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班級社會資本可以設想成一種社會連結,資訊和資源在班導師和班級家長間 傳遞,並持續影響家長的教養實作和教師的教學表現。筆者從班級的客觀結構條 件解釋班級社會資本的形成,再探討班級社會資本對學生學習表現的效果。筆者 從班級尺度將親師兩端同時納入分析,兼論親師關係和家長關係的連結,以此測 量學生身處的班級社會資本脈絡,再探究班級社會資本對學生學習表現的影響。

這裡有幾處值得進一步追問的研究問題。

首先,本文相當強調班級的重要,然而學校的重要性仍未得到細緻的檢驗。

國三學習表現的變異,有 26.4%來自班級的隨機效果,來自學校的則是 20.7%,兩 種分組方式的組間變異都高於一般認定可進行多層次研究設計的 5%,存在樣本不 獨立的問題,而適合用多層次分析(Goldstein et al. 2002)。由此看來,在學校層次 整合親師和家長關係,似乎並無不可。此外,若在學校或社區層次整合親師和家

長關係,也可以更直接地與美國的豐沛研究結果做比較。

第二,班級結構對班級社會資本形成的影響,還可以有更細緻的探討。一方 面,當一個班級的家長社經背景殊異時,家長間和親師間的具體互動狀況細節如 何?會是其中少數高社經地位家長主導,其他工人階級家長不加入嗎?還是有別 種可能?由於 TEPS 沒有更細節的互動變項,這部分在本文不易處理。另一方面,

本文分析的班級結構是「班級家長的平均社經地位和社經地位同質性」,但「導師 的社經地位」並未納入考量。這個主題,或許可以將班級平均教育年數與導師教 育年數相減,探討班級家長平均學歷高於或低於導師,是否會影響親師關係的建 立。最後,為了讓因果推論更容易進行,筆者使用客觀的社經地位來解釋親師關 係和家長關係的建立。然而,班級家長和導師的教育價值觀、態度和教養風格同 質性,與班級社會資本的因果關係,仍是值得後續研究者探討的議題。

第三,本文是透過親師熟識和家長熟識來測量班級是否出現社會網絡的封閉 性,並以此代表班級社會資本的狀態。然而,熟識並不代表彼此有正向的互動。

比方說,家長可能積極干預老師的專業自主判斷,也可能積極要求老師針對自己 子女的程度調整課程,而這可能影響大部分同學的學習權益。然而,這種不太良 好的互動,也可能讓導師與家長「熟識」。熟識但關係不好或不認同的狀況,可能 會造成負面效果,但因為缺乏家長間和親師間的互動細節問項,而無法在本文分 析或排除。往後可能需要進一步探討班級社會資本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果──而且這 裡也能進一步分析,是否是對特定背景(譬如高社經地位)的學生有利,而對其 他背景的學生不利。在此,家長在班級脈絡中的「個別行動」與「集體行動」,是 否會有不同的效果,也值得討論。

第四,本文探討班級結構同質性對班級網絡封閉性的解釋力。然而,「同質性 班級社會資本」和「異質多元的班級社會資本」這兩種班級,何者對學生的學習 表現幫助較大?此外「強聯繫班級社會資本」和「弱聯繫班級社會資本」,比起缺 乏社會資本的班級,何者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會較大?

第五,班級社會資本究竟是透過親子互動、師生互動抑或其他途徑增進學生 的學習表現,礙於資料限制,筆者尚未尋找到適當的變項來說明班級網絡封閉性 的具體意涵,以及其如何發揮效果──包括義務與期待、社會規範等等。

第六,班級社會資本與其他更廣泛的情境是否會相互影響?像是社區、親有

的互動狀況,是否也會影響班級親師間何家長間的互動?

最後,是跨時間點的班級社會資本變遷分析。約 85%的班級,國三的班級社 會資本狀態,與國一時不同,整體的變化非常劇烈。其中,變化幅度程度由多到 少依序是班級鬆散(94.9%)、親師緊密(82.9%)、班級緊密(77.6%)和家長緊密

(70.68%),最穩定者為家長緊密組,仍有七成的班級會改變。初步看來,國一家 長間和親師間不熟識的班級,導師和家長可能會有「危機意識」,所以在國二、國 三時開始發生改變。

四種社會資本狀態的班級,國三時最可能形成的社會資本狀態也不相同。國 一班級緊密者,國三最可能變成親師緊密(38.1%);家長緊密者,最可能維持原 狀(29.3%);親師緊密者,最可能變成班級緊密(42.0%);班級鬆散者,最可能 轉變為家長緊密(60.7%)。初步看來,國一時若班級鬆散,那麼家長似乎會有「自 力救濟」的狀況出現,彼此相識並交流資訊,而導師仍然未參與家長網絡。

