身的能力等層面。 陳巧姑、陳姬姜(2018)指出選擇兒童合唱作品,一般要從作品文學(歌詞)、音樂. 和技巧三個方面加以考慮。文化要符合社會文化、道德規範,音樂要有較好的藝術品位、 審美情趣,技巧要讓合唱團力所能及。 (二)音感訓練與讀譜 1. 音準訓練 在合唱比賽中,音準為評判標準中最客觀也最重要的項目。若合唱團沒有解決音準 問題,即使演唱中情感再真摯、音色再優美也無法給聽眾良好的聽覺享受(王一凡,2012)。 莊敏仁與黃玉偉(2010)建議指導教師在歌曲範唱時,須考量適切的翻唱歌聲類型、音 色與音準。合唱是以人聲作為樂器的音樂表現形式,因此音準問題是合唱指導教師必須 關注的問題,須找出出錯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陳康(2003)認為主要成因包括:不正 確的呼吸方法、發聲方法、姿勢、環境因素、時間因素等。楊鴻年(2004)認為影響音 準有諸多因素,包括:速度、節奏、力度、音區、旋律線、和聲、作品調式調性、音律、 呼吸、換聲區、聲音位置、吐字等等。 合唱的音準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旋律音準與和聲音準(楊鴻年,2004;錢大維,. 22.

(32) 2009)。兩者既相互獨立,有相互聯繫;既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隨著音樂的進行,他 們需要不斷地變化和調整。影響音準有諸多因素,主要包括情緒、發聲技術、音樂形態、 音量音區的關係、調性色彩、指揮動作等。 陳巧姑、陳姬姜(2018)認為合唱中音準訓練的六點原則:純音程的演唱要平穩, 大音程的演唱要單方面擴展,小音程的演唱要單方面縮減,增音程應唱的寬,減音程要 唱的窄。 上述各種影響音準的因素,都是相互糅合在一起的,在解決排練中某個具體的音準 問題需要做具體的分析。當然要完善解決音準問題並不單純是技術手段的問題,而是要 求全面的藝術修養與內在聽覺的訓練,培養團員敏銳的反應能力,以及團員與指揮間的 相互合作。 2. 音量訓練 陳巧姑、陳姬姜(2018)認為,合唱團員中的每個個體的發聲器官是有差異性的, 要追求聲部的一致性,並不等於讓每一位團員用完全相同的音量演唱,而是使每位團員 既要積極參與又不突出個人。 兒童的聲帶平均長度為 8 至 10 毫米,而兒童的肺活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一,切忌使 用過度的胸聲,否則兒童會用大量的氣息去叫喊。用中等力度的氣息來表達是訓練的關 鍵,在完全建立共鳴後,才能逐漸增加音量(錢大維,2009)。 陳康(2003)指出,控制音量變化的能力取決於團員的年級與歌唱技巧,年級較輕 的團員,未必有能力唱出音量如高中團員所能做到的強度。因此,指導教師須瞭解合唱 團音量極限,以免損耗甚至損害團員的聲音。 3. 音色訓練. 23.

(33) 音色是由諧音的程度和強度決定的,音色的融合取決於指導教師和合唱隊員的反應 與調控、審美觀與藝術個性(陳巧姑、陳姬姜 2018)。 兒童合唱分為高、中、低三個聲部,可透過彈性練習來訓練以及和弦色彩的不同來 尋找音色,盡早建立打小三和弦不同三和弦的感覺,這裡要注意的是,中聲部的和弦三 音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音色的亮度(錢大維,2009)。 (三)排練程序 王德愉(2007)認為樂團的訓練過程有一定的程序與步驟,訓練及運用的方法是否 適宜,關係到樂團演出的成敗。錢大維(2009)指出兒童合唱以 40 分鐘為一個時間段 為宜,排練一般以興奮有關器官和肌肉開始,做一些長音型的氣息練習和級進型的慢速 音階練習,然後逐步過度到拓展音域的琶音練習和跳進練習;透過相關練習解決本次排 練作品的難點;完整演唱作品,找出需要細排的或者技術上有困難的部分;作品細排, 這也是排練的核心部分,指導教師應迅速找到演唱困難的主要矛盾;解決一系列問題之 後,將作品再演唱問題。 范儉民(1990)認為訓練合唱的步驟可分為:分部唱、合唱、分段唱、全部唱等, 練習時可按照學生的音樂程度高低、樂曲難易程度來活用這些訓練方式。陳學謙(1990) 認為合唱曲歌唱時,應採用新舊歌的交錯教學才能讓學生注意力集中,練習的方式可採 用齊唱、分組齊唱、分組接唱、對唱、讀上、閉口哼唱、默唱、跟琴唱、離琴唱、回音 唱、二重唱、三重唱、二部或三部合唱等,教師可依照學生的程度,採用不同的教學法 來指導學生。 陳巧姑與陳姬姜(2018)指出保證合唱團演唱水平的關鍵是連續型、系統性。指導 教師要有周密的排練計劃,認真備課,每次排練的進程都應力爭有新的進步,每次排練. 24.

