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治新聞的真與假 : 閱聽人對真實的理解與辨偽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政治新聞的真與假 : 閱聽人對真實的理解與辨偽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蘇蘅. 立. 博士. 政 治 大. ‧ 國. 學. 政治新聞的真與假. 閱聽人對真實的理解與辨偽. ‧. Why the political news is not the truth..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黃馨儀. 中華民國 一 O 九 年 二 月. DOI:10.6814/NCCU202000232.

(2) 誌謝 回想 2016 那年申請上政大傳播所,三年半以來看著同齡的朋友陸續踏 入職場,說不焦慮自然是假的,但說後悔卻從沒有過。微薄之詞也難以道 盡對老師、家人與朋友這三年多來的感謝。 首要感謝最親愛的指導教授─蘇蘅老師,自碩一的研究方法以來,就 對我百般包容。始終記得在研究方法課程期末之際,老師特地根據每位同 學的研究給予參考論文與建議,為我們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礎。決定做假新 聞研究後,面對國內缺乏文獻的困境、研究過程中的挫折,總是在老師的. 政 治 大 在繁忙的期末與年末,能邀請到張郁敏老師與胡元輝老師特地前來擔 立. 開導與指引下化解,蘇蘅老師是我堅持完成研究的最大貴人。. ‧ 國. 學. 任口試委員,現在想想都覺得既感謝又不可思議。郁敏老師總耐心且細心 地瀏覽我的研究,口試本上的摺頁、畫痕、筆記,在量化研究上給予建議. ‧. 與指導,讓做為真正研究生的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多希望能呈現更好的研. sit. y. Nat. 究給老師;而提及假新聞,能請到權威元輝老師真的百般榮幸,老師溫柔. al. er. io. 的鼓勵、紮實的建議與實務工作上的經驗分享,讓我對台灣的假新聞領域. v. n. 有更深入的見解與研究熱忱,不敢說這份研究能對學術界帶來多少幫助,. Ch. engchi. i n U. 但希冀能讓更多人認識並面對假新聞在台灣的重要性。 一直很慶幸當時選擇就讀政大,才得以受到多位教授的指導,奠基我 在研究路上的堅韌心智與邏輯思考。碩一時有幸成為瓊文老師與怡潔老師 的助理,心境上的挫折總是仰賴兩位老師的開導。課程與研究上的紮實訓 練仰賴靜之老師的指引,研究卡關時總會想起老師說:「妳只管寫,不要管 爛不爛,老師都會幫妳修改,但妳一定要先寫。」謝謝老師們的照顧、指 導與陪伴!. 在研究所期間,收穫最多的就是這群朋友了吧。彥竹、克克、邱穎、. DOI:10.6814/NCCU202000232.

(3) 謝增、美欣、家茹、先恩、晟軒、馬麗、敏真、敏雅、祖傑、怡瑩……一 起度過嘻笑怒罵與研究奮鬥,陪著我大笑大哭,看見我所有的堅強與脆 弱。還記得好幾次開完會後,我走進研究室看到大家,眼眶就忍不住泛 紅,種種荒唐,都讓人覺得明明只認識三年,卻有種預感,你們會是我一 生的摯友。 感謝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給予的獎學金,讓我在研究路途上,能夠自 立生活,保有生活的餘裕。同時在獎學生聯誼會中結交到來自不同領域、 才華洋溢的朋友。處在雙北區時,我就像是個受大家照顧的妹妹,不需要. 政 治 大 慈敏、茗羽以及雙北的夥伴們,在你們身邊我總是很安心。西區的大家是 立. 太努力、太用力,你們也會帶著我前進,謝謝庚寰、安邦、老大、日升、. 我的精神支柱,咨云、琪棻、慈文、玲巧、昶哥、儒哥、伯罕、名軒、祐. ‧ 國. 學. 安、樂天、綱廷,在忙碌的研究生涯中,有你們的應援與支持真好。. ‧. 一直對於未來職涯很迷惘的我,在研究所的三年中找到了相當喜愛且. y. Nat. 充滿熱忱的工作。謝謝親子天下的同仁與實習夥伴,給予我學習的機會與. io. sit. 發揮的舞台,在同事們的應援下,終於完成學業,準備正式踏入職場。. n. al. er. いつか返したいんだ、数え切れないありがとう。嵐のおかげで、勉. i n U. v. 強でも、日本語でも、いつも頑張ります。苦しい時、嵐の歌や番組や、. Ch. engchi. 励まされ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2020年と未来、嵐の皆様に続き 応援してあげます。. 將研究所念得像大學一樣漫長,家人總默默地支持,外婆、媽媽、姊 姊、舅舅與明鴻,從不催促我,而是會在回家的餐桌上看見我最愛吃的食 物,給予我日夜的關懷與愛;還得感謝家中兩隻可愛的外甥小發與小亮, 回到家還能看見你們童言童語的模樣,療癒了我的每一天。 感謝這 25 年來出現在身邊的人們,大家都是我一生的貴人。. DOI:10.6814/NCCU202000232.

(4) 《摘要》 當政治假新聞成為全球議題,面臨 2020 年總統大選的台灣,同樣受到來自 內外的資訊侵略,閱聽人在立場與訊息多元的社群媒體上,是否具有判斷資訊 真偽的能力,抑或成為成為假新聞無形散播的推手。本研究透過「社群媒體政 治性使用動機」、「媒體素養」、「政黨立場」、「政治資訊辨偽動機」等因素,試 討論上述因素如何影響閱聽人的查核行為。 本研究透過網路問卷(N=415),「社群媒體政治性使用動機」方面,不論 是資訊蒐集動機、人際互動動機均與查核行為呈正相關。「媒體素養」程度與查 核行為呈正相關。「政黨傾向」以台灣民眾黨的支持者,其查核行為最高;國民 黨的支持者最低。「政治資訊辨偽動機」中,研究發現閱聽人較高頻率地瀏覽與 自己立場相同的對象貼文,然而卻對立場相左的對象貼文具有較高的查核動 機,而辨偽動機與查核行為同樣呈現正相關。 學界過去較少探索閱聽人與假新聞間的聯繫,希望透過本研究探索哪些因. 政 治 大 素影響閱聽人判斷政治資訊的真偽,對未來假新聞研究與實務選舉有所貢獻。 立 ‧. ‧ 國. 學. 關鍵詞:假新聞、閱聽人、事實查核、社群媒體、媒體素養、政黨傾向.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232.

(5) Abstract Social media has had a huge impact on politics by shaping public discourse and revamping civic engagement. Taiwan will hold its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2020. However, Taiwan has one of the worst disinformation problems in the world and has to combat the spread of fake news and disinformation ahead of the 2020 election. In order to know how people w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do fact-checking or not, this study conducts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of 415 Taiwanese respondents to explore which factor can influence behavior of fact-checking. Results of this survey show that the motivation of information-collection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behavior of fact-checking. In addition, media literacy also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for fact-checking. On Party tendency, the supporters of Taiwan People's Party have the strongest motivation for fact-checking and the supporters of Kuomintang Party have the least motivation to verify the facts..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Key words: fake news, fact-checking, social media, media literacy, party tendency.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232.

(6) 目次 第一章、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政治假新聞傳播.................................................................................... 4 第三節、閱聽人與資訊真偽的辨別.................................................................... 7 第二章、文獻檢閱 ................................................................................................. 11 第一節、假新聞的源起與類型.......................................................................... 11 第二節、社群媒體與政治資訊傳播.................................................................. 15 第三節、不實新聞與閱聽人.............................................................................. 24 第四節、閱聽人與資訊真偽.............................................................................. 26. 政 治 大. 第五節、閱聽人的資訊真偽辨識行為.............................................................. 29. 立. 第三章、研究方法 ................................................................................................. 34. ‧ 國. 學. 第一節、研究對象與問卷樣本.......................................................................... 34 第二節、測量變項.............................................................................................. 35. ‧. 第三節、統計方法... .......................................................................................... 39. y. Nat. 第四章、資料分析 ................................................................................................. 40. sit. n. al. er. io. 第一節、樣本人口資料...................................................................................... 40 第二節、研究結果.............................................................................................. 43 第三節、假設驗證.............................................................................................. 71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 80 第一節、研究主要發現...................................................................................... 80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85. Ch. engchi. i n U. v. 參考文獻.................................................................................................................. 88 附錄:研究問卷 ..................................................................................................... 97. DOI:10.6814/NCCU202000232.

(7)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018 年 9 月 4 日,燕子颱風肆虐日本,關西機場的聯外橋樑因而關 閉,數千旅客受困。台灣網路論壇 PTT 實業坊出現網友爆料「中國派車進 入關西機場救援,只要台灣人承認自己為中國人,即可上車」的新聞,引 起台灣民眾批評台灣駐日外館毫無作為。 然而事情的起源要追溯自中國《觀察者網》報導:「中方和日方協調 後,日方同意用專車把人送到機場外圍,再由中方派出的 15 輛巴士把這些. 政 治 大. 中國遊客載走送到市區。」受到中國與台灣網友轉傳發酵後,演變為「中. 立. 國駐大阪領事館派 15 輛大巴進入關西機場,把受困的中國遊客載走」的錯. ‧ 國. 學. 誤陳述,並從微博轉發到 PTT 實業坊,引起後續台灣媒體轉傳報導,多家 媒體引述中國網站訊息指出:「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派 15 輛巴士,前往關. ‧. 西機場營救受困中國旅客」(自由時報,2018 年 9 月 6 日;上報,2018 年. y. Nat. sit. 9 月 6 日),將錯誤的內容層層渲染。. n. al. er. io.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018 年 9 月 15 日)發布聯繫日本事實查核推廣. i n U. v. 協會 FIJ 以及日本關西機場的官方說明。與事實相符的點在於,中國駐大. Ch. engchi. 阪領事館確實向關西機場提出想要派巴士接送中國旅客一事。然而,關西 機場發言人表示,機場並沒有開放外國派車進入,而是由日方安排交通, 將滯留的各國旅客撤離關西機場。所謂「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派巴士前往 關西機場,營救 750 名受困中國旅客……」等報導,為錯誤訊息。 事發一個月後,日本各大報推出關西機場淹水一事的檢討專題,其中讀 賣新聞(2018 年 10 月 4 日;轉引自中央社,2018 年 10 月 6 日)以《假新 聞動搖台灣》為題,大幅版面關注台灣假新聞頻傳的狀態,列舉出近期台 灣發生的三大假新聞:一是大阪辦事處處長自殺;二是傳播香蕉豐收導致 1. DOI:10.6814/NCCU202000232.

