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科學傳播與策展觀點探討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策劃之研究:以某甜點工藝奇幻展覽個案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科學傳播與策展觀點探討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策劃之研究:以某甜點工藝奇幻展覽個案為例"

Copied!
1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碩士論文. 從科學傳播與策展觀點探討科學/科技博物館 巡迴展示策劃之研究: 以某甜點工藝奇幻展覽個案為例 A Study on Science/Technology Museum Touring Exhibition from the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Curation Points of View: Taking the Exhibition of Dessert Fantasy Craft as an Example. 研 究 生:于治中 指導教授:王燕超 博士. 中華民國 102 年 2 月.

(2) 謝誌 論文,是碩士班必須經歷的一次洗禮; 畢業,是研究生發自內心的由衷感謝。 我很感謝我的論文指導教授王燕超老師,老師總是耐心且不厭其煩地 指導我的研究;在我的碩士生涯中,盡情讓我揮灑、探索我的人生。老師 教導我的創新思維、宏觀架構和做人處事的謙卑風範,不論身處何時何地, 將一直是治中學習的好榜樣。 再來我要向求學生涯中影響我至深的卜小蝶教授,表達我誠摯的謝意。 小蝶老師總是用熱情、積極又充滿活力的態度鼓勵我繼續前進,老師的縝 密邏輯與能抓住任何問題核心的能力總令治中佩服不已。小蝶老師的引導 開啟了我的舞台,我的價值觀也因此有了很大的突破與轉變。 我很珍惜與各領域前輩、口試委員們學習到的點點滴滴,感謝孫維新 館長、朱楠賢館長、陳訓祥館長、謝忠武督學、林書民策展人、楊美雪教 授、林福來教授、張俊彥教授、侯志欽教授、曾聰邦主任、楊中信主任、 吳佩修主任及簡子軒總監;沒有您們的幫忙,治中的研究不會如此順利。 在 2 年多的奇幻旅程中,謝謝臺北市政府、臺灣屈臣氏(Watsons)、 臺灣麥當勞(McDonalds) 、教育部、動腦雜誌、溫世仁文教基金會等企業 主/廣告主,給予我全國性行銷、傳播企劃獎的肯定。也很感謝一路上曾幫 助我的貴人們:郝龍斌市長、陳郁秀前主委、詹宏志董事長、李明元總裁、 鄒開蓮總經理、王彩雲社長、鄭瑤婷總經理、古蔭民副總經理、雷倩女士 等的悉心指導與寶貴分享,這些都大大地拓展了我的視野與經驗。 最後,我要謝謝我的父母、姐姐對我的諄諄教誨與悉心培育;以及一 路以來,一直陪伴在我身旁的馮鈺婷。因為有您們的鼓勵,讓我在面臨困 難時獲得了最大的支持;因為有您們的支持,讓我的求學生涯是如此的充 實精彩。治中能有今日,感謝之恩,點滴憶在心頭。 謝謝您們。 于治中 謹誌於 中華民國 102 年 2 月 26 日 I.

(3) 中文摘要 科學與科技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指標,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的概念對 社會大眾具有重大的影響。科學傳播源起於傳播理論,泛指使用適當的方 法、媒介,將科學中深澳的知識轉化成普及大眾的概念進行溝通。隨著時 代演進,科學傳播與閱聽人溝通的方式也產生了量變與質變。近年來,科 學傳播強調「透過娛樂(Entertainment)引發閱聽人興趣(Interest) ,閱聽 人產生情感(Emotion)後能積極參與(Involvement) ,進而達成科學教育 (Education)之功能。」科學傳播的轉變,也影響到目前國內的科學/科技 博物館巡迴展示。 科學/科技博物館結合館外資源共同策劃,舉辦以「科學」為內涵,運 用跨領域元素進行主題的呈現是時代潮流趨勢。2010 年由臺灣策展團隊與 國內科學/科技博物館共同策劃的原創展覽「某甜點工藝奇幻展」 ,結合產、 官、學領域資源,運用生活化且跨域的主題策劃展覽的學習體驗。隨著 Web 2.0 概念興起與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的快速發展,人人皆可以在 網路上蒐集資料、彙整主題、闡述概念、創造內容,實體策展與社群媒體 策展的雙向滲透現象也持續發生;此類型之展覽甚至能巡迴至全國展示, 達到教育社會大眾科學知識的目的。 本研究試圖從科學傳播與策展觀點深入剖析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 示策劃之重要流程與關鍵,期望透過個案的展示策劃策略,替國內的科學 /科技博物館展覽發展注入能量。本研究藉由訪談策劃科學/科技博物館巡 迴展示中業界策展領域的關鍵人物、科學/科技博物館領域負責人與學術專 家,從科學傳播與策展觀點,歸納出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在策劃上應 具備的核心內涵與重要價值。研究結果發現,展覽是一種非制式教育的學 習體驗,科學傳播的重要價值在啟發社會大眾對科學的興趣。從策展策略 的觀點發現,實體策展注重情境式的互動與跨領域的主題呈現;運用社群 媒體延伸策展功能是近年來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最後,本研究也針對未 來科學傳播的實踐與策展概念的強化上給予實質建議,以供未來科學/科技 博物館巡迴式展覽策劃之參考。. 關鍵字:科學傳播、策展、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 II.

(4) Abstrac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concepts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mean a lot to the public. Science communication came from Communication Theory, referring to using appropriate method and media to transfer complicated knowledge into popular concept for communication.As time goes by, there are quantitative change and qualitative change in how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audience communication works. In recent years, science has put emphasis on “Arousing audience interest through entertainment, causing emotion then get involvement, thus reaching scientific educational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lso makes influence on national museums of science/ technology touring exhibition. It is a trend that the science/ technology museums use outside resource for planning curation together, holding exhibition that contains scientific meaning by using interdisciplinary elements to show the topic. In 2010, Taiwanese curation team planned the orginal exhibition “Dessert Fantasy Craft” with national museum of science/technology. By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Official and University, the interdisciplinary theme concept creates informal educational learning experien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eb 2.0 and Social Media, everyone can search information, sort out topics, elaborate concepts, and create content. This type of exhibition can also be displayed as touring exhibition.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analysis the process and key point from the view of science/technology museum touring exhibition, hoping that it can inspire national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curation by innovation power. The research generalizes the core concept and important value through the interview with key person and specialists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science/technology touring exhibition.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exhibition is a informal educational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the crucial valu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is to arouse the audience’s interest in science. As for curation strategy, the substantial curation stress on situational interac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theme display. Social media curation’s sticking point is grasping its feature and keeping the stickiness. Last, the research gives some advice to practicing and enhancing the concept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excepting the Industry, Official and University can communicate and integrate together.. Keyword:Science communication, Curation, Science/Technology museum, Touring exhibition III.

