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仍然具有許多研究疏失值得檢討與改善。以下研究者就幾點提出研究 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壹、 不實新聞的定義眾說紛紜,應重新考量研究背景

本研究在對「假新聞」做出研究定義時,發現說法眾說紛紜,國內外學者、

各大查核組織均有各自的說法,廣泛自操作刻意的造假內容、錯置的照片或影片、

誇大的嘲諷、明顯地惡搞、引導風向的宣傳等不一定由新聞媒體所產製的內容都 可以被稱做「假新聞」,甚至也有「自己不同意的觀點即為假新聞」這般說法。

假新聞的成因過於複雜,可能出自無意識地失誤,也可能來自刻意引導。研究者 認為在定義假新聞時,必須重新考量各國的社會情境脈絡,如台灣的藍綠兩黨政 治意識強烈,立場的分立也許是導致假新聞蓬勃的原因之一;然而印度的假新聞 則是出自印度幅員廣大,民族與宗教間的矛盾與階級歧視(關鍵評論網,2019)。 故在定義時考慮研究背景的情境,可以更準確地描繪研究定義。

呈上所述,研究問卷上,面對心理因素具有影響性的不實新聞研究,研究忽 略了個體閱聽人的使用情境差異,應試圖設計調節變項,考量閱聽人與社群媒體 之間的使用結構,其交友範圍、加入的社群組織、互動的頻率高低等行動,才能 補足閱聽人使用社群媒體來接收政治資訊的完整面向。

貳、 缺乏討論閱聽人的新聞信任度

研究者在分析影響辨偽行為的因素時,透過量表詢問閱聽人的針對不同立場 來源的瀏覽行為與查證動機,本研究雖然可以藉由瀏覽行為,略為看出閱聽人傾 向瀏覽與自己立場相同的來源資訊,且對於立場相左的資訊有較高的查證動機,

卻缺乏確認閱聽人對於不同立場來源的信任程度所帶來的影響。羅文輝(2013)

在報紙和電視可信度的研究當中,發現閱聽人會基於「選擇性可信度」而選擇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他們信念、立場一致的媒介產品。同樣研究資訊可信度,盧鴻毅(2015)指出閱 聽人對內容的可信度,與閱聽人的資訊尋求行為呈現正相關。研究者認為設

參、 未能解讀出社群中的政治同溫層現象

本研究對於「同溫層」的討論僅點到為止,研究發現閱聽人傾向瀏覽與個人 立場相同的政治貼文,然而在社群媒體中,閱聽人的能動性之高,不只瀏覽文章,

更具有追蹤不同立場的粉絲專頁、與立場異同的人留言討論、按下讚以外的愛心、

哭泣、生氣等情緒符號等主動行為,若能進一步探討閱聽人在社群中的互動樣貌,

如王劭文(2018)提出同溫層具有「人際間的同質性」、「熟悉舒適感」、「主動連 結與互動」以及「資訊的屏障界線」四項特性,並針對本研究所好奇的政治議題 去討論閱聽人是否有立場的相似性、議題主張的觀點相似性、與社群使用者間的 互動狀態、以及訊息的接收與分享為封閉或開放等,可以更深刻地描繪出在台灣 社群媒體上的政治圈中是否具有同溫層現象。

肆、 問卷設計過於應然,且樣本取樣人數與性質仍不足以代表全國閱聽人 首先,在問卷設計上,量表題目多採用既有文獻的統計量表,具有信效度,

然在題目陳述上,研究發現素養程度的題目,普遍偏向應然面,致使平均值偏高、

測量相異性低,無法判斷不同變項間的相關性。

其次,研究者雖將問卷發放於三大政黨的社群社團當中,卻未能將樣本數抓 取至相同數量再作分析,導致未能真實判斷不同政黨傾向的閱聽人,其社群媒體 瀏覽行為與動機的差異。而年齡層上多為20-40 歲的中青年,欲取得高年齡層的 樣本,建議往後不僅於社群媒體上發放,可進一步進行紙本問卷研究,以獲取更 多元的樣本。且本研究針對會於社群媒體上瀏覽政治資訊的閱聽人作為研究主體,

張慧貞(2008)指出,大學生普遍缺乏政治新聞接收的主動性,同時缺少反思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區辨的識讀能力,因此政治狂熱與政治冷漠如此極端的兩類閱聽人,很可能對於 政治資訊具有不同的態度與行為。