(8) 價格暴跌,蕉農大量丟棄香蕉,政府禁止報導棄蕉,結果真相卻是 2007 年 的照片;三是蔡總統搭裝甲車查勘水災之際,下令士兵可隨時射擊,被指 把災民當敵人。結果真相是救災的士兵或車輛都沒武裝,因災區水患還未 退去,所以蔡總統搭乘距地面較高的裝甲車勘災。讀賣新聞也指出,源自 中國的假新聞批判台灣蔡政府,並有意圖影響 2018 年 11 月的中華民國地 方公職人員選舉(以下簡稱九合一選舉)。 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專題報導節目「クローズアップ現代+」於 2019 年 3 月 4 日,以假新聞(フェイクニュース)為標題,闡述整起關西. 政 治 大 家媒體關切台灣的假新聞現象,於此同時,研究者不禁好奇假新聞為何出 立. 機場事件的謠言散佈、媒體查證失效、民眾無法辨別真偽等現象。日本多. 現,其目的與影響為何。. ‧ 國. 學. 一則從網路發布的新聞內容,透過轉傳、重製、分享後,不僅廣為流. ‧. 傳,就連主流媒體都紛紛引用報導。然而當媒體疏於查證,甚至在產製新. y. Nat. 聞的過程中刪減原文、題文不符,有機會造成訊息的失真,形成假新聞。. er. io. sit. 關西事件讓我們看到媒體與讀者迅速且大量地分享錯誤資訊,當澄清資訊 釋出時,網路仍散佈著渲染過的不實內容。Holan(2016)認為,「線上假. al. n. v i n 新聞是虛構的東西,被巧妙地操縱,看起來像可靠的新聞報導,很容易傳 Ch engchi U. 播給願意相信虛構故事並傳播的大量觀眾」。Vosoughi 等人(2018)研究也指 出,假新聞平均觸及的人數比真新聞多了 35%、多了 70%的可能性被分 享,以及假新聞的散播速度是真相的六倍之快。不僅說明了假新聞擴散的 廣與深,更發現廣佈的情形來自閱聽人分享的推波助瀾。 而閱聽人是否真的難以辨別內容的真實性,因而成為假新聞無形散播 的推手?在談論假新聞之時,往往站在人們容易受到欺騙的角度出發,也 認為該現象會引起民主功能失調(Chadwick et al, 2018)。Dutton 和 Fernandez(2019)則提出不同看法,認為當代閱聽人多透過線上、線下多 2. DOI:10.6814/NCCU202000232.

(9) 種來源接收訊息;關注某議題的讀者,對於該議題的內容敏感度高,也會 主動搜索,故假新聞的負面影響,似乎沒有大家所想得嚴重。 2019 年的台灣假新聞依舊在媒體上顯著可見,如中天電視台在「大政 治大爆卦」節目中指出:「麻豆農友陳大哥,抱怨八二三水災導致收成不 佳,丟了兩百萬斤文旦到曾文溪,且受到水災影響的文旦補助都沒下 來。」即受到農糧署說明並無此事,並去文要求中天電視做出更正,此事 也受到 NCC 開罰 100 萬元。另外,三立新聞台於 108 年 3 月 29 日午間新 聞播出〈網路輿情分析花 280 萬 市民疑:養網軍〉新聞,以及 TVBS 新聞. 政 治 大 兵團作戰模式〉、〈網路公司收錢分身留言 攻擊特定人物〉等新聞內容,受 立. 台於 108 年 5 月 6 日「十點不一樣」節目播出〈毀韓放大招 羅智強爆暗黑. 到 NCC 認為,「明知已有明確標案日期,卻仍張冠李戴刻意引導視聽輿論. ‧ 國. 學. 帶風向」,查證不足,違反《衛星廣播電視法》,NCC 決議分別核處新台幣. y. Nat. 片斷取材、煽情、誇大,以致偏頗且帶動輿論。. ‧. 20 萬元。種種不只意味著假新聞曾出,也表示在新聞製播時,內容容易被. er. io. sit. 回到 2020 年面對總統大選,台灣的政治環境甚至面對鄰居中國大陸的 長期影響,中央社(2020 年 1 月 6 日)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中國政府. al. n. v i n 持續操弄社群媒體影響台灣選民、激起台灣內部對立,例如「只要總統選 Ch engchi U 票投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就會自動被視為廢票」的訊息在社群媒體廣傳, 引發民眾至總統府前陳情抗議,最後證明是假訊息。當民眾未能提高警覺 面對假訊息,一旦被滲透便有可能打擊民眾對於民主制度的信任。 然而不只是台灣,除了廣為討論的美國總統大選與英國脫歐公投以 外,尚有其他國家面臨政治假訊息的傷害。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發言人分 享了一張「據傳」被毒販姦殺的女性遺照,受到杜特蒂的支持者擁護、支. 持他血腥鎮壓毒販,而照片卻是來自巴西。印度 2019 年選舉期間,社群媒 體 WhatsApp 充斥帶有種族、宗教的仇恨言論,真假交錯的訊息廣布,《華 3. DOI:10.6814/NCCU202000232.

(10) 爾街日報》更針對此研究,發現假訊息的散布,在一個 256 人的群組中, 只要經過幾次的傳遞,就可以讓上億人收到這個錯誤訊息(關鍵評論網, 2019 年 4 月 21 日)。 研究者發現這幾年來各國的政治假訊息,動機不乏為了打擊立場相對 的政治人物、引導輿論,而傳播平台則以社群媒體為主。研究者認為閱聽 人在社群媒體上的瀏覽、討論與分享等行為,早已身在假訊息的傳播循環 當中,卻少有意識其重要性。閱聽人的訊息接收管道、對於假訊息的辨識 能力,都影響著政治訊息的傳佈,因此研究者欲透過本研究檢視,當閱聽. 政 治 大. 人接收資訊後,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對資訊真實性的判斷,又是否具有辨 別資訊真偽的實際行為。. 第二節. 學. ‧ 國. 立. 政治假新聞與傳播. ‧. 這波「假新聞」(又稱 fake news)熱潮回溯自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 sit. y. Nat. 的結果出爐,川普的當選引起舉世譁然,眼見為憑(seeing is believing)的. al. n. 人的信念,似乎比真相來得更為重要。. Ch. engchi. er. io. 時代過去了,現在已經是 believing is seeing(相信什麼,便會看見什麼)。. i n U. v. 在 2016 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美國一位部落客創立 Facebook 粉絲專 頁,編造內容不實且荒謬的極右派資訊,如「加州實施伊斯蘭律法」、「美 國前總統歐巴馬 9 歲時參加過越南選秀節目」,更在每一則貼文中加註「認 同請分享」,不僅沒有被視為捏造性內容,瀏覽量還持續攀升,在一小時內 超過千人分享(風傳媒,2018 年 11 月 20 日)。《報導者》(2019 年 4 月 23 日)採訪馬其頓共和國的假新聞寫手,發現他們透過將事實與謊言混雜組 成「新聞」,在大選期間於網路上瘋傳。包括將希拉蕊 2013 年的公開演 講,加油添醋加上「希拉蕊聲稱樂見像川普一樣的人參選總統」這類虛構 的語句,再透過 Facebook 等社群廣傳分享。真偽不辨,抑或真偽難辨,研 4. DOI:10.6814/NCCU202000232.

(11) 究者好奇,閱聽人究竟對政治訊息的真實性沒有心生懷疑,還是查核能力 不足以致轉傳了不實資訊,假新聞現象儼然值得被正視。 新聞網站 BuzzFeed 分析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後一周的假新聞現象 時,即發現假新聞故事得到了更多 Facebook 使用者的分享,相反的,相對 可信的主流新聞機構卻不受讀者青睞(Silverman, 2016)。在真假摻雜的時 代,研究者看見選民的選擇不再與真實站在一塊。在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 之後,64%的成年人認為“假新聞”的故事正在引發對當前事件和問題的混 淆(Barthel, Mitchell and Holcomb, 2016),研究指出,瀏覽假新聞網站頻率. 政 治 大 2018)。Gunther 等人(2018)發現過去美國總統大選支持歐巴馬的選民, 立 較高的閱聽人在選舉意向上多半傾向投給川普(IPS Working Papers,. 於 2016 大選時只有 77%投給相同陣營的希拉蕊,變節的選民行為,被證實. ‧ 國. 學. 與不利於希拉蕊的假新聞存有強烈相關性。代表假新聞不只是誤導了讀者. ‧. 的生活,更能動盪選舉民心。. y. Nat. 近年來許多國家的總統大選同樣出現假新聞現象,Oxford Internet. er. io. sit. Institute(2018)針對瑞典選舉與推特分享訊息,研究指出,在競選期間推 特上有高達三分之一的內容均為垃圾或虛假訊息,嚴重程度為歐洲之最。. al. n. v i n 身為南美洲最大的民主國家巴西也無法倖免,巴西民眾應用最廣泛的社交 Ch engchi U. 軟體 What’s APP,在選舉之際出現大量用照片來說故事、看圖說話的虛假 內容。中央社(2019 年 3 月 22 日)報導今年印尼總統大選,印尼資訊通 訊科技部秘書長羅薩里托(Rosarita Niken Widiastuti)受訪表示,近半年約 有 800 則假新聞,其中約 200 則與政治相關,這些假新聞試圖影響民心、 引起國家分裂。印度更是連媒體都開誠布公地表達政治立場,從傳統媒體 到網路媒體,無一不透過移花接木的報導試圖煽動民眾情緒。 層出不窮的政治假新聞議題,不只於選舉期間試圖影響選舉結果,更 可能製造無辜,引起民眾激烈行動。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 2016 美國 5. DOI:10.6814/NCCU202000232.