(5) 目次 謝誌 ................................................................................................................... I 中文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 圖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研究目的與問題 ................................................................................ 5 名詞解釋 ............................................................................................ 6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研究流程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科學傳播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 9 第二節 策展的發展與演進 .......................................................................... 34 第三節 科學/科技博物館展示 ………….....................................................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60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研究架構 .......................................................................................... 60 研究方法 .......................................................................................... 61 研究對象 .......................................................................................... 62 研究工具 .......................................................................................... 63 研究實施 .......................................................................................... 65 資料處理與分析 .............................................................................. 67.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 71 第一節 個案背景資料介紹 .......................................................................... 71 第二節 研究發現 .......................................................................................... 79 第三節 研究討論 ........................................................................................ 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3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3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41 參考文獻 ...................................................................................................... 143 附件一 訪談大綱 ........................................................................................ 150 IV.

(6) 表次 表 2.1 科學傳播定義整理一覽表 ……........................................................ 11 表 2.2 SNS 網站與 Web 2.0 概念應用在科學傳播之案例 ….................... 22 表 2.3 網路開放式課程與 Web 2.0 概念應用在科學傳 ………….............. 24 表 2.4 運用新科技與科學傳播結合應用之案例 ….................................... 28 表 2.5 國科會 2001-2011 年「科學季」活動 …......................................... 29 表 2.6 國科會科普教育與傳播學門 101 年度計畫徵求重點 …................ 31 表 2.7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傳播研究計畫分類整理表 …............ 32 表 2.8 產業界公司在策展上的創新案例 ……............................................ 45 表 2.9 博物館機構在策展上的創新案例 …................................................ 48 表 2.10 科學/科技博物館策展規劃 6W2H 重點分析 ................................ 54 表 3.1 本研究之深度訪談對象 .................................................................... 62 表 3.2 逐字稿整理說明表 ............................................................................ 67 表 3.3 初級編碼示例 ……............................................................................ 68 表 3.4 中級編碼示例 ……............................................................................ 68 表 3.5 資料分析架構 ……............................................................................ 69 表 4.1 研究個案 5W1H 重點分析 …………………................................... 71 表 4.2 研究個案展示內容介紹 …........….................................................... 72 表 4.3 研究個案的科學性知識 .................................................................... 73 表 4.4 從科學教育觀點介紹食品科學之製作流程 .................................... 75 表 4.5 展示內容結合東方與臺灣在地文化特色介紹 …............................ 76 表 4.6 研究個案實體展示整合資源之策劃策略 …..................................... 78 表 4.7 研究個案社群策展策略 …................................................................ 78. V.

(7) 圖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8 圖 2.1 Shannon 與 Weaver 對科學傳播的線性觀點 ................................. 15 圖 2.2 科學傳播中的缺失觀點 .................................................................... 16 圖 2.3 科學傳播中的脈絡觀點 .................................................................... 17 圖 2.4 科學傳播中的 3E 觀點 ..................................................................... 18 圖 2.5 雲端運算的分層概念 ........................................................................ 39 圖 2.6 策展設計的創新思維 ........................................................................ 42 圖 2.7 科學/科技博物館展示構成之要素結構 ........................................... 53 圖 2.8 科學/科技博物館策展規劃整體流程 ……....................................... 55 圖 2.9 Kolb 對於展示的體驗學習觀點 ..................................................... 57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60. VI.

(8)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名詞解釋、研究範圍與 限制、研究流程等五節,進行本研究之綜述。.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蓬勃發展,寓教於樂的跨領域主 題展示為時代發展趨勢 從 1990 年代開始,大型巡迴展在國內捲起一股旋風,十幾年來創下 超過數千萬人次的觀展人潮 。但綜觀國內舉辦的大型展覽,幾乎都是以 文化性、藝術性、歷史性作為主題的展出,少有以科學為內涵,且在科學 /科技博物館進行巡迴性展出的案例。隨著數位匯流影響、時代科技的進步, 科學/科技博物館舉辦大型展覽之雙向滲透現象持續發生。謝瀛春(2006) 認為,科學傳播是科技發展及資訊社會形成過程中的必要條件。國內科學 /科技博物館展覽這幾年也開始趕上這波熱潮,展覽除了以科學作為主題及 運用跨領域(科學、文化、藝術等)策展概念外,還結合了各種 2D/3D 互 動裝置、裸視 3D、AR 擴增實境等數位技術,將相關的科學/科技知識介紹 與體驗融入展覽;只要打著此特質的展覽,幾乎都可以吸引大批人潮甚至 巡迴至全國展示,並且深受媒體關注與社會大眾的熱愛。 「某甜點工藝奇幻展覽」為臺灣策展團隊結合國內科學/科技博物館共 同策劃之原創展覽。個案於 2010 年 7 月至 9 月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首 次展出,期間獲社會大眾、新聞媒體與科學/科技博物館方肯定,於隔年 (2011 年)1 月至 4 月移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最後於 2011 年 6 月至 9 月至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個案於國內巡迴 1 年時間,展示期間共累 積 100 餘萬觀展人次,開啟了國內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的熱潮。2011 年,由國內科學/科技博物館與策展業者集團再次共同策劃的《蒙娜麗莎會 1.