在此,或許能從班級結構去預測班級社會資本的變化機率。然而,跨時間點 的分析不易進行。一方面,班級社會資本的劇烈變化可能不是因為班級結構因素,

而是因為國三升學考試的壓力開始浮現,所以國三時各班級才會有劇烈的變化,

這種生涯進程的因素不易處理。另一方面,四種班級社會資本狀態交叉下會有十 六種類型的班級,但這十六種班級是類似名目變數而非順序變數或連續變數,可 能需要將某些類別整併,以利分析。

筆者初步想到兩種可能的整併方向:(1)分成「社會資本狀態變弱(由班級 緊密進入其他類型)」、「社會資本狀態不變」和「社會資本狀態變強(由班級鬆散 進入其他類型)」;(2)根據家長間社會資本以及親師間社會資本「消失」、「存續」

或「出現」,形成 3 乘 3 的類別變項。若能理解班級社會資本的轉變,有什麼教育 社會學的意涵,班級結構或學校結構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而班級社會資本轉變 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有利或有害,都值得進一步的探討。

表一:整體樣本的敘述性統計

整體樣本的敘述性統計(N=14,968 人)

班級緊密 家長緊密 親師緊密 班級鬆散 總體

2,414 人 1,095 人 5,004 人 6,455 人 14,968 人

個數 % 個數 % 個數 % 個數 % 個數

城鄉

鄉村 314 28.4 124 11.2 309 28.0 358 32.4 1105 城鎮 928 16.9 465 8.5 1548 28.2 2540 46.3 5481 都市 1172 14.0 506 6.0 3147 37.5 3557 42.4 8382 公私立

公立 2052 15.4 1014 7.6 4228 31.7 6034 45.3 13328 私立 362 22.1 81 4.9 776 47.3 421 25.7 1640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家長教育年數 12.4 2.4 12.5 2.7 12.3 2.5 11.9 2.4 12.1 學生國一綜合 IRT .1 1.0 .0 1.1 .1 1.0 -.1 1.0 .0 學生國三綜合 IRT .9 1.2 .8 1.3 .8 1.2 .6 1.2 .7 班級人數 35.4 7.3 35.5 5.4 36.8 6.3 35.6 5.7 36.0 學校師生比 15.1 3.9 15.4 3.4 15.4 3.7 15.5 3.2 15.4

表二:班級結構對班級社會資本的多名目羅吉斯迴歸

Exponentiated coefficients; * p<0.05, ** p<0.01, *** p<0.001

表三:班級結構的交互作用對班級社會資本

班級結構的交互作用對班級社會資本的多名目羅吉斯迴歸(班級=1,040)

班級緊密 v.班級鬆散 班級家長社經結構

平均學歷 學歷同質性 學歷平均數 學歷標準差 交互作用 係數 勝算比 國中 低 9 2.5 22.5 -4.454 0.012 國中 中 9 2.1 18.9 -3.416 0.033 國中 高 9 1.7 15.3 -2.378 0.093 高中職 低 12 2.5 30 -5.936 0.003 高中職 中 12 2.1 25.2 -4.552 0.011 高中職 高 12 1.7 20.4 -3.168 0.042 專校 低 14 2.5 35 -6.924 0.001 專校 中 14 2.1 29.4 -5.310 0.005 專校 高 14 1.7 23.8 -3.696 0.025 大學 低 16 2.5 40 -7.912 0.000 大學 中 16 2.1 33.6 -6.067 0.002 大學 高 16 1.7 27.2 -4.223 0.015 研究所 低 18 2.5 45 -8.900 0.000 研究所 中 18 2.1 37.8 -6.825 0.001 研究所 高 18 1.7 30.6 -4.750 0.009 班級家長教育年數平均數的係數:0.226(p=0.038)

班級家長教育年數標準差的係數:-0.003(p=0.989) 教育年數平均數 X 標準差的係數:-0.288(p=0.059)

表四:班級結構對親師聯繫時間複迴歸

班級結構對親師聯繫複迴歸

親師聯繫 model 2C

班級家長教育年數平均數 .014(.007)*

班級家長教育年數標準差 -.005(.014) 城鄉

城鎮 -.061(.035) 都市 -.012(.036)***

師生比 .001(.002) 私立(reference=公立) .115(.026)***

班級人數 .004(.002)*

班級學生綜合 IRT 平均數 .015(.017) 家長教育年數平均數 X 標準差 -.019(.009)*

截距項 .645(.059)***

班級數 1040

R2 .075

* p<0.05, ** p<0.01, *** p<0.001

表五:班級社會資本對班級學習表現複迴歸

國一班級社會資本對國三班級學習表現成長複迴歸(班級=1040) 班級學生國一到國三

IRT成長平均數 Model3A Model3B Model3C Model3D Model3E Model4A 班級社會資本(reference=班級鬆散)

