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研究外籍配偶對子女教養之想法與認知,並深入探討外籍 配偶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因此,研究者先檢視國內外學者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 文獻探討,形成對研究問題脈絡的先前理解。再以半結構的深度訪談方式,對研 究受訪者進行訪談,以建立資料,從而了解外籍配偶對子女之教養方式。再將資 料所得以前人研究與學理觀點,進行詮釋與討論。

本章共分六節,分節說明研究方法論的選擇、研究對象與場域、研究範圍與 限制、研究流程、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研究倫理之考量。

第一節 研究方法 一、文獻分析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獻分析為主,文獻分析可說是社會科學研究分析 中必備的工具,主要意義在透過相關文獻的蒐集與整理,分析其研究結果與建 議,進而歸納出重點,期能找出相關的脈絡與線索,再以此應用於所做的研究內。

透過文獻的探討與分析,首先期望能澄清並確定研究問題的範圍,幫助對研究主 題領域有更完整的瞭解。

其次,期望藉由文獻分析改進欲進行研究的方法論,從檢閱文獻中可以瞭解 與欲研究問題相似的其他研究是使用什麼方法論來尋找問題的答案。透過對相關 研究方法的檢視與辨正,令我們對所欲使用的研究方法更具信心,而且有更佳的 準備與辯護。

最後,期望藉由文獻探討擴展對所欲研究領域的知識,瞭解其他研究者對於 與自己相同或相似問題有何發現、有哪些理論被進一步的延伸、對現存相關知識 體系有哪些不足。同時,幫助研究者瞭解自己的研究發現對既存知識體系有何貢

獻(胡龍騰等譯,2003:32-33)。

二、訪談分析

(一)資料蒐集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除了透過研究主題相關文獻之蒐集與分析,並以訪談方式 進行本研究之主要探究,以訪談形式,獲取受訪者個人對子女教養方式的經驗與 看法,以及在此歷程中對所有感受的個人觀點,與以記錄編碼,藉由歸納與分析 做為研究所需之相關資料。

訪談進行之步驟如下:

確定受訪對象,告知研究主題與方法→擬定訪談綱要→預約訪談時間與地 點→先行傳送訪談大綱→實施訪談(器材準備)→整理錄音資料→整理訪談資料 逐字稿,與以結構化後請受訪者確認無誤→對逐字稿等資料進行分析,並析出相 關結論。

(二)訪談文本分析

本研究基於研究動機與目的設定有研究主題,亦即受訪者觀點,並於訪談學 者專家之後,擬定訪談綱要。本訪談問卷採用半結構式為主,主要用意為訪談對 象接受問題後,能依問題主軸作深入的敘述,共設計了三個面向 23 個問題。為 達訪談之真實效果,訪談問題建構完成後,研究者將問題先行交付學者專家針對 所設計問題與以檢視與修正,並將問題修改為更具體化、更口語化的陳述方式,

以使訪談問題能契合受訪者程度並能引出受訪者的主觀經驗與深層想法,使逐字 稿內容有利於本研究主題的蒐集與分析。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

質性研究所重視的是資料的豐富性,而非樣本數的多寡,研究人員所選取的 樣本必須能提供有深度且豐富的內涵,研究報告才具有價值。在抽樣操作,本研 究採取立意方式。立意抽樣(purposeful sampling)是選擇資訊豐富(information- in- rich cases)的個案作深度的研究,以說明研究者所關注的,所以樣本的大小並沒 有一定的限度。

立意取樣在於選擇具有豐富資訊的個案做為深度訪談的對象,研究者依據 研究目的,尋找符合之研究對象。本研究對象選取的標準如下:

1.為外籍國籍之女性配偶。

2.受訪期間至少有一位子女就讀研究者服務學校之國小部或國幼班。

3.有意願接受訪談,且能清楚表達想法者。

研究者於夜間外籍配偶成人識字班發現有大量符合受訪標準者,再藉由符 合之受訪者介紹相同條件之研究對象,依先後順序編列受訪者代號A、B、C、D、

E、F、G、H等八位,受訪者基本背景資料如下表:

