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策展的發展與演進

壹、策展(Curation)的概念與演進

策展(Curation)一詞最早源出於拉丁文,原義為照料靈魂(Care for the Soul)的人,具有保存、保護的意涵。隨著時代的演近,策展演變成博物 館、美術館等機構在進行展示策劃的概念。國際策展人王嘉驥(2004)認 為,策展強調的是觀念傳遞;透過策展,策展人得以將個人觀點、見解、

詮釋、研究及發現,使展覽利用空間和觀眾產生對話;觀展者透過展覽的 體驗,可以感受到遠比文字論述更具象而直接的視覺衝擊與印象。國際策 展人劉奕成(2012)提到,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網際網路、社群聯結的 興起,策展一詞有了更廣泛的解釋,策展內涵與其概念也隨著時間的演變,

也產生了更廣泛的定義與解釋。

談論 21 世紀的「策展」概念,可以從 Rosenbaum(2012)在《Curation Nation: How to Win in a World Where Consumers are Creators》(中譯:為什 麼搜尋將被淘汰:在內容被淹沒的網路世界,策展才是王道)一書的觀點 開始探討,Rosenbaum(2012)認為策展是:「資訊、知識的匯流,將過多的 資訊、知識進行整理,透過策展匯流成為一個完整的知識、資訊。策展賦 予人們將任何蒐集、組織而得的事物進行「定性判斷」,從而增加這些事 物的價值。」以前的傳播方式,主要透過廣播或電視媒介進行單向傳播,

在多媒體時代,內容要被完整傳達給閱聽人的困難度增高,因此需要透過 策展的概念整合,用更精緻的方式將內容歸類,傳達給閱聽人。策展概念 的轉換,其實正在說明「傳播」過程中產生的改變。展覽的策劃包含了形 式各異的各種展覽的,也呈現出展覽多元的樣貌與生態。

現今的策展的定義和以前博物館「展覽策劃」的觀點大不相同,不只 是 Rosenbaum 提到策展在今日社群興起後對於時代的影響與重要,學者 Sasaki(2012)在《CURATION 策展的時代:「串聯」的資訊革命已經開始》

一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概念。Sasaki(2012)將策展定義是:「一則訊息、一 件作品或一個商品,篩選資訊、賦予脈絡、創造情境,並且提出看法、重 組價值、分享串聯,就是 21 世紀的策展(Curation),而策展人(Curator)

35

就是進行策展的人。」以前我們每天看的最重要頭條是在新聞、報紙上面,

現今卻是透過推特臉書(Facebook)、(Twitter)、噗浪(Plurk)等社群網站,

看到許多人轉貼的文章訊息。這種運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把資訊或主題

「串聯」起來,策展的內涵已經和資訊本身同等重要。Sasaki(2012)認為,

以前的策展,指的是策展人在博物館或美術館等機構中所策畫的展覽;現 在的策展,指的是從如恆河沙數的資訊洪流中,基於策展人的價值觀與世 界觀淘選資訊,賦予新意並與眾多的網友進行共享。從 Rosenbaum 與 Sasaki 兩位學者對於策展概念的定義來看,可以發現策展已經是網路世界的一種 新全民運動。

關於策展概念的改變,國內學者鄭慧華(2009)也提出「策展 2.0」

的創新概念。鄭慧華(2009)認為,策展 1.0 時代的,策展人提供個人的 見解,藝術家提供各自完成的作品,展覽就像一座花園,已經選擇好種什 麼花和什麼草的既定花園,觀眾和閱聽人只是被動地給予參與機會。2.0 時代的策展,策展人傾向於提供一畝肥沃的土地,由各方參與者去灑下種 子,策展的呈現和結果,則由觀眾與閱聽人的「參與」而決定。簡單說策 展本身是ㄧ個媒介、一種平台,透過策展,可以讓閱聽人或觀眾以參與、

過程所強調的互動特質來體現生活中的社會網絡與關係,並從中針對特定 主題展開討論或辯論。

21 世紀的策展和以前最大差別在於網際網路的興起和社群上的連結,

城邦媒體控股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2012)認為,策展就是內容(Content)

結合 3C(Computer、Communication 與 Consumer-Electronics)。透過策展 把網路上大量且雜亂的內容,經過篩選,挑出一個主題,然後賦予關係連 結或上下文連結(Context),讓這個內容形成某一種閱讀情境,並說出自 己的看法或意見(Comment),帶領閱聽人進入理解,最後對於這個內容所 形成的含義,給予明確的結論(Conclusion),這就是完整的策展內涵。簡 單說,何飛鵬(2012)認為的策展概念是:「策展,是內容、連結、脈絡、

情境、看法和主觀結論的結合。」把一個訊息,賦予關係、提出看法、並 說出結論,這就是新的策展內涵。

本研究討論之策展概念,主要以 Rosenbaum(2012)在《Curation Nation》

36

提出的策展概念為主,並將策展定義為:「一種資訊、知識匯流的概念;

將過多的資訊、知識進行整理,透過策展匯流成為一完整的概念。策展賦 予人們將任何蒐集、組織而得的事物進行『定性判斷』,從而增加這些事 物的價值。透過策展方式,策展人得以將個人的觀點、見解、詮釋、研究 及發現,以不同展示的形式,和閱聽人產生對話。」

