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會資本與創業

一、 社會資本----定義與衡量

(一) 社會資本的定義

社會資本的概念在 1990 年代被提出,並且迅速得到社會科學各領域廣泛的 採用,意指能夠使人們集體行動的基準(norms)以及人際網絡(Narayan and Woolcock, 2000)。早期,「社會資本」一詞著重在個人於社區社交組織中的重要 性(Jacobs, 1961; Loury, 1977),並且被定義為一種實際與潛在的資源組合,其鑲 嵌於、取得自、或衍生自個人或社會單位的關係網絡 (Ghoshal and Nahapiet, 1998, p. 243)。後來的學者則發展出更寬廣的定義,將與社會關係相關的行為基準以及 價值也包含在社會資本的定義當中 (e.g., Coleman, 1990; Putman, 1993) 。 總而 言之,社會資本由持續並累積的社會關係所創造 (Coleman, 1990),是一種鑲嵌 於人與人之間、社區之間,人脈網絡間、或是社會群體(societies)間的關係的資 產(Liao and Welsch, 2003),其之所以稱為「資本」是因為具有價值。社會資本不 同於「人力資本」是一種個人的素質(Becker, 1983),也不像「實體資本」是一種 實質的資源(Portes, 1998),而是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特性(Ertug, Galunic, and Gargiulo, 2012)。

社會科學的不同領域對於社會資本的看法也有差異,不過共同的核心概念是

「社交網絡具有價值」(Putnam, 2000)。如同實體資本與人力資本,人脈關係可 以影響的個人或群體的生產力(Putnam, 2000)。社會資本理論一開始是用以解釋 鄰居關係 (Jacobs. 1961),後來套用到許多不同的議題,例如公司成長 (Birley and Ostgaard, 1994) 以及職場表現等等。

人力資本的內涵聚焦在個人特質上,而社會資本則包含個人或是組織之間的 關係 (Burt, 1997)。Ghoshal 與 Nahapiet (1998) 定義社會資本為「真實以及潛在

12

資源的集合,其鑲嵌於、取自於、並衍生於人脈網絡」

社會資本可以影響許多公司活動,例如公司內外的資源交換、智慧資本的創 造、企業內部學習、供應商互動、產品創新以及創業活動 (Adler and Kwon, 2002)。

Bierman, Hitt, Kochhar 與 Shimizu (2001) 主張社會資本提供資訊、科技知識、市 場進入管道、以及互補資源,可見社會資本的重要性。

這篇論文中所指的「社會資本」,聚焦在創業者的社交網絡中能夠帶給創業 者經濟利益的人脈資源。Aldrich and Zimmer (1986) 認為創業「鑲嵌 (embedded) 在持續的社交關係中」。因此,創業者的社交關係決定了創業資源的取得與創業 機會的挖掘。社會資本可以透過人際關係中的關係強度、異質性、鑲嵌特性來衡 量,也可以透過創業者社交網絡的大小、密度、強度以及限制等等來衡量。

(二) 社會資本的衡量

1. 關係強度與異質性

創業者是否能利用與資源擁有者的關係取得資源取決在彼此關係的品質 (Uzzi, 1996, 1999),而「關係強度」是衡量關係品質的一種重要指標 (Hoang and Antoncic, 2003)。

對於關係強度的定義,學者仍有爭議。依照 Granovetter 的看法,「做為一段 關係的表徵,關係強度為雙方所付出的時間、雙方的情緒強度、親密程度 (互相 傾訴) 、以及互惠服務的組合 (Granovetter, 1973: 1361)」強關係通常都是奠基於 有效並且頻繁聯繫的長期關係 (Elfring and Hulsink, 2003),並且通常存在於有凝 聚力的團體成員 (例如家人、朋友) 之間。團體間的成員經常互動,成員間共同 的行為規範顯現在在成員間合作進行交易的歷史中 (Coleman, 1988)。相反的,

弱關係是短期、膚淺的關係 (Dubini and Aldrich, 1991),特色為低頻率的互動和 交易活動 (Granovetter, 1973)。

13

參考 Granovetter、Elfring 和 Hulsink 對關係強度的解釋,衡量關係強度的指 標包括: 時間長度(duration)、情緒強度、親密程度、聯絡頻率、多面相性

