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已婚者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與親密關係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已婚者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與親密關係之相關研究"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闡述研究之動機與目的、提出研究問題與假設,並定義與研究相關 之重要名詞。內容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與 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共依附(codependency)的概念,源起於1940年代的酒癮家庭治療,諮商師從 酒癮者及其家屬的互動模式中,發現家屬(尤其是配偶)具有「以他人快樂為己 任」的共依附特質。後續研究(吳秋月,1999;余齊君,2007;邱慕美,2002; 蔡淑鈴,2002;簡麗純,2001)支持這樣的發現,認為具共依附特質者多來自功 能不良的家庭(特別是成癮者),為了讓自己生存及維持家庭的完整,把家庭的 問題認為是自己的問題,內化為自己的羞恥感,分不清自己和家人的界限;和家 人的情緒過分糾結而失去自我感,避免正視自己的情緒與需要。所謂的成癮行 為,除了酒癮、毒癮等化學性依賴之外,還包括暴食、神經性厭食症等強迫性飲 食異常、嗜賭、工作、性耽溺、家庭暴力、不健康的親密關係等(O’brien & Gaborit, 1992)。 從上述的探討中,研究者也注意到,隨著現代家庭中各層面壓力的增加,虐 待、吸毒、身心障礙、不健康的親密關係等家庭問題有逐漸增多的趨勢。許多研 究也顯示共依附特質特別容易發生在具有家庭問題的家屬身上,共依附者在與成 癮者或長期失功能的家庭成員互動中,逐漸將自己的整體性與他們相互連結,而 感到內在空虛、焦慮;當內在真實的自己被捨棄時,就猶如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 1.

(2) 般(程玲玲,2000;簡麗純,2001;Allamani, 2009)。故共依附傾向高者比一 般人更容易有心理調適困難的問題,進一步衍生出認知、生理、情緒、行為、關 係層面的問題及原生家庭問題,或伴隨嚴重的心理障礙與身心症狀出現,例如憂 鬱、焦慮、物質濫用等 (程玲玲,2000;Carson & Baker, 1994;O’Brien & Gaborit, 1992)。因此,從1980年代後,共依附概念在美國社會形成一種可從圖書及電子 媒體,普遍自我診斷的現象。許多學者指出多數的美國人符合共依附特質,只是 受影響的程度不同,然而僅有少於1%的人清楚共依附可能造成的危害,且會前 往尋求治療的更是少數(Schaef, 1986;Wegscheider-Cruse, 1985)。Schaef (1986) 甚至認為共依附是人類所發展出最為普遍的成癮關係。 若以這樣的觀點來探討台灣傳統的家庭文化中以父母為中心的傾向,「長尊 晚卑」的價值觀使子女必須聽命於父母的安排與決定,對於親子關係較重視情感 連結,容易造成親子間界限不清(姜得勝,1998)。吳麗娟(1997a)指出子女 易被視為父母的附屬品,教養上多是關懷與權威並施,較無法給子女獨立自主的 空間,因此,子女與父母常陷於「共依附」的關係裡,雙方如同無法分割的生命 共同體,相互依賴。和父母陷於「共依附」關係裡的子女,若是長期處在功能不 良的家庭環境中,則可能會內化早期和母親間負面的情感連結經驗,為了生存與 維繫和父母間的關係,而逐漸失去自己人格結構的完整性。具有「共依附特質」 的個體進入婚姻後,容易提升失功能家庭的比例,使「共依附」關係在家庭中代 代相傳,故「共依附特質」在現在的社會文化中呈現愈來愈普遍的狀態(Prest & Protinsky, 1993)。 吳秋月(1999)和吳昭儀(2004)指出具有共依附特質者容易藉由他人的肯 定,來定位自己的價值,以致於失去自我,否認自己真實的感受,產生低自我概 念。於兩性相處時,因對他人及彼此的關係有過度的期待及情緒過度依賴對方而 無能力維持自己與重要他人之間的清楚界線。故共依附者可能因為害怕被拋棄, 無論多費時、費力,仍舊努力付出,以維持彼此不健康的關係。願意為不健康的. 2.

(3) 關係承擔所有的責任、愧疚與責難,使親密關係建立在恐懼、害怕中。也可能為 了滿足自己的情緒需求,以「幫助」為名,試圖控制他人與彼此的關係,藉由焦 慮、憂鬱,達到控制對方的效果等。Mandel(2010)根據臨床心理研究發現,共依 附特質的婦女心理防禦性和相互依賴性較高,尤其在感情責任、愧疚,低自我概 念和不易看清問題等層面心理調適較差,以致和配偶的親密關係較低。而父母親 密關係不佳、功能不良的家庭、和心理調適較差的母親如何影響其子女?致使「共 依附」關係在家庭流傳下去呢? 依附風格理論中所提到的,人際親密互動模式源自於子女內化嬰兒期和母親 的依附關係後,所形成的一種內在運作模式,此內在運作模式會統合於個體的人 格結構中並延續到生命其他時期,影響情緒發展和成為日後對新環境的認知、期 望及適應的依據(龔美娟,1994;Hazan & Shaver, 1994)。對自己和他人有正 向內在運作模式的個體,較能自在地與他人建立親密感,和支持性的人際關係(楊 惠敏,2007;Steinberg, Davila, & Fincham, 2006)。而對自己和他人有負向內在 運作模式的個體,則容易將外在環境所造成的挫折、困難歸因於自己,導致隱藏 自我和低自我價值感(Collins, 1996)。Soldo 與 Leonard(2003)和邱珮思(2007) 皆認為依附風格可預測共依附特質,即不安全依附風格的個體,其共依附特質傾 向愈高。且不安全依附風格的人傾向和有物質濫用的人形成合作夥伴或伴侶關係 (Soldo & Leonard, 2003)。 Bowlby(1982)與Ainsworth(1991)等依附理論學者認為,當此內在模式延伸至 愛情關係中,將發展為個體對愛情關係的因應模式,進而影響到個體親密關係的 品質,張芝鳳(2000)亦支持此觀點。Hazan與Shaver(1987)是最先將依附概念運 用於愛情關係研究的學者,他們根據Bowlby(1982)與Ainsworth、Blehar、Waters 與Wall(1978)所提出的架構,將愛情關係分為安全依附、逃避依附和焦慮/矛盾三 種依附風格。不同的依附風格會形成不同的親密關係互動模式,即依附風格對於 親密關係的適應具相當程度的影響(王慶福,1995;黃玲喬,1998)。例如:安. 3.

(4) 全依附者在親密關係中常感到被愛、信任感與安全感,能回應伴侶更多的愛,形 成良好的親密互動關係。但焦慮依附者卻常害怕自己會被拋棄或不被喜愛,容易 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和忌妒。 過往,共依附特質、依附風格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中,通常探討兩者各自和愛 情、婚姻品質的相關性。根據所蒐集的國內外文獻,同時探討共依附特質、依附 風格與親密關係之相關研究較為缺乏。而探討到夫妻間的關係時,也多婚姻品質 良窳的結果呈現,較少針對夫妻間更深入的親密關係多做著墨。但Erikson特別 指出親密關係的發展是成年前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為個體與外界連結之關係中 的最高層次。能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的人會感到親密、幸福,反之則感覺到疏離與 孤立。故親密關係是不可忽視的一部份,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且良好的親密關係 所帶來的幸福感更勝於其他人際關係良好所帶來的滿足感(引自張春興,2006)。 西方婚姻諮商的實務工作者大多認為增加夫妻間的親密感,是協助夫妻面對婚姻 困難和提升個人心理適應最有效的作法之一(Clark & Reis, 1988)。然而,在華人 的婚姻中,「角色和責任」卻遠比「親密關係」重要。很多人害怕而不願意進入 婚姻,因為一旦進入婚姻,就會被賦予許多的角色期望,「親密關係」卻被視為 次要的需求。現階段研究多探討婚姻品質,然而,研究者認為高婚姻的品質並不 代表夫妻間親密關係良好,可能還取決於財務、子女等其他因素,故高婚姻品質 中仍可能隱藏高離婚率。但如果夫妻間最親密的情感被反映出來時,則該婚姻的 品質或許能夠為孩子和社會帶來更穩健的家庭根基。 據此,本研究乃從依附風格的脈絡切入,提出更深入探索夫妻間親密關係的 研究架構,深入瞭解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和親密關係間的關係,並試圖釐清依 附風格直接對親密關係之影響,以及依附風格是否會透過共依附特質的中介效 果,間接對親密關係造成影響。 另外,過往研究也探討共依附特質、依附風格和親密關係在性別、原生家庭 狀況、父母婚姻狀況等不同的背景變項上是否存在差異性。程玲玲(2000)、余 4.

