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教學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教學

社會性科學議題是在概念、程序、技術上與科學有關的兩難性社 會議題(Kolstø, 2001;Zeidler et al., 2002),目前熱門的社會性科學 議題包含環境汙染、基因轉殖、胚胎研究、器官移植、動物權利...等,

這些議題具備複雜、開放性、有爭議性的特質,缺乏簡單、直接的解 決方式(Sadler, 2004)。

在 1970 年代晚期,許多科學教育觀察到科技與社會的快速變遷,

以往國家為了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在科學教育上以訓練科學從業人 員的方式來教導學生學習科學(林顯輝,1991),但是由於教學內容 無法與實際生活結合,因此造成大部分的學生學習科學興趣低落,導 致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毫無用武之地

(Yager, 1996)。而許多科學教育家更指出,科學教育應將重點放在 科學,科技與社會三者之連結,希望從科學教育中幫助學生瞭解之間 影響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美國國家科學教師會(National Science Teacher Association,NSTA)提出結合科學-科技-社會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STS)的教學理念,但是,STS 的教 學在探討道德倫理議題時往往只探討至內容本身,指出兩難處和爭議 點,並不強調學生個人之道德倫理發展,所以只能瞭解到問題的表面

(Zeidler et al., 2005),因此,目前較多學者多將重心從原有之 STS 教學帶入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有別於 STS 教學,社會性科學議題 教學強調透過這項教學策略使學生學習從倫理、道德、經濟、文化、

宗教、法律等各種不同面向來評估議題本身所影響的層面,並瞭解到 社會中一些科學議題在決策時如何反映出社會性的考量與特性,在這 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探索到個人和社會的價值觀,並瞭解到面 對一個議題的不同觀點對於解決問題時的影響(Driver, Newton &

Osborne, 2002),具體而言,SSI 可以包含所有 STS 的內涵,除了原 先 STS 強調的科學-科技-社會三方面連結之外,更強調議題背後 的倫理道德內涵,且強調學生對社會的公民責任,反思議題中隱含的 道德觀(Driver et al., 2002;Kolstø, 2001;Sadler, 2004)。

在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教學中,Zeidler 等人(2005)提出一功能性 的科學素養(Functional Scientific Literacy)架構,包含以下四大議題

(圖 2-1),強調教學需引導學生瞭解到倫理道德對於科學的影響,以 及強調道德推理和認知發展:

一、文化議題(Cultural Issues):不同的文化會造成對 議題判斷時 的差異,學生應學習包容與尊重。

二、個案導向(Case-based Issues):藉由不同的個案探討提升學生的

道德發展。

三、對話議題(Discourse Issues):透過討論的過程,學生學習發表 自己的觀點與包容不同的立場,教學者在此過程中也 可觀察出學生所表現出之信念、倫理觀與情感。

四、科學本質(Nature of Science):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等本質,

這些會影響學生對議題本身所評估之證據,會影響決 策。

功能性科學素養

(Functional Scientific Literacy)

文化議題

(Cultural Issues)

對話議題

(Discourse Issues)

個人認知與道德發展

(Personal Cognitive &

Moral Development)

個案導向

(Case-based Issues)

科學本質

(Nature of Science)

圖 2-1 社會性科學議題的功能(Zeidler et al., 2005)

Zeidler 與 Nichols(2009)也認為,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教學必須 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並發展論證技巧,分辨科學與非科學議題,與辨

Promoting  促進

Multidisciplinary Life Experience 跨學科生活經驗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教學內容知識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學科知識

Teacher 教師

Science Content 科學內容

Socioscientific Issues

社會性 科學議題

Science

& Social Contexts

科學與 社會文本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學科知識

Life Experience

生活經驗

Informal Reasoning 非形式推理

Student 學生

Moral Reasoning 道德推理

Decision- making

決策

Character &

Reflective Judgment 角色和反思判斷

Argumentation 爭論

Use & Develop Use & Develop

Use & Develop

識可靠的證據與資料。SSI 能提供合理及直接的學習過程有兩個主要 的前提:其一,所選的道德倫理腳本必須要是學生感興趣的,通常不 會與教學目標相關,比方說細胞的結構、週期表、或熱學定律。其二,

在處理道德倫理相關議題時,必須要呈現出人性化的一面,並且使用 論證與證據去達成協議(Sadler & Zeidler, 2005; Zeidler & Sadler, 2008)。一些研究認為學生可以花費他們的時間閱讀與評價教師給予 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並可由多種角度回應,且能夠略過不必要的資訊

(Walker & Zeidler, 2007)。教師應鼓勵學生利用證據來進行決策時的 爭論。

林樹聲(2004)認為在 SSI 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說明理由來 支持自己的想法,並提出證據去支持自己或反對他人的論點,在過程 中學生不只得到知識的理解,更能增進知識的運用。在規畫 SSI 的教 學時,有四個原則:

一、決定目標:進行 SSI 教學時,希望學生達成認知的學習外,也培 養應用知識、證據來決策能力,更期盼能讓學生能主 動關心公共社會事務。

二、選擇議題:議題的選擇宜配合學生的背景、興趣,並兼具全球性 與地方性。

三、選擇教材: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議題發生的「社會背景和情境」及 涵蓋的「科學概念」與相關的「科學知識」。其次要指 出「爭議」點及各團體的主張與理由。

四、選擇教學策略:SSI 教學沒有所謂的標準化流程,教學者進行教 學時,可依據教材的內容及學生能力,來選擇適合的 教學策略。例如:講述、學生查資料、小組口頭報告、

提問(引導做「論證」)、全班或小組討論、角色扮演

(公聽會)、公民辯論…等方式,都可以做為 SSI 的教 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保 持中立,且忠實地引導學生去討論各個團體在議題所 扮演的立場。評量方式則可採開放式的筆試、書面或 口頭報告、課室觀察、實地研究與檔案評量等。

原則上,利用社會性科學議題來進行教學時,教師可運用之教學 策略包括討論(Solomon, 1992)、論證((Osborne, Erduran & Simon, 2004;Patronis, Potari & Spiliotopoulou, 1999; Sadler, 2006)、角色扮演

(Patronis, Potari & Spiliotopoulou, 1999;Simonneaux, 2001)等。由 於高一的基礎生物課一個禮拜僅有兩節課,考量授課時間與教學進度,

故本研究主要採用討論的方式來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