(9) 說話》 ,是少數結合「科技與藝術」的博物館展覽;這些原本存在於經典 藝術背後的秘密故事,透過與藝術結合的影像互動,栩栩如生的呈現在展 覽現場與消費者眼前。此個案同樣巡迴到臺北、臺中與高雄進行展出,替 科學/科技博物館創下逾 50 萬人次的觀展人潮,融合跨領域策展概念的巡 迴展示在國內逐漸蓬勃發展。 此類展覽無疑是科學傳播與策展概念間的雙向結合,舉辦地點多為北、 中、南之科學/科技博物館(科教館、科博館與科工館)。透過展覽讓觀眾 明瞭展覽本身的主題重點外,同時結合現代數位科技,以此傳達科學相關 知識,提高國人對科學/科技學習的樂趣。國內科學/科技博物館藉由展覽 之舉辦,不僅提升國人對科學的認知,同時亦提升國人科學素養,巡迴展 示現象在國內正持續蓬勃發展中。 為了讓社會大眾了解國家的科學發展及相關研究成果以提昇國民科 學素養。國科會自 2001 年起每年舉辦「科學季」巡迴式展覽活動,期望 透過巡迴式展覽,讓民眾從中參與、瞭解、認識科學。國科會歷年之重點 活動「科學季」 ,多半與國內北、中、南之大型科學/科技博物館合作,並 以展覽或特展的形式呈現之。2011 年科學季活動「未來科技狂想曲」特展 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期間,創下 36,000 人次的觀展人潮。由此發現, 政府部門也逐漸重視以展覽方式呈現科學傳播之主題與內涵的現象。. 貳、受到 Web 2.0 影響與社群媒體的興起,科學傳播與策展概念 發生量變與質變 Web 2.0 的概念最早是由 O'Reilly 所提出,O'Reilly(2005)認為 Web 2.0 具備了:將 Web 作為平台(The Web as Platform) 、利用群體智慧(Harnessing Collective Intelligence)、豐富的使用者經驗(Rich User Experiences)等特 色。Web 2.0 的核心內涵是互動與分享,所有的網路行為,都可用「互動、 分享」的概念來作詮釋。社交網絡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簡稱 SNS)是基於 Web 2.0 所產生的新興社群架構,SNS 網站具有社群媒體 (Social Media)的特性,在科學傳播領域的應用上,目前國內、外已有許 多科學/科技組織利用社群媒體與大眾進行溝通,包括國內科學/科技博物 2.

(10) 館就大量使用 SNS 的網站進行相關資訊發布及展覽活動推廣。 隨著 Web 2.0 的概念與 SNS 網站的普及, 「策展」從以前的展覽策劃, 變成一種知識歸類、匯整,再重新包裝、展示的概念; 「策展人」也從以 前高位階的館長、專家角色,逐漸轉化成全民普及的概念。策展概念的轉 變,主因為社群媒體的興起、大量資訊數位化與 SNS 網站普及的環境影響 而成。觀察 2012 年在科學/科技博物館舉辦的巡迴式展覽,從《變形金剛 展》 、 《蟲蟲夢公園》 、 《千古一帝秦始皇》到《恐龍展》等,幾乎都運用社 群媒體:Facebook、Youtube、Plurk、無名小站、痞客幫部落格等方式在網 路進行大量的宣傳與行銷。觀眾在觀展後將展覽相關資料進行整理、歸類 在自己的網路空間進行分享、討論,這正是(Rosenbaum, 2012)在《Curation nation》一書中提到的新式「策展」概念,可見受到 Web 2.0 的概念與社群 媒體的興起,的確讓「科學傳播」和「策展」產生了量變與質變。. 參、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結合「體驗」、「娛樂」概念,教 育社會大眾科學知識 良好的巡迴性展示必定有優秀的展示設計理念為基礎,才能吸引更大 量的社會大眾進入展場。黃光男(2006)在《博物館展覽理念與規劃》提 到,展覽理念有三項重要因素組成,分別為:展覽主題、展示場地、觀眾 經驗(視覺、知識、情感,審美經驗等)。張崇山(1993)提及科學/科技 博物館的展示是多門學科的整合,是「觀眾-展物-環境」間的互動,參 觀者(人) 、展示品(物)及展場本身(境) ,可視為博物館展示設計的核 心要素。由於全球數位匯流影響與數位科技的急遽進步,運用數位科技結 合現今展覽的策劃、設計創造「體驗」與「娛樂」,就顯得相當重要。 隨著體驗與互動技術的發展,現今的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覽,往往 將「體驗」與「娛樂」觀點導入展場設計與規劃。Osseweijer(2006a)與 Burns 等人(2003)認為科學傳播必須適當的方法、媒介,將科學中深澳的知識、 理論轉化成普及社會大眾的概念。科學/科技博物館的巡迴展覽,透過「娛 樂」 (Entertainment)讓閱聽人在過程中引發『興趣」 (Interest) ,產生「情 感」(Emotion)認同後能積極「參與」(Involvement),進而達成「教育』 3.

(11) (Education)之功能。」藉由策展,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式展覽可以創造 出「體驗的環境,以體驗、娛樂方式引發觀眾興趣,讓參觀者在過程中進 行相關科學知識的學習,以此達到博物館教育社會大眾、傳遞科學/科技新 知之功能。 現今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之策展概念與設計規劃明顯與十幾年 前有所差異,這些現象從國內業界三大策展集團(聯合報系金傳媒集團、 中時集團時藝多媒體、祥瀧文創集團)與指標性科學/科技博物館(科教館、 科博館、科工館)共同舉辦的多個大型展覽中,可以明顯看出此現象。由 於研究者經驗關係,十幾年來一直不斷關注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策展 與其相關現象,基此,本研究決定以「從科學傳播與策展觀點探討科學/ 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策劃之研究:以某甜點工藝奇幻展覽個案為例」作為 本研究的核心研究主題。 近年來,結合「策展」與「科學傳播」內涵之展覽興起且漸成科學/ 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的主流。目前科學主管機關:國科會的「科學傳播補 助相關研究計畫」 ,仍主要集中探討教育面(課程、教育規劃、人才培訓) 與大眾傳播媒介(報紙、新聞、電視、網路等)等相關議題。尚未出現以 科學傳播和策展概念結合,探討透過外部資源整合,與科學/科技博物館共 同合作策劃巡迴展示之相關研究。正因如此,研究者認為,在此時刻從科 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之研究個案,分析、探討科學傳播之重要價值與策 展概念有其價值存在,以期作為未來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覽,在科學傳 播的實踐及策展概念的強化上之相關參考與建議。. 4.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研究背景與動機之探討,本研究目的說明如下:. 壹、研究目的 一、 從科學傳播觀點,探討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個案:甜點工 藝奇幻展覽在科學傳播之價值。 二、 從策展觀點,探討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個案:甜點工藝奇 幻展覽之展示策劃策略。 三、 探討未來科學傳播的實踐與策展內涵的強化上,科學/科技博物 館巡迴展示應著重之重點要素。. 基於上述,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貳、研究問題 一、 從科學傳播觀點,探討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個案:甜點工 藝奇幻展覽在科學傳播之價值為何? 二、 從策展觀點,探討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個案:甜點工藝奇 幻展覽之展示策劃策略為何? 三、 探討未來科學傳播的實踐與策展內涵的強化上,科學/科技博物 館巡迴展示應著重之重點要素為何?. 5.