(5) 齊君(2007)、蔡淑霞(2003)發現具共依附特質者父母婚姻狀況不佳,如離婚、 分居、再婚等。共依附特質、依附風格和親密關係的性別差異研究(林筱婷,2005; 吳昭儀,2004;陳詩潔,2005;魏金桃,2007;Cretser & Lombardo, 1999;Dear & Roberts, 2002),雖然尚無一致性的結論,但研究結果幾乎皆顯示具差異性。 故不同的性別和父母婚姻狀況在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和親密關係上是否真得存 在差異性?相關的背景變項之差異情形又如何呢?本研究也將深入瞭解。 基於上述提到失功能家庭的逐漸增多、夫妻間的親密關係普遍較低,可能導 致家庭中的個體出現共依附特質和不安全依附的連結,以致家庭問題延續至下一 代,並影響子女婚姻中的親密關係。在在顯現出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和親密關 係三者間的重要性;加上三者間相關性研究的缺乏,研究者彙整為本研究之目的 如下: 一、瞭解國內已婚者在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和親密關係之現況。 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結婚年數、家庭排行、父母婚 姻狀況)之已婚者的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和親密關係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已婚者的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和親密關係之間的關聯性。 四、探討已婚者的共依附特質在依附風格、親密關係之間的中介情形。.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的問題和假設如下:. 5.

(6) 一、研究問題 (一)已婚者在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和親密關係之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結婚年數、家庭排行、父母婚姻 狀況)之已婚者的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與親密關係是否有差異? (三)已婚者的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和親密關係之相關為何? (四)已婚者的共依附特質在依附風格、親密關係間的中介效果為何?. 二、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問題二,提出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已婚者之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 和親密關係有顯著差異。 1-1 不同性別的已婚者之依附風格有顯著差異。 1-2 不同年齡的已婚者之依附風格有顯著差異。 1-3 不同教育程度的已婚者之依附風格有顯著差異。 1-4 不同結婚年數的已婚者之依附風格有顯著差異。 1-5 不同家庭排行的已婚者之依附風格有顯著差異。 1-6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的已婚者之依附風格有顯著差異。 1-7 不同性別的已婚者之共依附特質有顯著差異。 1-8 不同年齡的已婚者之共依附特質有顯著差異。 1-9 不同教育程度的已婚者之共依附特質有顯著差異。 1-10 不同結婚年數的已婚者之共依附特質有顯著差異。 1-11 不同家庭排行的已婚者之共依附特質有顯著差異。. 6.

(7) 1-12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的已婚者之共依附特質有顯著差異。 1-13 不同性別的已婚者之親密關係有顯著差異。 1-14 不同年齡的已婚者之親密關係有顯著差異。 1-15 不同教育程度的已婚者之親密關係有顯著差異。 1-16 不同結婚年數的已婚者之親密關係有顯著差異。 1-17 不同家庭排行的已婚者之親密關係有顯著差異。 1-18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的已婚者之親密關係有顯著差異。 根據研究問題三,提出假設二:已婚者的「依附風格」對於「共依附特質」有直 接影響效果。 根據研究問題三,提出假設三:已婚者的「依附風格」對於「親密關係」有直接 影響效果。 根據研究問題三,提出假設四:已婚者的「共依附特質」對於「親密關係」有直 接影響效果。 根據研究問題四,提出假設五:已婚者的「依附風格」,會透過「共依附特質」 的中介作用,間接影響「親密關係」。.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依附風格 依附(attachment)係指個體在親密關係相處中,特定的互動方式。此互動方式 源自於個體嬰兒時期與依附對象間強烈而持久的情感關係,故將愛情視為一種依 附關係,和伴侶間建立的親密情感連結的過程如同嬰幼兒時在父母懷中建立的情 7.

(8) 感 連 結 一 般 (Hazan & Shaver, 1987) 。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 根 據 Bowlby(1982)的依附理論與Ainsworth等人(1978)的嬰兒依附類型,得到四種不同 親 密 關 係 的 依 附 風 格: 安 全 依 附 (secure attachment) 、 焦 慮 依 附 (preoccupied attachment)、逃避依附(fearful attachment)、排除依附(dismissing attachment)。本 研究的依附風格係以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1997)編製的「人際風格依附量 表」的四個分量表為依據:「安全依附」、「逃避依附」、「焦慮依附」、「排 除依附」。「安全依附」量表合計得分愈高者能接納自己而有安全感,能自在的 和別人相互親近。「逃避依附」量表,合計得分愈高者會逃避和別人的親近,以 免除不自在的感覺或避免受傷害。「焦慮依附」量表合計得分愈高者擔心別人不 喜歡自己,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排除依附」量表合計得分愈高者傾向於 比較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或自給自足的生活。. 二、共依附特質 共依附者具有控制及缺乏自我界線之問題,會藉由操控及給予建議的方式強 迫自己幫忙他人或控制事件的自然發生,常會伴隨他人焦點/自我忽視、低自我 價值感、隱藏自我、內科問題(常自覺自己健康狀況不佳,擔心及想像自己有健 康急速衰敗問題)、原生家庭問題等特質(Hughes-Hammer et al., 1998)。在本研 究中,共依附特質係以受試者在廖翊雯(2009)編製之「共依附特質量表」中的 五個分量表為依據:包含「他人焦點/自我忽視」 、 「低自我價值感」 、 「內科問題」 、 「隱藏自我」、「原生家庭問題」。得分越高,表示共依附特質越高;反之,則表 示共依附特質愈低。. 三、親密關係 王純娟(2001)和朱岑樓(1991)曾提及婚姻中的親密關係是所有人際關係. 8.

(9) 中最親密的,除了強調彼此的行為、感受、需要及關係外,尚伴隨有倫理力量的 承諾、情感上的投契、情緒上的依附等。而親密關係意旨透過個人角色的付出與 共同生活經驗的動態循環過程,個體內心深處能感受到彼此的親近、分享、接納、 支持與信任,進而達到自我揭露、願意承諾、相互瞭解、肯定對方特質,相互覺 得有價值和安全感的關係。本研究所指的親密關係特指婚姻中夫妻間的親密關 係,採用利翠珊(1998)所發展出的「親密情感量表」作為親密關係之指標,其 中包含「感激」、「欣賞」、「親近」、「契合」四個分量表。在「親密情感量 表」上得分愈高,表示夫妻間的親密關係愈好;反之,則表示夫妻間的親密關係 愈差。. 9.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與本研究有關的文獻進行探討,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依附風格的 內涵、類型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共依附特質的內涵、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 為親密關係的內涵、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為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與親密關 係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依附風格的內涵、類型與相關研究. 本節分三部份說明,第一部份是依附的意義與內涵;第二部份是成人依附的 意義與類型;第三部份是成人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 一、依附的意義與內涵 依附理論的創始人Bowlby在1958年時,基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目睹許多 孩童因戰爭被迫與父母分離後,而開始對早期親子分離對孩童人格發展之影響進 一步研究。1969年,Bowlby根據心理分析論、生態理論、動物行為學、客體關 係等觀點,及臨床上長期觀察與母親分離之兒童的行為後,提出「依附」 (attachment)一詞(引自Shaffer, 2005)。「依附」最簡單直接的定義是:與特定對 象形成強烈的情感連結(Ainsworth et al., 1978;Bowlby, 1982;Shaffer, 2005)。最 早的依附發生於嬰兒和主要照顧者之間,不一定是父母,但主要是指與母親間彼 此依賴的感情聯結(Bowlby, 1982)。嬰兒會將依附對象視為「安全堡壘」,藉由 彼此的情感連結與互動,會產生強烈的安全與愛的感覺,而維持靠近和接觸依附 對象的反應,此稱為「依附行為」。個體與依附對象間,亦會發展出不易改變且. 10.

(11) 無法取代的一種持續而強烈的關係,稱為「依附關係」(Bowlby, 1982)。此依附 關係會帶動個體的情感反應,即接觸依附對象時,會感到快樂等正面情緒,分離 時會感到害怕等負面情緒(Ainsworth, 1991)。個體會透過依附行為不斷尋求依附 對象的照顧與保護以滿足生存、安撫心中的不安等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從其互動 中,逐漸形成自己及依附對象意像的認知基模,依附行為也會強化為穩固一致的 互動模式與風格,而影響著日後的人際關係與情感連結(吳麗雲,1998;孫世維, 1996;郭啟瑞,2005)。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的依附對象不一定為母親,依附 對象可能也不只一個,但依附行為模式卻仍然和幼年時與主要照顧者間的互動模 式呈一致性(陳金定、劉焜輝,2003;Shaffer, 2005)。 Bowlby(1982)提到早期的外在形式依附品質(如:客體是否可接近及有無反 應、溫暖或冷漠對待等)會內化至個體,形成「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即透過個體的認知及情緒內化而成的依附經驗,會逐漸對外在環境、依 附對象及自我意像,形成內在心理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Collins, 1996)。且 Bowlby(1982)指出個體與主要照顧者情感上的連結,會因不同期待而發展出不同 的內在運作模式。內在運作模式包含著個體過往、目前及未來對自我的形象及對 關係的印象,可分為兩個面向,其一為對自己的內在運作模式(自我表徵),意即 個體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過程中,自己被接受及不被接受的經驗,將會反過來影 響個體對自己的意像(image)。其二為對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他人表徵),即個體 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過程中,照顧者的反應及照顧的方法等,會使得嬰兒預期主 要照顧者是否會有反應、是否會提供支持或保護,形成嬰兒對主要照顧者的意像 (紀怡如,2002)。 Shaver、Collins與Clark(1996)認為內在運作模式為個體用以預測和解釋他人 的行為及計畫自己在社會互動行為的基礎,包含防衛的機制,及情緒調節、處理 依附相關訊息的準則,會引導個體信念與引發情緒。Collins (1996)提出內在運作 模式的組成要素有四:(一)與依附相關的記憶,(二)與依附相關的信念、態度、. 11.

