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實施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同儕輔導現況,並 進一步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教師或學校推動同儕輔導現況之差異情形。本 章共分為三節,分別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名詞釋 義加以解釋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融合教育的趨勢下,101 學年度高中職階段安置在一般學校各類 型特教班的身心障礙學生,共有 19,192 人,佔總人數的 76%,其中,以 安置在分散式資源班接受服務者佔多數,有 8,033 人(41.9%),其次為 安置在普通班接受特教服務者,有 6,149 人(32%),安置在集中式特教 班者共有4,949 人(25.8%),其餘的61 人(0.3%)為接受巡迴輔導(教 育部,2012)。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已成為重要安置型態(林 怡慧,2006)。2011 年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 班之教學原則及輔導辦法》規定:「學校應主動邀請家長、社區人士、教 師及學生等擔任志工,協助就讀普通班之身心障礙學生學習及生活輔導,

並促進其人際關係及社會適應能力。」2012 年修正《教育部主管之高級 中等學校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要點》規定:「各校得…由具有服務熱忱 之同學中,選派專人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學習(例如手語、翻譯、點字、

報讀及錄音等工作)或成立志工制度,遴選優秀志工協助障礙學生克服 課業及生活上之問題。」屢見在融合教育發展學生志工的重要性。

被接納的歸屬感、人際的互動、友誼的支持,對所有人的生存、適 應與發展均有重要的意義(鄒啟蓉,2004)。輕度障礙學生(如:溝通障 礙、輕度智力障礙、學習障礙、情緒或行為障礙)在融合教育環境中,

往往遇到三大領域的困難:(1)基本學業能力:讀、寫、拼字、數學;(2) 學業相關行為:學校生存技巧、後設認知策略、閱讀和組織技能;(3)行 為和人際互動:動機、利社會行為(Maheady, Happer & Mallette, 2001)。

Mikulincer, 2004)。Peck、Donaldson 與 Pezzoli(1990)調查中學階段與中重 度障礙者相處的同儕,社交不適的狀況出現在中度障礙學生比重度學生 較多,中度障礙學生常出現不恰當的稱呼同儕為男(女)朋友、頻繁打 電話、違反談話規則(如:答非所問、打斷正在進行的談話或文不對題);

部分一般學生會對重度多重障礙學生的身體外表和行為特徵(如:咳嗽、

流口水)產生不舒服的感受。

對於同儕而言,普通學生與身心障礙學生相處時,所遭遇的困難來 自於溝通上的困難、不瞭解身心障礙行為特質(如:選擇性的服從、行 為固著、衛生習慣不佳、不適當的回應、被動、拒絕他人),導致不知 如何適切協助(郭淑玲,2004)。在社會行為方面,同儕互動的質量隨 年級增加而降低,障礙學生常被同儕排斥,而有自我概念低落情形(張 正芬,2012;Salend, Garrick & Duhaney, 1999)。活動分組時身心障礙學 生常落單或被排拒(鄭津妃,2011)。甚者,身心障礙學生比普通學生 有較高的比例遭受同儕霸凌,因本身學業表現不佳、舉止怪異、社交技 巧差、干擾上課、未能遵守團體秩序等,成為班上不受歡迎的人,更激 發同儕產生顯性或隱性霸凌行為(羅丰苓,2011)。

對於教師而言,林穎昭(2010)調查台北市高中職普通班教師,發現教 導其他障礙學生(肢體障礙、身體病弱、多重障礙、其他顯著障礙)之 教師在「情意」向度顯著高於教導情緒障礙學生的教師,因某些精神疾 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好發於青少年高中職教育階段,導致學生 日常生活功能失調、精神渙散、不想上學或學業成績下降,對於學校生 活及課業學習造成極大的影響,同時,對於教師而言,處理情緒行為障 礙學生的問題行為困難度高,常會造成教學、班級經營與常規管理的很 大困擾。對於特殊學生外顯性、突發性的狀況(如:上課發出怪聲、站 起來走動、具攻擊傾向或人際衝突等)特別覺得棘手,此類問題比起學 生因為學習動機不佳或學業程度太差功課趕不上等,前者帶給教師的壓 力與挫折,明顯比後者來得強烈(林佩欣,2007)。值得留意的是,會 造成一般學生對於身心障礙同儕態度不一致的研究結果,可能和導師態

度、班級經營有關(鈕文英,2008)。

1984 年特教專業人員興起運用半專業人員(paraprofessionals)、志工 (volunteers)或同儕輔導員(peer tutors)做為特殊教育的重要人力資源,以 滿足每一位障礙學生的需求,提升特教服務的效率及品質(Fimian, Fafard

& Howell, 1984)。但是,近年來國外部分研究發現,由半專業人員或陪 讀人員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的支持下,出現身心障礙學生過度依賴 成人協助的情形,而喪失許多在學科或社交上與一般同儕的互動學習機 會,反而造成負面的影響(Carter & Kennedy, 2006)。因此,眾多研究者轉 而運用校園中同儕的資源與力量來協助身心障礙學生(Copeland et al., 2004; Maheady et al., 2001)。根據李泰山在 1993 年針對中區大學院校問 卷調查的結果,有 73%的學校有義工組織,而高中部份則缺乏較完整的 調查,大部份的學校或有義工制度,但缺乏有系統的評鑑和訓練,或曾 推動同儕輔導計畫,卻因缺乏經費等因素無法持續推展(引自陳姿諭,

2012)。因此,國內校園的同儕輔導正值蓬勃發展之際,仍需更多的實徵 性研究支持(莊涵茹,2003)。

研究者經年擔任特教組長或資源班召集人職務,推動全校性普通班 身心障礙學生同儕輔導機制迄今五年,推動學校包含教育部國民及學前 教育署所轄國立學校與直轄市立學校,亦透過校際間交流得知各校實施 機制與服務內容不盡相同;在國內外研究文獻中,眾多研究者探討一般 學生同儕輔導效果,包括開發一套同儕輔導員培訓課程,探討同儕輔導 效果或應用在單一學科教學,如英文科、生物科、會計學等(王文秀,

1987;李泰山,1999;周柏伶,1999;周富美,2010;夏允中,1997;莊 涵茹,2003;郭敏慧,1994;蔡幸娟,2009),少數調查各校實施現況

(張孟華,2011;劉玉華,2004;Lewis & Lewis, 1996; Mynard &

Almarzouqi, 2006)。近年來將同儕輔導應用在身心障礙學生的研究才蓬 勃興起,多數研究者運用同儕做為媒介,促進社會互動或社交技巧(吳 淑敏,2003;巫宜靜,2007;林士殷,2012;林欣樺,2010;張月菱,

在單一學科教學,如國文、英文、數學、體育等課堂參與及學習成效(崔 夢萍,2006;張瓊文,2001;蔡俊賢,2009;謝攸敏,2005;Calhoon &

Fuchs, 2003; Hughes和Fredrick, 2006; Okilwa & Shelby, 2010),鮮少研究 者使用在提升班級適應行為( 李燕菁 ,2006)、同儕輔導員訓練方案 (Copeland et al., 2002)、同儕輔導員的了解、相處與協助情形(陳惠綾,

2010;Hughes et al., 2001)或同儕中介教學之現況(吳孟儒,2012),但 橫向調查同儕輔導現況並做有系統評估的研究依舊闕如,因此,本研究 欲透過調查研究法,對高中職推動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同儕輔導的現況 加以探討,了解實施的內容、方式及困境,期望透過適當的選擇、訓練、

督導、制度化與普遍化,從而拓展同儕輔導模式的質與量,增進融合教 育的資源整合效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