(34) 要讓合唱團員感到愉快並有新的收穫,讓其盼望著下一次的排練,每次排練結束要認真 總結得與失,並籌劃下一次的排練,通常分為以下三步進行: 1. 準備活動 合唱排練的基本程序,包括熱身活動和呼吸練習,引導合唱團集中注意力,心態平 靜,使發聲器官逐步進入歌唱發聲狀態。 2. 發聲練習 發聲練習包括歌唱的發聲技巧訓練,包括音準、節奏以及和聲協調訓練,還包括合 唱團員敏捷反應能力的訓練,語音的訓練等。 3. 歌曲排練 排練一首新作品前,要先把作者及有關作品創作背景介紹給合唱團員,用講解、範 唱、在鋼琴上彈奏或播放有關音響資料等方法,以幫助大家感知這首歌曲,啟發對作品 的興趣,也可以直接開始學唱新作品,隨著排練的深入,逐步引導合唱團員對作品由陌 生到喜歡,慢慢進入藝術的境地。歌曲排練主要包括:練唱樂譜、練唱歌詞、總體排練 三個環節。 在兒童合唱教學過程中,手勢訓練對改善兒童的語調具有積極作用,手勢和動作訓 練的結合可能是合唱訓練中一種強大的教學策略(Liao & Davidson, 2016)。合唱指導 教師應具備合唱概念,也應依據這些概念建立有效的教學策略(郭書汎,2011)。因此, 合唱的歌唱基本練習應以追求統一為基本目的。 錢大維(2009,56)認為兒童合唱的時間為 40 分鐘為宜,將合唱基本程序分為五 步: 1. 興奮器官與發聲肌肉。. 25.

(35) 2. 解決重難點。 3. 完整演唱,找出需要細排或苦難的部分(指導教師未預料到的)。 4. 作品細排,找到主要矛盾,如音色問題、咬字,逐個問題解決。 5. 完整演唱,發現新問題,解決問題。 (四)指揮準備⼯作 Mark(1996)指出美國國家音樂教育者協會提出音樂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包括具 備豐富的音樂知識並以熟練的技巧來演奏、伴奏、歌唱、指揮能力,能夠指導並評估其 他人的表演,依個人的感覺來組合聲響,透過多樣化的聲音組合與即興來展現對音樂元 素的瞭解,有能力來鑑別並選擇令人滿意的聲音組合,根據學校的環境來創作並安排演 出,能夠確認並解釋所有音樂的組合型態、探討各種音樂組合的影響以及描述聲音在音 樂創作下的使用意義。 董華貞(2008)表示,兒童合唱團指導教師所應具備的音樂專業知能主要有兩大項 首先是指導教師應具備選曲能力,選曲必須能夠適合團員的程度,難易要適合團員的能 力以及能讓團員自然且順暢地表現出來。其次是指導教師應具備指揮能力,指揮是樂團 的靈魂人物,對團員的影響很大。因此平日需和團員培養良好的默契及互動,此外指揮 必須要具備聽的能力以及解決樂器技巧問題的能力。 大陸教育部為了推動中小學音樂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每三年都會自下而上地進行 中小學音樂教師基本功比賽,其中合唱指揮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師必備的技能之一也成為 比賽的一個項目。王小明(2011)指出很多教師為了比賽準備一兩個曲目,而並非真正 掌握合唱與指揮的技能,也不太清清楚具體的內涵,是目前存在的問題。陳建安(2010) 認為,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合唱指揮水平遠不能適應中小學合唱課堂的教學要求,更滿足. 26.