(12) 期待,(三)與依附相關的目標與需求,以及(四)達成依附目的所需的策略與計畫。 此顯示出內在運作模式不只是對自我及他人的認知,更內含其相關依附經驗、認 知、評價及所尋求之策略等。若能身處愛與安全的環境中,個體較能發展出信任 與自信的內在運作模式,形成安全依附;反之,則形成不安全依附。對自己和他 人有正向內在運作模式的個體,較能自在地與他人建立親密感,和支持性的人際 關係(楊惠敏,2007;Steinberg et al., 2006),且在面臨失落事件時不易影響自 身價值(Collins, 1996)。若此模式延伸至愛情關係中,將發展為個體對愛情關係的 因應模式,成為愛情關係中重要的運作機制(張芝鳳,2000)。根據Hazan與 Shaver(1994)的觀點,個體在日後將修正或強化原本之運作模式,此模式藉由持 續互動,將在反覆被確認的過程中變得更穩定,印證了Bowlby 所提出依附模式 的穩定特性。 Collin(1996)進一步以圖2-1說明內在運作模式的處理過程;當與依附有關的 事件產生時,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會自動啟動,此內在運作模式會根據過往的依 附經驗的認知反應、主觀詮釋及情緒反應,無意識地、自動化地來對此依附相關 事件進行認知反應、主觀詮釋,以及情緒反應,並決定了未來的行為反應。. 圖 2-1 內在運作模式 資料來源:“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Implications for Explanations, Emotion and Behavior,”by N. L. Collins, 1996,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812. 12.

(13) 綜上所述,早年的依附關係經驗會被嬰兒內化,統合於個體的人格結構之 中,成為日後對新環境和人際關係的認知、期望及適應的依據,並影響了個體對 自我和他人的意像。且該內在運作模式會跨越所有生命的週期,延續到生命其他 時期而發揮其影響力,而影響個體的情緒發展及未來之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 (Hazan & Shaver, 1994)。所以依附關係除了影響嬰兒生存和親子關係品質外,是 否確實能預測個體日後的人際和親密互動模式?這也是本研究欲進一步探討之 處。. 二、成人依附的意義與類型 依附理論最早由Bowlby與Ainsworth提出,他們從嬰幼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 互動的情形,發現其中存在緊密的情感連結關係(孫頌賢、修慧蘭,2007)。而 後 繼 學 者 Hazan 與 Shaver(1987) 及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 , 以 Bowlby與 Ainsworth的依附理論為基礎擴張、應用到成人身上,視成人的愛情關係發展為 一種依附的過程,即伴侶間建立情感連結,就如嬰幼兒在幼年時與雙親建立情感 連結一般,使依附理論從幼兒期被更廣泛的應用於成人期之探討。以下分別說明 成人依附的意義與類型。 (一)成人依附的意義 Berman與Sperling(1994)對成人依附的定義為:「成人依附是個體人際互動 的一種穩定傾向。此傾向建基於個人在其人際世界中的認知-情感-動機的基模 中,由內在運作模式所調節,使個體努力尋求並接近能滿足其生理與心理安全感 的特定對象,繼而維持與特定對象間的互動」。成人依附源於兒時依附,自幼年 發展並內化後,逐漸形成一種穩定而持久的親密關係傾向。個體會將過去在嬰幼 兒時期和照顧者間的互動經驗,一一反映在目前跟他人的親密關係中(王慶福, 1995;黃玲喬,1998)。因為隨著個體逐漸成長,雖然內在運作模式更為複雜,. 13.

(14) 但依附關係一致性的互動模式會橫跨生命週期,故可以用來解釋成人的人際特質 與互動的觀念(Bartholomew & Perlman, 1994)。Weiss(1991)指出成人依附關係的 三個主要特徵為:1.尋求親近、2.安全堡壘效應、3.抗拒分離。Ainsworth(1991) 和Bowlby(1982)認為情感、認知與依附三者緊密聯結,但隨著認知的發展與成 熟,個體會透過語言與記憶與照顧者互動,依附行為會從肢體接觸的依附逐漸轉 為象徵式的依附,即較重視親密關係的內涵(蘇逸珊,2002)。成人依附關係的 研究,又可分為對父母及對愛戀對象兩種不同對象的依附關係。早期研究是針對 父母的依附關係(Main, Kaplan, & Cassidy, 1985),近來研究,例如:Hazan與 Shaver(1987),則開始探索個體和愛戀對象的依附關係。而本研究是探討已婚者 的依附風格和親密關係之相關性,故會聚焦於個體和愛戀對象的依附關係。 (二)成人依附的類型 目前較為普遍使用的成人依附分類方式,一是Ainsworth等人(1978)在陌生情 境測驗中所區分出的三種類型;二是Hazan與Shaver(1987),將研究對象從兒童早 期,延伸至青少年晚期和成人期,而提出的三種成人依附風格;三是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根據Bowlby的內在運作模式為基礎,區分而成的四種依附類 型。分述如下: 1. Ainsworth的依附類型 Ainsworth等人(1978)為瞭解嬰兒與母親互動的情形,在實驗室製造一個嬰兒 與母親分離,與陌生人獨處,再與母親重聚的情境,即著名的「陌生情境」(the strange situation),依照嬰兒在實驗室中的探索行為、對陌生人的反應、與母親分 離的焦慮及和母親重聚時的行為,將嬰兒歸類為三種類型:安全型、焦慮矛盾型、 逃避型。後來的學者Main與Solomon(1986)發現第四種型態:紊亂型。茲分述如 下: (1)安全型(secure):Ainsworth等人(1978)觀察到安全型的孩子,在陌生的情. 14.

(15) 境中能順利的與母親分離並探索環境,視母親為安全堡壘,在遇到壓力時會主動 尋求母親的慰藉。這樣的小孩經驗到照顧者可以提供安全的基礎供他探索環境, 有安全感、能信任他人,認為自己不會被拋棄,最後就能形成一個「值得被愛」、 「有能力」的自我價值觀。安全依附的母親具有高度的反應性和敏感度,經常與 嬰兒有同步的互動與身體上的接觸。 (2)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焦慮/矛盾型的孩童會一直待在母親身 邊,很少主動探索環境,對陌生人保持警戒,母親離開時焦躁不安,母親回來後 既渴望與她親近,另一面卻又表現生氣、抗拒等行為。此種行為表現可能因為母 親在情感表達和照顧過程常行為不一致,有時熱衷有時冷淡,大部份的時侯則無 回應,因此嬰兒會形成「不確定」 、 「害怕」和「無法信任他人」的心理模式(Klassen, 2000)。因為無法預測何時照顧者會回應他的需求,嬰兒會以激烈方式應付此不 一致的照顧方式試圖獲得情感支持及撫慰,如果這些努力經常失敗,嬰兒就會變 得哀傷和憤怒。 (3)逃避型(avoid):Ainsworth等人(1978)發現,逃避型的孩童,當母親在時會 主動探索陌生環境,但不與母親互動,母親離開時則沒有焦慮反應,回來後也對 母親呈現冷漠的反應。他們不會在需要時尋求援助,其心理模式為「孤獨」、「被 拒絕」,「人是不可信任的」。因逃避型孩童的照護者缺乏耐性,冷漠且疏遠, 拒絕與嬰兒建立親密關係的舉動,使得嬰兒的需求與呼喊經常被拒絕,或因父母 太熱衷,常喋喋不休,即使嬰兒不想要仍提供極多刺激,於是孩子學習忽略照顧 者的存在,不倚賴情感支持。 (4)紊亂型(disorganized):此類型的依附是抗拒型與逃避型的組合,顯現出要 接近又逃避照顧者的困惑和害怕。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紊亂型孩童的照顧者有 時能提供孩子愛和安全感,但有時又忽略甚至對孩子身體虐待。常在受虐兒身上 或遭受極度憂鬱之母親拒絕和忽略之嬰兒身上見到紊亂型依附(Main & Solomon, 1986)。 15.

(16) 2. Hazan與Shaver的依附類型 Hazan與Shaver(1987) 將成人的愛情關係視為一種依附的過程,即伴侶間建 立愛情連結的過程,就如嬰幼兒在幼年時期與雙親建立依附性情感連結的過程一 般。他們根據Bowlby(1982)與Ainsworth等人(1978)的依附理論,提出愛情關係的 依附風格。不同依附風格的人有其獨特且固定的愛情互動模式與態度,而形成不 同的愛情關係。三種依附風格分述如下: (1)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看待自己與對他人看法較具正向觀點,對 愛情亦然。和別人很容易親近,可以很自在地讓別人依賴自己,也可以很自在地 依賴別人,不常擔心被別人遺棄,也不常擔心有人太過親近自己。與伴侶維持良 好而穩定的關係,能彼此信任與支持,且對親密關係願意承諾與負責。 (2)焦慮矛盾型依附(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強烈地想親近他人而容 易進入親密關係中,但又對愛情持負面看法、患得患失、會不斷要求對方給承諾 而在愛情關係中帶來強烈壓力、會忽略留給對方自己的空間而易產生摩擦;不能 忍受分離,而對情人的離開感到憤怒,但情人回來時,即使心中想要親近對方, 但行為卻表現出排斥與抗拒,造成關係緊張。因此在親密關係中有較多的衝突與 矛盾,有較高的情緒起伏和嫉妒情感,不斷強調自己的感情需求而較不關心對方 的感情與需求。 (3)逃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對關係不信任和防衛,對別人的拒絕很 敏感,但別人太親近時,又感到焦慮和不自在;甚少表露情感,與伴侶分開時不 會表現出不悅,重逢時則出現冷淡與逃避,而讓對方無法與其更加親近。他們會 害怕且逃避親密伴侶,以避免受到傷害,在愛情關係中較少互信與承諾。 研究發現,三種不同愛情依附風格在成人中所佔的比例,安全依附約佔 56%、逃避依附約佔25%、焦慮∕矛盾依附約佔19%,與嬰兒依附類型的調查比例 相近(鄭羽芯,2006;Hazan & Shaver, 1987)。. 16.