本研究以閱聽人為研究對象,粗淺地闡述社群媒體使用動機、素養程度、政 黨傾向等因素對於查核行為所造成的影響。研究發現在社群媒體使用動機上,未 能在本次研究中觸及閱聽人實際瀏覽情形,難以推論動機至行為間的直接關聯性。

建議往後不僅採用問卷調查法,同時能輔以質性訪談、實驗法等研究方法,進一 步解釋不同的社群媒體使用動機,如何影響個人的查核行為。

在素養程度的面向上,本研究由於量表題型設計呈現應然面,使得整體素養 平均值偏高。研究者認為,相較於過往文獻所使用的素養量表,面對假新聞,為 理解閱聽人如何接收到判讀資訊,未來得以設計新時代的資訊素養量表,重新檢 視現今的資訊汲取方式。

政治領域中的「假新聞」熱度近年來持續延燒,透過真假資訊交雜的方式在 新聞報導、社群媒體中帶動風向。研究中也發現,面對不同立場的資訊來源,閱 聽人具選擇性瀏覽、傾向與個人立場相同的資訊。往後的研究可深入閱聽人的資 訊來源與選擇行為,探討社群媒體上是否形成同溫層現象以及選擇性接收資訊所 造成的影響。

不實訊息一旦透過網路,跨國傳佈訊息,即可能引發「資訊戰」,衝擊民主 與民心。面對社群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閱聽人如何提升自己的媒體識讀能力,

在虛實的網路資訊中判斷真偽,相關的教育議題值得實務界與學術界共同思索。

育基金會網頁http://hkh-edu.com/news2019/news08_25.html

王劭文(2018)。《網路「同溫層」現象初探:以婚姻平權臉書社群為例》。國立政治

林美和(1996)。〈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73: 7-12。

林照真(2018)。〈假新聞情境初探: 以阿拉伯世界的資訊逆流為例〉。《傳播研 究與實踐》,8(1): 1-26。

朱則剛(2005)。〈加拿大媒體素養教育探討〉。《圖書資訊學刊》,3(1): 1-13。

何欣潔、李映昕(2017 年 7 月 24 日)。〈香火戰爭:假新聞、假假新聞與中國 因素〉,《端傳媒》。取自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no-incense-stick-china/

周淑萍(2019 年 7 月 22 日)。〈LINE 推訊息查證平台 真假訊息秒回覆 趨勢防詐達 人功能多元〉,《蘋果日報》。取自

https://tw.lifestyle.appledaily.com/daily/20190722/38397849/

吳尚軒(2018 年 8 月 20 日)。〈「大奶薇薇」「吃 B」到「走味的咖啡」 政治諷刺脫 口秀來了!〉,《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479461

吳柏軒(2018 年 12 月 11 日)。〈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王泰俐研究:假新聞確實

影響投票〉,《自由時報》。取自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253193

杜兆倫(2018)。《謠言分藍綠?政治傾向與社群媒體謠言傳播之關聯性研究》。台灣

資料庫》。取自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AnnualSurvey.asp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二期第二次(2018)。〈媒介使用與社會互動〉。《台灣傳播調查 資料庫》。取自

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AnnualSurvey_detail.asp?ASD_ID=34 施達妮(2018)。〈數位時代的假新聞〉。《漢學研究通訊》,(37)3: 7-13。

徐美苓(2015)。〈影響新聞可信度與新聞素養效能因素之探討〉。《中華傳播學 刊》,(27): 99-136。

張慧貞(2007)。《網路政治新聞識讀與政治冷漠-以台北地區大學生為例》。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學位論文。

陳竫詒(2019 年 5 月 27 日)。〈不只抓到了,還打贏了?芬蘭如何對抗假新聞之戰〉,

《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369 楊明珠(2018 年 10 月 6 日)。〈讀賣回顧關西機場事件 台灣面臨假新聞危

機〉,《中央社》。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810060004.aspx

簡恒宇(2018 年 11 月 20 日)。〈反智時代》假新聞為何氾濫成災?美國 KUSO 網站實驗:捏造的內容愈極端,就愈多人要瘋傳!〉,《風傳媒》。取自 https://www.storm.mg/article/636178?srcid=73746f726d2e6d675f6e756c6c_