(1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 本研究所談論之科學傳播,主要參考 Osseweijer(2006a)與 Burns 等人 (2003)從傳播探討科學的觀點為主,將科學傳播定義為:「使用適當的 方法、媒介,將科學中深澳的知識、理論轉化成普及社會大眾的概念。」. 貳、策展(Curation) 本研究談論之策展,主要參考 Rosenbaum(2012)在《Curation nation》 中提出的策展概念為主,將策展定義為:「一種資訊、知識匯流的概念; 將過多的資訊、知識進行整理,透過策展匯流成為一完整的概念。策展賦 予人們將任何蒐集、組織而得的事物進行『定性判斷』,從而增加這些事 物的價值。透過策展方式,策展人得以將個人的觀點、見解、詮釋、研究 及發現,以不同展示的形式,和閱聽人產生對話。」. 參、科學/科技博物館(Science/Technology Museum) 本研究談論之科學/科技博物館,主要參考 2012 年國際博物館協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簡稱 ICOM)在國際上對博物館公認 的定義,將博物館定義為: 「一種非營利、且替社會發展服務的常設機構。 為了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境中的有形與無形物件進 行蒐藏、研究、保護、傳播和展示。」科學類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的範疇主要以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人類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 地球科學、生物學等自然與文化作為範圍領域;科技類博物館(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的範疇主要則以科技與應用科學內容為主。. 肆、巡迴展示(Touring Exhibition) 本研究談論之巡迴展示,主要參考 2012 年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與 國際展覽交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Exhibition Exchange,簡 稱 ICEE)在國際上對巡迴展示公認的定義,將巡迴展示定義為: 「一種可 6.

(14) 以循環到一個或多個場地進行展出的展覽。」巡迴展示通常結合保險、運 輸、儲存、養護、安裝、設置等相關功能,被租借到一個或多個場地,以 延長展覽的生命,並盡可能讓更多的國家或國際觀眾體驗、接觸展示內容。 一般來說,巡迴展示有助於博物館提供新的解釋或更完整的故事,以此吸 引新的觀眾族群。.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國內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至國內展示之案例作為研究範圍, 國內目前具指標性之科學/科技博物館代表分別為: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故在案例選擇上,本研究將 以巡迴至三座科學/科技博物館之展出案例為主,並鎖定某甜點工藝奇幻展 覽作為研究對象,以此案例出發,進而探討個案在科學傳播的價值與其展 示策劃之策略。. 貳、研究限制 研究者曾多次參與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策劃之流程,研究者進行 質性訪談過程,將嚴守研究倫理,針對研究發現、結果與討論以中立、客 觀之態度呈現,並同時以三角檢定法之施行加強本研究的信度。本研究為 從從科學傳播與策展觀點探討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策劃之研究,若將 本研究之研究結論與發現應用於其它策展、科學傳播及科學/科技博物館 巡迴式展覽外之相關議題,則仍需持保留、觀望態度。因此,本研究推論 具有局限性。. 7.

(15) 第五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基於研究目的與問題,擬訂下列研究流程步驟,如圖 1.1 所示:. 確定研究目的與問題. 文獻蒐集與整理. 確立研究方法. 資料彙整. 訪談綱要設計. 執行深度訪談. 訪談資料整理. 資料歸納與整理. 研究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8.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內容分為四節,依序為:第一節、科學傳播的概念與發展;第二 節、國內科學傳播的發展歷程;第三節、博物館展覽之策展理念;第四節、 科學傳播觀點下的體驗學習式展覽,茲分別敘明於下。. 第一節. 科學傳播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壹、科學傳播的概念源起 科學與技術作為人類認識自然規律的知識體系,是不斷累積發展且持 續進步的。學者侯青雲(2002)認為,國外專家、學者提出「科學普及」 、 「科學傳播」或「公眾理解科學」等概念,所表達的是透過科普工作者的 努力,促使社會大眾對科學與技術本質的理解,讓公眾加深對科學與技術 之社會意義的認識,以及了解科學/科技對人類其他活動的相互影響。 美國傳播界對科學傳播訊息之重視,起於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政府 對科學研究經費之倍數增加。國內傳播學者謝瀛春(1997)在《資訊時代 的科學傳播》提到,當時的美國傳播界本著監督政府之責,不斷報導科學 研究的結果,並評估科學研究的價值,使得科學報導成為民眾判斷、分析 科技事務的重要依據,也由此監督政府的科技預算、決策及科學研究計畫, 因而使「科學普及」 (Science Popularization)一詞走向社會大眾。此後, 美國的科學傳播開始蓬勃發展,現已形成一個新興的領域。此後的科學傳 播發展,與社會大眾傳播媒介和教育面向的討論有密切關係。 有關大眾傳播媒介與科學方面的關係,以 1968 年任教於紐約大學的 Krieghbaum 出版的《科學與大眾媒介》一書最具代表性,其內容涵蓋了科 學各個面相的討論,包括:科學新聞的緣起、科學新聞的本質、科學新聞 的傳播、科學記者和科學作家、科學家對科學新聞的態度、科學新聞的批 評和阻礙,以及科學新聞記者的教育及其未來等面向都有詳細的討論(謝 9.