貳、策展的核心關鍵:策展人(Curator)的角色轉換

策展的核心關健在策展人,從時間脈絡來看,以前的策展人通常是博 物館館藏的專家,負責策劃展示、參與策展團隊、安排、監測、確認展示 物安全與參與館藏展示評量等。劉奕成(2012)認為,Curator(策展人)

原本指稱在保存文化遺產的機構,像是畫廊、圖書館或博物館,負責蒐集 文化遺產,並為觀賞者解說這些文化遺產的人。但在策展概念不斷的演進 下,「策展人」從以前「博物館的管理者」或「展覽的策劃者」被賦予了 新的意義。Rosenbaum(2012)在《Curation Nation》一書中提到「策展人的 工作不是創作更多內容,而是讓其它人創造的內容賦予意義,即是找出最 佳與最相關的內容與概念,然後以最佳方法呈現給閱聽人。」從 Rosenbaum 的解釋中發現,策展人之間是相互連結的,而部落格、Facebook、Twitter 等各種 SNS 網站就是最好的策展工具;策展同時人也需要隨時更新和修正 自己策劃的內容(Sanderson, 2011)。現在的策展人可以把個人喜愛、關新的 內容透過整理,隨時在各種社群網站上進行分享,此時每個人就都成為了

「內容策展人」。

隨著社群網路時代的興起,網路上的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部 落客(Blogger)、編輯人、網路經營者等都可以說是策展人,當一個人在 網路上發起一項行動、提出一項呼籲,都是策展的開始(何飛鵬,2012)。

面對資訊的集中與爆炸,閱聽人更要懂得如何從中過濾資訊。《數位時代》

雜誌研究主編鄭緯筌(2012)認為,策展人光靠光靠網路世界蒐集資訊是 不夠的,策展人必須能夠從雜亂的資料與訊息中分辨出真偽、理出脈絡,

並用主題式的概念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串連起來,才能產生真正的共鳴。

當現今社群媒體大量興起,按讚、打卡、粉絲團都成為一種策展形式時,

我們也就走入了另一個資訊價值傳遞的新年代。

37

因為社群媒體的興起,雖然每個人都很可以很容易地成為策展人,但 Cann(2012)認為,實體博物館策劃展覽和網路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網路 或數位策展的概念較難以建立良好的實踐標準,所以策展造成的傳播效果 也大不相同。雖然和在實體策展和數位策展的運作方式不太相同,但 Cann(2012)認為不論是用何種形式呈現策展,策展人和觀眾間的關係與連 結是非常重要的;透過策展人的編輯、整理,可以提供觀眾一個完整的報 導、資訊及知識。

從以上學者對策展概念的觀點與時間演進中可以發現,網路上的「搜 尋」不再是我們找到資訊的唯一管道,策展概念的演進,正透過網路社群 與 SNS 的分享連結,將單一主題,借由掌握脈絡(Context)的策展人做 整體呈現。從策展與策展人概念的轉變上來看,「策展」從以前的展覽策 劃,變成一種知識歸類、匯整,再重新包裝、展示的概念,而「策展人」

也從以前高位階的館長、專家角色,逐漸轉化成全民普及、全民策展的概 念。策展概念的轉變,主因為社群媒體的興起、大量資訊數位化與 SNS 網 站普及的環境影響而成。在個人化傳播的時代,當策展變成是ㄧ種普及的 工具,策展人不再是單向的傳遞知識給社會大眾,透過普提化的策展,人 人都可以參與、互動,成為 21 世紀的創新策展人。

參、社群化(Socialization)的策展創新

社群媒體是透過社會互動以達到傳播目的的媒體,並從傳統一對多

(One to Many)的傳播媒體,轉換成多對多(Many to Many)的社群媒體 對話,社群媒體特別強調在網路上溝通、交流、表達和創造性(Dabbagh &

Kitsantas, 2012)。Gadot 與 Levin(2012)認為,社群媒體作為一種文化現象,

目的在於提高人際溝通和改變的人與社會間的關係;藉由使用社群媒體,

支持使用者不斷的在網站上創造內容。策展概念的轉變,數位策展(Digital Curation)的出現正起因於社群媒體的三種特性,分別是:互動性

(Interactivity)、社會性(Sociality)和資訊密集性(Data Intensive)。社群 媒體的特性,連帶使人與人的溝通更為容易,也促使了策展、策展人概念 的演進與改轉變。在社群上經營策展講求的是「黏著性」,必須讓網上社 群常常回來、多多逗留,如此才能將訊息大量傳播出去。

38

社群媒體的高互動性,源自網路的個人身分(Personal Identity Online,

簡稱 PIO)特性。因為每個使用者在網上的身分皆不相同,所以在社群網 站上能保有多元化個性(Multi-Personality)及個人信息空間(Infosphere)。

Gadot 與 Levin(2012)認為,數位策展概念的具備了:選擇(Selection)、 保存(Preservation)、維護(Maintenance)、收集(Collection)和歸檔數位 內容(Archiving of Digital Content)等特性,這些特性與 Abe(2010)在

《Curation in chance discovery again》中提及的網路數位化策展概念

(e-Science Data Curation)極度類似。透過社群媒體,使用者可以任意選 擇知識,在網路上進行任何形式的主題策劃。從以上整理中可以發現,策 展概念的演進,正是從社群媒體的興起,與 SNS 網站上使用者特性與習慣 所形成。

社群中最核心的主角是人,每個人在網路世界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與擁

社群中最核心的主角是人,每個人在網路世界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與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