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小節將探討社區之涵義,再進一步了解社區意識之意義。

一、社區之涵義

有關社區之定義因為各領域研究之重點不同,國內外學者對社區的定義做過許 多闡釋,故對於社區定義之範圍也不盡相同。然而社區這個概念最早則是源自於西 方,不論中西方國家,在過去產業與交通尚未發達時,人們選擇群聚而居,形成一 個邊界明確、各自獨立的村落,生活於其中的居民彼此有著親密的依存關係,然而,

西方工業革命之後,開始形成現代都市,只是環境在高度都市化下人們開始有外遷 的趨勢,並形成許多以住宅區為主的獨立社區。這些社區居民對此生活空間有情感 與記憶,人與人之間彼此關心(陳明竺,1992)。

由此可知,社區已經是一個具有社會關係的名詞。但是有些學者乃以最基本的 地理層面來探討,有些則是跳脫傳統地域的觀念,認為社區會形成是根基於心理情 感上的依賴。社區的概念已經從地域解放,西方學者 Hillery (1955) 就認為社區的 四個質素為人民 (people)、地方 (place)、社會互動 (social interaction) 、認同 (identification) (林瑞穗,1996)。可見心理層面因素逐漸成為社區在定義時的因素 之ㄧ。Poplin (1977) 就單從心理層面來考慮社區的性質,他認為社區往往有較強烈 之意識。社區中人與人之間彼此的心理感受比較接近,彼此間也較為關切,因而個 人較容易從他人獲得關懷與溫情。國內學者蔡宏進(1985)則是認為社區包含了地 理與社會因素,地理是指一定區域內的人,社會則是社區居民會從事社會性活動。

這種社區之概念至少包括三個要素:一群人、一定之地理範圍、人之社會性(社會

意識、關係、及活動)。 McMillan & Chavis(1986) 進一步將社區分為以地理及地 方之概念以及以社會關係與人類關係之概念予以界定,依此概念界定之社區屬心理 上之社區。前者為地方社區,後者歸為利益社區 (Heller,1989;Cochrun, 1994;Nasar

& Jullan, 1995) 。因此,一般將社區界定為一個自然區域,或是一個社會互動網絡

(Georjeanna, 2000)。

由此可知,社區的發展缺少不了人的存在、心理的情感連結與歸屬、一起從事 社會性活動這三個概念。

陶蕃瀛(1993)認為社區應從空間單元、社會關係網路與集體認同單元來了解:

(一)以空間為單元:人們共同生活於期間,在期間進行各種活動,生活上各種的 需求在社區內獲得滿足。

(二)社會關係網路:人們的生活之中,與他人交往,參與社會活動,形成互相依 賴的社會關係,進而交織成社會網路。

(三)集體認同單元:社區是一群人集體認同的標的,也就是說,只要有相同的心 理認同,是不是為一地理空間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陳其南(1996)將社區歸納為下列四個要素:

(一)定住空間之範圍:村落、公寓、街區、聚落、鄉鎮、城市;區域、縣市、國家。

(二)社群的對象:居民主體(兒童、青少年、女性、主婦與老人)、認同、共識、

共同體。

(三)社區生命之要素:自然、產業、設施、空間、活動與居民。

(四)社區是文化之總體表現,用文化來營造社區與地方。

總之,社區是社會學形容人類聚落的名詞,各學者定義不同,綜合言之,是在 一定的區域內共同生活的人群,並且具有相同的文化和互相歸屬感的組織體系(秦 裕傑,1996)。根據以上所述,社區必需具有下列因素:特定範之空間範圍、一群居 民、具有共同之關係、共同之需求或問題、社會之組織、以及社區意識(蔡宏進,

1996)。故社區無論就其原本字義或者是後來才衍生的意義,都有朝共同方向的趨 勢(林福岳,1998)。

因此,對於社區之定義與概念,本研究認為社區為包括地理空間、心理認同與 社會行動三個面向,意即居住在某一特定鄰近地區內之居民,而且彼此常有互動,

基於共同的需求、利益與問題為前提,彼此間有認同此一區域的歸屬感,而於行動

上願為該社區付出心力的區域即可稱之為社區。

二、社區意識之意義

在一個社區中所有的社區問題、社區需求都因居民產生,而為達到需求的滿足 或問題的解決,社區居民就會自動自發地組織起來,因而形成社區組織型態,但如 果在這過程中社區居民缺乏對社區的關懷、對社區的認同、對社區的歸屬感,則工 作必定難以持續,因此建立社區居民之社區意識是相當重要的環節,雖然社區意識 是社區發展之動力,但重點在於人與人之間要有互愛、互助與互動的往來(蔡漢賢,

1980)。

林瑞欽(1994)則認為社區意識包含有認知的面向,有行動的參與,但他也提 及社區意識並非均為正面反應,所以他將社區意識定義為:「指個人對於所處之社 區,經由感覺與知覺而建構之一套涵蓋情意因子之認知結構系統,認知系統具有正 負價,具有正價者對社區的態度是正面的,他會認同社區、喜歡社區、參與社區活 動、關心社區事務;具有負價者則反是,他會逃離、疏遠社區,對社區事務冷漠、