(36) 不了愈來愈被重視的學校合唱活動的時間需要。 陳康(2003)指出,指揮須擁有熟練的指揮技巧,讓團員透過指揮的動作,清楚瞭 解要求。指揮的動作必須能夠到達從心所欲的境界,因為這樣他便可以不再擔心自己的 預備拍是否清楚、擊拍的圖形是否準確等指揮技巧上的問題,從而全神貫注關注於音樂 的處理上。 陳巧姑、陳姬姜(2018)指出,兒童合唱指導教師應具備以下條件:豐富和靈敏的 音樂感、對合唱團和樂隊演唱的組織能力、熟練的作曲理論與創作實踐、較熟練的鋼琴 演奏技能、瞭解歌唱的原理和聲樂技巧、全面文化素質的提高。指揮不僅僅是簡單的揮 拍子,划拍子,重要的事賦予每一個指揮語言動作以生命。 馬革順(2002)主張:沒有計劃和準備,就不應該出現在合唱隊員面前;對作品不 瞭解或不熟悉,就很難指揮別人,也不應立即進行指揮。梁芸韶(2013)提出指揮是影 響音樂團隊成敗的關鍵因素,應具備的專業知能包括:音樂專業知識、團隊組訊能力、 良好的聽覺和至少精通一項樂器,此外,合唱指導教師也需有領導能力。 廖玫茹(1993)指出國小合唱指揮教師,所需具備的專業知能有對位法、和聲法、 配器法與樂器學的知識、音樂史的常識、理論的研究、彈奏鋼琴基礎、靈活的暗示能力、 超強記憶的背譜能力、音程、節奏、和聲、音感訓練、指揮技巧、聲樂、樂譜訓練、語 言的學習等。黃珮雯(2012)認為合唱教師認為心理及人格特質是指揮最需要具備的領 導者特質。專注於學習並擅於使用各種表徵的指揮,相較於除了形體以外幾乎沒有其他 方式的傳統指揮,有更高的教學有效性(Corbalán、Pérez- Echeverría、Pozo & Casas-Mas, 2019)。指揮需要具多種專業職能,不僅要熟悉合唱指揮及技巧,還要具有領導力。 錢大維(2009,34)指出指揮是合唱團的靈魂,作品的一切由指揮決定,準備工作. 27.

(37) 從以下五個部分進行: 1. 對年代、作者的風格背景做了解。 2. 對作品進行彈唱。 3. 對作品作曲式和和聲分析。 4. 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次的彈唱。 5. 做出排練的安排和指揮動作的設計與練習。 潘宇文(2006)認為在進行合唱樂曲結構分析時,第一步應對歌詞的理解開始著手, 第二步是認識作曲者的創作背景、生長年代與地域文化特色,並進行樂曲結構的分析, 第三步是將歌詞與音樂做整體性的探究。 研究者根據上述諸多研究之論述歸納出合唱性社團指導師所應具備的音樂專業知 能為以下幾點:對於音樂的認知、指揮能力、編曲或改編歌曲之能力、能夠演唱或具備 一項樂器之演奏能力、敏銳的聽力。. 28.

(38) 第三節 學校合唱團教學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搜索「學校合唱團」為關鍵字,透過臺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中國知網以 及國外文獻資料庫統整近年來與合唱教育相關之學術論文,整理如下 10 篇,依照文獻 內容將其分為三個面向,如下表 1,從而進行相關研究之討論: 表1 學校合唱團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與時間 Stewart、 Lonsdale (2016) Ferrer、 Puiggalí、 Tesouro (2018). 研究主題 It’s better together: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singing in a choir Choral sing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educational values. 童聲合唱團的訓練研究 楊微(2016) ——以吉林市 XX 小學百 靈鳥合唱團為例 小學童聲合唱訓練的教 王穎(2016) 學研究 學校童聲合唱訓練排練 桂俊傑(2016) 方法探究 兒童合唱團初任教師教 郭書汎(2011) 學效能之研究 桃園市復興區國小無伴 陳宜君(2015) 奏合唱團組訓之研究 臺灣北部地區國民小學 合唱團組訓調查研究 新竹地區國小兒童合唱 周盈盈(2009) 團 組 訓 實 施 現 況 調 查 研 究 國民中學男生合唱團教 學實務之研究—以兩位 廖悌妏(2011) 合唱團指導教師為例 黃涵琳(2015). 研究對象 招募 357 名參與者. 研究方法. 面向. 調查研究 泰羅尼亞 350 名兒 童和青少年合唱團 中的 80 名團員 吉林市 XX 小學百 靈鳥合唱團 小學童聲合唱團. 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 行動研究法. 童聲合唱團指導教 行動研究法 師 研究者本人 個案研究 復興區 11 所國小無 伴奏合唱團及 18 位 指導教師 臺灣北部地區國民 小學合唱團 新竹地區 38 為國小 兒童合唱團之校內 指導教師 任教於臺北地區國 民中學男聲合唱團 之一名音樂女教師 與一名音樂男教師.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9. 合唱 教學 理念. 合唱 教學 方法. 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 個案研究. 合唱 教學 實務.