(12) 總統大選期間的「披薩門」事件。華盛頓一家披薩店遭傳是「希拉蕊與其 競選團隊所領導的虐童組織大本營」,數小時內該披薩店的社群網站湧入千 則辱罵與威脅訊息、更有一名男子持槍衝進店裡,企圖解放人質。該事件 不單單只是虛假資訊的擴散,更干擾了人們的認知、製造社會恐慌。 在諸多類型的訊息中,Vosoughi 等人(2018)發現在政治、商業、科學 科技、娛樂等類別中,以政治類的假新聞表現最顯著。假新聞儼然成為一 種政治手段,透過諷刺惡搞、題文不符、照片錯置、誤導言語、虛構內容 等形式出現,當中有全然虛構的訊息,也有半真半假、時間點錯置等不全. 政 治 大 成事實的是,民眾接收不實的資訊後,誤信訊息,進一步評論、分享、甚 立 然造假的內容,導致對閱聽人而言,並不容易判斷其真偽。為人擔憂且已. 至透過投票影響社會,對「民主完整性」造成一定的威脅。在政治場域. ‧ 國. 學. 中,「假新聞」更有其重要意涵,Brummette 等人(2018)認為「假新聞」. ‧. 一詞超越了邏輯與討論,在社群媒體中充斥不同政黨的相似環境,在當中. y. Nat. 交流時,假新聞儼然是用以貶低、譴責反對黨的所有訊息,無論言論真實. er. io. sit. 與否。從上所述也發現,學者對假新聞的定義可廣至與閱聽人立場不符即 稱為假新聞,也能限縮於被操弄的造假訊息,定義莫衷一是,更遑論普羅. n. al. Ch. 大眾對資訊真偽的判斷有多麼艱困。. engchi. i n U. v. 面對大量的資訊,倘若被動地接受並相信送到面前的內容,小則影響 個人認知、大則影響民眾乃至國家的安危。 CNN 記者 Busari(2017)表 示:「在這個時代,我們分享資訊、分享自己的故事,我們就是出版者,所 以我們應該要承擔責任。」閱聽人的角色不言而喻。. 第三節. 閱聽人與資訊真偽的辨別. 九合一選舉期間,許多新聞媒體紛紛以「假新聞」為題,描述台灣的 選舉戰況。日本讀賣新聞(2018 年 10 月 4 日;轉引自中央社,2018 年 10 6. DOI:10.6814/NCCU202000232.

(13) 月 5 日)認為台灣媒體為爭取新聞點閱率而作出吸睛但不真實的內容。紐 約時報(2018 年 11 月 22 日)則報導北京利用台灣的言論自由,來散播虛 假訊息,例如未經證實的中國大規模軍事演習的畫面,以及台灣政府對滯 留日本的台灣旅客置之不理的虛假報導。而上述每一則帶有不實訊息的報 導,卻在讀者瀏覽後被廣為分享、讓更多人接收到不實資訊。 面對 2020 年台灣總統大選,假新聞議題持續延燒。過去研究多重視新 聞媒體如何反映事實、真實,如何查證消息來源,然事實查核的議題不僅 限於新聞工作者如何佐證資訊,還得意識到當代社群媒體的發展,使得閱. 政 治 大 被分享訊息之時,閱聽人對真實的理解與資訊真偽的判讀顯得格外重要。 立 聽人與新聞工作者的角色部分重疊。當閱聽人得以創作公開內容、分享或. Wineburg 等人(2016)研究發現,高達 93%的大學生無法分辨新聞、廣. ‧ 國. 學. 告,並且判斷內容的真實性。學者王泰俐於自由時報(2018 年 12 月 11. ‧. 日)投書指出,2018 年九合一選舉中,有半數選民在不知新聞真相的情況. y. Nat. 下,投下了選舉票。. er. io. sit. 當似假亂真的資訊出現時,閱聽人卻難以擁有判斷真偽的能力。Pew Research Center(2016)調查顯示,大約三分之二的美國成年人(64%)表. al. n. v i n 示,對於捏造的新聞報導和事件事實感到混淆;23%表示曾經於一個月內 Ch engchi U. 分享過假新聞。2016 年,史丹佛大學針對八千名初中生進行研究,發現有 高達 82%的人無法辨別新聞真偽,認為廣告付費的置入性行銷也是新聞 (親子天下,2018 年 8 月 21 日)。Vosoughi 等人(2018)以 Twitter 為平台, 發現前 1%的假新聞會擴散到 1,000 到 100,000 人之間,而真相的擴散卻不 及 1,000 人;且假新聞的散播速度是真相的六倍之快,甚至在分享擴散方 面,假新聞比真新聞多 70%的可能被分享轉推,對此 Vosoughi 等人(2018) 表示,散佈假新聞的快速與廣度,不能怪罪到機器人假帳號上,而是真實 使用者的推波助瀾。 7. DOI:10.6814/NCCU202000232.

(14) 本研究為瞭解閱聽人對於資訊的理解,以及是否檢驗資訊的真偽,將 從以下兩個方向著手,分別為「社群媒體政治性資訊來源與使用動機」與 「閱聽人的媒體識讀能力」。. 壹、. 社群媒體政治性資訊來源與使用動機 關於假新聞之所以氾濫,許多學者認為與科技的與時俱進有關。在平. 台和工具易於使用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聲音可以從不同角度傳播訊息。 社群媒體的出現,即打破了傳統新聞的生產與傳遞(Tandoc and Vos,. 政 治 大 特定目的、釋放消息引導風向的言論,真假與否卻無從規範,訊息的真偽 立. 2015),也意味著閱聽人得以主動產製、修改、傳播、分享內容。許多帶有. 也難以判定,Boczkowski(2016)即認為,假新聞的猖獗便是歸因於人們. ‧ 國. 學. 利用網路,可以輕鬆地進行大規模溝通,並且難以看出媒體環境中藏匿的. ‧. 偏見。. y. Nat. 又以社群媒體易於傳播的特性,使得假新聞製造的成本很低(Trend. er. io. sit. Micro, 2017),閱聽人卻越來越仰賴社群媒體作為吸收新聞資訊的管道。 Newman(2016)調查 26 個國家,有 44%受訪者會使用 Facebook 瀏覽、討. al. n. v i n 論、分享新聞。Pew Research 20%的成年 C Center(2018)調查指出美國有 hengchi U. 人表示自己常上社群媒體瀏覽新聞,相比之下,只有 16%透過報紙獲取新 聞資訊。創市際市場研究(2018)針對台灣閱聽人的新聞瀏覽做出調查, 有 87.6%的閱聽人透過網路來瀏覽新聞,而透過「Facebook 新聞粉絲頁/ 別人分享貼文」來獲取新聞內容佔了 52%。可以見得透過社群媒體來瀏覽 新聞、獲取資訊的比例儼然逐年上升。 然而社群媒體除了平台上的不同,研究者認為於社群媒體上獲取訊息 的「管道」更為重要,以 Facebook 為例,在動態牆上我們能看到來自朋 友、追蹤的公眾人物、有按讚的粉絲專頁的訊息。Himelboim 等人 8. DOI:10.6814/NCCU202000232.

(15) (2016)檢視線上的政治參與時,發現社群媒體的使用者經常與跟自己意 識形態相同的使用者互動交流,並表現出相似的語氣和價值觀。研究者認 為,在社群媒體中的政治使用,極有可能圍繞在閱聽人相似的意見小圈圈 中,阻礙了開放與不同意見的溝通,製造出同溫層,同時使得假新聞一 詞,從事實層面,轉化為意識層面。呈上述所言,研究者假定閱聽人的政 治意識形態與資訊來源,將影響對資訊的判讀。研究將調查閱聽人的政黨 傾向與資訊來源為社群媒體中的哪些管道,藉此分析來源對於閱聽人判斷 訊息真偽的影響。. 政 治 大 友,更有機會藉由網路獲得政治相關資訊(Kwak et al, 2001),且政治參與 立 過去關於政治參與的研究認為,以蒐集資訊為主要動機而上網的網. 度與政治知識也相較其他動機的網友高(Norris and Jones, 1998)。研究者. ‧ 國. 學. 認為,針對政治類新聞,不同的資訊接收動機,可能影響閱聽人是否進一. 閱聽人的媒體識讀能力. y. Nat. 貳、. ‧. 步查核,故將閱聽人使用社群媒體接收政治新聞的動機,納入影響因素。. er. io. sit. 當閱聽人面對新的訊息,什麼是真實和可信的判斷,多半取決於這些 新訊息與先前信念的一致性,而不是個人如何理解。Manfra 和 Holmes. al. n. v i n (2018)指出,年輕人在網路上接收越來越多的信息,卻缺乏判斷、批判 Ch engchi U 矛盾資訊的能力。且更令人擔憂的是,受過更高教育和擁有更高政治知識 水平的人,更容易出現這種確認偏誤。王泰俐於自由時報(2018 年 12 月 11 日)投書也指出,當假新聞澄清之後,學歷在研究所以上的選民,無法 接受比例仍高達三成三。而要避免閱聽人面對資訊時的直覺判斷,需要 「解讀」的能力,則與傳播學一直以來探究的「媒體識讀」相關。一個具 備媒體識讀能力的閱聽人能批判思考自己所接收的各類媒體內容,包括來 自報章雜誌、電視、廣播、電影、廣告、電玩、網路及新興傳播科技(徐 美苓,2015)。 9. DOI:10.6814/NCCU202000232.

