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祖父母角色與祖孫關係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共分三節,第一節針對華人家庭中的祖父母與孫子 女,探討角色與關係;第二節探討隔代教養之成因、影響與相關研究;

第三節探討代間矛盾的相關概念。以下針對這三節加以說明。

第一節 祖父母角色與祖孫關係

壹、 祖父母的角色詮釋

「 角 色 」 是 祖 父 母 和 孫 子 女 代 間 連 結 的 最 主 要 面 向 之 一

(Giarrusso & Silverstein, 2001)。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為人祖父 母」已成為個人生命歷程中重要事件。研究指出祖父母在家庭中扮演 一個多樣化的角色,並且呈現出多種不同型態的祖孫關係(Doka &

Mertz, 1988)。由於人口及社會經濟狀況的變遷,祖父母的經濟、健 康狀況均較過去要好,因此,祖父母在多代家庭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 角色,祖孫關係可以說是老年期家庭代間關係重要的一環,且祖孫關 係攸關家庭成員之福祉(well-being)(Szinovacz,1998;引自林如萍,

2009)。

祖父母如何看待身為「祖父母」的角色?Baranowski(1982)針 對 390 名高中生之研究發現:祖父母時常提及父母親年幼時的表現,

10

藉此影響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並在技能教導、嗜好培養及運動方面,

祖父母在孫子女的心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引自林如萍、蘇美鳳,

2004)。Hagestad 和 Berton(1986)提出,祖父母對其身份出現時間 的知覺,是規範性(on-time)或是非規範性(off-time)的,都會影 響祖孫關係。祖父母職不論是太早、適中或太晚,其功能責任皆是混 淆、不確定的,只能因應家庭的需求,被動的調整自己的角色,與先 前所期待的祖父母角色差距很大。

在國內的研究中,林美珍(1987)發現,祖父母認為「香火的綿 延」是為人祖父母的主要意義,可見家族主義中的「家族延續」觀念 的深植,若以祖父母的角色來說,祖父母多表示「尋樂」及「代理父 母」的角色(林美珍,1987)。林如萍、蘇美鳳(2004)針對國中生 的研究將祖父母角色區分成「教導者」、「協助者」、「清閒者」、「守護 者」及「權威者」,研究發現:孫子女對祖父母角色的詮釋,多認為 祖父母是「教導者」、「協助者」,不過這樣的結果在近年的研究得到 不同的詮釋。林如萍在 2009 年最新的研究發現,「救火隊」是祖父母 認為自己在家中最主要的角色,強調自己是家中危機緊急事件的支援 者。其次依序為「守護者」、「歷史學家」、「照顧者」、「教導者」、「角 色的楷模」,對照華人的家族主義來看祖父母角色,楊國樞和葉明華

(2005)根據 Katz 與 Stotland 的廣義定義,將家族主義分成認知、

11

情感及行為三個層次。認知層次強調家族的延續、和諧、團結、富足 以及名譽;情感層次包含一體感、歸屬感、關愛感、榮辱感、責任感、

安全感;在行為層次包含繁衍子孫、相互依賴、忍耐自抑、謙讓順同、

為家奮鬥、上下差序、內外有別。依據楊國樞等人對家族主義的觀點 來看,祖父母的角色接近「教導者」、「歷史學家」、「照顧者」與「角 色楷模」,相較之下,「救火隊」是過去對祖父母所不曾出現的,成為 祖父母新的角色詮釋。

學者將「祖孫關係」視為祖孫互動的結果(Tyszkowa, 1993;引 自黃瑞真,2006)。因此,以孫子女角度的研究也十分重要。孫子女 眼中的祖父母角色又是什麼形象?林如萍(2009)的研究中發現,孫 子女眼中的「阿公(阿嬤)」的角色,以「歷史學家」同意比例最高,

其次依序為「角色楷模」、「教導者」、「守護者」以及「寵愛者」等角 色,與祖父母自覺角色的結果相較之下,較不相同的為「救火隊」與

「寵愛者」的部份。

綜合對祖父母角色詮釋的部份,對祖父母而言,因著華人社會重 家族傳承,綿延孫子女代表家族的繁衍,「含飴弄孫」是為人祖父母 最理想的狀態,且在華人家族主義根深蒂固的文化籠罩之下,祖父母 認為照顧孫子女是天經地義之事,且視孫子女為家族得以傳承的重要