(17) 3.Bartholomew與Horowitz的依附類型 Bartholomew與Horowitz(1991)以Hazan與Shaver(1987)的愛情依附風格概念 為基礎,進一步提出依附風格分類的兩個向度,即「對自我的意像」與「對他人 的意像」。根據正向或負向的自我意像、正向或負向的他人意像,會形成四種不 同的依附類型(見圖2-2)。分述如下: (1)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由正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形成。在 親密關係中覺得自己是被愛、被接納,而感到自己是有價值,而有能力與伴侶維 持良好的親密關係又能保有個人自主性。 (2)焦慮依附(preoccupied attachment):由負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形 成。覺得自己沒價值、沒自信,藉由依賴他人的接納來肯定自我,而缺乏自主性。 此類型者對愛情懷抱互惠的期待,較易對伴侶產生懷疑,害怕被拒絕,在愛情關 係中容易產生較多矛盾與衝突。 (3)排除依附(dismissing attachment):由正向自我意像和負向的他人意像所造 成。認為自己具存在價值,但他人卻難以信賴,故不願依賴別人,避免和他人有 親密接觸,保持距離以免受到傷害,以保有自主性。 (4)逃避依附(fearful attachment):由負向自我意像和負向的他人意像所造 成。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也覺得別人不可信賴,別人會拒絕自己。 故心裡雖然需要親密關係,但卻因害怕受到傷害而逃避與人親近,以保護自己免 於失望。 Griffin與Bartholomew(1994)也發現對自我的意像與自尊有關,對他人的意像 與人際傾向有關。且安全型依附有較多人際耗竭問題;焦慮型依附有可能因過度 的情感表達,產生競爭與控制的人際問題;排除型依附者則可能有人際冷漠的問 題;而逃避型依附則可能有壓抑的人際互動關係。. 17.

(18) 對自我的意像 正向. 負向. 安全依附. 焦慮依附. (對親密與自主感到舒服). (對關係感到焦慮). 排除依附. 逃避依附. (排除親密,抗拒依賴). (害怕親密,逃避社會性接觸). 正向 對他人的意像 負向. 圖2-2. 成人依附的四種類型. 資料來源:“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 by K. Bartholomew & L. M. Horowitz, 199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7.. 綜合上述,可見依附風格的類型可視為個體將早期親子互動的型態內化於 人際相處間的模式。在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測驗,依附關係由嬰兒本身、照顧 者回應、陌生環境三者共同建構而成,顯現未來個體與他人互動的縮影。不同的 依附型態,涉及個體對自己與對他人的意像以及依附經驗的基模,使個體在面對 未來的人際互動時,會以此基模來看待自己在關係中扮演的角色,出現一致性的 認知和情緒反應,並預期他人如何回應。且此依附風格能橫跨生命週期,呈現一 致的穩定性。. 三、成人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 Bowlby(1982)表示依附是終其一生極為重要的課題,可從狀態、特質、互動 等層面加以研究。此後陸續引發許多學者以成人依附風格進行相關研究,研究者 整理與本研究相關之研究,分述如下:. 18.

(19) (一)依附風格之分布之研究 成人依附風格之分佈,國內外研究發現有所不同。國外研究多數指出成人的 依附類型分布,以安全依附者居多,其次分別為焦慮依附、逃避依附(Hazan & Shaver, 1987;Mikulincer, & Shaver, 2007)和排除依附(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國內研究,則多以焦慮依附佔多數(王慶福,1995;吳嘉瑜,1996;陳 勤惠,2000;黃于娟,1994;蘇逸珊,2002)。但也有和國外研究相同,以安全 依附佔多數之研究結果(林宛宜,2009;黃玉珍,2003;黃玲喬,1998;黃碧慧, 2002;張儷馨,2005)。由此可知,國內外受試者的依附風格分布並未有一致的 結果。依附風格之分布是否存在文化差異,也是本研究想了解之處。 (二) 成人依附風格與性別 Bowbly(1982)認為所有人類生來便有尋求安全感的需求。多數研究亦支持此 項論點,即依附風格的形成並不因性別而有所差異(王慶福,2000;李怡萍,2006; 張儷馨,2005;鄭羽芯,2006;羅立人,1999;Hazan & Shaver, 1987)。但仍 有部份研究發現性別在依附風格上具差異性(邱珮思,2007)。國外相關研究指 出,焦慮依附中女性佔較多數,排除依附中則男性佔較高比例(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由此可知,國內外受試者的依附風格與性別相關性研究未有一 致的結果。本研究也會針對性別和依附風格間是否存在關係探討之。 再者,因為成人依附風格為個體將嬰兒時期和母親間的互動經驗內化、統合 於人格中,不僅影響了個體對自我和他人的意像,也形成日後對新環境和人際關 係的認知、期望及適應的模式。故本研究除了探究性別和依附風格間的關係外, 還將進一步從年齡、教育背景、結婚年數、原生家庭和父母婚姻狀況排行等背景 變項探討依附風格之差異性。. 19.

(20) 第二節 共依附特質的內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分五部份說明,第一部分是共依附的源起;第二部份是共依附的定義; 第三部份是共依附模式;第四部份則是共依附的相關理論;第五部份則是共依附 特質的相關研究。. 一、共依附的源起 『共依附』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明尼蘇達的幾個治療中心,在進行化學依賴 治療與強迫性異常行為方案時發現了這個現象,主要用來描述因化學依賴而影響 生活的人們。(Smalley,引自邱紫穎譯,1996)。 或許共依附這個詞是新的,但現象早就存在了。在1940年代酒癮家庭的治療 領域中。當時戒酒匿名協會(Alcoholics Anonymous),成功地援助了酗酒者戒斷酒 癮。但協會人員卻發現酗酒者成功戒酒後,家人仍然受困於情緒之中,甚至有些 家庭在酗酒者戒酒之後相繼破裂,因而意識到,當酗酒者依賴酒精的同時,其家 人也陷入與酗酒者糾纏不清的相互影響;並出現二種明顯「共生」的症狀,一為 多數家屬會盡心盡力照顧成癮者以因應和酒癮者一起生活之壓力,誤認為只要竭 盡心力「照顧」 、 「幫助」成癮者,對方一定能戒斷成功,情況無法掌控時,家屬 常會陷入羞愧、痛苦、恐懼、憤怒等情緒糾纏中。但當酒癮者日益康復時,家屬 卻仍受困於情緒之中,似乎希望酒癮者繼續沉迷於酒精之中,繼續依賴他們,使 那些過於激動的情緒能夠被歸因。其二為雖然酒癮者非常自我中心且伴隨暴力傾 向,他們會在動作、情緒或性方面直接、間接地虐待家人,家人卻未曾離去,不 但為對方負起責任,並表現出「照顧成癮」的特徵,也因此間接地鼓勵成癮者繼 續 酗 酒 。 此 人 被 稱 為 縱 容 者 (enabler) , 或 共 依 附 者 (codependent)(Cretser & Lombardo, 1999)。 20.

(21) 共依附發展初期,共依附者會完全遷就這名酒癮者來調整自己的生活模式。 兩者相互滿足彼此的需要-成癮者行為可滿足家屬想控制、照顧對方的需要,家 屬的行為也可滿足成癮者想被照顧的需要,當時稱之為「共酒癮」(co-alcoholism) 或「共成癮」(co-addiction) (陳秀菁,2002;Arnold, 1990;Hemfelt, Minirth & Meier, 1989;O'brien & Gaborit, 1992) 。隨後引起專家學者們的研究,直至 1979 年「共 依附(co-dependence)」這個名詞才正式出現(吳秋月,1999;吳昭儀,2004;吳 麗娟,1997a,1997b;楊晴惠,2000;蔡淑鈴,2002)。. 二、共依附的定義 共依附(co-dependence)在英文中是由(co)與(dependence)組合而成。「co」有 連接、聯合、相同程度、合夥人、共同操作之意。「dependence」則表示從屬或 隸屬於某人、事、物或受到其限制。共依附「co-dependence」可以廣泛定義為個 體和家中失功能的人有糾纏不清的關係,即個體將自己的心思意念完全放在對方 身上。例如:生長在酒癮、藥物依賴者或壓抑情感家庭的個體,為適應關係中的 壓力而產生功能不良的適應狀況(Crothers & Warren, 1996;Wegscheider-Cruse, 1985)。精神醫學字典,對共依附的解釋是: 「失功能家庭成員的一種自我挫敗的 學習行為」,其特徵為擔心害怕被人拒絕或遺棄而過度依賴另一個體,選擇否認 及壓抑所有的需求與感受,以避免被觸怒或危險發生時失去控制,導致個體面對 反應時,逐漸失去彈性且變得僵化(吳秋月,1999;簡麗純,2001) 。余齊君(2007) 則引用牛津字典對共依附含義的解釋為:「彼此的情緒依賴著某種關係以滿足彼 此支持的角色」。 近年研究學者因不同觀點而對共依附之概念界定分歧不一,隨著其著重點的 不同,得到的定義也不同。以下研究者將其定義整理歸類為三種觀點-個人特 質、人際互動、家庭系統運作。. 21.