(Multiplexity,互惠行為)。時間長度指一段關係從開始至今經過多久 (Granovetter, 1973),實際操作的時候可以用創業者與資源提供者認識的年數來衡量。聯絡頻 率指的是的互動的經常程度 (Granovetter, 1973),實際操作時可以計算在資料蒐 集前幾個月創業者與支持者討論商業事宜的次數來衡量。多面相性指的是社交關 係中,交易活動或是其他活動的重疊性,Uzzi (1999) 透過來資金提供者提供小 型企業的商業或個人服務數量來衡量雙方關係的多重性。Newbert 與 Tornikoski (2013) 透過虛擬變量的方式,參照 The PSED I 中對於創業者以及支持者關係的 分類來衡量情緒強度,若關係為伴侶、親戚或是朋友則編號為 1,同事、師生關 係則編號為 0。須注意的一點是,關係強度是相對性的指標,因此一分為二的劃 分一段關係為「強關係」或「弱關係」是不恰當的。

過去的研究發現,強關係比弱關係更能有效地幫助創業家取得低成本的資源 (Newbert and Tornikoski, 2013),眾多實證研究顯示,強關係對於資源動員

(mobilization)以及取得至關重要 (Jarillo, 1989; Starr and Macmillan, 1990),特別 是在企業草創時期 (Greve and Salaff, 2003)。資源提供者與創業者之間若是具有 強關係,則資源提供者對創業者的創業表現較有信心、並且相信創業者會設法償 還資源 (Elfring and Hulsink, 2003)。除此之外,強關係成員彼此之間互相負有責 任並且具有互惠關係,因此在發生困難時更願意對彼此伸出援手。

儘管大部分研究認為強關係使取得資源更有效率,但是強關係仍有其限制,

且弱關係也有一些相對的優點。強關係容易造成資源的過份依賴還有權力不對等 的情況,而且容易造成資訊的重複,因為強關係通常發生於一小群體之間,群體 成員彼此的知識內容相當接近(Hansen, 1999)。弱關係理論最早由 Granovetter (1973)提出來,主張有距離並且不頻繁的關係(也就是弱關係)能夠有效率地促進 知識分享,因為弱關係做為原本沒有連結的群體之間的橋樑,能夠引入新的資訊

14

(Granovetter, 1973),使得新的想法與資訊可以在不同網絡之間流通,有助於企業 的知識學習 (Burt, 1992)。

由於強關係與弱關係各有優缺,漸漸地學者們發現,一個有效率的新創企業 人脈網必須同時包含強關係與弱關係 (Dubini and Aldrich,1991; Johannisson, 1988; Uzzi, 1996)。隨著企業的發展 (Hannan and Freeman, 1989) 以及外部環境的 改變 (Newbert and Tornikoski, 2013) ,對特定資源的需求也不斷變化,新創企業 家若是不能創造的多元的人脈網絡,則其支持者網絡的同質性將越來越高,限制 了他們取得關鍵資源的能力 (Newbert et al. 2013)。 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

異質性的人脈網絡角色會越趨重要。

人脈網絡的異質性相當程度隱含著關係強度的多元性,因此人脈網絡的異質 性與關係強度的特性相關,例如關係長度、情緒強度、聯絡頻率、多重性等等。

Newbert 和 Tornikoski 對於異質性的衡量方法是計算每個支持者網絡在上述幾個 面向的歐式距離。歐式距離的計算方式是的將一個群組內的各項元素平方加總之 後開平方根,是測量群組內元素的總體差異程度的一個廣為採納的方式 (Sibley and Burch, 1979)。歐式距離的公式如下,其中 s 等於創業家與其 n 位支持者網絡 的關係強度