1560236647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8609/bn-2016-01-29-161210-178

劉惠卿(2009)。〈電視報導新聞議題之政黨偏差研究-以 TVBS-N 與 SET-N 報導 312 維新館事件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9(1): 33-64。

劉致昕(2019 年 4 月 23 日)。〈深入全球假新聞之都,看「境外網軍」是如何煉成 的?〉,《報導者》。取自 https://www.twreporter.org/a/cyberwarfare-units- disinformation-fake-news-north-macedonia

劉慧雯(2017)。〈建構 「倫理閱聽人」: 試論社群媒體使用者的理論意涵〉,《新聞學 研究》,(131): 87-125。

黃敦晴(2018 年 8 月 21 日)。〈史丹福大學:82%學生無法分辨新聞和置入性 行銷,如何教孩子辨別假新聞〉,《親子天下》。取自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7638。

創市際雙週刊第一O五期(2018 年 3 月 15 日)。《創市際雙週刊》。取自 http://www.ixresearch.com/reports

羅文輝(2013)。〈報紙與電視可信度:1993、1998 和 2003 年的比較研究〉。《台灣的 社會變遷1985-2005:傳播與政治行為》,65-91。

Albright, J.(2017). Welcome to the era of fake new. Media and Communication,5:87- 89.

Allcott, H.& Gentzkow, M.(2017, Spring). Social media and fake news in the 2016 election. 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 31(2): 211-236.

Ashley, S., Maksl, A., & Craft, S. (2013). Developing a news media literacy scal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68(1), 7-21.

Assael, H.(1998).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actio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Berlo, D. K. (1960).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essi, A., Coletto, M., Davidescu, G. A., Scala, A., Caldarelli, G., & Quattrociocchi, W. (2015). Science vs conspiracy: Collective narratives in the age of

misinformation. PloS one, 10(2).

Bessi, A., Petroni, F., Del Vicario, M., Zollo, F., Anagnostopoulos, A., Scala, A., &

Quattrociocchi, W. (2015). Viral misinformation: The role of homophily and polar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WWW 2015 Companion, Florence, Italy.

Boh Podgornik, B., Dolničar, D., Šorgo, A., & Bartol, T. (2016). Development, testing, and validation of an information literacy test (ILT)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7, 2420-2436.

Borenstrin, S. (2019, January 10). Elderly, conservatives shared more Facebook

https://www.apnews.com/c2e7517984a64c6a922e84d550e1e041.

Boulianne, S. (2015). Social media use and participation: A meta-analysis of current research.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8 , 524-538.

Bruun, H. (2014).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 audience in political talk show produ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9(1), 3-16

Cacioppo, J. T., & Petty, R. E. (1984). The need for cognition: Relationship to attitudinal processes. Social perception in clinical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y, 2, 113-140.

Cadwalladr, C. (2017, May 7). The great British Brexit robbery: how our democracy was hijacked. The Guardia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7/may/07/the-great-british- brexit-robbery-hijacked-democracy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Miller, W. E., and Strokes, D. E.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Chicago, CHI: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hen, A. R., Stotland, E., & Wolfe, D. M. (1955).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need for cognition.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2), 291.

Cook, J., & Lewandowsky, S. (2011). The debunking handbook. Sevloid Art.

Chadwick, A., Vaccari, C., & O’Loughlin, B. (2018). Do tabloids poison the well of social media? Explaining democratically dysfunctional news sharing. New Media & Society, 20(11), 4255-4274.

Chen, Z., & Chan, M. (2017). Motivations for social media use and impact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 A cognitive and communication mediation approach.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2), 83-90.

Conroy M, Feezell J. T., & Guerrero, M. (2012). Facebook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a study of online political group membership and offline political engage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5), 1535-1546.

Dutton, W. H., Fernandez, L. (2019). How Susceptible Are Internet Users?

Intermedia, 46(4), 36-40.

Horton, C. (2018, November 22). Specter of Meddling by Beijing Looms Over Taiwan’s Elections.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18/11/22/world/asia/taiwan-elections- meddling.html

How People Help Fight False News. (2018, June 21). Retrieved from

How People Help Fight False News. (2018, June 21). Retrieved from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