(22) (一)個人特質觀點 共依附是一種「習得的無助」,即為了適應關係中的壓力,透過學習,將自 己的信念、行為和感覺,和他人相互連結。其特徵包括較高的控制慾、情緒表達 較少、較大責任感、傾向由外在偏見來評價自我價值或壓抑情感、自我犧牲使自 我感喪失(Cowan & Warren, 1994;Hemfelt, Minirth & Meier, 1989)。這種過度 連結會成為一種病態的症狀,其影響擴及到共依附者所有的關係中,導致日後沒 有能力去開創或參與愛的關係(Larsen, 1987)。 (二)人際互動觀點 共依附係指一種社會心理狀態,意指兩個人以失功能的方式滿足對方需求的 一種關係型態,即讓另一個人的行為影響自己,並強迫自己去控制對方的行為, 希望藉由控制外在的人、事、物 ,來控制內在的情感(Hemfelt, Minirth & Meier, 1989;Beattie, 1992;O’brien & Gaborit, 1992)。其失功能型態,包括:以他人 為焦點、忽略自我、對他人有過度的責任感、過度涉入他人生活、無法表達情感、 錯誤的溝通技巧、缺乏自主性,及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Cowan & Warren, 1994; O’brien & Gaborit, 1992)。因此,共依附者會在情緒、社交與生理上全神灌注、 極度依賴某人或某物,這種狀態終將變成一種病態的連結 (Wegscheider-Cruse, 1985)。 (三)家庭系統運作觀點 共依附指個體來自功能不良的家庭或是長期因應環境所產生的心理特質,為 了讓自己生存及維持家庭的完整,過分投入家庭問題情緒中,把家庭的問題認為 是自己的問題,內化為自己的羞恥感,分不清自己和家人的界限,和上癮者的情 緒過分糾結,避免正視自己的情緒及需要(簡麗純,2001)。Arnold(1990)認為 家庭中若出現一功能失調成員,他將成為家中之焦點,其他成員必須為了照顧他 而犧牲自己的需求。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必須為了減輕家中負擔而不斷去. 22.

(23) 迎合父母的期待,缺乏自尊及幸福感,且失落了自己內在的真實世界。 而 Kitchens(1991)回顧學者們不同觀點後,提出兩種共依附的系統運作模式:一為 成癮者中心模式,問題核心來自家中成癮者。家人為了面對成癮者的行為問題, 產生共依附特質,而導致家庭功能不良。另一為問題家庭模式,問題核心是家庭 系統。家庭成員為了在功能不良的家庭系統中生存,而發展出異常的糾結關係, 使其心理狀況出現問題。 綜合上述學者對共依附的定義,研究者整合其特點如下:共依附乃一種與壓 力有關、發生在親密關係中、有特定的對象、對個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影響的特 質;共依附是一種學習到的行為,也是一種症候群,其焦點是控制(control)與界 線(boundary)的議題。共依附傾向高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有心理調適困難的問題, 因為易有認知、生理、情緒、行為、關係層面的問題及原生家庭問題,進而伴隨 嚴重的心理障礙與身心症狀出現,例如憂鬱、焦慮、物質濫用等。故本研究希望 透過研究更深入的了解共依附特質是否和個體在人際依附以及親密關係上的發 展有關。. 三、共依附模式 共依附者主要特徵為:想要控制一切、很難信任別人、忽視個人需求、過度 負責、壓抑自己的感受、低自我概念與害怕被拋棄(Brown, 1988)。他們常內射憂 鬱、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造成人際關係困難(Carson & Baker, 1994),難與重 要他人心理分離與發展個別化(Bruss & Glickauf-Hughes, 1997)。Hughes-Hammer 等人(1998)參考了多位學者對共依附之相關定義與概念後形成共依附模式,如圖 2-3所示,研究者茲說明其內涵如下: (一)他人焦點/自我忽視(other focus/self-neglect) 共依附者會將他人的需求擺在最優先位置,並忽視自己的需求,且習慣藉由. 23.

(24) 操縱或建議的方式,強迫自己去幫助他人或控制事情,此概念重點在於控制 (control)和自我界限(boundary)之議題。 (二)原生家庭問題(family of origin issues) 共依附者多生長於遭受困境、藥物濫用、對問題過度緊張的家庭環境中。當 面對家庭的生活壓力,家人間又無法公開表達與討論想法和感覺時,容易導致共 依附行為。 (三)低自我價值(low self-worth) 共依附者通常會表現出自我批判(self-criticism)、自我憎惡(self-hatred)、羞愧 感(feeling of shame)、自責(self-blame)及貶抑(humiliation)等想法與感受。 (四)隱藏自我(hiding self) 共依附者為了隱藏、控制自己的負向情緒及感受,會運用一些正向的情感表 達方式去壓抑自己真實的感受,而容易因混亂而產生不真實的假我(false self)。 (五)內科問題(medical problem) 共依附者常自覺自己健康狀況不佳,擔心及想像自己有健康急速衰敗問題。 在此共依附模式中,「他人焦點/自我忽視」是圖中心的圓,為其核心概念, 另三個次概念:「原生家庭問題」、「低自我價值」、「隱藏自我」與此核心概 念重疊,三者間亦相互重疊, 而「內科問題」則是核心概念與三個次概念所導 致的結果。. 24.

(25) 圖 2-3. 共依附模式. 資料來源:“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 Codependency Assessment Tool,” by G. Hughes-Hammer, D. S. Martsolf, & Zeller, R. A, 1995,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12(5), 269.. 四、共依附的相關理論 共依附之所以產生,如同其定義般,也有許多相關理論或說法加以解釋,研 究者整理幾個具代表性的理論如下: (一)家庭系統理論 Gierymski與Williams(1986)指出共依附特質的呈現,應結合傳統個人內在動 力的家庭系統觀點來看。目前最適合有關共依附特質的理論,莫過於「代間家庭 系統理論」(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system theory)。Prest與Protinsky(1993)用Bowen 的代間家庭系統理論來說明為了配合家人照顧功能失調的成員,抑制自己的思 考、行為、感受,以維持家庭的穩定及本身的生存所發展出來共依附的關係。其 25.

(26) 論點如下: 1.關係模式經由學習而來,關係型態源於世代間傳遞的家庭情緒系統。 2.目前個體家族成員的行為源於此關係模式。 3.家庭系統是一種自我平衡的狀態,任何家庭內的改變都會影響家庭系統的 穩定。 Prest和Protinsky(1993)並指出家庭最主要目標是使家庭成員能夠在獨立及家 庭和諧間取得平衡,而為了適應個體改變的需要,家庭系統也會隨著調整與成 長。因此,從幾個代間家庭系統理論中,可更深入了解共依附概念: 1.情緒系統(emotional system) Bowen(1978)認為家庭系統中的每個成員都是獨立的個體,但和家庭中其他 成員以情緒系統相互連結。情緒系統對於個體的影響非常大,因透過該系統能引 領或驅使家庭成員合作,以獲得食物、庇護、生殖、生命保護及其他社會關係的 基本生命力量。而個體的情緒獨立,是奠基於個體情感與理智的平衡、原生家庭 發展出來的個體分化程度、因應生活壓力的技能、及在內外在發展與面對情境壓 力的焦慮程度(Kerr & Bowen, 1988)。但在家庭的整體情緒系統連結下,每個家 庭成員間,都存在兩股力量相互抗衡,一種是個別性(individuality)的力量,促使 個人在心理上與其有所「分離」;另一種則為緊密性(togetherness),促使個體在 心理上與其緊緊相聯。如果個體的緊密性需求過高,會使得他分不清自己與他人 界限,過度對他人產生情緒依賴;但如果個體的個別性太高,將使個體與他人之 關係過於疏離(蔡淑霞,2003)。因此家庭成員間的互動,需親密但保有自主性。 當家庭成員在成長的過程中,試圖在親密與疏離、分化與融合間取得平衡,卻面 對家庭和個人內外在情境的挑戰時,個體就開始產生焦慮的情緒(Kerr & Bowen, 1988)。 2.三角關係(interlocking triangles) 26.

