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會技巧訓練之意義與教學方法

本節將探討社會技巧的意義,及社會技巧的教學方法。

壹、社會技巧之意義

一、社會技巧的定義

社會技巧常與社會行為(social behavior)、社會能力(social competence) 等名詞一起出現。 Gresham(1986)將社會能力分為適應行為、社會技巧與同儕接 納等三領域,社會技巧為社會能力的一環。 Merrell 和 Gimpel (1998)指出社會 行為包含了正向和負向的行為,而社會技巧係指有益於增加人際互動的正向行 為,故社會行為涵蓋了社會技巧(引自洪儷瑜,2002)。

綜合上述,社會能力涵蓋範圍最廣,包含了社會行為與社會技巧;社會行為 則次之,社會技巧則為推動正向行為的一種策略。

自以前至今,許多文獻研究均有提出關於社會技巧之定義,但由於教學對 象、教學目的、教學模式均有所不同,以下茲以相關文獻資料來探討社會技巧之 定義:Herbr(1986)指出社會能力的基石是社會技巧,當缺乏社會技巧時,在社 會中可能會遭遇困難。 Gresham(1992)則認為社會技能是個人為了可以獲得良好 的社會適應所需具備的技能、方法。 Bellack(2004)指出社會技能是個體間互動 時,所展現的特定行為,為了能夠有效地完成個人目標。如交談、交朋友、表達 感情等都需要使用到社會技能。

黃德祥(1991)表示社會技能就是與他人互動的能力;李萍慈(2005)則提出 社會技能是指個人在社交場合中,能以適當的方式與他人溝通及互動的能力;洪 麗瑜(2002)認為社交技巧的定義會因不同的互動情況,而有所差異,且社交技巧 是一項與他人維持正向人際互動所需要的重要條件之一;王欣宜(2006)表示社會 技巧是個人與人互動時,為他人所接納、適當的口語及非口語行為;當出現缺失 或表現過多的行為時,均須介入處理,使行為能為他人所接受;鈕文英(2009)指

15

出社會技巧是具目標性、符合規範而習得的行為,包含可被察覺及較難被察覺的 認知和情感元素,社會技能會依照特定情境和社交內容而有所改變,透過社會技 巧的展現,以達到影響他人及人際互動。

綜合上述針對社會技巧的敘述可得知,社會技巧乃是與他人互動的一種能 力;社會技巧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需依照情境、時間點表現出能為他人所接納 的行為。本研究在課程中將融合學生常發生社會互動困難的演練情境進行實驗教 學,以改善研究對象的社會技巧。

貳、社會技巧之教學方法

特殊教育的教學學派中主要有行為學派、認知學派、生態學派及認知行為學 派。以下主要以較常被使用的訓練方法來作探討。

一、行為學派的社交技巧訓練方法

行為學派的訓練原理包含了操作制約、社會學習、工作分析。操作制約認為 學習是由刺激和反應連結而來,在制約過程中適當地增強個案可讓刺激與連結達 到更好的效果。社會行為學習理論強調可經由對「楷模」在行為所得後果的觀 察,學習到表現該項行為會有何後果,而該項行為能否持續,要視得到的回饋是 增強還是懲罰。工作分析指的是將某一目標行為,依照發生的順序,細分成數個 獨立的動作,使學習者能夠在習得各獨立的動作之後,串連成目標動作。

行為學派的社會技巧教學著重於教導智能障礙學生特定的社交技巧,依照智 能障礙學生的學習特質,按部就班地教導,同時提供大量練習與增強,並視學生 的學習速度而調整教學,使學生能夠習得社交技巧。但行為學派的教學法亦有難 產生類化及學習遷移不易等問題存在。(王欣宜、李宜珊、林祐暄、陳奕廷,

2006)

16

二、認知學派的社交技巧訓練方法

動機、策略、解釋認知行為間的關係是認知學派在教導社會技巧的主軸。認 知學派認為個體對事件的解讀,會造成個體有情緒或行為反應,所以認知學派則 強調要將不適當或錯誤的想法用合理且有效的認知方式來導正其不適當的行為。

認知學派在教導智能障礙學生主要著重在社交技巧的普遍性過程,即是解碼→決 定→表現→評量→統整,讓智能障礙學生能夠有系統地解釋社會環境中出現的線 索,能夠自己決定並表現適宜的社會行為。為彌補行為學派難類化及學習遷移不 易的問題,認知學派認為可用認知的方式進行訓練。但因受限於智能障礙學生的 認知因素,如使用單純的認知訓練方式,智能障礙者仍不易學會(王欣宜,

2006;林正文,1993;洪儷瑜,2002;施顯烇,1998)。

三、認知行為學派的社交技巧訓練方法

認知行為學派的誕生是由於越來越多學者意識到:行為和認知在人的改變過 程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隨著理論不停地發展,認知行為學派由認知 與行為學派演變而成的派別,其包含了三項特色:解決問題與產生改變、重視科 學方法、監視和控制行為的認知歷程。其強調指導行為者建立內在語言當成鷹 架,教師指導行為時除了示範,也提供語言鷹架讓學生練習,以幫助學生建立自 我指導的流程(林正文,2001;洪儷瑜,2002)。

認知行為學派常見的教學法有 Goldstein 提倡「預備課程」和直接教學法。

預備課程主要原則有教師示範的步驟和內在語言的提示,其教學步驟分八項:1.

複習舊技巧 2.說明新技巧 3.決定演練情境 4.教師示範 5.情境演練 6.回饋 7.修正演練 8.發家庭作業或預告下次課程。直接教學法的教學步驟分為六項:

1.建立需求 2.確定技巧的步驟 3.示範技巧,主要由教師示範 4.角色扮演 5.練習 6.類化和遷移(引自王欣宜,2003)。

王欣宜(2007)進行實驗教學,採用了上述認知行為學派的教學步驟與策略,

其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整體社會技能表現有顯著的進步。莊琇晴(2009)以直接教

1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