私立(reference=公立) .096*

(.039)

表六:HLM 完全無限制模式

完全無限制模式(fully unconditioned model)結果(班級)

固定效果 係數 標準誤 T 值 P 值

學生國三綜合 IRT 分數平均值 0.729 0.021 34.01 0.000

隨機效果 變異成分 自由度 卡方值 P 值

班級之隨機效果 .398 1040 2777.38 0.000 學生之隨機效果 1.107

完全無限制模式(fully unconditioned model)結果(學校)

固定效果 係數 標準誤 T 值 P 值

學生國三綜合 IRT 分數平均值 0.685 0.033 20.64 0.000

隨機效果 變異成分 自由度 卡方值 P 值

學校之隨機效果 .317 316 2426.62 0.000

學生之隨機效果 1.218

完全無限制模式(fully unconditioned model)結果(班級與學校)

固定效果 係數 標準誤 T 值 P 值

學生國三綜合 IRT 分數平均值 0.691 0.033 21.09 0.000

隨機效果 變異成分 自由度 卡方值 P 值

學校之隨機效果 .258 316 3037.87 0.000 班級之隨機效果 .158 1040

學生之隨機效果 1.107

表七:班級社會資本對學習表現 HLM

國一班級社會資本對國一到國三學習表現成長HLM

固定效果(係數) Model3F Model3G Model4B

截距 .545*** .132 .587***

班級社會資本(reference=班級鬆散)

班級緊密 .113*** .106*** .108***

家長緊密 .075* .058 .047

親師緊密 .049* .045* .046*

家長教育年數 .034*** .034***

城鄉(reference=鄉村)

城鎮 -.023 -.029 -.029

都市 -.016 -.039 -.041

私立(reference=公立) .040 .026 .026

師生比 .000 -.000 -.000

班級人數 .003 .004* .004*

班級學生國一綜合IRT平均

數 .096*** .044* .042*

班級緊密X家長教育年數 -.009

家長緊密X家長教育年數 .026*

親師緊密X家長教育年數 -.005

隨機效果

班級之隨機效果 .053 .050 .050

個人之隨機效果 .488 .484 .484

卡方值 551.00*** 511.35*** 512.13***

層次一:學生=14968;層次二:班級=1040

* p<0.05, ** p<0.01, *** p<0.001

參考文獻

Adams, Kimberly S. and Christenson, Sandra L. (2000) “Trust and the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 Examination of Parent–Teacher Differenc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Grade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8(5): 477–497

Agresti, A., and Agresti, B.F. (1978).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Variation.”,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9: 204-37.

Bassani, Cherylynn. (2006) “A test of social capital theory outside of the American context: Family and school social capital and youths’ math scores in Canada,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380–403 Bernstein, B. (1975)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Schocken Books press.

Bidwell, C. E. (2000) “School as Context and Construction.” Pp. 15-36 in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ited by Maureen T. Hallinan.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Press.

--, and Kasarda, J. D. (1975) “School District Orgniza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0(1): 55-70

--, and Kasarda, J. D. (1980)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the Effects of School and Schooling.”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88(4): 401-30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Harvad University Press.

--, P. (2011) “The Forms of Capital.” Pp. 46-58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Critical Reader , 2nd, edited by Alan R. Sadovnik, Routledge Press.

Bryk, A.S., Lee, V.E., and Holland, P. B. (1993) Catholic schools and the common goo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rbonaro, William. (1998) “A Little Help From My Parents’ Friends: Intergenerational Closure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1: 295-313.

--, (1999) “Opening the Debate on Closure and Schooling Outcomes: Comment on Morgan and Sorens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4(5): 682-686.

Chavkin, N. F., and Williams, D. L. Jr. (1987) “Enhancing Parent Involvement:

Guidelines for Access to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19(2): 164-184.

Cohen, E. G. (2000) “Equitable Classrooms in a Changing Society.” in Handbook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ited by Maureen T. Hallinan. New York: KA/PP Press.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lement): S95-121.

Croll, P. (2004) “Families, Social cCapital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52 (4), 390-416.

Crosnoe, Robert, and Schneider, Barbara. (2010) “Social Capital, Inform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in Math Coursework.”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17: 79-107

Dika, Sandra L., and Singh, Kusum. (2002) “Applic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in Educational Literature: A Critical Synthe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2(1):

31-60.

Dufur, Mikaela J., Parcel, Toby L., and Troutman, Kelly P. (2013) “Does Capital at home matter more than capital at school? Social capital effects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31: 1–21

Epstein, J. L. (1990) “School and Family Connections: Theory,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ng Sociologies of Education ad Family.”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15(1-2): 99-126,

--, and Sanders, M. G. (2000) “Connect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in Handbook

--, and Sanders, M. G. (2000) “Connect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in Hand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