不參與。因此認知結構所具有之正負價,便對該社區產生親近或逃離的態度或行為。

社區意識之高低,便是社區凝聚與發展之指標。」。他認為形成社區意識的過程,

可區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社區親和、社區關懷、社區認同、社區參與。由於四者 間皆是假設性的心理建構,因此四者之間將彼此間有所關連。

林振春(1994)則概括的將社區意識定義為居民對社區具有認同感與貢獻的心,

是社區功能良好之最佳指標,使社區居民願意對社區的事務盡心盡力。徐震(1995)、

黃富順(1996)也有同樣看法,認為社區意識是指居住於某一地區的人,對此地區 及其鄰人有一種心理上之認同與融合,也就是歸屬感,居民認為社區是屬於他的,

而他也是屬於這個社區的。此種歸屬感係來自社區居民具有共同之利益、共同之服 務、共同之問題、共同之需要、共同之居民環境,而產生之共同意識。因此,在社 區中,倘若居民缺少了歸屬感,也就是說居民無法對此社區有所認同或者產生情感 時,就不會有所謂的社區意識產生。

除了對社區必須有歸屬感之外,對於整個社區環境的認知跟態度也是很重要的

(蔡祈賢,1996)。並有研究者李秀玲(2006)整理相關文獻後,依照對社區環境 的認知、對社區情感的累積、對社區事務的參與這三的面向加以歸納。並認為社區

意識係是個人對於所處的社區,經由感覺、知覺而建構一套認知結構系統。本研究 將此三面向的意涵整理如表6並分述如下:

(一)對社區環境的認知

此項意指居民對於自己生活的社區具有熟悉感及認同感,居民對社區環境的認 知,包括物理、社會與心理等三種環境(林瑞欽,1994;宋念謙,1997)。物理環 境,是指社區所在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特性,諸如區域的大小、建物的形貌、色彩、

高度、公共設施的分布、道路與巷道的規畫、區域的清潔、安靜與空氣品質等。社 會環境,則是指社區居民彼此間社會互動、與社會結構等等所具有的特徵。像是居 民的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家庭類型與大小、宗教信仰、生活所得的高低、

社區組織的有無與類別、居民的非正式溝通網路等等變項。心理環境,是指居民所 有的心理狀態與特性,及對社區的一般性認知、情感,諸如居民的價值觀、各項態 度、社區氣氛。簡言之,凡是社區居民所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質皆謂之。其結構如屬 正面的,居民則會增加對社區的認同、參與、親和及關懷;如屬負面的,將表現對 社區的疏離、冷漠及不參與。因此認知結構所具之正負價,而會對該社區顯示親近 或逃離之態度或行為。此為社區認知表徵,它是深具個人主觀性的。社區意識之高 低,將是社區凝聚與社區發展之指標(許忠文,2003)。

(二)對社區情感的累積

社區意識是居民對社區態度的情感認知結構,經由認同感產生一體的感覺,此 種一體感,是居民與社區經過長時間的互動交流,所產生的一種概化情意(王春勝,

2001)。另一方面,情感的累積也顯示出個人對生活及環境品質的滿意程度、對鄰 里的關懷程度,如此積極與消極的情緒與感受,則可成為評斷個人社區意識高低的 重要因素(McMillan & Chavis, 1986;林瑞欽,1994;宋念謙,1997)。個人對社區 付出的心血,情感會因此而累積,此情感包含鄰里互助,一旦社區居民有關懷社區,

會有環境歸屬感而捨不得離開社區,並呈現心理層面的安全感及對社區產生共同價 值經驗分享等。故社區累積的情感可以顯示個人對社區相處程度,如鄰里關懷程度 而感到快樂及彼此凝聚力等;在社區累積的情感上,居民表現積極和消的程度極皆 可反應社區意識的高低。

(三)對社區事務的參與

社區參與是指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的活動公共事務的意願(林瑞欽,1994)。個 人對所處社區活動或組織的參與表示其對社區態度實際行為呈現,其中參與程度又 與個人所能認知到其可支配或可控制、使用的權力有明顯的關連(Rappaport, 1981;

宋念謙,1997)。另一方面,參與社區事務不但可以增加人際之間的情感連結,更 可 以 凝 聚 對 社 區 問 題 的 共 識 參 與 亦 被 證 實 為 削 減 社 區 衝 突 發 生 的 有 效 方 法 (Tse, 1995;陳怡如,2000)。個人對於社區事務的參與程度,可藉由個人對社區活動投 入時間、金錢與勞力來評量,或觀察個人於社區內組織、團體中所擔任的職務來代 表參與的程度,經由個人對參與社區事務的頻率和程度,可加深個人對社區的了解 和認同,進而轉化為對社區環境的情感認知,而個人參與程度愈高,則代表對社區

宋念謙,1997)。另一方面,參與社區事務不但可以增加人際之間的情感連結,更 可 以 凝 聚 對 社 區 問 題 的 共 識 參 與 亦 被 證 實 為 削 減 社 區 衝 突 發 生 的 有 效 方 法 (Tse, 1995;陳怡如,2000)。個人對於社區事務的參與程度,可藉由個人對社區活動投 入時間、金錢與勞力來評量,或觀察個人於社區內組織、團體中所擔任的職務來代 表參與的程度,經由個人對參與社區事務的頻率和程度,可加深個人對社區的了解 和認同,進而轉化為對社區環境的情感認知,而個人參與程度愈高,則代表對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