(39) 依據上表可知,大多數文獻多針對合唱教學方法作為研究面向。其中針對「合唱教 學理念」之文獻共兩篇, 「合唱教學方法」之文獻共有七篇,而「合唱教學實務」僅為一 篇,以下從不同面向進行討論。. 一、 合唱教學理念之相關研究 Stewart 與 Lonsdale(2016)將 375 名參與者作為研究對象,透過調查問卷的方式蒐 集研究對象關於幸福感、群體性、需求滿足、動機的狀況,研究將合唱團員與其他兩項 休閒活動參與者進行比較(獨唱歌手、團體運動員)。問卷顯示合唱團員與團隊運動員 心理健康狀態明顯高於獨唱歌手,合唱團員相較其他團隊運動員認為作為一項團隊活動 而言,自身的團隊活動更有意義。因此,在心理健康方面,成為團隊中的一員比單獨活 動可能產生更重要的影響,合唱成為改善心理健康的乾預措施。 Ferrer、Puiggalí 與 Tesouro(2018)的研究旨在探尋兒童合唱團和青年合唱團之合 唱活動在多大程度上提供了教學價值。此研究為調查研究,透過對不同合唱團、合唱指 揮、團員的調查,以問卷評估合唱歌唱是否可以成為工作和發展價值觀的空間,這些價 值觀能改善人的整體教育。一方面,合唱指導者認為,尊重是合唱團最重要的價值,友 情是合唱團員最有價值的方面。但合唱團員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為友誼不那麼重要。 另一方面,他們同意尊重和溝通的影響,並且自發性被低估了。. 二、 合唱教學方法之相關研究 楊微(2016)為了探索如何培養一支具有團結、合作精神的兒童合唱團,其研究透 過行動研究法、文獻法、經驗總結法、個案研究法等方法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根據 經驗的總結,更快速有效果的訓練是應對作品的針對性訓練,不同的作品,不同的風格, 不同的音色需要,都需要針對性訓練,根據實際的現況,細化到從合唱成員的站姿、坐. 30.

(40) 姿、律動、舉例作品訓練到兒童合唱團的團隊精神、紀律要求的訓練等總結。 王穎(2016)旨在探究如何透過對小學階段學生的生心理特點的分析,結合日常的 實踐教學,總結出音樂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樂感,樹立學生正確的聲音觀念,用科學的 演唱方法進行歌唱,提高理解與表現合唱作品的能力。其研究方法採用文獻法、分析法、 實踐法探究指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如何進行實踐。研究結果總結了兒童合唱樂感能力的 訓練,包括音準問題、節奏解決方法、培養學生的和聲感覺,聲音的訓練,包括正確的 聲音觀念、科學的演唱方法,演唱作品與藝術處理能力訓練,包括合唱作品的選擇與作 品理解與藝術表現。 桂俊傑(2016)旨在尋求如何制訂一系列科學的排練方法,提高教學過程中的有效 性。其結論顯示,透過對於熱身環節(包括練聲)、視唱環節、演唱環節的細化關注,將 有助於學校兒童合唱教學的開展,同時針對合唱結構音量平衡與對變聲期兒童關注等教 學方法的研究,進一步提升了學生表現作品的能力,使得學校兒童合唱體現出它特有的 魅力。 郭書汎(2011)希望能透過研究建立一套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效能。研究採個案 研究法,以研究者本人為研究對象,透過教學錄影的方式蒐集資料,於課後進行反省並 與專家教師及專業教授對教學策略進行討論,以期增進合唱教學效能。研究之結果為初 任教師增進教學效能之歷程,專家教師及合唱專業教授在教學上提供經驗傳承。研究者 本身亦閱讀許多相關書籍並進行教學策略設計,之後參考專家教師及合唱專業教授之建 議,進行策略修改與實踐。初任教師改變教學策略後合唱團歌唱技巧之改變在於合唱團 員可以保持呼吸的長度,能使用腹部的力量且在共鳴位置尚能有穩定的頭腔共鳴,並保 持好的內口腔空間,在表情詮釋部份,懂得控制氣息來表現力度大小。. 31.

