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限制

主,並且重視合作學習的五個基本要素的應用,教學目的除了讓學生精熟學科能 力外,也希望學習到同儕合作的技能。

第五節 研究限制

一、研究者主觀因素的限制與因應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方式,研究者本身即為研究工具,研究班級為研究者平 常任教的班級,這些學生與研究者認識約兩年,在質性分析過程難免無法全然避 免主觀觀點。因此,研究者偶而使用量化數據補強證據,並據實呈現批判諍友的 意見,以確保研究者的價值中立。

二、研究現場的限制與因應

本行動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及解決研究者教學現場的困境,研究對象主要為中 年級一個班,任教時間為一學期。所得結果恐因研究時間短促、學生年級不同而 產生不正確的推論。因此,研究者以學生課堂表現、班級導師觀察意見、家長回 饋意見、學生作業等三角檢證方式,排除因為年齡成長、研究者主觀偏差意見等 因素,在短期內對學生當下行行為做較正確的解釋。

三、回溯研究的限制與因應

本研究採用事後回溯分析研究,分析研究資料的同時,當研究者想進一步了 解研究資料背後深層意涵時,學生已經因為成長因素而使研究環境改變,研究者 無法再次回到研究現場做探究。因此,當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再次探討之處,便以 其他研究者教學班級的學生行為相互參照比對;或再次訪問原班級導師;或從學

6

生的其他作業等資料中探索。

四、學生類型不足造成教學法的限制

對於研究學生類型,因為研究班級位於傳統社區,社區內家庭性質一致(弱 勢族群多),學生類型恐不夠多元,在進行有關於「異質性」的同儕人際互動、

多元文化相關作業內容時,可能有學生類型不夠多元的限制,例如,在部份的小 組內,就沒有高領導力或高學科能力者;又如,在部份小組內,全組組員的見聞 不足,以致無法進行討論教學。

10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旨在探索合作學習在國小三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情境中,面臨的教 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困境時的改善之道,進而使本教學方法在應用時能日趨完美,

學生的學習能更有效益。以下便依序說明為何採用行動研究的理由、研究設計與 流程、參與研究的人員、研究情境與對象、資料收集與處理方法,以及研究效度。

第一節 採用行動研究的理由

本研究的目的不在預測與推論,因為關於合作學習在各科目的應用成效,國 內外早有百篇以上研究論文加以報導,合作學習確實在學習動機的提升、學習保 留率的增進、標準化學業成績的進步有所明顯的功效。而研究者在乎的是,在研 究者所處的較低年級(三年級),較不佳社經社區,較保守的學習環境下,是否 能儘量避除合作學習的負面教學影響,並發揮合作與討論的正面學習功效。意即 研究者基於專業成長的需要以及對學生的責任,有必要發展及介紹改良後的合作 學習方法。

因此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因為其對解決教學實務中的問題與澄清教學信 念多有助益。研究者選取所任教的三年級一個班級為對象,透過不斷的澄清情 境、發展行動策略與行動間不斷反省探究的歷程,以及在對話辯證、考慮社會脈 絡因素下不斷建構與再建構的教學理念,漸能對教學困境有所解決,增加對實務 工作的理解。對研究者而言,採用行動研究法,透過「行動」與「研究」的結合 為一,縮短理論與實務的差距,提昇教師對教學的信心,拉進教師教學理想或熱 忱與其實踐之間的差距,促使教師瞭解教學的真貌,以修正其教學理論,有助於 教師內化持續探究教學實務的專業信念。(陳惠邦,1998)。

就研究者對學生的責任而言,採用行動研究法,可避免實驗研究法中對照組

104

學生的學習權益喪失。而且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助益多於傳統教學法,本研究係在 教學及研究過程中,不斷反省及修正教與學的歷程,期許能增進學生學習興趣與 成效,對於研究者應負有的教學責任,並不因此而喪失。

行動研究的發展,對在第一線工作的教師而言,無非是要使其成為一位有理 念、有能力,能夠促進教育更新的實踐者而且在此過程中,教師所獲得的具體成 果,更可撰寫成書面報告,或建立行動研究心得分享與經驗交流的運作機制(劉 鎮寧,2001)。此一作法,對於學校推展行動研究,及提昇校內同仁知識分享的 意願和能力,不失為一創造雙贏的有效策略,此也是研究者採用行動研究的原因。

雖然,行動研究用於教育實務工作的改善與發展,具有正面的功用。但是,

行動研究本身仍有其不可避免的限制。例如教師即研究者所產生的參與者角色的 困擾,與自我應驗的作用,以及有限時間的分割,資料蒐集和研究結果類推的限 制等,均可能造成行動研究結果品質不高,因此對實際情境的影響與改善可能有 限(劉鎮寧,2001)。僅管行動研究的限制明顯的存在,但這並不表示行動研究 是不完善或不可行的方法。吾人更應當從發展過程的角度加以思考,如果在教育 發展的歷程中,教師能夠運用行動研究的精神,投注在自己所面對的教學情境,