(27) 焦慮產生之後,家庭系統為了保持系統內關係的平衡,可能以拉入第三者的 方式來解決此焦慮。使得身陷三角關係的家庭成員和家庭情緒系統中的焦慮捆綁 在一起,連結為焦慮捆綁機制(anxiety binding mechanism) (Kerr & Bowen, 1988)。 例如婚姻中,將孩子拉入雙方拉拒關係中,可能成為兩種角色,一是「拯救者」, 當父母一方拉攏孩子來證明對方的錯誤時,孩子為了安撫父母情緒,無形中擔負 了超過他們正常年齡所應承擔的角色責任。這時的孩子似乎成了家庭中的「英 雄」,承擔了無形的精神壓力。另一種則是「受迫害者」,父母為了轉移本身的 焦慮而過度關注、保護孩子。此時孩子被視為問題兒童,承擔父母關係不良的問 題。這樣的三角關係會變成一種病態,陷於其中的家庭成員不但會導致生活適應 能力較弱、自我分化降低或融合,可能也會出現各種症狀,例如酗酒、飲食疾患、 身體症狀、工作狂(Kerr & Bowen, 1988)。家庭情緒歷程(family emotional process) 會透過各種成癮和強迫的現象呈現,且因此歷程涉及認同感及親密感的發展困 難,可稱之為「共依附」(Schaef, 1986)。 3.自我分化(self differentiation ) Bowen(1978)指個體在面對內在與他人時,所表現出來的互動關係歷程,又 分為人際間(interpersonal)和個人內(intrapersonal)二種分化。人際間的分化,指的 是個體具自主性,能夠區分情緒和想法的不同,並有能力表現出自己獨立的特 質;個人內的分化指的是一個人自主的程度,特別是在高焦慮壓力時,是否具有 發 展 完 整 自 我 , 且 避 免 陷 入 界 限 混 淆 景 況 的 能 力 (Subby, 1987) 。 Bray 與 Williamson(1987)認為一個分化良好的人在面對重要他人時,具有良好的功能 性,不需過度為他人負責任或被控制及受傷害。自我分化情形是否良好可以從個 體是否有能力完成下列事情來判斷: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不在乎社會壓力,能 選擇表達或不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尊重個人的判斷、能為一生的經驗負責、 對於親密關係能主動開始或選擇接受與不接受、能在和他人的互動經驗中產生自 我認同。. 27.

(28) 4.黏著(fusion) 自我分化程度低的個體,容易在情緒上和他人關係處於緊黏在一起的狀態, 即黏著的關係。當個體處於高度混亂時,無法清楚地覺察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 體,在與人相處互動時,缺少自主的功能,而感受到壓力,進而出現過度的情緒 反應和許多症狀(Bray & Williamson, 1987)。 5.代間傳遞歷程(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Bowen(1978)認為個體會尋找與自己分化程度相同的伴侶組成家庭,而具共 依附特質的成員可能會找具同樣特質的伴侶。但伴侶雙方分化不良可能造成家庭 情緒系統的不穩定和焦慮,因為彼此使用原生家庭中的互動模式對待,使得這種 「糾結」關係模式不斷延續,影響子女的分化,造成子女的分化比父母更低。子 女又尋找和自己相同或更低分化的人成為伴侶,如此代代相傳,家庭失功能的情 況越來越嚴重,這就是「代間傳遞歷程」。此種家庭的運作模式,包括:焦慮捆 綁、融合、強迫性上癮行為、聚焦於外在的人事物、缺乏自我覺察及自主性、無 法與人建立親密感等(吳秋月,1999)。由此可知,共依附是一種學習,上一代 將行為教導給下一代,在家庭系統中不斷被傳遞(O’brien & Gaborit, 1992)。 (二)人際互動觀點 Wegscheider-Cruse (1985)認為,任何的功能不良或任何苦惱皆由關注他人的 需求或行為所導致。共依附是在親密關係中學到滿足自己情緒需求的策略,因為 每個個體都有獨立分化與親密連結的正常需求,但在功能不良的家庭裡,個體必 需犧牲自己的需求,試圖去解決家中存在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可能會經驗到情 緒被壓抑、生存、愛與隸屬等需求被犧牲。在此環境的長期影響下,會使個體為 了尋求滿足,以迎合他人需要的方式和其相處(Hogg & Frank, 1992)。共依附的 另一面即為反依附(contradependence),即個體在面對失功能家庭時,在親密關係 上滿足自我情緒需求的另一策略。意旨個體採取與他人疏離、自我防衛、自我滿. 28.

(29) 足、孤獨、不需要任何人的策略來處理自己被愛的需求。但是事實上每個人都有 親密、分化的需求,對愛、追求自我和被愛的需求都應被允許與接納,故Hogg 與Frank(1992)又提出相互依賴(interdependence)觀點,認為個體應在自我與他人 之間建立適當界線,且在親密與獨立二者中間尋找出交集和平衡點 (Hemfelt, Minirth & Meier, 1989)。 (三)人格特質觀點 共依附者常出現「以他人快樂為己任」的強迫思想(Schaef, 1986)。吳麗娟 (1998)參考Schaef(1986)、Wegscheider-Cruse與Cruse(1990)等學者對共依附特 質的看法後,綜合歸納出以下9點共依附特質: 1.他人取向:共依附者是以外在歸因、外在取向、以外在為中心及具有外控 的思考運作模式,主要行為表現在關係成癮、在不健康關係中而無法割捨、無法 和他人建立適當界限、以取悅他人為生活中心、不信任自己的感覺與想法。 2.扮演照顧者:讓自己變成不可缺少的角色;滿足他人需求而忽略自己的需 求與重要性;過度承諾與為他人負責;藉著幫助別人而獲得虛假的自我價值感; 常讓自己處於犧牲者角色,卻又覺得被利用而處於憤怒情緒。 3.依賴者: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照顧自己;常自怨自艾地認為自己是累贅; 以消極性的哭泣、受傷及無助表現其感受並認為自己無法獲得任何協助。 4.控制者:擔心自己無法掌控一些事而恐懼焦慮;藉著譴責、威脅、強迫、 乞求、賄絡、忠告等方式操控並支配他人,卻又因無法操控他人而挫折生氣。 5.強迫性:常對人及問題感到不由自主的焦慮與擔憂;無法控制對他人的關 注而導致失眠;在金錢、工作或飲食上有強迫性行為。 6.不誠實:以否認、投射、幻想等方式欺騙自己或他人;常否認或忽視問題 的存在並淡化事情的嚴重性;無法真誠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緒。 7.憤怒:擔心恐懼別人生氣即會離去而壓抑自己的憤怒;常因憤怒而感到羞 29.

(30) 愧、罪惡感。 8.不能以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因為害怕與罪惡感而將自己的感覺與想法壓 抑到潛意識,因此不能接觸真實的感覺或扭曲感受。 9.低自尊:因完美主義傾向常自責、批判自己,並伴隨挫敗與無能感;具有 絕對化、以偏概全的思考,有許多「應該」、「必須」、「一定」 的束縛;認 為別人不在乎自己,覺得自己不值得活下去。 由上可知,具共依附特質的個體,其思想和行為已非偶發性,而是具一致性 的表現模式,這部分在吳麗娟(1998)的研究中已有詳細的說明。在這樣的觀點 下,本研究想進一步了解國人的共依附傾向為何?以協助專業人員面對共依附的 個案時,能形成更具體的概念。 (四)社會文化觀點 Schaef(1986)指出當社會中充斥僵化的性別角色思想、生活中充滿價值批 判、競爭的價值觀與隱藏情緒來面對恐懼或分離時,這樣的社會容易形成共依附 的族群性格。此觀點認為社會文化強調男性特質、隱藏情緒、相互競爭、自我意 識、忽視與人連結等,否定女性照顧者、維持關係、關心他人、母親的角色等特 質 (楊晴惠,2000)。因此1980年代晚期,女性主義者對共依附概念提出質疑, 認為共依附是一種壓抑女性的工具,對傳統女性角色貼上病態標籤,扭曲女性特 質,導致男性否認他們原本應負的責任。例如:共依附一個重要特徵之一為過度 以他人為焦點,但卻是傳統女性所具備的滋養性特質(林淑芳,2002;Cowan & Warren,1994)。女性主義觀點認為,共依附需重新詮釋,女性雖然存在與他人、 社會連結的渴望,但此並非造成共依附問題的根源,不應將其予以病態化(許儀 貞,2003)。 綜合上述,可見共依附特質的主要形成原因乃源自個體為了配合家人照顧功 能失調的成員,開始去抑制自己的思考、行為、感受,最後形成和原生家庭中功. 30.

(31) 能不良的成員在思考、情緒和行為上互為連結的一種人格特質。共依附者在功能 不良的家庭裡為了能學到滿足自己情緒需求的策略,只好以迎合他人需要的方式 去和家人互動。若長期處在此種思考、情緒和行為模式下,可能會形成「以他人 快樂為己任」的強迫思想。而此種共依附特質又和女性存在與他人、社會連結的 渴望相似,故女性主義者又提出雖然社會中的主流文化有可能對女性造成影響, 但不應草率將女性特質病態化,而應認清共依附的問題根源。. 五、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 在過去的相關研究中,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目的,將可能影響共依附特質之過 去國內外相關研究整理如下: (一)共依附特質與原生家庭關係 從共依附之定義和理論中,可以得知共依附和原生家庭息息相關。當家庭發 生問題時,個體為了讓自己生存及維持家庭的完整,必需學習像大人般獨立自主 以減輕家中的負擔,在此過程中可能犧牲自身的需要和壓抑情緒。長久下來,個 體會把家庭的問題認為是自己的問題而感到羞恥,分不清自己和家人的界限 (簡 麗純,2001)。研究指出長期處在較高壓力下的家庭,例如:父母婚姻不協調、 家中成員有酒精或藥物濫用、心理疾病或是慢性疾病或父母本身具共依附特質、 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家庭界域分化差,即家庭成員互動無適當之界限,以致過 度親密或干涉等,其共依附特質的傾向較高,共依附廣泛的存在家庭系統中,並 非僅在藥、酒癮或身心受虐家庭(余齊君,2007;吳秋月,1999;邱慕美,2002; 蔡淑玲,2002)。特別在「無法表達情感」、「認同照顧者角色」上表現出較顯 著的共依附特質(蔡淑玲,2002)。此外,Crothers與Warren(1996)指出共依附特 質與父母的藥物濫用無相關,和父母的共依附特質與母親的權威教養方式較有 關。邱慕美(2002)指出親子相處中「母親開放溝通」、「父親干涉侵犯」與「母. 31.