表 3-2-1 訪談對象與背景資料表 受訪

人員 編碼 年齡 職業 國籍 學歷 在台 時間

在國小

就讀人數 就讀年級 A A980314 35 家管 印尼 國中 12 年 3 1,3,4 B B980314 34 家管 印尼 國小 10 年 1 2 C C980315 30 農 越南 國中 9 年 1 1 D D980315 32 家管 越南 國小 8 年 1 1 E E980321 39 農 印尼 國中 16 年 3 3,4,6 F F980321 32 農 印尼 國中 10 年 1 1 G G980322 36 農 越南 大學 10 年 1 2 H H980322 32 農 越南 國中 8 年 1 1 資料來源:受訪家長姓名以英文字母代替,本表由研究者自行整理。

本研究所編碼的意義,茲如以下說明: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研究者服務於國民小學,對於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係較為熟悉,故本研究對 象以研究者服務的學校之外籍配偶家庭為訪談對象。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之方式,因主客觀之條件因素可能使廣度與深度受到限 制,無法完整敘述,影響正確性。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以研究動機決定研究目的及問題,進而依據言動動機與目的蒐集相關 文獻,確立研究主軸,進行相關文獻探討。將蒐集之相關文獻加以分析整理、根 據研究問題訂定訪談大綱,進而訂定訪談問題及篩選訪談對象進行訪談。接著藉 由訪談錄音檔轉譯成文字稿,經由這些資料所成線的問題,研究者再進行資料的 蒐集與文件分析更深入的建構完整知識。資料分析歸納後,即著手撰寫論文,以 完成研究報告。茲將本研究之流程圖整理如圖 3-4-1:

圖3-4-1研究流程圖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是在發展研究動機之後,確定研究目的與問題,蒐集相關文 獻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接著選擇研究對象,實施訪談,再將訪談所得的資料

加以整理。最後,將所獲得的資料作為統整分析後,開始撰寫研究報告。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

Bogdan 與 Biklen(1998)認為,質性研究者關心資料的正確性和可理解性,「信 度」是在研究者所記錄下來的資料和研究場域的實際發生情形二者之間的符合程

者對研究信實度問題,歸納出增進質性研究信度的幾種常用的方法:1 澄清研究 者的背景與立場;2 長期進駐田野;3 使用三角檢証;4 運用參與者檢核;5 採用 同儕審視;6 進行厚實敘寫;7 從事反例個案分析;8.使用外部查核

上述的八項方式,在一個研究中並非需全部做到。但至少應採取二項以上的 方法,以達到研究信實度的提昇。因為研究者本身即是個重要的工具,為了避免 研究者的偏差,並增加研究的信度與效度,本研究擬以下列方式建立信效度:

(一)信度

1、以錄音筆蒐集訪談資料,並將訪談所得之錄音檔案謄寫為逐字稿,完 成後再請人依照錄音內容檢核,有無遺漏或錯誤。

2、對訪談所蒐集的資料,均會讓受訪者再確認一次,以建立本研究之內 在信度,經修正後確定訪談稿。

(二)效度

1、國內專家學者審視修正本研究訪談大綱。

2、以多種方法蒐集資料,例如:相關網站之報導、報紙、書籍、文章及 文獻資料。

3、加強研究者本身的訪談訓練。

第六節 研究倫理之考量

進行質的研究時,研究者透過訪談、參與觀察等方式,探索研究對象的生活 種種,若稍不慎,極有可能損及研究者參與的權益(余漢儀,1998)。因此,研究 者必須清楚自己的研究目的,確信研究者與訪談者的關係,對研究內容不得偏頗。

Patton 認為作為一個訪談者必須與受訪者建立共融(rapport)的關係。共融的建

立是對訪談的是保持中立。中立(neutrality)是指受訪者能夠告訴我們任何事,這 些事不會讓我們對他們想知道更多或更少(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研究者對 受訪者所訴說的內容保持中立時,也關心受訪者願意與研究者分享的事。共融意 指我尊重受訪者,他們的知識經驗態度和感受是重要的。共融是面對受訪者的立 場,中立是面對受訪者所訴說之內容的立場 (引自吳美慧,2005:51) 。 本研究 的倫理考量如下:

(一)尊重被研究者並以真誠的心態,獲取受訪談者信任與支持。

(二)研究之前事先設計好徵求同意的說明書,將研究的目的、進行方式、所需 的配合說明清楚,並且告知研究對象,以保障受訪者的權益。

(三)訪談時用到錄音設備,必須徵得受訪者的同意。

(四)論文中之受訪者、學校名稱皆用匿名以保護當事人身分和隱私。

(五)對於研究資料分析,盡量呈現真相,避免扭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