(16) 「媒體素養能力」,又稱為「媒體識讀」或是「媒介素養」,即是指個 體對於大眾傳播媒體的解讀與使用的能力,包括如何取得、分析、評估與 使用的能力(朱則剛,2005)。實證研究中,媒體素養的培養與評估也多著 重於閱聽人是否能辨識媒體訊息所傳達的動機與目的,以減少被訊息訴求 說服的機會(Hobbs, 1998)。身處網路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上散 播的消息,很有可能是錯誤的、甚至是故意操縱民意的。親子天下 (2018)指出,人民應培養檢視媒體中傳播的消息是否帶有偏見或可信度 高低的能力。媒體素養能力,將深刻影響民主社會中的公民素養。故本研. 政 治 大 低與辯識不實資訊能力之間的關聯。 立. 究將細究新聞媒體素養,檢視當代閱聽人識讀資訊的能力,以瞭解素養高. 近年對於假新聞的研究,文獻多著重於社群媒體上的政治行為影響. ‧ 國. 學. (Chen and Chan, 2017; Jost et al., 2018)、新聞工作者的資訊辨偽(Graves,. ‧. 2016)、事實查核組織的有效性(Pavleska, 2018),台灣對於假新聞的研究. y. Nat. 也多著墨於假新聞的樣貌(羅世宏,2018;林照真,2018)、查核機構的機. er. io. sit. 制與效果(胡元輝,2018)等,形塑了假新聞的類型、新聞組織、查核機 構乃至社群平台防範假新聞的方式與責任。然而面對假新聞,閱聽人在資. al. n. v i n 訊傳播與事實查核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卻未曾在當今的社會與科技脈絡 Ch engchi U. 下,探討社群媒體、閱聽人對資訊的認知與資訊辨偽之間的關聯性。故研 究者希望藉由以下五點研究目的,從實證面為假新聞的理論研究帶來不同 角度的討論。 一、瞭解閱聽人於社群媒體上政治性資訊使用來源與平台為何。 二、檢視閱聽人的人口特質和政治資訊真偽辨識行為的關聯。 三、檢視閱聽人的社群媒體使用動機和政治資訊真偽辨識行為的關聯。 四、檢視閱聽人的素養和政治資訊真偽辨識行為的關聯。 五、檢視閱聽人的查核動機和政治資訊真偽辨識行為的關聯。 10. DOI:10.6814/NCCU202000232.

(17) 第二章. 文獻檢閱. 第一節 假新聞的起源與類型 壹、. 假新聞的源起 如許多學者所指出,不可信的資訊並不是新的現象。多年以來,內容. 不實的新聞概念其實不斷變化,假新聞與現代新聞一樣,一直存在 (Boczkowski, 2016)。縱觀歷史,散播虛假訊息往往是為了製造輿論,用 於干預軍事。而在過去十年,假新聞的目的從軍事轉向政治領域,透過大 量製造候選人的爭議來激發有利局勢(Vizoso and Vázquez-Herrero,. 政 治 大. 2018)。尤其是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唐納‧川普從競選期間到成為總統的. 立. 過程。. ‧ 國. 學. 2016 以前,學術文獻中使用 fake news 一詞大多是指政治諷刺,誇大 新聞的形式和內容,但許多學者質疑這樣的使用是錯誤的,因為這些內容. ‧. 並不完全是假的,而是用以嘲諷時事(Mourão and Robertson, 2019; McBeth. y. Nat. n. al. er. io. 到學界、政界重視,學者紛紛為假新聞釋義。. sit. and Clemocs,2012)。直至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後,「假新聞」議題重新受. i n U. v. 「假」是相對於「真」的概念,在新聞領域中,Tandoc、Lim 和 Ling. Ch. engchi. (2018)指出「新聞被認為是基於真理的規範性的,『假新聞』則與之背道 而馳。」早在社群媒體盛行前,媒體早有散布不實報導的狀況。紐約時報 中文網記者凱南‧馬利克(2016)則說:「自從有新聞那天起,就有偽裝成 新聞的謊言。」。 貳、. 假新聞的類型 假新聞之所以難以定義,就在於它與真實之間的模糊地帶,虛假的內. 容有程度上的光譜,有些是徹頭徹尾的謊言、有些故事是半真半假、有些 具有誤導性但大多數是真實的、有些會受到讀者的解讀影響。中文雖然都 11. DOI:10.6814/NCCU202000232.

(18) 通稱為「假新聞」,實則有不同的類型。 Tandoc 等人(2018)回顧從 2003 年至 2014 年共計 34 篇以假新聞為 題的學術研究,以真實性和欺騙意圖性繪製 2X2 的假新聞類型表(如下表 2-1),並詳述他們確立的類型包括: 一、諷刺型新聞(News Satire)。基於幽默與誇大,將新聞呈現給讀者。 二、惡搞型新聞(News Parody)。帶有諷刺型新聞的特點,但又帶有虛構 的元素。 三、操作性捏造(News Fabrication)。沒有事實根據,以新文章的形式發. 政 治 大 四、照片影像重製(Photo Manipulation)。重新編輯真實的照片或影片,創 立 表,且讀者並不知道內容是虛假的。. 造虛假的故事。. ‧ 國. 學. 五、廣告和公共關係(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以真實新聞報導. ‧. 為形式,傳遞廣告內容。. n. al. 內容真實性 高真實性 低真實性. 表 2-1:假新聞類型表. Ch. er. io. sit. y. Nat. 六、宣傳(Propaganda)。為影響讀者看法而製造的新聞故事。. i n U. v. 產製者的欺騙意圖性. engchi. 高欺騙意圖 廣告宣傳 操作性捏造. 低欺騙意圖 諷刺型新聞 惡搞型新聞. 資料來源:Tandoc Jr, E. C., Lim, Z. W., & Ling, R., 2018(pp.137-153). 美國專門處理假新聞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First Draft 的研究中心主任 Wardle(2017)認為比起「假新聞」(Fake News),更傾向於用「虛假訊 息」(Disinformation)來指稱帶有虛假成分的內容。原因包括不實訊息並 不全然是以新聞的形式散佈;「假」無法涵蓋所有不實訊息類型(如記者的 12. DOI:10.6814/NCCU202000232.

(19) 編輯失誤);「假新聞」一詞已經成為政治人物攻擊不同立場的詞彙。 Wardle(2017)進一步將假新聞分出七種類型: 一、諷刺惡搞式(Satire or parody)。並沒有傷害他人的意圖,目的是嘲 諷、愚弄。 二、誤導性內容(Misleading content)。內容中含有誤用的資訊。 三、 假冒性內容(Imposter content)。偽裝成媒體發表言論。 四、虛構性內容(Fabricated content)。百分之百徹底造假的內容。 五、題文不符(False connection)。標題與內文或圖片不相符。. 政 治 大. 六、脈絡錯置(False context)。真實事件被放在錯誤的情境、照片時序錯 置等。. 立. 七、操弄性內容(Manipulated content)。真實事件但被惡意操作,為欺騙. ‧ 國. 學. 讀者。. ‧. 而根據是否產製內容時是否帶有惡意,學者多聚焦 Misinformation、. y. Nat. Disinformation 兩種類別。Misinformation 屬於「誤報」,無意中分享虛假或. er. io. sit. 不準確的內容;Disinformation 則屬於刻意創造、分享已知虛假的內容,故 意放大具偏見或刻意操弄誤導的訊息(Mele et al, 2017; Backingham, 2016;. al. n. v i n Zimdars, 2016;羅世宏,2018) C h。Allcott&Gentzkow(2017)則為限縮研究 engchi U 範圍,將假新聞定義為故意、且可以核實為虛假的、目的是為了誤導讀者 的新聞文章。 假新聞不脫內容真實性與欺騙意圖性,內容真實性由高到低包括題文 不符、內文加油添醋、錯置時空、錯誤的情境照片或影片、反諷的惡搞內 容、完全虛構等情況;欺騙意圖性除了內容不實的嚴重性外,也包含傳播 者的意圖,Macdonald(2018)將訊息傳播者根據傳遞的內容分為三類,第一 「倡議者」(advocator),為實現利益目標,營造某種還算正確的現實、第 二「誤傳者」(misinformer),出於無知散播矛盾真相,無意間扭曲事實, 13. DOI:10.6814/NCCU202000232.

