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設計

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以下就其意義、設計 模式以及分析單位與類目說明如下:

一、內容分析法的意義

內容分析法發展於二十世紀初,早期的 研究對象限於大眾傳播 媒介,之後逐漸為社會學、歷史學及政治學的研究所採用。現在內容 分析法已成為一種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研究對象逐漸擴及教科書等 課程材料,而且教材的內容分析已成為當前課程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 (歐用生,1997)。

Berelson 於 1952 年定義 內容分析法為對於明顯的傳 播內容作 客 觀而有系統的量化並加以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引自楊孝濚, 1989)。

Kerlinger 於 1979 年對內容分析的 看法 是:內容分 析是為測 量變 項,或完成其他研究目的,以系統、客觀和定量方式,研究和分析傳 播內容的一種方法。傳播內容指的是各種文獻,包括為研究目的而審 慎推出的現存文獻、書刊、信件等(引自王石番,1991)。

歐用生(1997)綜合各家學者的說法,對內容分析法的定義為透過 量化的技巧以及質的分析,以客觀及系統的態度,對文件內容進行研 究與分析,藉以推論產生該項文件內容的環境背景及其潛在意義的一 種研究方法,是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方法。

二、內容分析的設計模式

內容分析設計模式可分為六種型態(楊孝濚,1989)。

1. 同一來源而不同時間的傳播內容之分析。

2. 同一來源而不同情境的傳播內容之分析。

3. 同一來源而不同對象的傳播內容之分析。

4. 同一來源中不同傳播內容的相關分析。

5. 不同來源傳播內容之分析。

6. 藉不同來源的傳播內容(其一為標準化 的傳播內容)比較傳播 表現的成效。

本研究探討現行各版本國中國文教科書中環境教育內容,以九年 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議題主要內容為分析依據,比較各版本中環境教育 內容之差異。因此本研究採用第五種「不同來源傳播內容之分析」與 第六種「藉不同來源的傳播內容(其一為標準化的傳播內容)比較傳播 表現的成效」這兩種型態,其基本設計架構如圖 5 與圖 6。研究者依 據這兩種設計模式,並且加以修改,而得本研究分析之設計模式,如 圖 7。

來自 A 來源的訊息 來自 B 來源的訊息 內容變項 x Ax Bx

傳播者間的差異

圖 5 不同來源傳播內容之分析―針對傳播者間的差異 資料來源: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台北:東華書局。

來自 A 來源的訊息 標準 B 內容變項 x Ax Bx

傳播者間的差異

圖 6 藉不同來源的傳播內容(其一為標準化的傳播內容) 比較傳播表現的成效

資料來源: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台北:東華書局。

國中國文教科書 九年一貫課程環境 光復版 南一版 康軒版 翰林版 教育議題主要內容 環境教育 Ax Bx Cx Dx Ex

內容 x

內容之差異

教科書內容之評價

圖 7 本研究內容分析的設計模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分析單位與類目 (一)分析單位

分析單位是內容量化時依循的標準,其界定並非絕對,而是觀察 者是經驗事實、研究目的、和可行的方法條件而定(王石番,1991)。

內容分析的單位最常使用的有:字、主題、人物、項目、時間及空間 單位、句子或段落、頁、課等(歐用生,1997),各種分析單位均應配 合研究目的而設定。

教科書的內容分析通常採用章、節、單元、課、段、詞、句、字 、 頁等單位。本研究依國文教科書編輯方式、特性,採取「課」為分析 單位。

(二)分析類目

類目是內容歸類的標準,類目的形成可依據理論或過去研究結果 發展而成,或是由研究者自行發展而成(楊孝濚,1989)。

本研究採取的分析類目是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議題主要內 容,以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概念知識、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環境 行動技能及環境行動經驗等五項內涵做為主類目;以十一項學習主題 做為分析次類目,分為人類行為對環境之衝擊、自然與人為環境之體 驗、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議題內涵、生活環保、環境倫理、社會正 義與永續發展、環境議題調查、環境活動規劃、參與在地環境活動以

及全球環境問題探究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