(32) 親干涉侵犯」三項家庭界域最能有效預測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 Fischer與 Crawford(1992)則認為母親的教養態度和兒女的共依附特質無相關。但權威型父 親的兒女較寬容型父親的兒女有較高的共依附特質。 (二)共依附特質與成癮關係 簡麗純(2001)指出造成個體物質成癮(如:藥、酒癮)與共依附特質中的「原 生家庭問題」、「他人焦點/自我忽視」和「內科問題」有相關。物質成癮者的 家屬也有較高的共依附情形(程玲玲,2000;簡麗純,2001;Allamani, 2009)。 成癮家庭中共依附者典型行為有操縱(控制對方行動、搜查證據、控制電話等)、 縱容成癮者(為成癮者負擔家計、拯救成癮者、供給成癮者金錢或藥物、為成癮 者的行為合理化)與共同嗑藥(程玲玲,2000)。 (三)共依附特質與憂鬱等身心狀態 研究發現共依附程度和焦慮、憂鬱相關,且憂鬱與共依附特質中的「低自我 價 值 」、「內科問題 」及「隱藏自我」有 正相關 (Carson & Baker, 1994; Hughes-Hammer et al., 1998;Martsolf, Sedlak, & Doheny, 2002;Schaef, 1986)。且 共依附傾向越高,則負向自動化思考程度越強、對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越消極及個 人感受到負向生活事件的衝擊越大(陳姿宇,2006)。Hughes-Hammer等人(1998) 更細微的指出共依附和憂鬱相似之處:1.共依附症狀之一的「低自我價值感」與 憂鬱疾患診斷準則中的「無價值感或過份不合宜的罪惡感」定義相似;2.否認及 壓抑是共依附和憂鬱疾患皆會出現之症狀;3.兩者皆對身心健康狀況產生過度擔 憂或已出現身心健康問題,如:憂鬱疾患有睡眠障礙、體重增加或減輕、疲憊感 等狀況,而共依附的症狀表現為:和家人、朋友相比後,覺得自己身心不健康, 且有逐漸衰弱之想法。 (四)共依附特質與性別 Cowan與Warren(1994)認為共依附特質中的過度聚焦於他人、認同照顧者與. 32.

(33) 助人者角色、及對他人需求敏感符合社會對於傳統女性依賴、被動、溫柔、善解 人意與敏感特質的期待。如此造成女性比男性更被期望具備共依附特質(Cowan & Warren, 1994)。而兩性的共依附特質究竟是否存在差異呢?從文獻資料可看出 許多研究者努力想了解,但研究結果卻不盡相同,主要呈現出三種不同的情況: 一為性別於共依附特質上並無差異(余齊君,2007;吳秋月,1999;簡麗純,2001) ; 二為性別有所差異,男性共依附特質高於女性,且在「隱藏自我」、「原生家庭 議題」兩分量表之平均得分均高於女性(林筱婷,2005;邱慕美,2002;吳昭儀, 2004;陳詩潔,2005;蔡淑鈴,2002;蔡淑霞,2003;魏金桃,2007;Cretser & Lombardo, 1999);三為性別有所差異,女性共依附特質高於男性,且於「負向 情感/低自尊」、「為他人負責」之平均得分高於男性(林淑芳,2002;陳秀菁; 2002;楊晴惠,2000;Cowan & Warren, 1994;Dear & Roberts, 2002)。從上述 探討可發現,不論是國內、外研究至今尚無法就共依附特質的性別差異做出一致 性結論,但卻已逐漸釐清長久以來女性特質和共依附之相互連結的關係。可能因 為性別刻板印象已逐漸消弱,或者,社會對「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期待,亦已造 成男性在情緒上的壓抑,而形成共依附(余德慧、顧瑜君,2000)。故現代男性 和女性之心理衛生皆極需關注。本研究也將針對性別在共依附特質上的差異性做 進一步探討。 (五)共依附特質與父母婚姻狀況 程玲玲(2000)發現具共依附特質者其原生家庭背景多為不完整家庭,如: 父母離婚、分居、再婚等。余齊君(2007)、蔡淑霞(2003)亦支持此項說法。 因為單親家庭的父親或母親必需獨自承擔經濟和教養的責任,故較雙親家庭更常 出現財務或親子溝通的困難,子女也必需擔負更多父親或母親的親職角色,分擔 家計或扮演照顧者角色,而將家庭需要放在自身需要之前,並要面對外界對單親 家庭異樣的眼光,而容易感到不安、焦慮、擔憂、壓抑等情緒(黃淑芳,2005)。 再加上單親家庭的子女,通常與父親或母親相依為命,情感上常無法與父母脫. 33.

(34) 離,而無法完成良好的自我分化,導致共依附傾向較高。但也有學者持不同看法, 認為父母不同的婚姻狀況並不影響青少年的共依附特質(吳秋月,1999)。從上 述探討可知,父母婚姻狀況與共依附之關係尚無定論,但大部份研究多呈現相關 性,故研究者欲透過本研究瞭解不同父母婚姻狀況在共依附特質上的差異情形。 在與共依附相關的文獻中,研究者將共依附特質整合為個體容易忽視自己的 需求、多成長於失功能的家庭,如:父母婚姻不和諧、家庭成員有成癮行為等; 自我價值感較低、容易以正向的情感表達去隱藏自己負向的情緒、和自覺健康狀 況不佳。然而,過去國內對共依附特質的研究多以大學生為主,並無直接針對夫 妻間親密關係之共依附進行探討者,因此,本研究除了繼續探討性別、父母婚姻 狀況等背景變項對個體的影響外,將更進一步探討已婚者不同的結婚年數、教育 程度和在原生家庭排行等背景變項在共依附特質上的差異性。. 第三節 親密關係的內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分三部份說明,第一部份為親密關係的內涵與相關理論;第二部份為影 響婚姻中親密關係之因素;第三部份為親密關係的相關研究。. 一、親密關係的內涵與相關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Campbell(1980)認為親密關係是一個所謂的旅程,藉由另一個 人進一步去認識自己的一個旅程。「親密」(intimacy) 源於拉丁文「intimus」, 本身具有「較內在的」或「內心最深處」(inner or inmost)的意思,故「親密」本 身就是指「內心深層、深邃私密」的一種親近的情緒感受(易之新譯,2005;曾 文志,1996)。. 34.

(35) 「親密關係」為人際關係中最親近的情感,伴侶雙方能自我揭露、相互瞭解、 肯定對方特質,相互覺得有價值和安全感且願意分享彼此共同的興趣和活動、關 心彼此的幸福(王純娟,2001;王慶福,1995;Scharf & Mayseless, 2001)。其 是一種與他人在深度的情緒、智慧及肢體的溝通(藍采風,1996)。利翠珊(1997) 和Mackey、Diemer與O’Brien(2000)則將伴侶間的親密關係定義為一種親近的情 感聯結,並認為親密的情感來自於個人的付出與共同生活經驗,兼具角色的基礎 與互動的本質,其形成是一個循環互動的過程。李怡萍(2006)提出的觀點則綜 合上述學者的看法,認為親密關係除了是一種親近、分享、接納、自我揭露、支 持與信任外,尚包含了投入和承諾,即彼此間積極的情感表達、願意承諾及溝通、 認同愛與忠誠的重要性、願意花時間與對方共處、任務分工,以及能與伴侶享受 性的親密。其形成與發展是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需要時間投入、回饋與互動。 由於每位學者的著眼點不同,對親密及親密關係的定義也略有不同。研究者 綜合上述學者的論述後,將親密關係定義為「透過個人角色的付出與共同生活經 驗的動態循環過程,個體內心深處能感受到彼此的親近、分享、接納、支持與信 任,進而達到自我揭露、願意承諾、相互瞭解、肯定對方特質,相互覺得有價值 和安全感的關係」。且親密關係發展過程中,個人的「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是將兩個個體緊密連結的重要元素(王純娟,2001)。因為自我揭露過程所展現 出來的脆弱而真實的自我,能增進自我和對他人的覺察,透過伴侶對真實我的接 納,個體也能感受到內在的資源和力量。 本研究重點在探究婚姻關係中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但根據Simpson、Rholes 與Phillips(1996)的研究,談到親密關係時一定會涉及到愛情,男女雙方都將愛情 視為結婚之要件,因此要在婚姻中建立親密關係,愛情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故以 下將先介紹幾個學者的愛情相關理論,如Sternberg(1986;引自楊適冰,2009)的 愛情三因論、Reiss(1960;引自楊適冰,2009)的愛情車輪理論,以及Baxter(1988, 1993, 1994;引自李茂興、余伯泉譯,2002)的關係論證理論;接著再介紹學者對 35.

