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一學生進行道德判斷改變的類型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高一學生進行道德判斷改變的類型

本研究的最後一個目的在瞭解不同受試者經過議題導向教學後,

其道德判斷改變的情況。本節分為幾個部份。第一部分,先分析受試 者在兩階段 Q 分類時,分第一階段的 Q 分類,其前後測道德判斷之 變化,也就是說,在將所有卡片分做三堆時(道德/不道德/中立道 德)時,其前後測的改變程度。第二部份,分析受試者在第二階段的 Q 分類,也就是將道德與不道德再更加細分到不同的量尺(道德:+1

~+5;不道德:-5~-1)時,其教學錢後之道德判斷改變量,是否能 利用 Q 因素分析的方式將受試者分群。最後,再以晤談之質性資料 相佐,嘗試將不同群受試者命名。

一、道德判斷改變量的類型

(一)第一階段 Q 分類分析

在第一階段 Q 分類時,受試者被要求快速將所翻閱之印有道德 內容之陳述句分成三堆,分別為道德的,不道德的,以及中立道德的

(無關道德的),然而,在前後測之間,受試者可能會因為不同的因 素促使造成在第一階段道德判斷上出現差異。

將全部數據重新轉換成三個量尺,分別將道德的編碼為 2,中立 道德的(無關道德的)編碼為 1,而不道德的編碼為 0,並將其資料 後測減前測後所得到其改變量,目的是為了解受試者在教學前後之道 德判斷是否在第一階層之轉變量,並將受試者分群。其總改變量之描 述性統計量如表 4-23 所示。

表4-23 第一階段Q分類道德改變量之描述性統計

N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第一階層

道德改變平均量

159 -.692 .934 .063 .268

由表可知,所有受試者之所有陳述句後測與前測相減後,其平均 為正值,也就是說,後測的道德判斷結果會比前測在尺度上稍微偏向 道德的,但是平均的絕對值並無大於1,也就是說,其改變的範圍平 均下並無跳到另一個層級,也就是並無在道德/中立/不道德等區間 變化太大。

利用其資料將受試者分為三群,分別是利用上下一個標準差當做 分類依據,並將受試者於整理表4-24,遂與受試者進行晤談,嘗試著 去了解其道德判斷之依據。

表4-24 第一階段Q分類之道德判斷前後測差異之分群

範圍 受試者

第一群 0.331~

0.934

D28、B35、C18、D37、C6、B22、B29、A34、

C19、A8、A12、A16、C34、D44、D19、

B24、C30、D13、D33、A14、B21、C20、

D6、D3、D24

第二群 -0.205~

0.331

D24、B5、A36、B16、B17、C11、B8、A40、

C13、C37、D29、B9、B34、B37、C1、C23、

C38、A6、B18、B36、C41、D39、A1、A41、

B14、D22、A5、A43、A10、D1、A23、B25、

B38、C5、D8、C4、D14、D42、A20、A31、

B10、B32、A18、B4、C2、C29、C31、D23、

D25、D35、A13、B31、D10、D36、C15、

D31、B43、C14、D9、A22、B44、C42、D26、

A33、C22、C32、D20、D41、A29、A37、

B12、B33、C25、C35、D34、C8、C39、D2、

A44、B41、C44、B3、B40、C7、D21、A4、

A11、A15、B2、B19、C3、D5、A17、A39、

B30、D17、B13、C9、B15、B27、D32、A7、

表4-24 第一階段Q分類之道德判斷前後測差異之分群(續)

A19、A41、D16、C10、D15、A2、A25、

A35、D30、D43、A27、C12、C24

第三群 -0.205~

-0.692

A9、C17、B23、D38、C16、C21、A32、B20、

D18、C28、C40、C43、B6、A28、D27、

D40、A38、B1、A26、B28

將受試者利用此分法分群之後,遂隨機選取各群受試者,利用晤 談方式分別了解其道德判斷改變之情形。

1. 第一群

第一群學生其第一階段道德判斷改變量,在後測時平均高於前測,

也就是說,其道德判斷在後測漸偏向道德,以下為隨機抽取一第一群 學生晤談之內容。

我:污染的題目一開始都非常地不道德,但是會漸漸地 偏向中間一點,也就是依然是不道德的,但是不會像 一開始判斷地那麼不道德了,你認為是什麼讓你有所 改變?