(41) 陳宜君(2015)的研究旨在探討合唱團概況、組訓現況及相關教學意見。其研究方 法採用描述性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為輔的方式進行研究。調查對象為復興區 11 所國小無伴奏合唱團及 18 位指導教師,以自編的「國小無伴奏合唱團組訓」問卷進行 研究,針對訪談逐字稿進行資料分析、整理及歸納。研究結果顯示桃園市無伴奏合唱團 人數以 20 人左右居多,組織管理現況中,以「學校行政配合合唱教學情形」最獲指導 教師同意,而以「練習時間與場地」最為不足;在「訓練指導」現況中,以「樂曲選用 方式符合團員能力」及「聲部分配與教學注重團員之音樂表現」最獲指導教師同意,而 以「擬定教學計劃」最為不足。合唱團所遭遇的困境分別為指導教師之間溝通不足、指 導教師非音樂系畢業、團員不配合。 黃涵琳(2015)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北部地區國民小學合唱團組訓的現況。其研究為 調查研究,研究對象為臺灣北部地區國民小學合唱團,以研究者自編問卷作為研究工具, 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其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北部地區國民小學九成以上的合唱團訓練 期為上、下學期;九成七於比賽前會增加練習時間,近五成的練習時段為晨光時間及午 休時間、未於寒、暑假集訓者分別達七成六及六成以上;訓練場地多為音樂教室,招募 團員方式多元,近四成採社團指導教師甄選,團員的年級分佈多為四至六年級。合唱團 指導教師在甄選團員時,較注重團員的音感、音色、學習態度、音域、音量,較少將音 樂性、歌唱技巧、曲調記憶力、視唱能力、嘴形開合功能、學業成績表現、外型等列入 甄選團員的考量項目。 周盈盈(2009)的研究旨在探討新竹地區國小兒童合唱團組訓及教學現況,以及指 導教師在教學及社團經營中所遇到的困境。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以自編的「新竹地區 國小合唱團組訓實施現況調查表」問卷為研究工具,並以訪談蒐集資料。以新竹地區 38. 32.

(42) 位國小兒童合唱團之校內指導教師為研究對象,資料分析採用 SPSS13.0 統計軟體為工 具,以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 (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One-Way ANOVA)、Scheffe 事後比較等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綜合調查結果、訪談 資料後,得到以下結論:新竹地區的小型學校,因城鄉差距及資源分佈不均等問題,合 唱團組訓未能正常化與常態化;新竹地區國小兒童合唱團的指導教師普遍人力不足、教 師授課時數普遍繁重,且教師專業知能需加強但進修管道不足;指導教師帶團參賽的成 績表現與指導年資長短達邊緣顯著差異性;指導教師在社團的教學實施及經營方面所面 臨的問題,以「學生課後練習不夠充裕」、 「學生認譜能力不足」、 「學校舉辦的活動太多, 團練時常無法全員到齊」、 「團練時間不夠」、 「不斷反覆練習比賽的曲目,使學生興趣降 低」、 「學校授課時數太多,心有餘,體力不足」、 「除了合唱團的教學外,還需擔任其他 的行政工作」、 「自身的範唱技巧」、 「合唱指揮能力」等問題最為困擾;指導教師因學校 規模、擔任職務、音樂專業背景、合唱團指導年資的長短等不同背景變項,在所遇到的 困擾問題方面,各有其不同的差異。. 三、合唱教學實務之相關研究 廖悌妏(2011)論文「國民中學男生合唱團教學實務之研究—以兩位合唱團指導教 師為例」,研究旨在瞭解國民中學男生合唱團指導教師進行教學實務的合唱教學理念與 教學方法。其研究方法採個案研究,以兩位任教於臺北地區國民中學男聲合唱團之一名 音樂女教師與一名音樂男教師作為研究對象,並運用訪談、觀察兩種研究法來進行資料 蒐集,同時實施三角檢測,以確認研究資料之效度。 研究結果顯示學校的合唱傳統與行政單位的支持,對於兩位個案教師在實踐合唱教 學理念上有正向的影響;兩位個案教師組訓該合唱團之目的,在於提供多樣的合唱學習. 33.

