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學快樂感相關理論之探討

一、快樂感的意義

亞里斯多德曾說過:「快樂是人類的最終目的。可以藉由理性原則,

從充實而活躍的生活中獲得快樂。」快樂是什麼?快樂在哪?當被問及 此問題時,每個人都會各具見解,時至今日,對於產生快樂的激烈辯論,

從哲學到科學領域,很多生物家、遺傳家、精神分析學者都有意見。

快樂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釋,且引起個人快樂的事件、快樂的方 法及快樂的感受程度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快樂在概念上較為模糊。

快樂究竟是什麼?俄國偉大的小說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做好事得 到的快樂,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幸福之道。也就是說,一旦我們盡自己的 能力幫助別人,內心獲得滿足和快樂,就會產生更強烈想要幫助別人的 想法,想停都停不了!

自古以來的哲學家與宗教家對於人們如何獲得快樂早已有許多的闡 釋、教誨與建議。二十世紀以後,心理學家更以科學的方法進行實證研 究。基於心理學多年的研究成果,Lyubomirsky、Sheldon 與 Schkade (2005)

認為「個人有意圖的活動」最有可能持續增進快樂的程度,從事有意義 也有樂趣的活動,便可以大幅提高快樂的程度。

二、快樂感的內涵

歷來對於快樂的研究,因立足觀點的分歧而使各取向所指涉的快樂 內涵不盡相同,其中較主要的理論分別為需求滿足理論、判斷理論、特 質理論以及動態平衡理論(施建彬,1995;陳鈺萍,2004;黃婉芯,2005;

廖梓辰,2002),分別說明如後:

31

(一)需求層次理論

需求滿足理論(Hierarchy of Needs)主要來自於 Maslow 提出之需求 層次,強調快樂感來自於需求的滿足與目標的實現。當每個需求層次被 滿足或目標達成時,個體便會感到快樂,可解釋個人快樂隨生活事件的 變動的現象(廖梓辰,2002),依所著重的觀點不同又可分為 1.目的理 論;2.活動理論;3.苦樂交雜理論等三個學派(陳鈺萍,2004)。

1.目的理論

目的理論(Telic Theory)假設個體有一內隱的需求模式,作為其行 為之基礎。認為需求滿足後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故個人的快樂來自於 某種目標或理想的達成,著重目標或結果(陸洛,1998)。亦即,快樂產 生於目標的達成或需求被滿足之時,又目標為生活帶來了意義,當個人 知覺自己愈快達成目標,其快樂感就愈高(Diener, Suh, Lucas, & Simth, 1999)。

2.活動理論

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其與目的理論的差異在於活動理論所關 注的是個人在活動中的表現及參與的過程,而非目標或結果。認為個體 是在透過參與的過程達到個人需求,進而促使個人感到快樂(黃婉芯,

2006)。此派理論雖將研究的注意力轉移到個人內在心理感受上,但亦高 估個人內在經驗的重要性(陸洛,1998)。

3.苦樂交雜理論

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認為當需求一直被滿足時,

個體較無法體會快樂,故當個體經歷過剝奪後,反而更能體會目標達成 時的快樂(蕭雅云,2003)。認為個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長期感受痛 苦的經驗,一旦目標達成時或需求滿足後,反而會產生高度、強烈的快 樂感。亦即快樂是建築在痛苦之上,有痛苦的感覺才能引發快樂的到來。

32

(二)判斷理論

判斷理論(Judgment Theory)認為快樂奠基於與別人比較的結果,

即個人的快樂感受是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價值觀,與自己理想的生活 目標或是他人的生活狀態比較後的結果,且所感受到的程度會受心境的 影響(陸洛,1998)。用以比較的標準會因情境而有差異,依照不同的參 照標準大致可分為 1.社會比較理論;2.期望水準理論;3.範圍─頻率理論;

4.適應理論;5.差異理論等五個學派(吳珩潔,2002;蕭雅云,2003;

黃婉芯,2005)。

1.比較理論

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認為快樂的參照標準來自於 重要他人、閱讀到的名人,甚至是想像中的他人,藉由觀察、比較自己 與他人之間的異同來判斷(Diener,Suh, Lucas, & Smith, 1999),若自身的 條件優於他人,則會有快樂的感受。

2.期望水準理論

期望水準理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認為快樂的參照標準取決 於個體現實條件與其期望之間的差距,若個體對事件有高度期待,一旦 未達成,會比不期待者更不快樂,如 Markus 和 Nurius 指出期望與成就 或自我形象與真實自我之間的差距較小者會較快樂(引自 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

3.範圍─頻率理論

範圍─頻率理論(Range-frequency Theory)以過去的生活作為快樂 與否的比較基準,若個體現今生活品質優於過去,則會引發快樂的感受,

而個體的快樂與其將事件作正向或負向歸類的運作過程有關(蕭雅云,

2003)。 4.適應理論

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亦以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或狀態作為 比較基準,新的改變或刺激會形成新的判斷標準。

33

5.差異理論

Micholos(1995)提出差異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認為一個人對某個生活方面(例如整體生活或人際關係)的幸福或快樂 感,主要取決個人在心理上對數個不同差距的資訊總結,而差距是指個 人認為自己目前所具有的一切與自己所欲求的期望之間的差距。 認為快 樂是與他人、過去或期待等多方比較之後的結果,若個體所期望的與實 際擁有的兩者之間差距越小,則快樂感受越高(黃婉芯,2006)。

