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神隱少女

第二堂課已改進第一堂的缺點,且執行效果不錯。研究者也發現,隨著實施 課堂數的增加,學生也越來越瞭解討論的重點,愈來愈能針對環境議題進行討 論,也比較瞭解環境議為何。不過學生在環境行為上,並沒有明顯的改變,T1 教 師也在此事上發表了同樣的看法,所以在課程設計上,研究者有必要加強環境意 識與環境行為的聯結。而在觀賞影片上,學生們似乎開始有些無聊,因此要針對 觀賞影片此事上,作一些調整。

(二)修正

茲將省思所發現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整理如下表:

表 9

魔法公主修正對照表

問題 策略

學生環境行為未有改變。 討論完畢後,請學生寫下個人可以執 行的環境行為。

對於觀賞電影已有些學生感到無聊。 讓學生在觀賞影片時,能享用零食。

資料來源:研究者編製

第三節 神隱少女

一、電影播放

今天嘗試讓學生在欣賞電影時可以吃零食,但為避免學生一下就吃完,然後 又陷入無聊的狀況,所以規定學要在電影播放三十分鐘後,方能享用零食。原本 擔心學生吃零食為因此分心,而沒有辦法專注觀看電影,然則實際上,學生們都 還是能持續觀看影片。不過中除發生了一件令我不敢置信的事,有一位學生居然 拿出別人的智慧手機來玩!

(2015429 誌)

此次觀賞電影時,將入新的措施,學生可以帶零食來學校,於觀看電影時享 用。而此措施所帶來的效果不錯,上一部電影分心的情形已不復見。但從偶發事 件來看,也有部分學生未因為能吃零食而願意專心觀看影片。

二、課堂討論

由於該堂課的錄影資料曾經遺失,所以研究者擇日再上一次課。以下上課過 程為第二次上課的師生對話。

回顧影片。

T:你在影片中發現了哪些與環境議題有關的事?

S10:不能把垃圾丟到河裡,不然會讓河神很髒。

S25:我們人把河蓋起來,變成高樓大廈。

T:你覺得這為什麼跟環境議題有關?

S11:祂們去那裡洗澡,祂們的污垢跑去哪裡了?

T:英國藍,那些茶葉都驗出什麼?農藥。那農藥這個東西是誰噴的?

S11:為什麼河神在那邊游泳,可是祂身上的東西卻不能自己洗掉?

T: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S19:因為祂身上有東西堵住了。

T:腳踏車嘛。那你覺得這樣代表什麼意義?

S12:下雨的時候,水比較多,所以就把腳踏車沖離河神身上。

T:我們現實生活中,哪裡還有「腐爛神」?我們可以如何幫助這些腐爛神?你 每天可以為這件事做什麼?請大家在紙上寫下你的看法。

(神-20150529 課)

雖然這是第二次討論神隱少女的內容,但學生並沒有因此就能找出更多環境 議題,也無法回答出老師所要的答案,學生們還是回答自己的觀點,而這其實也 呼應了隨後第二位協同觀察教師的觀點,並使研究者深思,究竟是哪個地方不足

,所以學生才無法盡將上課內容吸收?神隱少女的上課討論,意欲傳遞的法想有 四。第一,人類會污染自己的食物,最終只是害了自己,同時將此想法與時事結 合,讓學生更有感覺。第二,人類亂丟垃圾,致使大自然裡的生態遭受破壞,而 其實大自然的生態常常替人類清理污染。第三,人類常常破壞環境以成全自己。

第四,人類所製造的髒污,最終還是得由人類來清理乾淨。這四點從學生回答來 看,可以發現學生多所認同。除此之外,學生們也不再被動等待老師提問,有些 學生亦能提出一些不錯的問題來討論。

海裡,因為人都在海邊烤肉。

參加淨灘活動。

少丟垃圾在海裡。

人類每天不知道自己對世界的破壞(S22-20150529 單)

垃圾場。

不要亂丟垃圾。

看垃圾就撿起來。(S05-20150529 單)

空氣中的廢氣,是因為那一些廢氣會造成我們的人死掉。

少砍樹木,多種樹木。

少吃地瓜。(S12-20150529 單)

地板、空氣、大樹。

不亂砍樹,不要用烤的方式烤食物,多掃地。

不亂把樹皮剝下,不排放太多屁,每天掃地,認真的掃。(S06-20150529 單)

學校。

看到垃圾就撿到垃圾桶。

為學校服務。(S13-20150529 單)

工廠排的污水。

請政府在排水口安裝過濾器。

用 Fb 讓全世界都知道間沒良心的工廠,亂排放污水。(S09-20150529 單)

很多垃圾的垃圾場。

不要一直製造垃圾。

加入志工,和他們一起撿垃圾。(S23-20150529 單)

大海中。

去幫忙淨灘活動。

別把垃圾丟入海中。(S18-20150529 單)

大海。

叫人們不要放污水。

不要亂丟垃圾。(S03-20150529 單)

地上腐爛神。

我們可以不要扔垃圾在地上。

可以帶塑膠袋出門垃圾。(S21-20150529 單)

大海。

不要隨手丟垃圾在大海裡或沙灘上。

加入志工團,每天有空就幫忙清垃圾。(S15-20150529 單)

家裡。

打掃。

打掃。(S08-20150529 單)

垃圾場。

趁梅雨季節的時候,可以幫腐爛神洗澡。

丟垃圾、掃地。(S24-20150529 單)