B21:就覺得人類不可能沒有汙染啊。

我:不可能沒有汙染?

B21:就是我們就規範它,就算沒有辦法改變汙染的事實 但是可以稍為規範它一下。

由晤談中可以發現,受試者在第一次面對污染的陳述句做道德判 斷時,將其幾乎分在不道德的那堆中,可是在第二次面對時,由於會 認為汙染雖為不道德,但可能在某個角度想是必然的結果,因此,在 後測 Q 分類時,將其分在中立的尺度中。

2. 第二群

第二群學生之第一階段道德判斷改變量,在後測與前測之改變平 均量在整體平均值上下一個標準差之內,換句話說,在前測與後測的 結果中,整體的第一階段道德判斷並無改變許多,以下是隨機抽取一 第二群學生所晤談之內容。

B40:就覺得這是一個事情,它一定有道理或沒道理。可 是他們做這些事情,一定是人類創造的,所以今天 他們被道德束縛,他們就想不出這些東西來了呀,

所以我覺得是綜合。

我:所以你覺得科學家在做一個技術或科學時,不會有 道德的想法在他們做實驗的過程?

B40:他們當然是為了人類好,這當然是好的,可是他們 影響了那些生物,就是不道德的,這樣就變成有好有 壞,所以分在中間。

我:不論前後測的時候都放在中間?所以你沒有去想說,

到底是道德的比較多,還是不道德的比較多?

B40:對呀。

可以看到該受試者認為一個科學技術會同時存在著道德與不道 德的成份,端看由何種角度去判斷,當面臨道德衝突時,選擇將其道 德判斷分在中立,因此該受試者之數據呈現出在前後測道德分類改變 量分在第二群。

3. 第三群

第三群學生之第一階段道德判斷改變量,其後測平均低於前測之 道德判斷量,在前後測的結果中,整體的第一階段道德判斷下降了很 多,較為偏向不道德的尺度,以下是隨機抽取一第三群學生所晤談之

內容。

B28:(基因轉殖)上課前對這個東西是無知的,所以你 去想的話,通常會把你給騙了,可是上完課後,你 就會發現不是所想的那樣。

我:所以在完全不了解一個科學技術時,你會把它想成 是好的事情?

B28:我都是看名字耶!什麼基因改造計畫,聽起來就很 酷。

可以發現,受試者在尚未了解一個科學技術前或者對於一個科學 技術陌生時,對其做道德判斷的依據來自於自身對科學家的信任與憧 憬,認為科學就是道德的,然而,在受試者學習相關知識過後,可能 發現其實該科學(基因轉殖)技術可能不像過去想像中之情況,因此,

在增加其背景知識內容的情況下,改變了對其之道德判斷。然而經由 該生晤談之資訊可得知,學生對於部分科學技術之名稱具有一定的信 任,因此,如何正確地引導學生了解一個科學技術之不同面向是必要 的,這也是提醒我們,教材的設計與教學的引導需包含多面向,教師 需引導學生有多觀點的思考,而不是局限於教科書內所提供的價值 觀。

(二)第二階段 Q 分類分析

根據研究目的,將受試者後測與前測之道德判斷分數相減,遂成 為前後測道德判斷改變量,根據此數據,進行 Q 因素分析,利用主 成份分析法,並藉由斜交轉軸法進行分析,其 Q 因素分析之陡坡圖 如圖 4-1 所示。