(三)特質理論

特質理論(Personality Theory)認為人格是預測快樂最有力、最具 一致性的因子之ㄧ(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而個人的快樂 取決於其看待世事的心態(吳珩潔,2002;陳鈺萍,2004)。例如連結理 論(Associationsistic Theory)學者 Bower 認為個體若能以正向認知來歸 類事件、形成正向記憶網絡,則較易誘發快樂的想法與情緒,也較容易 感到快樂,故快樂的人對日常生活的刺激存有正向的情緒感受(引自 Diener,1984)。而當個體能習慣以正向角度看待事件時,則形成早期西方 哲學家所強調的快樂氣質(蕭雅云,2003)。另外,上而下理論(Top-Down Theory)亦由人格特質角度來理解個體對事件的反應,認為個體傾向以 正向態度解釋事件時,較易感到快樂。

(四)動力平衡理論

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認為個人快樂與否會 同時受長期穩定的人格因素及短期變動的正負向生活事件所影響(引自 廖梓辰,2002),故大部分時間會保持在穩定的平衡狀態,僅有發生與以 往生活事件不同的經驗時,才會影響快樂的平衡狀態。

由上述理論看來,有關快樂的理論觀點多元且分歧,各理論的解 釋

34

未能呈現快樂的全貌。 需求滿足理論與判斷理論由生活事件與生活條件 的變動比較來了解個體的快樂;特質理論由穩定的人格因子及認知過程 來探討快樂;動力平衡理論則統合兩者來評估個體的快樂感受;目的理 論認為快樂是來自需求的滿足或目標的實現,是屬於絕對的快樂;活動 理論則認為快樂是伴隨活動而來,是一種過程。各學派雖無法提出全面 的分析,但隨著研究成果的累積,目前傾向以多元的面向來探討個體的 快樂感受。

貳、 教學快樂感的意涵

一、教學快樂感的意義

教學是教學者透過教學設計,運用適當教學方法,使學習者學習到 有學識認知、道德價值和 行為技能的「教與學」互動歷程(沈翠蓮,2010)。

而快樂感是個人對其生活的一種認知與情感的評估,也就是一個人評估 自己生活滿意的快樂程度(Diener,1996)。代表個人對自己目前生活能 感受到之舒適、滿意、欣喜、高興、愉悅的感覺,屬於正向情緒。

教學快樂感是指教師從事教學活動中歷程所能感受之快樂程度。國 內有關研究教師教學快樂感與教學之間的關係,有林偉文(2006)指出 教師教學福樂經驗是創意人物投入創意活動的忘我感受,這樣的感受也 會促使個體不斷的投入創意活動而樂在其中;經過不斷地檢驗行動的教 學省思行為,個體持續投入創意活動中,並產生忘我的專注與愉悅的感 受。

此外,對於教師快樂感受的見解,黃惠君(2006)之研究指出快樂 感受係指個體在情感、認知及生活滿意等層面上的內在體驗,經整體評 估後呈現正向情緒狀態與舒服滿足的主觀感受。在教師的快樂感受中,

與教師的創意教學表現具有正向效果,關係密切的因素有「工作熱忱與

35

自我超越」、「關懷分享與樂觀幸福」及「生命價值的肯定與希望」。

許惠玲(2007)亦指出教師快樂感的來源,需要在教師從事教學活 動時,給予表現、尊重與和諧的條件,便能湧上快樂的感受,且校長的 領導型態也會影響教師的快樂感受。其教師快樂層面有三:1.快樂感受:

包含成就信心、健康活力、工作熱忱以及認同關懷四個因素、2.快樂條 件:包含專業表現、和諧紓壓以及尊重保障三個因素、3.快樂活動:專 業展現活動、休閒與親密活動、精神寄託活動三個因素。

而陳靜怡(2008)之研究認為教師的快樂感受乃是個體於生活中所 產生的情感、認知之內在反應,經個人之主觀評鑑,呈現正向的情緒感 受,與滿意舒服之狀態而言。其研究結果顯示,具外向、開放、和善、

嚴謹自律之人格特質以及需求困擾的程度愈低之教師,其快樂感受愈高。

「教師快樂感受」包含四個層面:「成就信心與愉悅自在」、「關懷分享與 樂觀幸福」、「工作熱忱與自我超越」、「生命價值的肯定與希望」。

鄒爵丞(2009)研究特殊教育教師之快樂感發現,其個人背景變項、

自我休閒滿度、工作環境(對全校教師團隊的滿意度)、人格特質、社會 支持等因素影響教師的快樂感受,其教師快樂感受層面則涵蓋此五項因 素。

教師的快樂感受多半是指教師在投入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受本身教 學表現、親師生互動、學校環境、工作福利等不同來源的影響之下,經 評估整體教學工作後,所呈現出來的正向、滿足、舒適的情緒狀態與個

教師的快樂感受多半是指教師在投入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受本身教 學表現、親師生互動、學校環境、工作福利等不同來源的影響之下,經 評估整體教學工作後,所呈現出來的正向、滿足、舒適的情緒狀態與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