(17) 瀛春,1997) 。由於 Krieghbaum 是新聞背景出生,因此這本代表作的較注 重在與科學新聞的關係上。學者 Fabri (2009)在《新媒體的科學傳播策略》 中強調科學傳播在大眾媒介裡的社會教育角色,認為科學界有責任去了解 媒介的角色,並符合媒介的需求與標準,而大眾媒介亦需認識並了解科學 研究、科學發現的方法及其限制。 綜合上述,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是指科學(Science) 的傳播(Communication)。因此,科學傳播的概念是相當廣泛的,包括將 科學信息傳播給社會大眾,也包括將科學訊息在科學家之間的傳播,或科 技訊息在工程技術人員之間的傳播,而透過大眾傳媒傳播科學信息的科普 也在其中。由此觀之,科學傳播的意涵幾乎等同於科學普及(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將科學普及化(謝瀛春,1997) 。將科學知識、科學觀念、 科學方法等用普及於一般社會大眾的方式進行傳播,是科學傳播的重要核 心概念與精神。. 貳、科學傳播的理論與內涵 科學傳播的發展主要源於大眾傳播理論。Shannon 與 Weaver(1949)的 「傳播者」 (Transmitter) 、 「訊息」 (Message)及「受播者」 (Receiver)的 雙對線性傳播模式是科學傳播的核心基礎。謝瀛春(2006)認為,其中重 點是在「傳播者」與「訊息」之間增加了重要的科學家角色,且訊息的表 達、呈現、要求與傳播包裝等被喻為裹糖衣化或淺顯化。 如要明確的界定科學傳播理論,大致可分四種(謝瀛春,2006): 一、Snow 的「兩種文化理論」 。 二、Gerbner 的「函化理論」。 三、Goodell 的「科學家責任論」。 四、Crane 的「科學社群理論」 。 本研究透過整理及參考謝瀛春(2006)的論述,彙整國外主要科學傳 播之定義與概念如表 2.1,並將各學者對科學傳播之重點整理如下: 10.

(18) 表 2.1 科學傳播定義整理一覽表 學者. 年代. 理論. 定義內容與主要概念 1. 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毫無溝通. 兩種文化 Snow. 1980. 理論. (communication) ,鴻溝如汪洋。 2. 成為日後科學傳播研究中,討論 到科學家與科學傳播者間關係時 的重要根據。 1. 強調傳播媒介中教化(cultivation) 的功能。 2. 科學信息的傳播是一種「教育」. Gerbner. 1967. 函化理論. 功能的實踐。 3. 科學傳播的角色中往往過分信仰 注射理論(媒介短期效果)而輕 忽其涵化功能之長期效果。. 科學家 Goodell. 1977. 1. 強調科學家在其研究教學外,有. 責任論. 責任提昇社會大眾的科學知識。 1. 隱形學院(invisible colleges) ,強 調科學界有小圈圈存在,小圈圈 的成員在學門專長上相同,使小. 科學社群 Crane. 1970. 理論. 圈圈外的人不易與之溝通。 2. 核心團體(inner club) ,科學新聞 記者合作採訪科學新聞時互通消 息,合作查核消息來源的可靠性 及新聞內容的正確性。不屬於核 心團體的記者則沒有合作情形,. 資料來源:謝瀛春(2006) 。從科學傳播理論的角度—談台灣的科普困境。 科普研究,3,14-19。. 11.

(19) 綜合上述過內外學者、專家的定義,可以發現科學傳播最早是以傳播 理論為核心理念發展,強調傳播者、訊息、科學家與受播者間的重要性。 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的研究發展與傳播學的起源如出一轍, 先有實務而後有才理論的產生。也就是說,先有科學傳播的實質存在(像 科學新聞、科學新聞記者、科學刊物、科學作者等) ,後來才有專家、學 者進而研究探討,發展成為學術研究。從科學傳播的發展脈絡,可以看出 其實「科學傳播」的概念早已存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學者 Burns、 O’conner 與 Stocklmayer(2003)將科學傳播定義為「使用適當的方法、媒 介、活動與對話,引發五種社會大眾對科學的回應」 。五種科學傳播的目 標分別說明如下: 一、知覺(Awareness): 「知覺」並了解新的科學觀念,科學傳播要提高社會大眾的對科學或 技術的認識。 二、享受(Enjoyment): 「享受」科學、或以其他感性方式的回應,科學是一個可以欣賞的對 象,如同將科學當成藝術或娛樂般的活動參與或欣賞。 三、興趣(Interest): 引發社會大眾對科學產生「興趣」的回應,即為主動、自發性參與科 學活動的證據。 四、觀念(Opinion): 「觀念」的塑造,社會大眾形成科學觀念、重構科學觀念、鞏固科學 觀念的方式。 五、理解(Understanding) : 社會大眾能「理解」科學本身的內容意函、科學的形塑過程,與科學 對社會產生的影響。這是一種雙向的過程,社會大眾要理解科學,科 技界也要理解社會大眾的思維。. 12.

(20) 上述五種對科學的回應,正好可縮寫為如同英文字母的「AEIOU」。 Burns 等人(2003)提到,所謂科學傳播,就是採用適當的「方法」 、通過 適當的「媒介」 、開展適當的「活動」和有效的「對話」 ,來使傳播對象產 生 AEIOU 中的一種或多種反應。 科學傳播就好比登山。Burns 等人(2003)解釋,登山時需要攀援技 巧(方法) ;需要藉助一些工具(媒介) 。科學就如同一座大山,要提升科 學素養、讓社會大眾理解科學內涵、讓社會大眾知覺科學等 AEIOU 的過 程,就像登上山頂一樣。接近山頂處有「科學文化」的雲霧圍繞,而科學 文化所指的,是一種鼓動和維持登上山頂的氛圍,也是人們產生對科學 AEIOU 回應的必要條件。登山本身是一種行為(活動) ,登山者也很願意 有人幫他們加油鼓勵(對話) 。 研究者考量國內科學展覽之特性,並參照科學傳播之概念,本研究應 用之科學傳播將以 Burns 等人(2003)的觀點與大眾傳播學觀點為主,並 將科學傳播定義為:「使用適當的方法、媒介、活動與對話,引發社會大 眾對科學的回應。透過傳播的方式,將科學深澳的知識或理論,變成普及 全民的概念,再傳達給社會大眾。」. 參、科學傳播的目的 討論科學傳播模式之前,首先要明確傳播目的。趙穎華、田利平(2006) 認為科學傳播的目的是:建立科學理性精神,提升社會大眾科學文化之素 養。科學傳播的關鍵在於「傳播」 ,要達到傳播的目的,首先要了解閱聽 人的需求。關尚仁(2010)提到,科學傳播之目的在「建立一個有科學文 化的社會,公民的科學素養使其能支持、欣賞科學與科技的研究。」謝瀛 春(2006)從傳播理論的角度,提出多項運用大眾媒介傳播科學知識參考 之原則,茲將重點整理如下: 一、 了解閱聽人(傳播對象)是哪些人。 二、 根據不同閱聽人的背景、程度,再以適當的方式介紹科學知識。 三、 描述科學知識的細節前,應先陳述相關的整體概念。 13.

