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 論

「老師!我可以用手機查圖片嗎?」

「老師!我的圖片存在手機裡,可以幫我看一下嗎?」

「老師等我一下,我想把我做的分享給大家看(喀擦!)。」

各式各樣的行動裝置出現在學生的生活和教室中,關於行動裝置的使用與影 響,成為教學者需要關注的議題。

本研究以「行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對高二學生創造力之影 響」為主題,共分五章進行說明,本章為第一章,共分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 景與動機;第二節探討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進行名詞釋義;第四節則說 明研究的範圍與限制。將依序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創造力是一種生產出兼具新穎(novel)和適當(appropriate)產品的能力

(Lubart, 1994; Ochse, 1990; Sternberg, 1988a; Sternberg & Lubart, 1991, 1995, 1996, 1999)。視覺藝術創作就是一件生產新穎和適當產品的工作,因此創造力必 然是創作時不可或缺的能力,其工作本身就是創造力的綜合展現。不論從理念的 發想、構圖的安排、媒材的選用….等,無一不離開「創造」的精隨,所以「創 造力」也是藝術教育中無法忽視的重要區塊,亦是當前教育的重要課題。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懂得資訊辨識的能力(information literacy)—在需要的 時機評估資訊的適用度,並能從尋找到的位置有效提用(P. Morville, P. 8),是一 項不可或缺的能力。教師的工作正是所謂的傳道、授業、解惑,但是,在無窮無

2

盡的知識中,不可能熟記所有的資訊內容,更不用說跟進知識的瞬間推陳出新。

此時,了解如何提取知識、如何解決問題,正是現今的教學者必備的技術,也是 需要教給學習者最重要的技能。然而,近年來智慧型行動裝置(指智慧型手機或 平板電腦,詳見第一章第三節)的發明已改變現代人的生活,如何使用現代科技 連結網路並提取需要的資訊,如何運用其功能以幫助達成目的,已是現代人生活 的必備知能。教師教學也需跟得上瞬息萬變的世界,如何用適當的教學媒體,如 何用最省時的方法達到教學效益,都是值得研究的方向。所以,研究如何運用良 好的教學工具以落實教育理念,從而潛移默化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將深具教育 意義。

教育部為順應時代變遷、科技進步,大力推動「資訊融入教學」政策,希望 藉此政策推動能加強教師的教學技巧與教學品質;此外,教育部在「創造力白皮 書」中指出,資訊快速發展,人類正面臨「一個以腦力決勝負的知識經濟時代」, 因此,創造力與創新能力的培育,不僅是提昇國民素質之關鍵,亦是發展知識經 濟的前提(教育部,2002)。不論是資訊與創造力都是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因 此,如何運用資訊科技來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就成為研究者關注的問題。

貳、研究動機:

行動裝置(平板電腦、智慧手機)近年來已大舉進軍並影響人們的生活,研 究者(同時亦是教學者)發覺,學生對於新科技的喜愛與注視已不容小覷,在課 堂上拿出手機「尋找靈感」(圖 1-1-1)、運用其功成為創作的輔助工具(圖 1-1-2)、

在作品畫面中出現行動裝置的圖像(圖 1-1-3)……等,已不是少數人。從而看 出行動裝置,此新科技的發明,已大幅影響學生們的學習與創造力。因此,藝術 教學若能運用行動裝置使教法活化,將大幅提升學生興趣;再來,創造力是藝術 學習時相當重視的一塊,若能將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中,從美術課程來帶 領學生尋找、辨別和培養適當的創作靈感,將更能增長學生的創意潛能。因此,

3

研究者企圖因應學生的學習需求,透過科技新產品來活化藝術教學,以「行動裝 置」的各項功能來啟發學生的創造力,使美術課程更豐富、更能適應新世代需求,

從而激發學生未來開創新局的創造能力。

綜合以上所述,「創造力」乃教育的重要議題,特別對於藝術教育來說;而 資訊的提取能力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技能,對於教師而言,如何運用智慧型行動裝 置來教學,並提高教學效益,則是當前教育關注的趨勢;且政府極力推廣「資訊 融入教學」與「創造力」兩項議題,加上研究者在教學時的觀察,深覺探究「如 何運用行動裝置來啟發學生的創造力」此議題,極具研究意義。而產生推動以行 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的研究,從而觀察並瞭解行動裝置運用於 教學的功能、對於創造教學的效益,以及對學生創造力培育的影響的研究背景與 動機。

圖 1-1-1 使用行動裝置進行搜尋圖片尋找靈感。(研究者拍攝於教室)

4

圖 1-1-2 手機成為繪製圖像的輔助工具(研究者拍攝)。

圖 1-1-3 運用智慧型手機快速捕捉圖像以便利圖像創作(研究者拍攝)。

圖 1-1-4 運用智慧型手機中之 Google 街景功能融入水墨創作作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