(20) 以及第三「誤導者」(misleader),故意利用矛盾真相,製造自己也知道不 正確的現實。正因為訊息的形式多元、真偽程度不一,辨別真實性的挑戰 更為嚴峻。 綜合上述文獻爬梳,不實資訊不見得是由新聞媒體產製、甚至不一定 是「新聞」的形式。本研究認為,閱聽人對於資訊的攝取與理解並不只有 出自媒體組織的內容,也包含閱聽人可能觸及的內容。為確定研究範疇, 本研究採用施達妮(2018)的定義,將 Wardle(2017)對假新聞的七大分 類彙整為兩類: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與虛假訊息(disinformation),. 政 治 大 content)以及題文不符(False connection);後者則涵蓋假冒性內容 立 前者包含諷刺惡搞式(Satire or parody)、誤導性內容(Misleading. (Imposter content)、虛構性內容(Fabricated content)。百分之百徹底造假. ‧ 國. 學. 的內容、脈絡錯置(False context)以及操弄性內容(Manipulated. ‧. content)。其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有欺騙閱聽人的「意圖」。本研究將以施達. y. Nat. 妮(2018)所定義的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與虛假訊息. er. io. sit. (disinformation)作為研究範疇,並限縮於社群媒體上所接收的內容,後 文將以「不實訊息」或「不實資訊」取代「假新聞」一詞,試以擴大研究. n. al. 範圍。. Ch. engchi. i n U. v. 14. DOI:10.6814/NCCU202000232.

(21) 第二節 壹、. 社群媒體與政治資訊傳播. 社群媒體與不實訊息 近年來的政治事件讓「Fake News」一詞浮上檯面。在談及當代的社群. 網絡背景以前,不實訊息與政治之間的關聯一直都顯而易見,不論是第一 次世界大戰中英美的政治宣傳,亦或二戰期間,納粹和共產黨利用錯誤的 內容塑造公眾輿論(Carson, 2017)。 以新聞的形式產製的不實訊息在過去也不少見。1920 年,俄國刊登猶 太人陰謀論的偽造報導,數十家媒體將之報導;1938 年,偽裝成廣播新聞. 政 治 大 2003 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各國媒體充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 立 的火星人入侵廣播劇,震撼當年的美國聽眾誤信為真(Cantril, 2005);. ‧ 國. 學. 虛假文章、偽造的證據與信件、抹黑的文章與傳言。從報章雜誌、廣播、 到電視,不論傳遞平台為何,不實訊息都具有影響閱聽人思想的能力。. ‧. 網路時代讓現代人生活在資訊爆炸的社會(Edmunds & Morris, 2000)。. sit. y. Nat. 自 1986 年,個人每天接觸到的訊息等同於 55 份報紙的內容,而 2007 年則. al. er. io. 變為每人 175 份報紙 (Hilbert, 2012)。表示在過去幾十年中,資訊暴露的程. v. n. 度大幅增加且資訊來源分化。獲取資訊的方式,從過去的報章雜誌,逐漸. Ch. engchi. i n U. 轉移到網際網路(Kim, Yoo-Lee&Sin, 2011)。而近幾年,社群媒體更成為 現代人交流意見、資訊傳遞、無時無刻使用的網路工具。同一件事在不同 人的說明之下,出現各式各樣不同版本的故事,與此同時,擁有大量使用 者與互動的社群媒體,也助長了未經證實的訊息的傳遞。Boczkowski (2016)即認為這種網路空間,導致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訊息流動,使大 量讀者觸及內容。 數位科技在過去十年改變人們閱讀新聞的習慣。從翻閱報紙改為透過 網路收看新聞;從關注報紙頭版,改為瀏覽新聞網站首頁。但當 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媒體崛起後,人們閱讀網路新聞的來源再度轉 15. DOI:10.6814/NCCU202000232.

(22) 變,不一定是新聞網站。如《紐約時報》近兩年網站首頁流量下降將近一 半,數據指出,2011 年《紐約時報》網站首頁月流量為 1.6 億次,但 2013 年月流量僅剩 8 千萬。然而整體流量並沒有減少,顯示愈來愈多的 讀者透過社群媒體,如 Facebook、Twitter 等平台上分享的文章或連結閱讀 新聞。 Chun(2017)指出,網路上的不實內容多半企圖以網路病毒式的傳播 手法來增強其可信度,最常見的便是透過社群媒體,內容往往包含誤導性 的數據圖表或如同真實新聞格式的照片。學者研究了 Facebook、微博、. 政 治 大 2015),認為線上社群會形成高同質性的社區,共同分享特定的主題內容, 立. YouTube 等社群媒體上的不實內容傳播現象(Bessi et al, 2015; Mocanu et al,. 不論訊息是否經過證實,當社群內的信念一致,就有可能創造病毒傳播效. ‧ 國. 學. 果。Klein&Wueller(2017)也指出,截至目前,假新聞多是通過網路傳. ‧. 播、故意製造誤導公眾,隱含故意且具有欺騙性和破壞性的訊息。. y. Nat. 而社群內的信念相似,學者多提出容易強化「過濾泡泡」(filter. er. io. sit. bubble)(Pariser, 2011)、「同溫層」(Homophily)(McPherson, Smith-Lovin, & Cook, 2001)和「迴聲室」(Echo chamber)(Sunstein, 2001)等現象。日. al. n. v i n 復一日,人們容易只接觸符合自己立場的新聞,選擇性接收與相信訊息, Ch engchi U 具有不同政治傾向的人,對於同一個議題可能會產出截然不同的想法,也 因此容易造成社會上不同政治立場的分化對立,卻難以消弭。Pew Research Center(2016 年 10 月 25 日)指出,以政治議題為例,五成網路 使用這認為社群媒體上的討論充斥憤慨的情緒、53%認為缺乏尊重、49% 認為人們不夠文明,也顯示社群媒體並沒有促成多元開放的討論空間,淪. 為情緒宣洩的平台。再加上媒體的政治立場極端,如美國 Breitbart News 和 Fox News 支持極右派的報導,造成瀏覽這些媒體的選民受到偏頗的新聞, 不斷強化意識的偏見,且透過在社群媒體上與相同立場的讀者相互取暖, 16. DOI:10.6814/NCCU202000232.

(23) 形成封閉的團體(Benkler et al., 2018)。 而社群媒體中的政治資訊傳播尤其值得一探,Allcott and Gentzkow (2017)指出,美國人在選舉期間特別依賴社群媒體來看新聞,Pew Research(2017)統計,55% 的 50 歲或以上的美國成年人依賴社群媒體 網站獲取新聞,千禧世代的年輕人則有 78% 表示社群媒體是看新聞的主要 管道,顯示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已經有超越半數的民眾都不再將報章雜誌 等傳統媒體作為新聞攝取的主要平台。Tandoc(2018)研究也指出社群媒 體的普及著實加劇了不實新聞的問題。. 政 治 大 料雖不盡完整,從各方研究調查仍能略知一二,包含創市際市場研究 立. 利用社群媒體攝取新聞內容的使用者數量增加,台灣的社群使用者資. (2018)針對台灣閱聽人的新聞瀏覽做出調查,有 87.6%的閱聽人透過網. ‧ 國. 學. 路來瀏覽新聞,而透過「Facebook 新聞粉絲頁/別人分享的貼文」來得知. ‧. 新聞內容即佔了 52%。路透新聞研究所(2018)發表的《2018 數位新聞報. y. Nat. 告-台灣篇》也指出約 56%台灣網友使用 Line 或 Facebook 獲得新聞資訊。. er. io. sit. 路透新聞研究所(2018)指出,2017 年中國製造的不實新聞,透過深 受社群媒體影響的台灣媒體轉傳,助長了不實新聞的傳播。如 2017 年就曾. al. n. v i n 出現中國軍方經營的社群媒體帳號釋放軍機繞台的影片,台灣媒體立刻大 Ch engchi U 篇幅轉載報導,卻沒有加以查證,後續分析才確認該內容為中國軍方刻意 散佈的不實訊息,藉以影響台灣輿論。. 瑞典哥德堡大學(2018)的「數位社會」研究中,分析各國政府散播 與接收假資訊的頻率,台灣在「接收境外政府傳遞的假資訊」為世界第一 高。調查中也顯示台灣民眾在網路上有多元且頻繁的活動。使用/接收網路 媒體的普遍程度也是 2018 年的全球第一名,而網路媒體所呈現的觀點相當 多元、並不侷限於政府立場、甚至各網路媒體對同一件事情會有相當不同 的詮釋與報導方式。 17. DOI:10.6814/NCCU202000232.

(24) 雖然調查中並沒有分析社群使用與接收假資訊的關聯,但當社群媒體 超越電視、報紙,逐漸成為民眾瀏覽新聞的主要管道時,更需要關注新聞 內容的真偽。社群媒體宛若不實訊息的天堂,讓眾多背景不明的「假記 者」、資料不清不楚的「假媒體機構」,大肆散播偽裝成新聞的內容,以偏 頗的評論與資訊取代事實。 近年的選舉調查即顯示,Howard 等人(2018)針對 2016 美國總統大 選選前,密西根州選民 Twitter 上的選舉訊息來源,25.9%的連結是來自於 專業新聞組織,而含有垃圾新聞連結的推文也佔了 25%,跟來自專業新聞. 政 治 大 息,則高達 46.5%都是不可信的宣傳性訊息。研究者認為尤其逢選舉之 立. 的比例幾乎相同。如果再加上俄羅斯產製的新聞內容、未經驗證過的訊. 際,選舉不實新聞的社群傳佈與社群使用者的政治立場和選舉意向有關. ‧ 國. 學. 連,國內外均得以操作,形成資訊戰。. ‧. 社群媒體上的政治新聞來源與使用動機. sit. y. Nat. 貳、. al. er. io. 回憶 2016 年美國大選,民主黨與共和黨兩黨的政治極化生態之下,政治. v. n. 傾向會影響個人評估謠言的可信度(杜兆倫,2018)。而台灣長久處於國民. Ch. engchi. i n U. 黨與民進黨兩黨政治意識強烈的狀態下,藍綠對立儼然是台灣目前最主要的 政治競爭型態。在政治競爭中經常可見,藍綠雙方往往相互反對對方的政策 意見或政治論述,而這樣的戰火可不只在政治人物間蔓延,同樣會影響選民 的立場與判斷。在選舉研究中,劉正山(2009)指出,選民會主動地選擇資 訊來源,包括選擇性接觸、選擇性認知、選擇性記憶等方式來處理生活中的 政治資訊。 這樣的選擇性接觸媒體,早在 1960 以來,美國政治學界認為民眾會「取 捨」資訊,以讓選擇的內容與自己的偏好一致,也間接成為當今美國社會政 治對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網路媒體與社群媒體興盛以前,劉正山(2009) 18. DOI:10.6814/NCCU202000232.