(36) 影響婚姻中親密關係之因素的理論與觀點,如張春興(1971;引自曹中瑋,1984) 的婚姻五經論、利翠珊(1997)的四種親密情感關係,以及林松齡(1998)對親 密情感連結和婚姻調適的看法。 (一) Sternberg的愛情三因論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Sternberg(1986;引自楊適冰,2009)提出愛情三因論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來說明伴侶之間愛的特性,對愛情的分析兼具「量」與 「質」並區分出愛情各元素的特性和其向度。他認為愛情係由三種不同成分所組 成,分別是: 1.動機的成分:愛情行為背後的動機,兼具了生理的性驅力動機和心理上的 誘因。例如:被愛的渴望。 2.情緒的成分:情緒是由刺激而引起的身心激動狀態。屬於愛情的情緒,除 了愛與欲之外,可能夾雜著其它的成份。在愛情滋潤中的男女,都曾體會「酸、 甜、苦、辣」的愛情滋味。 3.認知的成分:對情緒與動機兩種成分而言,愛情中的認知作用是愛情行為 中的理智層面。 Sternberg 又進一步從動機、情緒、認知三者發展出維繫愛情的三個元素, 分別稱之為「熱情」(passion)—雙方關係中激情的部分,熱切地勾起和對方聯結 之意,屬於動機向度;「親密」(intimacy)—彼此依附、投契及親近的感覺,屬 於情緒向度;「承諾」(decision/commitment)—包括短期的決定愛一個人和長期 的承諾去維持愛的關係,屬於認知向度。當激情與親密消失殆盡時,承諾是唯一 僅存以維繫兩人關係的元素。這三個基本元素有不同的特性:承諾的穩定性高, 熱情的穩定性低,但熱情的短期效果強,而承諾和親密則較具長期的效果(引自 柯淑敏,2003)。Sternberg 認為,愛情需要三個元素的平衡發展及交互作用,若 有其中一個元素特別突出,都不是完美的愛。. 36.

(37) (二)Reiss的愛情車輪理論 Reiss(1960;引自楊適冰,2009)提出「愛情車輪理論」(wheel theory of love) 來說明伴侶間親密關係的發展,認為愛情的發生、進行與結束就像一個滾動的車 輪一樣,若往順時針方向轉動,則兩人關係日益增進,直到披露私密的自我、彼 此依賴加深,最後終能達到情感上的成熟與滿足;若輪子往逆時針方向轉動,便 會將原先所建立的親密關係抵消,從親密感減少開始,兩人的依賴變少、不再深 度自我揭露,最後會退回友誼,甚至連友誼也沒有。而愛情的形成有以下四個階 段,也可將之視為四個輪輻。 第一階段「和諧」(rapport):雙方社會背景、個人經驗和基本價值觀相近時 容易達到和諧,即彼此相處感覺舒坦、互相了解且易於溝通。第二階段「自我披 露」(self-revelation):兩人多半會露出平常不輕易示人的自我,即把自己真實的 心 思 意 念 和 感 情 表 露 出 來 與 對 方 分 享 。 第 三 階 段 「 相 互 依 賴 」 (mutual dependency):雙方發展相同習性,就會相互期望對方執行自己特有的活動,一 方開始變成傾聽對方說故事、講笑話、希望和恐懼的忠實對象並希望對方時常陪 在身邊。第四階段「親密關係的滿足」(personality need fulfillment):每個人心理 都存在被滿足的需要,需要愛與被愛,需要瞭解別人與被人瞭解等,感覺到對方 的情感充實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使生命顯得有活力、有意義,也提高了彼此扮 演社會角色的能力。 (三)Baxter的關係論證理論 關係論證(relational dialectics)理論強調關係是一種人際歷程。Baxter(1988, 1993, 1994;引自李茂興、余伯泉譯,2002)認為親密關係可以由三組對立又相關 的力量之間的張力來加以描述。這三組力量為「自主與連結」、「新奇與可預期 性」及「開放與封閉」。而這三組力量間張力的改變會導致親密關係的持續性改 變。「自主與連結」間的張力意指當我們在情感上和他人較親密時,我們會有重 獲自主的需要,而想要暫時離開。但當我們與他人較疏離時,我們又渴望與人建 37.

(38) 立更親密的情感連結。「新奇與可預期性」間的張力則指出我們一方面期待關係 中存在著新鮮、驚喜的興奮,一方面又渴望關係間存在穩定性和安全性。「開放 與封閉」間的張力則表示伴侶間在溝通表達上總是遊走傾訴與保密間的狀況,說 與不說形成了一股張力。這幾組對立卻又相關之力量的張力,使親密關係總是處 在一種變化的狀態中。 從上述的探討中,研究者對下列問題感到好奇:每個人在愛情中不同元素和 張力間的改變彈性與適應能力,是不是會受到從原生家庭成長經歷中,所形成的 共依附特質和依附風格所影響,而沒有能力提供對方的需要並適時給予包容和接 納,使關係膠著無法往前呢?這也形成研究者在本研究中最想探究,也最關切的 主題之一。. 二、影響婚姻中親密關係之因素 張春興(1971;引自曹中瑋,1984)根據Maslow在1970年提出的「需求層 次論」(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並加入華人的文化特性後,提出「婚姻五經論」, 認為婚姻會受到生理、經濟、社會、心理、哲學五個層面的影響。茲將各項分述 如下: 1、生理層面:婚姻可以滿足兩性最原始的需求,如:被愛和欣賞、性需求 的滿足、繁衍後代等。除此之外,隨著人類文化的演進,兩性的需求也逐漸提升, 如:外貌的吸引、身體健康狀況的影響、生活習慣的配合等。 2、經濟層面:經濟基礎是婚姻、家庭維持的基本需求,其中也包含了人類 生存的基本需求,包括經濟生產力、收支的分配與應用、家計責任的分擔、財產 多寡、衣食住行的滿足等。如果夫妻間長期為了滿足經濟層面的需求而忽視其他 的需求,會影響夫妻親密關係的提升。 3、社會層面:夫妻除了共同努力維繫婚姻外,單一個體也具有社會性的需 38.

(39) 求,以得到社會地位、家庭地位、自尊、自我實現等需求的滿足,包括社會地位 的高低、家庭背景的相似、教育程度的適配、共同的宗教信仰與社交活動、職業 地位的滿足、朋友親戚的交往等。 4、心理層面:個體具有情緒支持、關懷與尊重、信任與相伴等心理需求, 故在婚姻生活中,心理的相互滿足是婚姻的感情基礎,包括志趣相投、態度相悅、 性格相近、價值觀契合、彼此欣賞等因素。 5、哲學層面:此一層面為婚姻需求中的最高層次,屬於心靈與心靈的接觸, 精神和精神的契合。即夫妻兩人是否有共同的人生觀、自我實現目標、價值觀以 及個人與婚姻生活中的成長與實現。 利翠珊(1997)提出年輕一代的夫妻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在走進婚姻的同 時,也逐漸產生與配偶建立親密情感關係的期望,進一步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入探 討夫妻間的親密情感時,包含了四種獨特的情感:1. 感激之情,如:配偶的付 出與犧牲、配偶的支持與配合、配偶的鼓勵、配偶的退讓、等待與包榮;2. 欣 賞之情,如:欣賞對方的個性、欣賞對方的能力;3. 親近之情,如:獨處的機 會、表達情意、分享與分擔、生命中的特殊經驗;4. 契合之情,如:心情獲得 瞭解、獲得信任。四種親密之情間會彼此相生相長,並隨時日累積而變化。若以 此觀點回應西方文獻中談到的承諾和期望,這兩者雖可說是婚姻的起點,但仍要 禁得起時間和互動過程中的考驗,個體才能在婚姻中獲得安全、幸福與滿足的感 受;良好的情感溝通能有效滋潤夫妻間的情感連結,溝通的有效程度也會影響四 種情感的形成。由此可知,婚姻中的衝突則同時具有正面和負面效果,適當的衝 突處理會增加夫妻間欣賞與契合,處理不好就可能減少親密感。林松齡(1998) 的研究結果有類似的發現,認為夫妻互相依賴程度會影響親密情感的連結和對婚 姻的調適。即夫妻的情感溝通愈頻繁,婚姻生活中互相分享與支持愈多,則親密 關係愈好,婚姻調適情形也愈佳。 綜合上述,我們瞭解夫妻互動的方式會在關係建立的初期形成模式,當個體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RB 編號 SE19403A-1 計畫主持人 陳周斌 計畫名稱 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創傷後成長的關係之追蹤研究 審查意見

It is well known that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case of positive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by using the arrow matrix..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基於 TWSE 與 OTC 公司之特性,本研究推論前者相對於後者採取更穩定之股利政 策 (Leary and Michaely, 2011; Michaely and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reward system,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o

(1999),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nd Data Quality Management,"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004), “The Role of Multichannel Integration in Customer

(2)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used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ourists’ lifestyle, involvement,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Also, it showed that tourists’

Given different levels of homeroom teacher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Students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