並尋求團隊合作的支持,對於教育專業的提昇,以及組織成員彼此間經驗知識的 交流,必定能夠形成一股助力。

10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設計可分為研究準備期、行動循環期及溝通分享三個時期,分述如下:

一、研究準備期

研究者自覺任教現場已遭遇困境,便決定以改良合作學習的相關教學技能,

進行兩個行動,以突破教學困境。研究者先進行相關文獻探討。探討內容又分為 三,一是針對合作學習法的哲學理念、教學步驟、相關研究等進行了解;二是針 對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進行了解;三是探索當合作學習應用於社會學習領 域時,前人的經驗為何。

在對合作學習進行相關文獻研究後,研究者在思考的問題是:「初次使用合 作學習會遭遇哪些困境?」「這些困境是否為大家共同遭遇的問題?若是,則應 事前設想解決之道,以降低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並提升合作學習的正面效益。」

研究者因此蒐集十七名初任教師的教學經驗,再以專家教師會議及文獻再分析的 方式,歸納合作學習、小組教學、討論教學等議題常遭遇的困境及提出初步解決 建議。

二、行動循環期

研究者經過研究準備期的澄清情境與問題後,對合作學習應用於社會學習領 域已形成教學構想,在本期中便開始擬定行動策略,於教學現場中施行,並於過 程中蒐集回饋資料或觀察,並將資料分析與自我省思後,再與學生、專家教師、

原班導師等人不斷對話,並再反省,而後據以清情境中的問題及修正行動策略。

如此,持續進行計畫、行動、觀察省思、修正、再行動等行動研究的螺旋循環歷 程。

在此時期中,研究者研究的重心有二:一為合作學習應用於三年級學生的教 學流程是否順暢有效,是否因為國情、文化、年齡等因素而需調整教學法。二是

106

關心社會課程的內容如何設計、轉化為合作學習合用的教學內容,因為九年一貫 社會課程明顯的與傳統社會課不同,其內容從傳統量多重記憶的形式,轉變為量 少卻重思考創意以及實踐的形式,老師對於教學內容的操控性明顯增大,值得重 新探索社會學習內容轉化為合作學習教學設計的形式。

本期,研究者所使用的合作學習方式以 STAD(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為主,

社會教學內容則以「討論」為主。行動循環其為期一個學期。

三、溝通分享期

行動研究的成果必須透過撰寫的過程,方能將研究者的內隱知識變成為外顯 知識,也唯有誠實地將整個行動研究過程詳細的公開呈現,方能引起專業社群的 共同思考與批判性對話,而彼此獲得深入理解與啟發。

研究者撰寫論文發表前,也希望透過校內創意教學觀摩會,全國創意教學發 表會的發表,獲得他人意見及啟發,讓後續的行動方案能漸漸趨近完美。

根據研究設計,本研究的流程圖繪之如下:

107

108

第三節 參與研究人員

一、 研究者本人背景及角色

研究者自實習第一年教書即擔任教師兼組長,先後擔任三至六年級導師及訓 導處、輔導室的組長計八年。之後,考上國小主任先後擔任教、訓、總、輔主任 六年,兼任課社會科、自然科等。因此研究者對中高年級各科新舊教材的知識架 構及教學配當尚能掌握,對教學法及班級經營也應屬熟稔,經驗充足。社會領域 猶為研究者鍾愛教學科目之一,凡舉社會領域相關研習,如能力指標、新評量方 式、課程及教學實務分享等教學研習或參考文獻,研究者皆儘量涉取。

在研究期間研究者除了兼任主任職務以外,並任教所研究班級的社會課,每 週三節課。研究者是利用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研究,意即研究者是以完全的參 與、介入程度最高的參與方式,研究自己的教學現場。研究者既身為研究班級的 任課教師,也就全然地主導整個研究現場的社會系統,從課程進行、安排學生互 動方式、安排師生互動的方式,皆由研究者依自己的信念及省思結果來進行,而 且班級家長及學校同仁甚少干預,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亦甚少干擾教室外的社會系 統,也就是說研究者是在沒有遭受不必要干擾,也沒有干擾既定校園生活、家庭 生活的情況,來進行研究的。

而關於研究進行中,批判諍友的邀請與介入、研究訪問對象的選擇等研究因

而關於研究進行中,批判諍友的邀請與介入、研究訪問對象的選擇等研究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