(25) 指出,國民黨支持者最常看的電視新聞台主要是 TVBS 和中天;民進黨支持 者最常看的電視新聞台主要是三立與民視,且發現政黨支持者傾向選擇性接 觸政治資訊。回到網路資訊滿天飛的當今,閱聽人的政黨偏好會影響他所瀏 覽的資訊,杜兆倫(2018)發現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泛綠民眾比較不會相信 關於民進黨的負面政治謠言;然而泛藍民眾相對容易相信不利於民進黨的負 面政治謠言,且該研究也發現,社群媒體上的政治資訊傳播呈現迴聲室的情 況,政黨偏好影響著閱聽人偏好與意見一致的對象討論或分享政治議題。 「迴聲室」(echo chamber)理論提出,使用者在封閉的系統中重複交. 政 治 大 (Sunstein, 2001);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則是透過社群媒體或網站的演 立 流,加強既有的觀點、忽略不利的資訊,會無意識地犯下確認偏誤. 算法,根據使用者過去的瀏覽紀錄,主動預測使用者感興趣的內容,自動排. ‧ 國. 學. 除立場相左的資訊,就如同無形中隔離在各自的泡泡中(Flaxman, 2016)。. ‧. Allcott 和 Gentzkow(2017)研究發現那些經常待在社群媒體中同溫層的人,. y. Nat. 對於假新聞的接受度比較高。. er. io. sit. 在社群媒體的環境中,同質性高的人群聚時,會限制使用者的交流環境 (Housholder et al., 2014)。在台灣政黨意識分裂嚴重的情況下,極有可能限. al. n. v i n 縮了閱聽人的交流環境。過去研究多顯示政治態度,包括政黨傾向、政治效 Ch engchi U 能感等,與政治參與度有著正向關聯(Campbell et al, 1960; Muller, 1977; 王. 嵩音,2017)。研究者認為閱聽人對政治的偏好,即影響著閱聽人對資訊的 選擇、感受與行動,故透過調查閱聽人在社群媒體中的政治資訊來源與其政 黨偏好,探索其資訊使用的差異。 承上述所云,網際網路成為越來越多閱聽人攝取新聞的主要來源,新聞 數位化也重塑了新聞媒體與閱聽人之間的關係(Hermida, 2011; Robinson and Deshano, 2011),由於網路平台為非新聞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傳播平台,透過 社群帳號,使用者得以發表他們關注的新聞事件、照片、影片,反過頭來促 19. DOI:10.6814/NCCU202000232.

(26) 進了訊息的快速傳播。Thorson(2008)認為社群媒體中的討論,更有機會受 到他人的關注,有機會得到更多的讚數、留言或分享,促成訊息交流的循 環。 為了解社群媒體時代下,閱聽人如何使用與解讀社群上的政治訊息,許 多學者從傳播研究中的「使用與滿足理論」(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探討社群媒體的資訊行為,並進而分析以使用與滿足理論為基礎所發展的社 群媒體使用動機與政治資訊傳播研究。 回顧使用與滿足理論,McQuail 等人(1972)強調閱聽人的主動性,不. 政 治 大 娛樂(diversion)、人際關係(personal relationship)、個人認同(personal 立. 只是被動地接收訊息,而是選擇或使用不同媒介,都有其動機與目的,包括. identity)與環境觀察(surveillance)。社群媒體上,閱聽人得以自由接收以及. ‧ 國. 學. 傳播內容,這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特性,特別適合同樣也強調使用者自主觀. ‧. 點的使用與滿足的理論架構。. y. Nat. 本研究欲了解閱聽人使用社群媒體接收政治性資訊的動機,並進而推測. er. io. sit. 其是否具有對資訊的查證行為。首先爬梳網際網路的使用動機,Shah 等人 (2001)透過因素分析,統整出「產品消費」(product consuming)、「資訊交. al. n. v i n 流」(information exchange)、「財務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以及「社交 Ch engchi U 娛樂」(social recreation)四點動機。另外也有學者利基於媒體消費的立場, Mukherji 等人(1998)提出「消遣」(pastime)、「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utility)、「社會交流」(social exchange)、以及「資訊審查」(scutiny); Svennvig(2000)提出娛樂(entertainment)、私人關係(private relations)、 社群(community)、身分形塑(identity formation)、觀察(observation)、想 像(imagination)、刺激(stimulation)以及情緒轉換(mood altering)。過去 研究已經證實許多傳統大眾媒體的使用動機,例如娛樂動機、資訊搜尋動 機、打發時間或排遣無聊,也同樣適用於網路新媒體的研究(王泰俐, 20. DOI:10.6814/NCCU202000232.

(27) 2013)。張卿卿(2006)則將網路使用動機分為三個面向,分別為「資訊蒐 集」、「人際互動」以及「娛樂消遣」。 針對社群媒體,McQuail(2010)以社群媒體的通訊功能出發,認為使用 人口數多、使用者可見度、易於使用等功能為加入社群媒體的動機。 Fullwood 等人(2009)研究美國社群媒體 Myspace,指出三大使用動機,分 別為「自我表達」(self-expression)、「建立關係」(establishing relations)、「個 人印象管理」(personal impression management)。Papacharissi(2010)則提出 使用社群媒體的動機在於能分享共同興趣、維繫社會關係、對群體具有認同. 政 治 大 在其他研究中,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能滿足社交需求(Park et al., 2009; 立. 感與強烈歸屬感。. Urita, 2009)、身分認同(Subrahamanyam et al., 2008; Livingstone, 2010)、娛. ‧ 國. 學. 樂以及資訊尋求(Jamal, 2015)。而美國 2008 年總統大選時,Hanson 等人. ‧. (2010)研究社群媒體尋求選戰資訊的動機,分析後得到六個主要因素,分. y. sit. io. er. 等。. Nat. 別為政治評估、方便尋求資訊、娛樂刺激、交朋友、自我表達以及打發時間. 以台灣為例,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一期第四次(2015)調查指出,民. al. n. v i n 眾使用社群媒體前三大動機為「與朋友分享心情」 、「娛樂」及「獲取新聞訊 Ch engchi U. 息」。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18)所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民眾在 網路服務應用中,以社群應用最活絡,占 80.6%,使用動機主要為瀏覽內 容、與他人互動,也就是資訊接收與人際互動。 整合前述學者分類,欲知閱聽人使用社群媒體的動機與網路政治性資訊 使用的關聯,研究將探討社群媒體使用動機的三個面向,分別為「政治資訊 蒐集」、「人際互動」以及「娛樂消遣」。以下分別闡述社群媒體使用動機與政 治性資訊使用之關聯。. 21. DOI:10.6814/NCCU202000232.

(28) 參、. 社群媒體的政治性資訊使用. 一、. 「政治資訊蒐集」做為社群媒體政治性資訊使用動機 研究指出大眾媒介的重要功能在於提供民眾政治社會的相關資訊(張卿. 卿,2006)。Boulianne(2015)提出使用社群媒體影響政治參與的功能性, 其一為將社群媒體做為獲取政治訊息的重要來源管道,藉由社群媒體,閱聽 人不一定需要主動尋求資訊,就能透過瀏覽、他人轉貼或分享的功能接觸到 相關訊息。Conroy 等人(2012)則認為社群媒體當中的連結功能,能使原 先對政治議題冷感的使用者,連結到積極參與政治議題的使用者,因而接觸. 政 治 大 Norris 和 Jones(1998)指出透過網路蒐集知識的網友,其政治知識較 立. 到相關訊息。. 其他類型的網友高。本研究認為,以蒐集資訊為動機的閱聽人,應該更在意. ‧ 國. 學. 內容資訊的真實性。然而這方面的研究實屬稀缺,因此本研究欲檢測,社群. ‧. 媒體使用動機以「政治資訊蒐集」為主的閱聽人,其「政治資訊真偽辨識能. io. y. sit. 「人際互動」做為社群媒體政治性資訊使用動機. er. 二、. Nat. 力」是否越高。. 在強調「互動」特性的社群媒體上,近年來透過社群媒體參與公共事務. al. n. v i n 的案例越來越多。Papacharissi(2010)認為相較於被動地在社群媒體上獲取 Ch engchi U 政治資訊,互動性能讓閱聽人主動利用社群媒體發表意見、與網友討論與互 動,加深公共事務的參與。然而另一方面,社群媒體的特性也使得學者提出 「迴聲室」(echo chamber)與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理論。前者認為使用 者在封閉的系統中重複交流,加強既有的觀點、忽略不利的資訊,會無意識 地犯下確認偏誤(Sunstein, 2001)。後者過社群媒體或網站的演算法,根據 使用者過去的瀏覽紀錄,主動預測使用者感興趣的內容,自動排除立場相左 的資訊,就如同無形中隔離在各自的泡泡中(Flaxman, 2016)。Allcott 和 Gentzkow(2017)研究發現那些經常待在社群媒體中同溫層的人,對於假 22. DOI:10.6814/NCCU202000232.