(21) 四、 以舉例方式介紹科學抽象之概念。 五、 清楚且明白地敘述科學中的因果關係。 六、 避免使用學術專有名詞。 七、 已漸進方式介紹科學新名詞,並使用簡圖輔助之。 八、 用字遣詞盡量簡單。 九、 使用數字時,已明確方式表達。 十、 盡量介紹科學知識的實用價值。 本研究討論之科學傳播目的,主要以關尚仁(2010)提出之「建立一 個有科學文化的社會,使社會大眾的科學素養使其能支持、欣賞科學與科 技的研究。」概念為主。. 肆、科學傳播的模式 最早的科學傳播理論來自 Shannon 與 Weaver(1949)發表的「傳播的數 學理論」(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中的線性傳播模式 (Schematic diagram of a general communication system)此模式被廣泛的大 眾傳播學者採用,此理論之重點不在其數學理論的導引,而在其線性的傳 播模式。隨著大眾媒介的演進,科學傳播從最早期的「線性傳播模式」到 「缺失模式」(Deficit Model),再因電子媒介興起,演變成「脈絡模式」 (Contextual Model),讓科學家與社會大眾處於平等的地位分享資訊(關 尚仁,2011) 。近年來,學者 Osseweijer(2006a)則融合缺失模式與脈絡模式 的觀點,提出娛樂(Entertainment) 、情感(Emotion)和教育(Education) 的 3E 模式。以下將針對重要的科學傳播模式進行整理與介紹。. 一:Shannon 與 Weaver 對科學傳播的線性觀點 Shannon 與 Weaver 共同合作,在 1949 年發表的「傳播的數學理論」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中提出一線性傳播模式,成為 日後傳播研究中重要的典範(Shannon & Weaver, 1949)。Shannon 研究傳播 管道上所傳送正確訊息的問題,主要用於電子工程上面,Weaver 卻將其模 式延伸至人類傳播。此模式中的「傳播者」 、 「訊息」及「受播者」是雙對 線性傳播模式是科學傳播的核心基礎,傳播模式如圖 2.1 所示: 14.

(22) (INFORMATION (TRANSMITTER). (RECEIVER). (DESTINATION). 傳播者. 受播者. 目標. SOURCE). 資訊來源 訊息. 訊號. 被接收訊號. 訊息. (MESSAGE). (SIGNAL). (RECEIVED. (MESSAGE). SIGNAL). 雜訊來源. (NOISE. SOURCE). 圖 2.1 Shannon 與 Weaver 對科學傳播的線性觀點 資料來源:“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by C. E. Shannon, & W. Weaver, 1949,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4), 379–423. 上圖所示,資訊來源(Information Source)從可能的訊息中選擇一個 所要的訊息(Message),傳播者(Transmitter)將此訊息轉換成大眾了解 的訊號(Signal) ,經由傳播管道傳送至受播者(Receiver) 。受播者將被傳 遞的訊號,轉換成目標(Destination)所了解的訊息,在交給目的地。在 傳送過程中,可能會被有一些干擾,這並非來源所希望的,而這些導至傳 送訊號的改變,即為雜訊(Noise Source)。 此外,Shannon 也將傳播模式中會碰到的問題分為如下的三種層次: 一、技術問題:傳播的訊號(Signal)如何正確地傳送? 二、語意問題:傳播的訊號如何正確地包含所希望的意函? 三、效能問題:接收到的訊號(Received Signal)如何有效地影響行為? 由此可見,Shannon 與 Weaver 的線性傳播模式不僅強調傳播的正確性 與效能,同時也考慮語意上的層面,可看出閱聽人進行傳播時的主觀性與 影響。 15.

(23) 二:科學傳播中的缺失觀點(Deficit Model) 缺失模式(Deficit Model)的概念,王秀雲(2010)解釋,起於二次 大戰後英國推廣的「科學普及」(Science Popularization)與「讓公眾了解 科學」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此時代的科普或科學傳播,主要 透過學校教育,或讓科學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科學知識透過大眾傳播 媒介傳達給社會大眾。缺失模式是一種線性、單向,且科學家地位較高的 一種傳播模式,其傳播方式始於 Shannon 與 Weaver 的線性傳播模式,在 缺失模式中預設了社會大眾「缺乏」科學知識的立場。 缺失模式以線性方式傳播,由「發訊者」 、 「傳播者」與「受播者」所 組成。國內傳播學者關尚仁(2011)提到,發訊者即是科學社群,處於地 位較高且知識高位的角色,透過傳播者(大眾傳播媒介) ,將訊息單向傳 遞處於知識低位的受播者(社會大眾) 。大眾傳播媒介的功用,則是居中 填補知識落差的「缺失」 (Deficit)部份,讓科學知識能普及於一般社會大 眾。缺失模式如下圖 2.2 所示: 發訊者 科學社群. 傳播者 大眾傳播媒介. 受播者 社會大眾. 知識 落差. 傳播方向 科 學 知 識. 科 學 知 識. 圖 2.2 科學傳播中的缺失觀點 資料來源:關尚仁(2011)。科學傳播源流。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傳播 學院。 16.

(24) 針對缺失模式預設發訊者(科學社群)知識高於受播者(社會大眾) 的預設立場,范玫芳(2008)認為,缺失模式是將公眾對科技的懷疑、對 科學的不了解,視為是社會大眾對科學知識上的缺陷,以及對科學理解上 的不足。因此,缺失(知識落差)必須經由教育、有效的傳播或溝通,才 能增進社會大眾對科學的理解。事實上,社會大眾在面對重要科學議題時, 並非只在單純的線性脈絡下進行且和生活息息相關。缺失模式的傳播型態 忽略了科學社群的重要性。基於此,強調與閱聽人,並與科學知識產生交 互作用的脈絡模式(Contextual Model)即應運而生。. 三:科學傳播中的脈絡觀點(Contextual Model) 科學傳播中的脈絡模式(Contextual Model),將科學傳播視為科學、 大眾、脈絡知識(Contextual Knowledge)的合作關係,強調雙向資訊交流 的對話。廖詠年(2011)提到,脈絡模式是個體與環境間動態交互影響下 的「產物」 。發展過程中,個體與環境都扮演主動且雙向的角色,彼此間 具有交互作用且互相影響的關係。若將脈絡模式應用在科學傳播中,即主 要在探討科學社群傳遞出的「訊息」,與大眾獲得的「知識」之間,資訊 轉化、重新建構的相關議題。科學傳播之脈絡模式如下圖 2.3 所示:. 傳播方向 科 學 知 識. 科 學 知 識. 背景 脈絡. 資訊重構. 圖 2.3 科學傳播中的脈絡觀點 資料來源:關尚仁(2011)。科學傳播源流。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傳播 學院。 17.

