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科學傳播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內容分為四節,依序為:第一節、科學傳播的概念與發展;第二 節、國內科學傳播的發展歷程;第三節、博物館展覽之策展理念;第四節、

科學傳播觀點下的體驗學習式展覽,茲分別敘明於下。

第一節 科學傳播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壹、科學傳播的概念源起

科學與技術作為人類認識自然規律的知識體系,是不斷累積發展且持 續進步的。學者侯青雲(2002)認為,國外專家、學者提出「科學普及」、

「科學傳播」或「公眾理解科學」等概念,所表達的是透過科普工作者的 努力,促使社會大眾對科學與技術本質的理解,讓公眾加深對科學與技術 之社會意義的認識,以及了解科學/科技對人類其他活動的相互影響。

美國傳播界對科學傳播訊息之重視,起於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政府 對科學研究經費之倍數增加。國內傳播學者謝瀛春(1997)在《資訊時代 的科學傳播》提到,當時的美國傳播界本著監督政府之責,不斷報導科學 研究的結果,並評估科學研究的價值,使得科學報導成為民眾判斷、分析 科技事務的重要依據,也由此監督政府的科技預算、決策及科學研究計畫,

因而使「科學普及」(Science Popularization)一詞走向社會大眾。此後,

美國的科學傳播開始蓬勃發展,現已形成一個新興的領域。此後的科學傳 播發展,與社會大眾傳播媒介和教育面向的討論有密切關係。

有關大眾傳播媒介與科學方面的關係,以 1968 年任教於紐約大學的 Krieghbaum 出版的《科學與大眾媒介》一書最具代表性,其內容涵蓋了科 學各個面相的討論,包括:科學新聞的緣起、科學新聞的本質、科學新聞 的傳播、科學記者和科學作家、科學家對科學新聞的態度、科學新聞的批 評和阻礙,以及科學新聞記者的教育及其未來等面向都有詳細的討論(謝

10

瀛春,1997)。由於 Krieghbaum 是新聞背景出生,因此這本代表作的較注 重在與科學新聞的關係上。學者 Fabri (2009)在《新媒體的科學傳播策略》

中強調科學傳播在大眾媒介裡的社會教育角色,認為科學界有責任去了解 媒介的角色,並符合媒介的需求與標準,而大眾媒介亦需認識並了解科學 研究、科學發現的方法及其限制。

綜合上述,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是指科學(Science)

的傳播(Communication)。因此,科學傳播的概念是相當廣泛的,包括將 科學信息傳播給社會大眾,也包括將科學訊息在科學家之間的傳播,或科 技訊息在工程技術人員之間的傳播,而透過大眾傳媒傳播科學信息的科普 也在其中。由此觀之,科學傳播的意涵幾乎等同於科學普及(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將科學普及化(謝瀛春,1997)。將科學知識、科學觀念、

科學方法等用普及於一般社會大眾的方式進行傳播,是科學傳播的重要核 心概念與精神。

貳、科學傳播的理論與內涵

科學傳播的發展主要源於大眾傳播理論。Shannon 與 Weaver(1949)的

「傳播者」(Transmitter)、「訊息」(Message)及「受播者」(Receiver)的 雙對線性傳播模式是科學傳播的核心基礎。謝瀛春(2006)認為,其中重 點是在「傳播者」與「訊息」之間增加了重要的科學家角色,且訊息的表 達、呈現、要求與傳播包裝等被喻為裹糖衣化或淺顯化。

如要明確的界定科學傳播理論,大致可分四種(謝瀛春,2006):

一、Snow 的「兩種文化理論」。

二、Gerbner 的「函化理論」。

三、Goodell 的「科學家責任論」。

四、Crane 的「科學社群理論」。

本研究透過整理及參考謝瀛春(2006)的論述,彙整國外主要科學傳 播之定義與概念如表 2.1,並將各學者對科學傳播之重點整理如下:

11

(communication),鴻溝如汪洋。

2. 成為日後科學傳播研究中,討論 到科學家與科學傳播者間關係時 的重要根據。

Gerbner 1967 函化理論

1. 強調傳播媒介中教化(cultivation)

的功能。

1. 隱形學院(invisible colleges),強 調科學界有小圈圈存在,小圈圈

12

綜合上述過內外學者、專家的定義,可以發現科學傳播最早是以傳播 理論為核心理念發展,強調傳播者、訊息、科學家與受播者間的重要性。

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的研究發展與傳播學的起源如出一轍,

先有實務而後有才理論的產生。也就是說,先有科學傳播的實質存在(像 科學新聞、科學新聞記者、科學刊物、科學作者等),後來才有專家、學 者進而研究探討,發展成為學術研究。從科學傳播的發展脈絡,可以看出 其實「科學傳播」的概念早已存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學者 Burns、

O’conner 與 Stocklmayer(2003)將科學傳播定義為「使用適當的方法、媒 介、活動與對話,引發五種社會大眾對科學的回應」。五種科學傳播的目 標分別說明如下:

一、知覺(Awareness):

「知覺」並了解新的科學觀念,科學傳播要提高社會大眾的對科學或 技術的認識。

二、享受(Enjoyment):

「享受」科學、或以其他感性方式的回應,科學是一個可以欣賞的對 象,如同將科學當成藝術或娛樂般的活動參與或欣賞。

三、興趣(Interest):

引發社會大眾對科學產生「興趣」的回應,即為主動、自發性參與科 學活動的證據。

四、觀念(Opinion):

「觀念」的塑造,社會大眾形成科學觀念、重構科學觀念、鞏固科學 觀念的方式。

五、理解(Understanding):