(29) 新聞的接受度比較高。本研究假設在社群媒體上,以「人際互動」為主要政 治性資訊使用動機的閱聽人,越容易陷入「迴聲室」當中,輕信資訊,進而 減少查證行為。故本研究欲檢測,社群媒體使用動機以「人際互動」為主的 閱聽人,其「政治資訊真偽辨識能力」是否越低。 三、. 「娛樂消遣」做為社群媒體政治性資訊使用動機 除了資訊蒐集與人際互動以外,研究者認為閱聽人使用社群媒體瀏覽政. 治相關資訊的另一動機在於追求娛樂。Bruun(2014)認為,用戲謔效果呈 現的政治談話性節目,具有一定的娛樂性,且這種混合新聞與娛樂的方式,. 政 治 大 而台灣的政治娛樂環境,從最早的相聲到電視節目《全民大悶鍋》,再 立. 在許多國家造成收視風潮吸引到更多觀眾收看。. 到網路時代的《卡提諾狂新聞》、《老天鵝娛樂》,政治諷刺作品市場蓬勃,. ‧ 國. 學. 直至網路時代,以新聞節目形式出發的《眼球中央電視台》與脫口秀《博恩. ‧. 夜夜秀》,每週製作政治諷刺作品,上傳 Youtube 頻道跟 Facebook 粉絲專頁. y. Nat. (吳尚軒,2018 年 8 月 20 日)。政治娛樂作品吸引廣大閱聽人瀏覽與討. er. io. sit. 論,其討論內容豐富,從政治議題到主持人口條、風格、穿著等非政治性話 題,也代表著娛樂導向的政治資訊對於閱聽人來說不僅在於瞭解政治議題,. al. n. v i n 更帶有消遣個人時間的成分在內。相較於「資訊蒐集」 ,以「娛樂消遣」為 Ch engchi U. 瀏覽政治資訊主要目的的閱聽人來說,相對不在意資訊的真實性。本研究欲 檢測,社群媒體使用動機以「娛樂消遣」為主的閱聽人,其「政治資訊真偽 辨識能力」是否越低。. 23. DOI:10.6814/NCCU202000232.

(30) 參、. 不實新聞與閱聽人. 一、. 閱聽人受到的資訊挑戰 似是而非的訊息每天隨社群媒體大量傳播,也引起傳播領域學者關注. 新聞媒體如何反映事實、真實,如何查證消息來源。近幾年社群媒體加快 了訊息傳遞的腳步,使得「事實查核」的可行性受到嚴峻挑戰。研究亦指 出,美國社群媒體平臺透過第三方事實查核組織,採取於新聞中附上「假 新聞標記」的作法,確實降低了人們對假新聞的正確性知覺,也有助於降 低人們分享假新聞的整體意願,但影響程度並不顯著,而且對於被標示為. 政 治 大 知覺,以致形成所謂的暗示真實效應(implied truth effect)(胡元輝,2018; 立 假新聞的特定新聞的釐清亦無幫助,甚至可能提升未標示假新聞的正確性. ‧ 國. 學. Pennycook et al., 2018; Pennycook & Rand, 2017a)。. Twitter 前媒體科學家 Deb Roy(2019)則指出,當今的美國新聞「充. ‧. 斥著分化對立的敘事方式」(balkanized narratives),人們只會把與自己認同. sit. y. Nat. 的資訊稱為「真新聞」,反之,那些不認同的資訊通通都是「假新聞」。比. al. er. io. 起客觀事實,當代影響輿論的是反而是個人的情感與信念(Oxford,. v. n. 2016)。Malik(2016)認為,生活於封閉社會世界的人們,只聽見與其產. Ch. engchi. i n U. 生共鳴的觀點。再者,誇大的言詞,導致不同政治或文化背景的群體,解 讀事實和新聞時出現分歧。此情況下,人們易受情緒煽動,先有立場後有 意見,拒絕追求真相,趨向支持民粹政治(阮穎嫻,2016)。 對於真實的擔憂和疑慮,路透社數位新聞報告(2018)指出,全球有 54%的讀者擔憂網路上的資訊真偽,其中又以政治意識兩極化、社群媒體 普及的巴西(85%)、西班牙(69%)、美國(64%)的讀者尤其憂心。 雖然擔心資訊的真實性,閱聽人對於內容真偽仍然難以辨識(Swire et al, 2018)。檢視當代社會,Swire 等人(2018)指出現代人處於資訊轟炸的 時代,面對大量的訊息,卻沒有充分的時間和資源足以判斷真相與否,尤 24. DOI:10.6814/NCCU202000232.

(31) 其涉及科學、政治等相對複雜的領域時這個現象更為嚴峻。然而早在網際 網路興起以前,閱聽人對於內容的理解早已有諸多討論。. 二、. 閱聽人的新聞素養能力 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的出發點來自於媒體再現與真實之間的落差. (Ashley, Maksl, and Craft, 2013)。媒體素養使得閱聽人角色從被動轉為主動、 從消費者變為公民。具備媒體素養的閱聽人,能夠思考、批判自己所接收到的 媒體內容,因此在許多研究中,媒體素養能力的高低也經常用以評估閱聽人是. 政 治 大 1998; 徐美苓,2015)。也因此面對不實的新聞內容,普遍認為媒體素養,有助 立 否能辨識媒體內容中所暗藏的動機與目的,以減少被訊息說服的機會(Hobbs,. 於閱聽眾被誤導的資訊所影響。. ‧ 國. 學. 媒體素養與不實新聞的連結即在於,它關注的是閱聽人處理新聞議題的關. ‧. 鍵能力,能從虛假的內容中辨別事實(Flynn, Nyhan and Reifler, 2017)。正如. y. Nat. McGuire(1964)提出的預防接種理論,讓閱聽人事先接觸一些顯而易見的不. er. io. sit. 實訊息,往後面對真正的不實資訊時,有能力抵禦其攻擊。而媒體識讀教育, 正是使閱聽人能事先「接種」關於不實新聞的有害影響。. al. n. v i n Inan 和 Temur(2012)設計了媒體素養量表來測試閱聽人瀏覽電視媒體的 Ch engchi U. 能力,問題包括是否會與朋友、家人討論新聞、是否會瀏覽他們不同意的新聞 等。而大多數的媒體素養量表,最大的問題即在於,往往依賴個人的自我感 知,因此在研究上也融易有「個人認為知識淵博,實際上並沒有如此」的狀 況。也因此從媒體素養中衍伸出「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一詞,其 定義為理解、發現、評估資訊的智力。自 1990 年起,即有學者設計資訊素養量 表,其項目大致上可分為資訊/任務的定義與理解、搜索有效資訊、獲取資訊、 評估資訊、重組或整理資訊、使用資訊(Eisenberg and Berkowitz, 1990; Bruce, 1990;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 2002; SCONUL Working Group on 25. DOI:10.6814/NCCU202000232.

(32) Information Literacy, 2011)。台灣的資訊素養研究則多以個人對是否具備資訊知 識與技能、能否正確操作資訊軟硬體、能有效蒐集整理資訊等向度做為測量標 準(尹玫君,1992; 林美和,1996)。Boh Podgornik 等人(2016)則根據過往 文獻,設計新式資訊素養測量表,與自我回報的量表不同,其資訊素養量表包 含選擇題,每一題均有一個正確答案,以測量受試者對於識別資訊、搜索資訊 以及意見陳述的能力。 除了媒體素養與資訊素養外,從中延伸的還有「新聞素養」,其強調素養 在公民參與方面的重要性(Malik, Cotesi and Gasser, 2013)。新聞素養的目標. 政 治 大 與分析新聞的能力、以及產製新聞的能力。Potter(2010b)指出新聞素養包 立. 在於瞭解讀者對新聞在社會中的作用的理解、瀏覽與搜尋新聞的動機、識別. 括公民對以下幾個要素的知識:新聞記者工作情境、媒體所有權的影響、及. ‧ 國. 學. 對新聞框架、偏見、客觀性、平衡報導等特色的熟悉度。強調的是新聞消費. ‧. 者應對新聞內容產製目標與背後的影響力有特定的知識。本研究根據 Primack. y. Nat. 等人(2006)設計的 15 題量表,從三個層面(媒體組織與閱聽人關係、訊息. er. io. sit. 與意義的關係、及再現與真實間的關係)著手,包含閱聽人對新聞的作者、 目標族群、內容資訊的價值觀、與現實的差異等項目,進行前測與因素分. al. n. v i n 析,篩選題項後,測量閱聽人對於新聞是否有個人的批判能力。 Ch engchi U 肆、. 閱聽人與資訊真偽. 以下就閱聽人於心理層面、與外在內容產製面分述閱聽人判讀資訊真偽 的方式。心理層面,來自心理學中的資訊處理理論,當認知資源有限,人們 便難以理性、中立客觀的態度解讀訊息,普遍傾向依賴自身的過去經歷、他 人的想法、來源的可信度等,而容易屈服於偏見。(Lau et al, 2001; Metzger et al, 2010) 1970 年代,Lord 等人(1979)在史丹佛大學做了個實驗,將支持死刑和 26. DOI:10.6814/NCCU202000232.

