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討論

已婚者在各研究變項之關係,經由研究結果分析後,茲將討論與發現分為三 部份,分述如下。

一、已婚者在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與親密關係之現況分析

西 方學者 的研 究 指出, 多數的 美國 人 符合共 依附特 質 (Schaef, 1986 ; Wegscheider-Cruse, 1985)。本研究結果也發現,台灣已婚者普遍具有共依附特 質,只是程度高低有所不同;且已婚者的「依附風格」大多徧向「安全依附」,

其次是「排除依附」,親密關係主觀陳述多為良好,其中以「欣賞之情」最能促 進夫妻間的親密關係。

(一) 已婚者「依附風格」徧向「安全依附」,其次是「排除依附」

已婚者在「依附風格」全量表平均數為3.67,介於「不太符合」(3)與「還算 符合」(4)之間。整體而言,除了「逃避依附」(M=3.00)和「焦慮依附」(M=3.33) 分量表的得分為中間徧低外,全量表分數、「安全依附」(M=4.22)和「排除依附」

(M=4.14)分量表得分均屬中間徧高;此顯示國內已婚者的依附風格徧向安全依 附,與過去文獻之研究大約相符合,其次是「排除依附」。對照國內、外成人依 附風格之分部研究,國內研究有部分發現成年人以焦慮依附佔多數(王慶福,

1995;吳嘉瑜,1996;陳勤惠,2000;黃于娟,1994;蘇逸珊,2002);但也有 和國外研究相同,以安全依附佔多數之研究結果(黃玉珍,2003;黃玲喬,1998;

黃碧慧,2002;張儷馨,2005);其中又普遍認為焦慮依附對親密關係的破壞力 較深。由此可見,進入婚姻關係的伴侶,其安全依附及排除的比例較一般成人為 高,也可想見降低焦慮所帶來的關係破壞力與婚姻品質有所關連。

在本研究所採用之量表中,安全依附的概念偏向個體能自我肯定,和人之間 的連結既獨立又親近;排除依附的概念偏向個體雖能認定自我之價值,但會為了 保護自己免於失望,而排斥和他人親近,維持一種獨立自足與不易受傷害的互動 模式。在李怡萍(2006)的研究中,寂寞感與婚姻品質間存有顯著負相關,意即 當受試者寂寞感受程度愈高,婚姻品質愈差(孫若馨,2010);但其研究也指出 夫妻之依附風格類型與婚姻親密感並不能有效預測個人的寂寞感,也就無法有效 預測婚姻品質。關於這樣的結果,林宛宜(2009)的研究有進一步的解釋,認為 婚姻品質除了和依附風格有關外,和「教育程度」、「家庭每月平均收入」、「婚 姻衝突狀況」、「結婚最主要原因」等存在相關性。研究者認為,本研究與過去 研究相呼應所得知結果,雖然顯示國內一般已婚者在親密關係感上屬中間偏高,

但仍有多數屬排除依附形態的夫妻,可能因為其依附風格而避免關係中的衝突,

形成一種不易相互傷害的互動狀態,雖然免除了焦慮對關係帶來的破壞性,卻可 能因為其他因素(如寂寞感)而影響關係的質地。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本研究之對象整體呈現比例最高者安全依附、其次 是排除依附,足以解釋華人婚姻關係中在幸福婚姻之外一種常見的「相敬如賓」

現象。這可能因為華人社會文化中講求互助合作,使個體將嬰兒時期和母親間的 互動經驗內化、統合於人格中,影響了個體對自我的意像及成年時期的依附風 格;進入婚姻後,便可能帶著許多社會賦予的角色期待,形成所謂的「關係自我」

(受關係影響的自我)。由此可見,即使夫妻間的「依附風格」最高者為「安全 依附」,其次的「排除依附」則為不能被忽略的類型。因此,對於「親密關係」

的預測,若將「共依附特質」這個符合華人社會文化的特質,做為「依附風格」

預測「親密關係」的中介因素,其結果將更為完善。

(二) 已婚者「共依附特質」的程度為中間徧低

在本研究結果中,已婚者在「共依附特質」全量表平均數為2.23,介於「偶 爾如此」(2)與「有時如此」(3)之間;整體而言,已婚者在「共依附特質」全量 表和五個分量表的平均數得分均低於五點量尺的平均值3分。在本研究所使用的 原始中文評估量表中,研究者楊晴惠(2000)以精神病患家屬進行信效度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精神病患家屬具有較高的共依附特質,但一般家庭的共依附特質則 會較低,即共依附特質的和精神疾患間具有正向的關聯性。本研究結果支持了楊 晴惠的研究,可見共依附特質可為衡量婚姻與家庭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楊晴 惠,2000)。魏金桃(2007)的研究有相似的結果,指出共依附特質與婚姻滿意 度之間有負相關,當共依附特質越高,其婚姻滿意度越低;反之,當婚姻滿意度 愈高時,或許也能降低共依附特質。

另外,在本研究之共依附特質分量表得分中,以「隱藏自我」(M=2.50)和「低 自我價值」(M =2.45)得分較高,且高分者多落在5年以下的已婚者,可見5年內的 初婚族群較容易隱藏自我,且自我價值感徧低。對照內政部統計於81年至99年間 之結婚者中,至99年底止已離婚者,發現累計離婚率以結婚前6年者呈快速增長,