社會大眾能「理解」科學本身的內容意函、科學的形塑過程,與科學 對社會產生的影響。這是一種雙向的過程,社會大眾要理解科學,科 技界也要理解社會大眾的思維。

13

上述五種對科學的回應,正好可縮寫為如同英文字母的「AEIOU」。 Burns 等人(2003)提到,所謂科學傳播,就是採用適當的「方法」、通過 適當的「媒介」、開展適當的「活動」和有效的「對話」,來使傳播對象產 生 AEIOU 中的一種或多種反應。

科學傳播就好比登山。Burns 等人(2003)解釋,登山時需要攀援技 巧(方法);需要藉助一些工具(媒介)。科學就如同一座大山,要提升科 學素養、讓社會大眾理解科學內涵、讓社會大眾知覺科學等 AEIOU 的過 程,就像登上山頂一樣。接近山頂處有「科學文化」的雲霧圍繞,而科學 文化所指的,是一種鼓動和維持登上山頂的氛圍,也是人們產生對科學 AEIOU 回應的必要條件。登山本身是一種行為(活動),登山者也很願意 有人幫他們加油鼓勵(對話)。

研究者考量國內科學展覽之特性,並參照科學傳播之概念,本研究應 用之科學傳播將以 Burns 等人(2003)的觀點與大眾傳播學觀點為主,並 將科學傳播定義為:「使用適當的方法、媒介、活動與對話,引發社會大 眾對科學的回應。透過傳播的方式,將科學深澳的知識或理論,變成普及 全民的概念,再傳達給社會大眾。」

參、科學傳播的目的

討論科學傳播模式之前,首先要明確傳播目的。趙穎華、田利平(2006)

認為科學傳播的目的是:建立科學理性精神,提升社會大眾科學文化之素 養。科學傳播的關鍵在於「傳播」,要達到傳播的目的,首先要了解閱聽 人的需求。關尚仁(2010)提到,科學傳播之目的在「建立一個有科學文 化的社會,公民的科學素養使其能支持、欣賞科學與科技的研究。」謝瀛 春(2006)從傳播理論的角度,提出多項運用大眾媒介傳播科學知識參考 之原則,茲將重點整理如下:

一、 了解閱聽人(傳播對象)是哪些人。

二、 根據不同閱聽人的背景、程度,再以適當的方式介紹科學知識。

三、 描述科學知識的細節前,應先陳述相關的整體概念。

14

四、 以舉例方式介紹科學抽象之概念。

五、 清楚且明白地敘述科學中的因果關係。

六、 避免使用學術專有名詞。

七、 已漸進方式介紹科學新名詞,並使用簡圖輔助之。

八、 用字遣詞盡量簡單。

九、 使用數字時,已明確方式表達。

十、 盡量介紹科學知識的實用價值。

本研究討論之科學傳播目的,主要以關尚仁(2010)提出之「建立一 個有科學文化的社會,使社會大眾的科學素養使其能支持、欣賞科學與科 技的研究。」概念為主。

肆、科學傳播的模式

最早的科學傳播理論來自 Shannon 與 Weaver(1949)發表的「傳播的數 學理論」(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中的線性傳播模式

(Schematic diagram of a general communication system)此模式被廣泛的大 眾傳播學者採用,此理論之重點不在其數學理論的導引,而在其線性的傳 播模式。隨著大眾媒介的演進,科學傳播從最早期的「線性傳播模式」到

「缺失模式」(Deficit Model),再因電子媒介興起,演變成「脈絡模式」

(Contextual Model),讓科學家與社會大眾處於平等的地位分享資訊(關 尚仁,2011)。近年來,學者 Osseweijer(2006a)則融合缺失模式與脈絡模式 的觀點,提出娛樂(Entertainment)、情感(Emotion)和教育(Education)

的 3E 模式。以下將針對重要的科學傳播模式進行整理與介紹。

一:Shannon 與 Weaver 對科學傳播的線性觀點

Shannon 與 Weaver 共同合作,在 1949 年發表的「傳播的數學理論」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中提出一線性傳播模式,成為 日後傳播研究中重要的典範(Shannon & Weaver, 1949)。Shannon 研究傳播 管道上所傳送正確訊息的問題,主要用於電子工程上面,Weaver 卻將其模 式延伸至人類傳播。此模式中的「傳播者」、「訊息」及「受播者」是雙對 線性傳播模式是科學傳播的核心基礎,傳播模式如圖 2.1 所示:

15

圖 2.1 Shannon 與 Weaver 對科學傳播的線性觀點

資料來源:“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by C. E. Shannon,

& W. Weaver, 1949,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4), 379–423.

上圖所示,資訊來源(Information Source)從可能的訊息中選擇一個 所要的訊息(Message),傳播者(Transmitter)將此訊息轉換成大眾了解 的訊號(Signal),經由傳播管道傳送至受播者(Receiver)。受播者將被傳 遞的訊號,轉換成目標(Destination)所了解的訊息,在交給目的地。在 傳送過程中,可能會被有一些干擾,這並非來源所希望的,而這些導至傳 送訊號的改變,即為雜訊(Noise Source)。

此外,Shannon 也將傳播模式中會碰到的問題分為如下的三種層次:

一、技術問題:傳播的訊號(Signal)如何正確地傳送?

二、語意問題:傳播的訊號如何正確地包含所希望的意函?

三、效能問題:接收到的訊號(Received Signal)如何有效地影響行為?

三、效能問題:接收到的訊號(Received Signal)如何有效地影響行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