(33) 反對死刑的報告隨機分給強烈支持或反對死刑立場的人,研究指出,人們會 對與自己立場一致的報告給予正向評價,然後強烈否定不符合預期的報告。 也說明了證據的性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既有的信念,因而產生認知偏 見(Cognitive Biases)。 除了個人在資訊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偏誤以外,競選期間,選舉新聞做為 表達候選人政見主張、爭取選民支持、影響支持意願的管道,然而新聞產製 過程中,會出現經常性的「偏差」,或媒體工作者有意無意地偏袒某一方 (Schiffer,2006; Kenny and Simpson, 1993)。以下將分別闡述閱聽人內部的資. 政 治 大 人們的認知偏見如何影響訊息處理、評估真相,學者大致上分為確認偏 立. 訊處理過程與外部內容產製,如何造成資訊判讀的差異。. 誤(Confirmation bias)、動機推理(Motivated resoning)、信念迴聲(Belief. ‧ 國. 學. echos)、虛幻真實效應(Illusory truth effect)逆火效應(Backfire effct)、錯誤. ‧. 共識(False consensus effect)以及社群網路的同質性(Homophily in social. y. Nat. networks)等實證研究。. er. io. sit. 確認偏誤來自人們對於訊息的應對方式,它能夠幫助人們快速做出決 策,且避免認知失調,因此人們傾向將新資訊與個人既有的邏輯相對照,當. al. n. v i n 新資訊與個人本來就相信的信念越一致,新資訊被接受的程度就越高,即使 Ch engchi U 這項資訊有可能是錯誤的(Holton and Pyszczynski, 1989)。確認偏誤在政治. 資訊中,使人們有動機去尋找和相信與既有的態度和信念相一致的資訊,而 去回避和貶低那些不相信的資訊(Nickerson, 1998),且相信政治立場相斥的 對手的不實訊息,有助於減輕對於對手優勢和美德的認知失調感(Festinger, 1957)。 動機推理則進一步強調了確認偏誤的不理性,為了減少個體對於資訊衝 突的不適應,人們會為了得出自己想要的解答而去尋找理由,使他們更能堅 信自己的立場(Kunda, 1990; Festinger, 1956; Hastorf et al, 1954)。而在反覆暴 27. DOI:10.6814/NCCU202000232.

(34) 露於自己認定的事實之下,無意中增加了對訊息的熟悉度,便成為信念迴聲 效應以及虛幻真實效應。政黨偏好也是普遍被認為人們容易接受不實訊息的 因素(Kahan, 2017; Van Bavel and Pereira, 2018),也是促使動機推理理論成立 的主因(Mercier and Sperber, 2011; Haidt, 2012; Kahan, 2013)。Allcott and Gentzkow(2017)研究發現川普的支持者對於不利於希拉蕊的不實訊息接收 度非常高;反之亦然。人們喜歡接受與自己偏好一致的新聞,偏見成了不實 訊息的溫床之一。 然而為了避免不實訊息誤導閱聽人,近年來,事實查核組織透過不同的. 政 治 大 程,挑戰了自己既有的世界觀,便需要更大量的努力來處理這股落差,反而 立. 方式試圖糾正假訊息的錯誤,Cook 等人(2011 ; 2012)發現「被糾正」的過. 使得人們拒絕被糾正。閱聽人的信念一旦建立,便難以動搖(Anderson,. ‧ 國. 學. Lepper, & Ross, 1980)。而當議題複雜時,閱聽人更難接受與其世界觀不同的. ‧. 內容。. y. Nat. 涉及政治議題的新聞,對於多數閱聽人來說是相對複雜的(Swire,. er. io. sit. 2018),其真偽也就不容易被閱聽人所辨識。從認知偏誤中,Nyhan 等人 (2010)研究指出,黨派意識顯現的認知偏差更為強烈,以伊拉克是否擁有. al. n. v i n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事為例,共和黨派就比民主黨派更激進地認定伊拉克擁 Ch engchi U 有武器,且拒絕被糾正。. 而在內容產製面,其偏差則來自依據媒體工作者對新聞價值,如即時 性、相關性、趣味性等判准不一或記者個人的態度與偏好,會造成內容有所 偏重(Fico & Cote, 2002 ; Gans, 1979)。媒體組織本身的資源、人力、截稿壓 力等都有可能造成新聞偏差(Shoemaker & Reese, 1996)。Hofstetter(1978) 包括新聞媒體受限於消息來源,只好依賴政治人物或公關幕僚獲取資訊 (Graber, 1997)或源於媒體組織自身的意識型態,為偏袒的黨派撰寫有利的 報導(Zeldes et al., 2008)。 28. DOI:10.6814/NCCU202000232.

(35) 虛假政治新聞的出現不僅僅是誤導讀者(Barthel, Mitchell, and Holcomb, 2016) 甚至可能影響選舉結果 (Allcott & Gentzkow, 2017)。在美國,學術界和 實務界關切黨派之間的自由偏差 (liberal bias) 與保守偏差 (conservative bias) (Dennis & Merrill, 2006)。在台灣備受關注的則是,新聞從業人員因偏袒而 導致的政治偏差,無論在引用消息來源、報導數量及新聞對候選人的有利程 度方面,各報的報導均有顯著的差異(羅文輝,2009;羅文輝、王惠馨、侯 志欽,2007)。 影響閱聽人判斷真實與否的要素,除了閱聽人對於訊息的解讀會因為個. 政 治 大 真實訊息的出現。故當閱聽人沒有主動辨別資訊時,更容易受到個人內在與 立 人經驗與認知不和諧、產生誤差以外,新聞產製過程中的偏誤也同樣造成非. 資訊外部兩方面的說服。. ‧ 國. 學. 閱聽人的資訊真偽辨識行為. ‧. 伍、. sit. y. Nat. 關於事實查核,早在 19 世紀的新聞業即設立核實報導的機制,到了 20. al. er. io. 世紀,新聞專業主義興起、新聞教育制度化;新聞業開始建立專業形象與公. v. n. 信力,避免因小失大以及新聞造假的行為開始被納入法律管制當中,種種因. Ch. engchi. i n U. 素使得報導不實內容的狀況曾獲得改善(Zuckerman, 2017;轉引自羅世宏, 2018)。 台灣除了媒體組織跟進全球的查核方式以外,相關研究多聚焦於記者如 何判斷事實(黃郁琄,2000)、查證方法的變化(羅文輝、蘇蘅、林元輝, 1998)、新聞情境如何影響記者查證(江靜之,2016)、媒體產製新聞的標準 (閻岩、周樹華,2014)等,均以新聞工作者角度出發。近年來由於事實查 核再度受到重視,查核機構如 Snopes、First Draft、乃至台灣的事實查核中心 先後成立,建構一套嚴謹的查核流程、公開資料與結果等。然而這些行動, 都是將查核的任務,賦予給「組織」,而當今的閱聽人具有在網路上發表、評 29. DOI:10.6814/NCCU202000232.

(36) 論、分享的能力,得以成為自媒體,更不可忽略「個人」在資訊流動中的角 色。閱聽人解讀訊息的過程、是否具備查核的行為,欲從研究中理解閱聽人 如何看待真相,乃至於研究者好奇「個人」是否難以實行核實資訊的行動。 為討論閱聽人是否具查核行為、判斷資訊的真偽,Lamb(2018)提出九 點建議,包括檢視標題與內文是否過度誇大、文章的來源是否為可信的媒體 組織、網域名稱(URL)是否仿造知名媒體、注意內容是否帶有特定立場、 用語與一般媒體是否有所不同、內容是否帶有諷刺意味、利用 Google 搜索關 鍵字,根據其他媒體的報導來檢驗、利用現有的查證機構如 Snope.com 來驗. 政 治 大 而在 2016 美國總統大選後,遭到各界批評的 Facebook(2018)表示會 立. 證、以及保持批判性,思考並指出報導中讓人懷疑的內容。. 移除不實帳號、中斷分享不實資訊使用者的經濟誘因,並列出十點給讀者的. ‧ 國. 學. 辨識訣竅,包括對聳動標題抱持懷疑、留意連結是否偽裝成真實的新聞媒. ‧. 體、確定報導出自具有公信力的媒體、注意錯字和奇怪的排版、確認相片的. y. Nat. 原始出處、確認時間日期的正確性、檢視內容的證據來源、參考其他報導、. er. io. 報給 Facebook。. sit. 是否為嘲諷或幽默、保有批判性思考。並建議讀者在發現不實資訊後可以回. al. n. v i n Tandoc 等人(2018),提出「閱聽人的驗證行為」 (3As,Audiences Acts Ch engchi U. of Authentication),分為內部驗證(Internal)與外部驗證(External)。內部驗 證為閱聽人初次接觸到新聞內容時的判斷過程,分為「自我」、「消息來源」 和「內容資訊」三者。「自我」為讀者以自己的經驗和洞察力來判斷;「消息 來源」為確認內容來自可信的機構;「內容資訊」則檢視文中的用語、陳述是 否符合邏輯。外部驗證為,當內部驗證後仍然懷疑資訊真實性時,從周遭的 人際網絡與組織機構中,無意或有意的查證行為(如下表 2-2)。 而在人際網絡的影響力中,Lazarsfeld(1955)提出兩級傳播,說明人際 傳播影響大眾態度的重要性。研究也指出相較於大眾媒介,意見領袖對於民 30. DOI:10.6814/NCCU2020002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object of supreme nonconceptual gnosis = true suchness,’ ‘that which conforms to the ultimate truth = prajñā,’ and ‘the supreme object = true suchness,’ and we can see

是究竟的了義說,這才是佛法的心髓。龍樹說:「三悉檀可破可壞,第一義悉 檀不可壞」。 ……

The study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al distress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verall, this paper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甲、 秦朝的統一及其統治措施 乙、 漢武帝的統治政策與疆域拓展 丙、 昭宣以後的政治與社會的發展

詳細閲讀內容,檢查作 者的資料來源,已確認 其真確性。如果文章觀 點基於客觀事實,或由 專家提供證據,其可信 度較高;反之,如果證

傳統造假主要依靠文字, 最多輔 以造假圖片,但近年來各種深假 技術出現,通過換頭術、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