學校。

天天掃地。

清理。(S07-20150529 單)

大海中。

不要亂丟垃圾。

每天撿一個垃圾。(S11-20150529 單)

海邊。

叫大家不要亂丟垃圾。

不要製造太多的垃圾。(S16-20150529 單)

教室。

幫他們掃身體。

掃地。(S01-20150529 單)

沙灘上。

參加淨灘活動。

不要把垃圾丟到沙灘上。(S17-20150529 單)

陸地。

把地上的垃圾撿起來。

不亂丟垃圾。(S04-20150529 單)

垃圾場,因為有會把垃圾丟在垃圾場的旁邊,不丟進垃圾桶。垃圾不會分 類。

去撿垃圾。去監督別人,看他有沒有分類。

分類好垃圾。(S25-20150529 單)

垃圾場,馬路上,因為人類都會亂丟垃圾在馬路上。

多呼龥大家清理環境,一起幫忙整理。

如果看到垃圾要隨手撿起來。(S14-20150529 單)

垃圾場。

不亂丟垃圾。

掃地。(S26-20150529 單)

海邊。

做淨灘的活動。

可以請別人不要亂丟垃圾。(S19-20150529 單)

以上為學生在這堂課,根據老師最後提問所寫下的內容。研究者因此而能得 知每一位學生的看法。每位學生皆能根據上課討論的重點,找出生活中被污染的 地方,並能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至於學生自身能做到的事,多停留在撿垃圾、

掃地這種粗淺的作為。而在學生所寫的內容中,也不乏令人感到意識覺醒的字 句。人類每天不知道自己對世界的破壞(S22-20150529 單)用 Fb 讓全世界都知 道間沒良心的工廠,亂排放污水。(S09-20150529 單)從這兩位學生的回答,研 究者發現學生已開始會反思自身,去察覺日常生活中不易察覺得環境問題,也會 開始對破壞環境的人憤慨。

三、教師訪談

讓環境教育這個比較枯燥的事情呢,變得比較有趣,讓學生可以輕易地融入 這個議題中,並且因為趣味可延續動機,使環境教育成為一件可以持續關注的事 情。另一個面向是,國際性的問題,學生透過來自日本的宮崎駿影片,了解了日 本人所關注到的環境議題,未來若再看到其他國家的影片,也可思索該國的環境 議題,於是環境教育就不只是台灣所面臨的問題,在影片中,學生淺移默化的去

了到,這是整個地球的問題,不同的國家可能面臨相同的問題,但也有可能會有 各地區特定的問題。

(T2-20150528訪)

優點方面,受訪教師認為,透過電影進行環境教育的方式,可以使課程更為 有趣,學生因此較能使自己的身心進入課程,而不會有老師說老師的,學生想自 己的的情況發生,而且選用了他國的電影,能讓學生理解環境議題是全球性的問 題。

比較耗時間,就是要看完一整個電影,然後呢在中間可能還需要反覆的觀看

,反覆的討論以找到關鍵,與環境相關的關鍵。但是我認為這是值得的,因為它 的影響力,一定遠勝於傳統式的教學。另一個缺點就是,若老師沒有帶討論,或 討論得不夠深刻,可能學生會專注在劇情上面,而忽略了我們想要探討的問題。

不過老師的課堂有解決這個部分。

(T2-20150528訪)

缺點方面,受訪教師提出的問題也是研究者有感覺到的問題,即所花費時間 確實很多。研究者在進行的過程中,每每因為綜合課有全校性活動,苦無其他時 間可以完整觀賞的影響下,而不斷的將課程順延。受訪教師所提出的另一個缺點

,則顯示了不論媒材多有趣,教師本身所具備的課程設計能力及教學能力至關重 要,一門課除了要有良好的文本媒材以外,老師的專業能力更是決定教學成功與 否的關鍵。

我不會想要縮短,因為,學生若對劇情沒有完整的了解,即使他了解了我們 想要探討的環境議題,但也不會留下那麼深刻的情意部分,我覺得環境教育還是 要從情意層面來出發,讓它們關注、感同身受開始

(T2-20150528訪)

由於受訪者提到時間的問題,故研究者進一步問了對於把電影縮短這個解決 策略的看法。受訪教師認為因為電影情節的完整性,方使學生情意能深受影響,

所以對不宜縮短電影。這也是研究者挑選「電影」而非「影片」的原因。

討論時間可以再長一點,並鼓勵更多孩子投入思考,這樣學生的回答或許會 更有多元性。問題的代答時間可以再長一點,等多一點孩子有想法再進行發表與 討論。或者是先給小組討論的時間多一點,再由個別孩子回答,可能會使孩子比 較有勇氣說話與發表。當學生有不同意見或意見不適當時,老師可以邀請其他學 生給予回應,並透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察覺並修正想法。

(T2-20150528訪)

在教學上,受訪教師認為研究者的提問速度太快,學生來不及思考、吸收。

因此待答時間可以再久一點,理答以後也可留一些時給學生思考。而對於有學生 從不發表,受訪教師認為可以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有東西可以回答,就 有可能使學生更有勇氣舉手發言。而若學生有不正確想法的答案時,老師應該將

問題拋出,讓全班學生討論,如此的作法,學生不但較願意舉手發表,而且也比 較有機會修正自己的看法。

問題拋出,讓全班學生討論,如此的作法,學生不但較願意舉手發表,而且也比 較有機會修正自己的看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