可見共依附特質中的自我隱藏與低自我價值是初婚者的重要議題。

綜合上述結果發現,當夫妻雙方具有互依性的共依附特質時,彼此之間的情 緒擴散效應可能較強 (Clark & Reis, 1988),其中一方的不良情緒容易促使另一方 也陷入同樣情緒中。因此,初婚夫妻的婚姻問題可能來將低的自我價值感投射到 婚姻關係中,使他們較容易選擇離開婚姻來面對關係中的自我挫敗感。由此可 見,在婚姻治療實務工作中,特別對於年輕的初婚夫妻,在關係問題的處理之外,

更重要的是提升夫妻雙方的內在自我價值感。

(三) 已婚者「親密關係」的程度為中間徧高

已婚者在親密關係全量表平均數為3.49,介於「還算同意」(3)與「大部份同 意」(4)之間。得分最高的分量表為「欣賞之情」(M =3.59),依序為「親近之情」

(M=3.55)、「契合之情」(M =3.54),得分最低者為「感激之情」(M =3.23)。整體 而言,全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平均得分均高於中數3,表示已婚者的親密關係感受 偏中上程度。利翠珊(1998)以同樣的親密關係量表進行的研究,其結果表示,

除了欣賞之情之外,兩性在感激之情、親近之情及契合之情等親密向度上的得分 有顯著差異,男性明顯較女性重視感激之情與契合之情,女性明顯較男性重視親 近之情與契合之情;其中感激之情為華人親密關係之特色。但檢視本研究以相同 量表進行分析的結果,卻發現男性對整體婚姻親密感重視的內涵為欣賞(M

=30.07)和親近之情(M =29.94),女性則是欣賞(M=27.69)和契合之情(M =27.41),

且欣賞之情為兩性皆普遍重視的關係內容。但本研究和利翠珊(1998)的研究皆 發現不同性別的已婚者親密關係的得分在四個分量表皆有差異,男性確實較女性 感受到的親密情感較高。

綜合上述結果發現,本研究的樣本分佈和利翠珊(1998)相同,多落在31-40 歲間,但卻有些許不同的研究成果。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在十多年的社會變遷 下,女性能力逐漸從家庭延展至社會,以往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轉向雙薪家庭、

工作與家事平等分工,女性有更大的空間透過職場去開拓自己的視野、男性也在 家庭中有更大的停留時間,使得夫妻親密關係中欣賞之情的比例更為提升。不再 如同過去傳統家庭,男性容易看到女性對家庭的付出,而忽略了女性個體所展現 的美麗,男女雙方在親密關係中看見彼此能力和個性的機會提升,親近與契合的 比例也逐漸成為伴侶關係中更重要的一部分。

二、不同背景變項已婚者在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親密關係之差異分析 在「依附風格」的背景差異上,不同背景變項在「依附風格」上皆未達顯著 差異,顯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排行及父母婚姻狀況並非影響已婚者風 格之背景因素。

在「共依附特質」的背景差異上,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與「家庭排 行」的已婚者在「共依附特質」上並無顯著差異,但不同的「年齡」、「教育程 度」、「結婚年數」、「父母婚姻狀況」的已婚者在「共依附特質」上有所差異。

顯示已婚者的年齡、教育程度、結婚年數及父母婚姻狀況會對其共依附程度造成 影響。

在「親密關係」的背景差異上,不同「年齡」、「父母婚姻狀況」的已婚者 在「親密關係」感受並無顯著差異;但不同「性別」、「教育程度」、「結婚年 數」、「家庭排行」的已婚者在親密關係上則有所差異。顯示已婚者的性別、教 育程度、結婚年數及家庭排行會對其關係中的親密感造成影響。

(一)不同「性別」已婚者在「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上無顯著差異,但在「親 密關係」有顯著差異

「依附風格」和「共依附特質」都源自於個體早期在家庭中和父母之間建立 的親子關係,透過界線不清與低自我分化,使個體長大後仍然受到此共生現象的 影響。所以雖然共依附議題一開始是由研究酒癮病患的妻子所開始,但至今「依 附風格」和「共依附特質」在性別上的差異仍然未有一致性的發現,在本研究結 果中亦為如此。

對於這種現象的解釋,有研究認為女性具備的滋養性特質,如:維持關係、

關心他人等,與社會對女性性別及性別角色的期待和影響,如:犧牲照顧與依賴,

都和共依附特質相似,所以女性特質確實曾遭到病態的連結。但隨著女性主義的 發聲,許多學者開始著手研究共依附特質在性別上的差異;認為女性共依附特質

之所以高於男性,實為在多數的傳統社會文化中,強調男尊女卑,女性必需依附 男性,造成其在家庭和社會中地位較為低落,使女性容易為求生存而妥協且缺乏 個人自主性,以致形成共依附概念相符的特質(林淑芳,2002;陳秀菁;2002;

楊晴惠,2000;Cowan & Warren, 1994;Dear & Roberts, 2002)。另外也有學者 認為,男性被賦予更多的家庭責任、角色期待,所以共依附特質高於女性,尤其

楊晴惠,2000;Cowan & Warren, 1994;Dear & Roberts, 2002)。另外也有學者 認為,男性被賦予更多的家庭責任、角色期待,所以共依附特質高於女性,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