圖 4-1 前後測道德判斷差異之 Q 因素分析陡坡圖

根據陡坡圖所示,遂萃取出5個因素(附錄七),整理後如表4-25 所示。

表 4-25 因素與受試者分類

表 4-26 各因素之特徵

因素

性別 類組傾向

人數 男 女 I II III

因素 1(不主動改變主張) 30 25 26 7 22 55 因素 2(延遲判斷) 16 18 12 5 17 34 因素 3(無法決定) 9 18 16 3 8 27 因素 4(本質判斷) 14 6 6 3 11 20 因素 5(外部控制) 9 14 9 4 10 23

Note: 類組 I 為社會組,類組 II 與類組 III 為自然組,由於人數的緣 故,以下報導時皆整合類組 II 與類組 III,以社會組與自然組報導之。

根據 Q 因素分析的結果,訪談不同因素類型的受試者,遂由晤 談中了解學生之道德判斷情形。

1. 因素 1(主張不主動改變)

因素 1 中之受試者共有 55 位,其中有 30 位男生,25 位女生,,

這群受試者經由教學者辨識後,大部份在教學過程中善於發表自己的 意見,也就是說,在議題導向的教學中,這群學生皆會勇於發表自己 的想法與主見。遂由訪談中了解其道德判斷之依據。

D27:我覺得...就盡量不要去改變那些大自然的生 態。

我:不要改變大自然?

D27:就順其自然!

我:所以只要改變大自然就是不太好的事情?

D27:...對!

可以發現 D27 該受試者在做道德判斷時,認為若是涉及到大自 然原先的規律,也就是以人為的方式去改變大自然時,其判斷可能為 不道德的,換句話說,該受試者認為自然界有一貫的規則,人類如果 去改變了大自然的規律,就是不道德的。

以下為另一位因素 1 之受試者晤談節錄。

我:你覺得外來種是好事嗎?

D10:不太好吧!

我:不太好,那如果今天這個外來種是可以增加地方的 經濟及產業發展呢?比方說吳郭魚,它是一個外來 種,它破壞了許多本土的生態環境,但是增加了許 多農民的收益的話呢?

D10:這個嘛...要兩方面的探討啊!就生態跟那個

社會。

我:生態跟社會?

D10:對啊!

我:那你在這個議題方面呢?你會覺得是好的還是不好 的?就這件事情來看

D10:就這件喔...算好的吧。

我:算好的?

D10:嗯。

我:所以如果今天問你是,如果吳郭魚造成當地生態破 壞,你覺得是好的還不好的?

D10:不好的啊!

我:但是如果破壞了之後卻可以因為這樣而得到收益的 話?

D10:那就看破壞了多少啊!

我:破壞多少,所以就要看程度比重就是了?

D10:嗯。

可以發現在 D10 該受試者的晤談中,若是該陳述句內容涉及道 德衝突,一方面破壞了自然界原有的面貌,一方面讓人類獲得了商業

上的利益,已經不是單純的絕對二元道德判斷,而是會在判斷上陷入 道德與不道德之間的衝突,根據晤談之內容,遂將因素 1 命名為主張 不主動改變。

2. 因素 2(延遲判斷)

因素 2 之中共有 34 位受試者,其中有 16 位男生,18 位女生,

這部分的受試者普遍認為,會因為教學過後,在做議題上的道德判斷 時會有所改變,而這部分的改變除了來自於教學中的討論外,也涉及 到本身的知識增加,以下為晤談因素 2 之受試者節錄內容。

我:你一開始都把基因轉殖的陳述句放在無關道德,但 是第二次分的時候都擺在比較偏不道德的地方,在 教學前後會有個差異存在,可以說明是為什麼嗎?

B16:就想得更深入吧!

我:想得更深入?

B16:對啊!對社會對自然環境,就不單單只有人類啦!

我:所以你認為,你後來在分的時候,會想到一些相較 於只有人類的想法出來,會想到更多的出發點?

B16: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