(25) 脈絡模式可應用在諸多領域中,例如博物館學習理論。Leinhardt、 Crowley 與 Knutson(2002)認為大眾博物館透過與參觀的社會大眾溝通,以 此進行思惟互動,同時建構對科學概念的認識與瞭解之結果。Falk 與 Dierking(2000)則以博物館學習理論為立基,又提出博物館學習的脈絡模式 (葉蓉樺,2008)。將脈絡模式套用在博物館學習理論中即學習歷程受到 個人、社會及物質三種脈絡(Context)交互影響下產生的歷程和結果。. 四:科學傳播中的 3E 觀點(3E Model) 3E 模式的雛型最早由 Osseweijer 提出,透過大眾傳播媒介,可以解決 以前只能透過活動,才能讓科學家與社會大眾溝通的問題,其中最有效的 就是「娛樂」 (Entertainment) 。Osseweijer(2006a)發現,當閱聽人被傳播媒 介的娛樂吸引,並認同被觸發的議題時,就會引發民眾學習的欲望(廖詠 年,2011) 。簡單說,3E 模式是一種在「娛樂」過程中引發閱聽人的「興 趣」(Interest),讓閱聽人產生認同「情感」(Emotion),開始積極「參與」 (Involvement),進而達成「教育」 (Education)目的之傳播過程。 興趣. 參與. Interest. Involvement. 娛樂. 情感. 教育. Entertainment. Emotion. Education. 圖 2.4 科學傳播中的 3E 觀點 資料來源:“A new model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 that takes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to account the three-E model: Entertainment, emotion and education.”by P. Osseweijer, 2006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12(4), 591-593. 18.

(26) 3E 模式中由娛樂引發情感,進而產生教育目的之原始模式是 Bouman 在 1999 年所提出(Osseweijer, 2006b)。Bouma 將此理論應用在健康教育與 傳播的相關議題上,形成娛樂教育模式(Entertainment-Education Model)。 娛樂教育模式主要聚焦在如何改變發展中國家民眾對健康議題的態度,以 及探討如何使健康議題效應達到最大傳播功能的一種策略模式。 3E 模式有別於娛樂教育模式,並非只能處理特定議題或特定的閱聽群 眾。Osseweijer(2006a)認為,閱聽人未必可以透過「娛樂」 ,就直接達成「教 育」功能。娛樂必須先使閱聽人產生興趣,才能使受重引發出對該議題 的「情感」或認同,進而「參與」整個傳播過程,最終才能達到「教育」 的最終功用與目的。Osseweijer(2006a)提出的 3E 的意函分述如下: 一、娛樂(Entertainment):產生閱聽人的關注。 二、情感(Emotion):因娛樂引起興趣,產生情感認同,引發參與動機。 三、教育(Education):閱聽人產生好奇心參與行動後,獲得的知識。 3E 模式融合了過去科學傳播中「線性傳播模式」 、 「缺失模式」與「脈 絡模式」的元素,創造出可以讓科學議題產生公眾學習的傳播過程。本研 究主要採取 Osseweijer(2006a)在科學傳播中的 3E 觀點進行相關探討。. 伍、Web 2.0 概念下的科學傳播 一、傳播的質變與量變:新媒體的興起 受到數位化的影響,新媒體的傳播與溝通概念隨之出現。相較於傳統 媒體的報紙、雜誌、廣播、電視,新媒體泛指利用電腦及網路等新興科技 方式與社會大眾進行溝通(Hirst & Harrison, 2007)。學者侯志欽(2011)認 為,新媒體以數位科技為核心,可以進行信息產製、資料處理與傳播,並 且有容易複製的特性,具有較高的互動性。 新媒體的種類很多,大致包括:電腦多媒體、網路(社群)媒體與行 動媒體(智慧型手機、行動載具等)。侯志欽(2011)認為,新媒體具有 線性或非線性播放(Non-Linear)、自選使用(On Demand) 、單向或多向 19.

(27) 傳送(Unicast、Multicast)的特性,閱聽人可以更快速、更彈性的取得多 媒體信息。透過新媒體的操作與科學的結合,研究機構、科學家、產業界 公司、傳播媒體、業餘人士等都可以更方便的產製管理內容,更廣泛的傳 播分享資訊。. 二、Web 2.0 與社交網絡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下的網路 社群概念 Web 2.0 的概念最早由 O'Reilly 提出,O'Reilly(2005)認為 Web 2.0 具備 了:將 Web 作為平台(The Web as Platform)、利用群體智慧(Harnessing Collective Intelligence)、豐富的使用者經驗(Rich User Experiences)等特 色。網路是最能與大眾直接進行溝通的媒介,Web 2.0 是一種新的網際網 路方式,可以從原有自上而下、由少數資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導的網路體 系,轉變成自下而上、由廣大用戶集體智慧和力量主導的網路體系(維基 百科,2012) 。余鑑、于俊傑與徐郁昇(2008)認為,Web 2.0 的核心內涵 是互動與分享,所有的網路行為,都可用「互動、分享」的概念來作詮釋。 Wolf、Wolf、Brady、Peszynski 與 Higgins(2012)則提到,透過網路應用(Web Applications)可以促進網路上人與人間的資訊交換和協同合作,Web 2.0 的模式更加以使用者為中心;在科學教學上運用社群媒體,更可以提高學 習者對於主題的學習興趣。 社交網絡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簡稱 SNS)是基於 Web 2.0 所產生的新興社群架構,SNS 網站具有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的特性, 又被稱為「虛擬社群網站」或「社群網站」;其最大的特色是以「個人」 為核心,使用者彼此分享經驗與討論話題,從而建立人際關係(黃蘭鍈、 陳憶菁,2012) 。Dwyer、Hiltz 與 Passerini (2007)認為,社群網站是「虛擬 社群(Virtual Community)」的一種形式。過去幾年,網路的易用性伴隨著 社群媒體快速的成長,Facebook、MySpace、Plurk、Twitter、無名小站等 SNS 網站快速的興起即為實證案例。此外,SNS 網站除了提供了廣闊且連 續供應的多樣動態訊息內容外,只要將這些內容進行適當的使用與轉換, 就可以變成寶貴的科學性知識(Saha & Sindhwani, 2012)。O’Reilly (2005)提 到,SNS 社群概念下的網站、開放式課程等方式皆為「Web 2.0」傳播的新 20.

