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根據研究目的,在參考相關研究後,發展研究工具,遂在正式開 始進行實驗教學前進行試測,試圖將每個Q 樣本修飾到盡善盡美,

並且熟悉Q 方法流程。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的發放與回收,皆在教室 中進行,一份研究工具包括一份康乃爾批判思考測驗、81 張 Q 樣本 卡片、一份P 樣本與 Q 分類操作過程說明。大致資料處理與分析方 法如表3-10,如下說明:

表 3-8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資料類型 分析方法

康乃爾批判思考測驗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Q 分類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晤談

道德判斷改變類型 因素分析、晤談

一、康乃爾批判思考測驗

對於康乃爾批判思考測驗的計分方式是,若是該題正確即得1 分,

若是錯誤即以0 分計,在統計每一題、每一個選項作答的人數,統計 每一位受試者的得分。

本測驗目的在於檢驗不同性別與不同類組侵向之學生,其批判思 考能力是否具同質性,該測驗於前測之前,也就是第一次Q 分類之 前測驗。測驗完後,將資料輸入SPSS20 軟體中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再利用獨立樣本T 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來檢測不同性別與 類組侵向的受試者,在教學前之批判思考能力有無顯著差異。結果如 表3-11、表 3-12 與表 3-13 所示,不論是不同性別間之批判思考能力,

或者不同類組侵向之批判思考能力,皆無顯著差異。。

表 3-9 各班批判思考測驗成績(分數)

班級 平均 最低分 最高分 標準差

A 30.57 21 38 3.430 B 31.02 22 38 3.657 C 29.65 22 35 3.301 D 30.48 23 38 3.373

總和 30.43 21 38 3.450

表 3-10 性別與批判思考測驗成績比較

性別 N M S.D. t p

男 76 30.62 3.680

0.300 0.767 女 83 30.46 3.070

表 3-11 類組侵向與批判思考測驗成績比較

類組 N M S.D. F p

I 69 30.44 3.467

1.545 0.216 II 22 31.71 3.690

III 68 30.53 3.122

二、Q 分類

本測驗依照受試者主觀意識分類後,將受試者之分類等級之卡片 逐一紀錄,將數據輸入至 SPSS20 分析,進行計分與描述性統計。由 於前測成績為共變量,組別為自變項,後測成績為依變項,遂進行共 變數分析,進行共變數分析前會先檢測其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之假設

(常態檢定、同質性檢定等)。最後,嘗試依據不同的道德判斷改變 情況,將受試者分組。關於Q 分類之回收率如表 3-14 所示。

三、道德判斷的類型

本研究的一個目的在瞭解不同受試所持有的道德觀點是否會有 所差異,本節分為幾個部份。第一,先分析受試者在兩階段Q 分類 時,分第一階段的Q 分類,其前後測道德改變之變化,也就是說,

在將所有卡片分做三堆時(道德/不道德/無關道德)時,其前後測 的改變程度。第二,分析受試者在第二階段的Q 分類,也就是在細

表 3-12 Q 分類回收率

班級

發出份數/回收份數(回收率)

有效問卷

前測 後測

A 42/43(97.7%) 41/43(95.3%) 40/43(93.0%)

B 43/44(97.7%) 40/44(90.9%) 39/44(88.6%)

C 42/43(97.7%) 42/43(97.7%) 40/43(93.0%)

D 42/44(95.5%) 42/44(95.5%) 40/44(90.9%)

分不同的量尺時,其前後測道德判斷改變,是否能利用Q 因素分析 的方式將受試者分群。

(一)第一階段Q 分類分析

在第一階段Q 分類時,受試者被要求快速將所翻閱之印有道德 內容之陳述句分成三堆,分別為道德的,不道德的,以及中立道德的,

然而,在前後測之間,受試者可能會因為不同的因素促使造成在第一 階段道德判斷上出現差異。

將全部數據重新轉換成三個量尺,分別將道德的編碼為 2,中立 道德的(無關道德的)編碼為1,而不道德的編碼為 0,並將其資料 後測減前測後所得到其改變量,目的是為了了解受試者在教學前後之

表 3-13 第一階段道德判斷改變量分群標準

第一群 第二群 第三群

分類 依據

於平均數一個 標準差以上

平均數至上下一 個標準差內

於平均數一個標 準差以下

道德判斷是否在第一階層之轉變量,並將受試者分群。利用其資料將 受試者分為三群,分別是利用上下一個標準差當做分類依據,遂與受 試者進行晤談,嘗試著去了解其道德判斷改變之依據。

(二)第二階段Q 分類分析

根據研究目的,將受試者後測與前測之道德判斷分數相減,遂成 為前後測道德判斷改變量,根據此數據,進行Q 因素分析,利用主 成份分析法,並藉由斜交轉軸法進行分析,嘗試找出學生在教學前後 其道德判斷改變之因素。

四、晤談

由於本研究除了以量化的數據探討學生道德判斷在前後測的差 異之外,將受試者利用Q 因素分析分類過後,遂隨機抽取不同因素 之受試者來進行晤談,並嘗試由晤談之質性資料中找尋其因素並命名 之。進行晤談時,每次約 3~5 人左右,每次晤談約為 30 分鐘,目的 是希望了解學生對於議題導向教學時上課內容的描述,當時的議題判 斷以及其判斷依據,Q 分類時的道德判斷依據以及教學之建議等(晤 談資料如附錄八)。

晤談時之內容藉由錄音所得之資料轉為逐字稿,同時進行編碼工 作,而各原始資料之編碼方式及意義如表 3‐16 所示。 

 

表 3-14 晤談原始資料編碼方式意義說明表

資料編碼  意義 

我  研究者 

英文字母 

(A、B、C、D) 

為該生所屬之班級,共有四個班級,故編 為 A、B、C、D 四種編碼。 

數字  為該生於該班級之座號, 

   

晤談時利用反覆追問的方式希望能夠了解學生在上課時的情況 與做道德判斷時的依據,在做 Q 分類時的道德判斷依據,以及其道 德判斷改變之原因。希望合併不同學生的想法,找出同一群受試者中 共同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