12

角色。在過去,「照顧者」、「教導者」是祖父母最好的代名詞,但因 著社會的變遷,祖父母的角色已與傳統的認知不同,祖父母自覺為「救 火隊」的比例高,但尌孫子女的觀點認為祖父母為「歷史學家」的角 色,仍蘊含著家族主義傳承的色彩。

隔代教養家庭是謂社會變遷後所產生的現象,在這樣富有特色的 家庭結構中,祖父母如何詮釋「祖父母」的角色?本研究詴圖以隔代 教養家庭為對象,由祖父母的觀點切入,探究在時代變遷後的家庭 中,祖父母對於自己的角色認知。

貳、 祖孫互動關係與影響因素

家族主義是了解華人社會互動的重要因素,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家 庭制度的特色是老人與小孩三代同堂的景緻,呈現著祖父母含飴弄孫 之樂。隨著社會變遷,家庭結構的改變,核心家庭成為今日主流的家 庭結構,三代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已不多見,但祖孫之間密切的關係依 然存在。當孫子女之父母因無法照顧孫子女時,最可能將孩子托給祖 父母照顧,祖孫之情自然保持著親密的關係。

祖孫關係是兒童、青少年與老人互動的最初經驗,且幼年與祖父 母之互動經驗與祖孫之親密情感是影響青少年對老人態度之關鍵。

「為人祖父母」是個人生命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因此祖孫關係更

13

是值得探討的議題(林如萍,2004)。

如何由祖孫互動來呈現「祖孫關係」? 林如萍(2009)以國內祖 孫互動的頻率與互動內涵來呈現祖孫關係。尌互動頻率來看:44%受 訪的祖父母表示與孫子女同住。不同住之祖孫,過去一年內,祖父母 與孫子女之見面頻率,37.1%為每週見面一次,26.1%為每月一次,

22.0%的祖孫見面頻率少於一個月一次,有 14.6%的受訪祖父母,過 去一年中幾乎與孫子女沒有互動。由研究發現得知,我國家庭祖孫互 動不太頻繁。至於祖孫的互動內涵,以「一起吃飯」所佔比例最高,

其次是「聊天」、「看電視」,以「靜態性質」的活動居多。

祖孫關係受到孫子女、祖父母及家庭的許多因素影響,大致可分 為孫子女因素、祖父母因素以及家庭因素:

(一) 孫子女方面:包含性別(Creasey & Koblewski, 1991; Creasey &

Kaliher, 1994)、年齡(Storm, 1995),排行(Kenny, 1992a, 1992b)、曾受祖父母照顧經驗(林如萍、蘇美鳳,2004)以 及與祖父母交談流利(黃瑞真,2006)等,對祖孫關係會有 所影響。

(二) 祖父母方面:包含性別(林如萍、蘇美鳳,2004;Robert & Stores, 1992)、父系或母系(林如萍、蘇美鳳,2004)、年齡

14

(Silverstein & Marenco, 2001)、健康狀況(蘇慧君,1996;

黃瑞真,2006)。

(三) 家 庭 方 面 : 例 如 居 住 型 態 與 地 理 距 離 ( Kivett, 1985;

Hodgson,1992; Kennedy, 1992; Holladay, 1998; 引自黃瑞真 2006)以及父母中介角色(林如萍,2008;Ramirez, 1985)。

在影響因素中,以父母親的中介角色最為重要。Ramirez(1985)

指出,父母對待祖父母的態度會影響祖孫關係。父母親在祖孫關係中 扮演著「守門員」的角色。林如萍(2008)研究證實:三代同堂家庭 中祖父母、父母及子女三者之代間關係確實存在相互影響,父母有意 地安排機會、鼓勵祖孫互動,以及父母與祖父母互動所形成的角色楷 模,建構了良好的家庭代間互動氛圍,對青少年與祖父母的互動行為 具有正向影響。在隔代教養家庭中,父母無法扮演祖父母與孫子女之 間的中介守門員,且祖父母必頇扮演親職角色時,祖孫關係樣貌為 何?會遇到什麼困境?本研究期待能勾勒出隔代家庭祖父母成為替 代親職之處境與祖孫關係之樣貌。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