(43) 與展演機會,使學生從中習得正確的發聲法並建立其歌唱自信心;兩位個案教師皆會選 用多聲部的歌曲進行教唱,並依據學生的變聲狀況與音域範圍將歌曲作適度的聲部改編, 協助處於變聲階段的男孩們能在舒適音域中學習歌唱;兩位個案教師皆重視歌曲教唱前 的暖身活動教學,且會特別著重於呼吸、共鳴與發聲等歌唱技巧之培訓;兩位個案教師 因性別與其音域特質之不同,故於進行教唱時會依音域範圍來調整範唱方式;兩位個案 教師最常採用個人獨唱或小組重唱的評量方式來進行形成性評量,以瞭解學生在音準、 節奏、歌詞咬字等方面的學習狀況。 綜合上述相關研究之分析可知,音樂教師常需要因合唱團比賽的需求增加訓練的時 間與次數,而且不減少課務壓力的現實條件下,其中得到學校行政配合是音樂教師最為 關注的因素。音樂教師在指導和訓練學生需考慮多面向的因素,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指導 是成功的關鍵。除此之外,培養學生團隊精神也是兒童合唱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合唱不 僅僅是要呈現美好的音樂。 從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上述研究多採調查研究與個案研究,少數採用個案研究及 行動研究,以問卷、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為蒐集資料的方式。研究對象多為合唱團員、 合唱指導教師。經研究者分析,上述研究大多數面向針對合唱教學方法,少數面向針對 合唱教學理念與包含上述兩個面向的合唱教學實務。因此,本研究試圖透過訪談法為主, 文件為輔的方式,對個案小學合唱社團指導教師的合唱教學實務進行探究。. 34.

(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探討個案合唱團指導教師之教學實務,透過深度訪談、分件分 析,瞭解兩位小學合唱團指導教師之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本章共分為六節,分別從研 究方法、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步驟、資料處理及研究倫理六節來說明研究設計與 實施方式分述本研究之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旨在瞭解小學合唱團指導教師的教學實務,透過個案研究的方法 有利於獲取深度信息(Yin,2003),而蒐集資料的方式為深度訪談為主、文件分析為輔 的方式進行,此為質性研究常用的幾種方法。以下就研究方法、資料蒐集方法說明如下:. 一、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是指對特別的個人或團體,蒐集完整的資料之後,再對其問題的前因 後果作深入的剖析(葉重新,2017)。個案研究是以特定時間內的特定事物為研究對象 分析個案行為,以找出形成目前情形的原因或過程,個案研究包含單一個案研究與多重 個案研究,一般來說,由多重個案研究得到的證據較為穩健而且有力(Yin,2003)。 本研究以義烏市劉慧霞老師與臺北市鄭吟苓老師作為研究對象,由於合唱團之教學 實務牽涉許多層面,因此本研究適用於嵌入式的多重個案設計,研究者就研究目的,分 別對兩位個案教師進行訪談,並對她們提供之文件資料進行分析,最後彙整成研究結果。. 二、資料蒐集方法 (一)個別訪談 本研究透過訪談的方式蒐集研究資料,分別對兩位個案教師開展研究。依據訪談問. 35.

(45) 題的結構性,可分為結構性訪談、半結構性訪談以及非結構性訪談三種(潘淑滿,2003) , 本研究採半結構性訪談方式,亦即研究者向研究對象提出結構性問題後,為了深入探究 某些問題,也以部分開放性問題問訪受訪者。因此,本研究之訪談係針對個案教師的教 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研究者依據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自編訪談大綱,研究者於 2020 年 3-4 月分別與兩位教師進行各兩次個別訪談,每次訪談時長約為 1.5 到 2 小時。一方面 可以從中獲取研究所需之資料,另一方面能透過溝通互動啟發更多觀點與想法。. (二)文件分析 文件分析法是利用文件或檔案資料來瞭解人類思想、活動和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 能作為檢核與增強其他資料來源的證據(黃國彥,2000;黃瑞琴,2002)。本研究所蒐集 的文件包含由兩位教師提供之文章、合唱譜例、合唱排練教學簡案等,作為訪談之輔助 資料。研究者對上述教師提供之各項文件進行借閱,經其許可後,對資料影印後進行編 碼,並歸入檔案。.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主題 學習者 主要指導老師 教學重點 木都新語

三、 「攝影競賽」採個人參賽,每人參賽作品以一件為原則, 「國小組」 、 「國中 組」、「高中組」的參賽者可加一名指導老師,每位指導老師至多指導一名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 方子聰老師 匡智屯門晨崗學校 陳璧君老師 救世軍石湖學校 黃俊珊老師 路德會救主學校 黃慧貞老師. 輕中度智障兒童學校

指導教授:江茂綸 老師

鄭文健 老師 曾梓維 老師 梁啟聰 老師 余漢培

實習老師 教 甄試教者 實 習老師 輔導 老師 正式教 師 教授,研 究員 同事..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