√∑𝑛𝑗=1 (𝑠𝑖− 𝑠𝑗) 2 𝑛

歐式距離越小,代表該創業家與其支持者間關係強度越相近,人脈網絡的同 質性越高。

2. 鑲嵌

除了關係強度與異質性外,「鑲嵌特性」是衡量人脈網絡的另一個指標。社 會鑲嵌(social embeddedness)意指先前擁有的關係對於之後從事經濟行為的各方

15

(actors)的影響(Barden and Will, 2007)。根據 Uzzi (1999)的研究,鑲嵌式人脈網絡 的特徵是頻繁而且持續的社交連結,並且因此而產生互信與互惠的關係。由於先 前的關係可以成為未來取得資源的管道,社會鑲嵌是社會資本運作的基本機制 (Barden and Mitchell, 2007)。

公平原則之下的人際連結是以法律與市場機制來管理交易活動,但鑲嵌性的 人脈連結透過信賴(Uzzi, 1997)以及互惠(Witt, 2004)來管理交易活動。信任代表著 著交易雙方有能力或是意願依照契約行事 (Nooteboom, Berger and Noorderhaven, 1997),因此能夠大幅減低投機行為的風險。同樣的,互惠代表交易雙方對彼此 負有責任感,雙方都有意願「表現互惠行為而非利益最大化行為,並且以長期的 觀點來維護關係 (Witt, 2004)」,使得投機行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舉例來說,具 有鑲嵌關係的供貨商與進貨商,會進行長期並重複的訂購交易(Molm, Melamed and Whitham, 2013),由於還有下一次交易的可能,因此交易雙方會盡力維持交 易中的誠信。簡而言之,在交易活動當中,具有社會鑲嵌的交易夥伴不會只追求 自己短期的利益,而是關注交易雙方的長期利益 (Molm et al., 2013)。信任與互 惠使得鑲嵌式人脈網絡中的交易活動更有效率地進行。

鑲嵌又可以分為關係鑲嵌與結構鑲嵌 (Granovetter, 1992, p. 33)。一段關係中,

雙方彼此互動頻繁、互動時間長,發展出多方面的關係,則這段關係具有關係鑲 嵌 (Granovetter, 1973; Uzzi, 1999)。若是雙方有緊密的社交聯繫,彼此的共同好 友互相連結,則彼此之間擁有結構鑲嵌 (Granovetter, 1992)。關係鑲嵌較著重於 關係本身的特性,而結構鑲嵌額則著重於關係結構的特性(Behrens, Krackhardt, and Rowley, 2000)。無論是哪一種鑲嵌,要建構具有鑲嵌的關係需要相當高的成 本與大量的時間投注 (Granovetter, 1973)。

關係鑲嵌要如何衡量呢? 許多學者一致認為,關係長度和多重性(Granovetter, 1973; Uzzi, 1999)、以及互動頻率 (Granovetter, 1973) 與多面向性

16

(multidimensional) 都是衡量關係鑲嵌的重要面向,因此關係鑲嵌的衡量與關係 強度有很高的相似性。關係長度、多重性以及互動頻率的實際操作計算,在前面 關係強度的敘述中已經提到,此處就不再贅述。再多面向性的衡量,參考 Newbert 與 Tornikoski 的作法,是計算每個面向的 Z 分數,再將這些分數加總成為「多面 向指數」,數值越高,關係鑲嵌越高。與創業者有關係鑲嵌的資源提供者不會採 用複雜的監控機制,進而降低創業資源取得成本。

在結構鑲嵌的衡量法上面,Newbert 與 Tornikoski 以兩種假想的情形來說明。

第一種情形,創業者與所有的支持著皆為親屬與朋友的關係。第二種情形,創業 者與所有的支持者都是同事、師長等關係。第一種情形較有可能具有高度結構鑲 嵌,因為在第一種關係當中支持者們彼此互相認識的機率較高,而互相連結的程 度是結構鑲嵌的重要指標 (Granovetter, 1992, p. 35)。Newbert 與 Tornikoski 將建 立在社交連結上的關係設定 1 的虛擬變數,將建立在專業連界上的關係設定 0 的虛擬變數,然後計算 1 的樹目和 0 的數目相除所得比率,就是結構鑲嵌的指數。

結構鑲嵌是建立在社交連結上(Granovetter, 1973; Witt, 2004),成員彼此間具

結構鑲嵌是建立在社交連結上(Granovetter, 1973; Witt, 2004),成員彼此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