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針對研究背景與動機,

提出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第三節則對本研究的相關名詞提出解釋與界定,第四 節則說明本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一、研究背景

教師的任務離不開兩件事:一是「教學」(teaching or instruction),另一 是「評量」(assessment or evaluation)(余民寧,2011)。

評量能幫助教師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做為改 進教學的參考;教學前的安置性評量能作為教學起點的依據,教學中的形成性 評量能瞭解學生的學習進展、診斷性評量能進一步針對特定學習障礙進行補救,

教學後的總結性評量可以瞭解學生是否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余民寧,2011)。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是一種國際標準評量工具,以紙筆測驗方式評量 15 歲左右的學生在閱 讀、數學、科學三個領域的基本素養程度;透過評量結果可瞭解學生面對未來世 界的素養,也有助引導國內教育體系、學校管理與教師教學改善的方向。例如:

加拿大亞伯達省、英格蘭增加中學畢業考試檢測學生是否符合畢業門檻;日本、

俄羅斯及德國則增加學力測驗,評量學生各階段的學習能力(鄭永福,2019)。

臺灣從 2006 年參與 PISA 計畫,閱讀、數學、科學能力的排名依序是 16、1、

4,至 2018 年閱讀、數學、科學能力的排名依序為 16、5、10。從臺灣教育政策變 革的時間及目的來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於 2008 年發布,主要目的為提升國民整 體素質,協助學生具有基本學力(教育部,200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 要自 2014 年發布,以發展學生的學習潛能及終身學習能力為目標(教育部,2018),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強調真實的情境問題與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與 PISA 評量學生理解、運用、評鑑、省思與參與文本的閱讀素養能力,個體在真實 世界的情境脈絡中透過數學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解讀數據與舉證的科學 能力的目標頗為一致。

2

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透過評量帶領教學方式的變革,活 化教師教學以培養學生高層次與多元學習能力顯得更為重要(宋曜廷、周業太、

曾芬蘭,2014)。任宗浩(2019)也指出,評量是為了達到課程的目標,應該要 符合「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的教育目的;例如透過教師提問引導學生探究、思 考、釐清學習概念,藉由學生個人閱讀自學、小組討論、大班發表等歷程促進學 生學習,並以實作評量觀察檢核學習效果,即是以評量歷程建構素養,以學生學 習為首要目的的課程設計(李鳳華,2019)。

國中教育會考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重要變革,也是臺灣國中畢業生學力 檢定的機制,以降低考試壓力、活化學生學習、確保基本學力為目標,試題取材 以學生學習及生活經驗為主要來源(宋曜廷,2014;陳柏熹,2020),屬於學生 在國中學習階段的總結性評量,也是家長、教師和學校瞭解整體教學成效的依據。

然而,2022 年起之國中教育會考改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學習內容為 命題依據,雖然仍以確保基本學力、維持難易適中的整體難度為評量目標(陳柏 熹,2019),但教學現場亦須隨著課綱的轉變而有所調整。

為了讓教學現場有充足的因應與準備,心測中心(2019)指出:「目前教育 會考的試題不僅有評量重要概念的學科基本素養題,也有連結日常生活情境或學 術探究情境的生活實踐題,2022 年起之教育會考將以現有試題形式為基礎框架進 行調整,維持一定比例評量重要核心學科概念的試題,並更強化生活實踐題的設 計。」陳柏熹(2020)更提出,國中會考已有部分試題可呼應新課綱核心素養的 具體內涵,也有連結日常生活情境或學術探究情境的生活實踐題,可提供國中教 師對新課綱施行之教學參考,社會科的試題則朝強調概念的理解及運用、重視資 料解讀及圖表轉譯的能力,且取材生活化的方向發展。

綜合以上所述,評量是依據教學目標檢視學生學習成效的機制,教學目標的 建立則植基於教育政策所訂定的課程目標,而教育政策的轉變源自於全球關聯隨 著科技的發展,資訊的流通、國際之間的學力檢測結果,亦隨之成為未來發展潛 力與競爭的參考依據。臺灣的國中畢業生可以透過教育會考的成績申請不同的高 中、高職學校就讀,因此教師、家長仍以提升教育會考的成績為目標引導國中階 段的孩子,升學考試的影響顯而易見;然而,減緩升學考試的壓力不正是課程綱 要調整的主要目的嗎?不禁讓人思考,新課綱下的國中教育,能脫離考試引導教 學、會考成績高、進好學校就讀才是具有競爭力的迷思嗎?

3

二、研究動機

2019 年 8 月,是各學習階段新生報到的季節,也是「新課綱」正式上路的 月份。期間各家新聞媒體以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素養考試、教育改革等為報 導題材,正式揭開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序幕。「素養是什麼?」

「素養怎麼考?」「會考會變更難嗎?」「升學制度會改變嗎?」等,成為家 長、學生、老師反覆提出的疑問,身處教育現場第一線的教師,該如何回應家 長、帶領學生呢?

研究者目前為國中地理科教師,國中地理依年級分為臺灣、中國、世界等三 大區域主題,在主題內不斷反覆運用位置、地形、氣候、水文、人口、產業等基 本概念學習地理,教學過程中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擷取關鍵、圖表判讀、進一 步能理解應用為目標;然而,在每週僅一節地理課程的時間,如何清楚建構學習 地理的基礎,並維持學生較高的學習動機,有正向的學習成效以及增強學生的學 習信心,是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的問題。因此,如何掌握教學重點、紮 穩基本學力,即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定義「核心素養」是一個人為適應現 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教育部,2014)。不僅 知識的學習及紙筆測驗,技能的運用、情意的培養等具體內涵如何落實在教學,

進一步以評量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效,亦成為現場教師極有可能面臨的挑戰;因此,

瞭解國中教育會考的命題範圍與趨勢,及其與新課綱學習主題的關聯,即為本研 究動機之二。

因應題幹加長、跨領域等題型,評量方向更強調概念的理解及應用,試題取 材更著重與人類生活相關議題的結合,試題設計在文字敘述外,亦使用各種圖表、

照片、漫畫等不同形式呈現資料;因此,瞭解國中教育會考試題的認知歷程向度 以及試題型態,以期在教學現場給予學生足夠的引導,提升學生在學習地理學科 的認知能力,即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為活用教學與評量方式提升學生的基本學力,以及強 化學生將知識落實於生活的能力,以進一步提出國中教師因應新課綱的教學與評 量建議,除了透過瞭解國中教育會考地理試題的命題範圍及其與新課綱學習主題 的探討,也以認知歷程向度、試題型態的角度對試題進行分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