(28) 應用。在科學應用的領域上,目前國內、外已有許多科學/科技組織利用社 群媒體與大眾進行溝通。以下研究者將針對國內、外科學傳播與 Wev2.0 概念結合之案例進行整理與介紹。. 三、運用 SNS 網站與科學傳播結合應用之案例 歐盟有一整合全歐洲 13 座指標性科學/科技博物館與中心的計畫為 「歐洲開放科學資源跨國計畫」 (Open Science Resources,簡稱 OSR) ,目 的就是把重要展示物進行數位化。 「OSR」在網路上設計了 Pre-Visit、Visit、 Post-Visit 三種課程,Pre-Visit 是老師帶學生或民眾去看展之前可以先去了 解,之後和展示品互動的時候會比較有感覺;Visit 是現場和展品的互動, 像學習單與新科技;最後在離開展覽後,若有興趣也可以上網站 Post-Visit, 整個過程運用了 Wwb2.0 的概念,將科學傳播、策展概念與網路平台開放 式課程結合成一個完整的教育學習路徑。 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簡稱 AAAA)亦將其出版的雜誌主題(數學、物理、化學、天文、 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學)透過社群網路平台或相關影音訪談等方式對大眾 進行即時溝通與通知;歐洲航太局 European SpaceAgency 除了利用微網誌 Twitter 發布相關航太科學知識外,也在「Live Stream」網站成立了自己的 Web 2.0 網路頻道。澳大利亞的 ABC Environment 也在微網誌 Twitter 以每 小時發佈與環境相關科學議題的方式,和社會大眾透過社群媒體的連結, 在網路上進行溝通。 在臺灣,三座重要的科學/科技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自 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也都開始運用社群媒體,並透過 Facebook 粉絲團或網路媒介的方式發布展覽相關訊息,藉由社群媒體的連 結性,拉近博物館與社會大眾間的距離。 研究者將國內、外結合社群媒體並應用在科學傳播上之案例整理列表, 請參酌下表 2.2 所示。. 21.

(29) 表 2.2 SNS 網站與 Web 2.0 概念應用在科學傳播之案例 單位 Open Science Resources. AAAS –Science. 內容. 主題. Pre-Visit 觀展前參觀、Visit 現場和展示間的 互動、Post-Visit 展後學習與再次體驗。. 科學展覽. (http://www.openscienceresources.eu/) 將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 科學主題在社群網站上進行即時溝通。. 科學雜誌. (http://www.sciencemag.org/). European Space Agency. 運用微網誌方式發佈航太相關科學知識。 航太科學 (http://www.esa.int/ESA) 運用微網誌方式發佈環境相關科學知識。 環境科學. ABC Environment (http://www.abc.net.au/environment/). DiscoveryScience Channel. 運用微網誌方式與社群閱聽人互動。 科學探索 (http://science.discovery.com/) 運用部落格運進行線上天文觀測與討論。 天文科學. LCOGT.net (http://lcogt.net/) 運用部落格討論生活中的化學。. 生活科學. Useful Chemistry (http://usefulchem.blogspot.tw/). 國立臺灣 科學教育館. 國立自然 科學博物館. 運用 Facebook 粉絲團發佈展覽與科學相關 教育知識,與社群進行即時互動。 (http://www.ntsec.gov.tw/User/index.aspx) 運用 Facebook 粉絲團發佈展覽與科學相關 教育知識,與社群進行即時互動。 (http://www.nmns.edu.tw/). 科學/科技 博物館. 科學/科技 博物館. 運用 Facebook 粉絲團發佈展覽與科技相關. 國立科學 工藝博物館. 教育知識,與社群進行即時互動。 (http://www.nstm.gov.tw/). 22. 科學/科技 博物館.

(30) 四、運用網路開放式課程與科學傳播結合應用之案例 將科學/科技知識運用整合開放式課程方式,並透過數位化媒介方式進 行科學傳播的案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式課程(MIT Open Course Ware,簡稱 OCW)可說影響深遠。OCW 課程主題涵蓋極廣,包括:科學、 人文、藝術、社會科學、衛生科學、科技、工程、建築、城市規劃和其他 跨領域等內容,社會大眾可以在網站上收看該課程。Toope、Tan 與 Fedoroff(2012)認為麻省理工 OCW 開放式課程的概念令人欽佩且值得學習, OCW 課程之創舉,除了透過了 Web 2.0 概念將教育知識普及化外,也促使 各地機構群起效仿,替科學傳播注入一股創新思維。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創建的 PhET 計 畫(Physics Education Technology)亦為一網路開放式課程之案例。PhET 計畫為一互動式的網路開放課程平台,平台上除了結合教授、專家、工程 師、網頁設計師、高中老師、行銷專家、一般大眾、學生等資源外,透過 以樂趣、互動為基礎的課程,推廣不同的科學/科技(包括:物理、化學、 數學、地球科學、生物等)主題。 此外,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 Council,簡稱 BBC)針 對象為青少年及兒童,規劃了一專門的科學傳播網路平台「兒童的 BBC」 (Children’s BBC,簡稱 CBBC)。CBBC 以自然科學為主題,營造出可以 讓使用者探索科學、觀賞節目影片、玩線上科學遊戲等情境。除了兒童外, BBC 空中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也提供相關科學/科技知識在學習平 台上,The Open University 透過網路平台提供正確、專業的科學/科技新知, 讓年輕族群、高知識份子較及高年齡層使用者能在線上進行 TV、Radio 等 相關科學知識節目的學習,此種結合 Web 2.0 概念與跨越空間、時間限制 之開放式網路課程,是科學傳播發展的重要突破。 另外,美國舊金山的「公共科學圖書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簡稱 PLoS)也為一開放式網路課程運用在科學傳播上的實例。PLoS 是一 個由眾多諾貝爾得主和慈善機構支持的非營利機構學術組織,致力於把世 界上的科學和醫學文獻作為免費資源向公眾開放。 23.

(31) 而國內的科學/科技博物館近年來也開始重視 Web 2.0 概念下的網路 開放式課程。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策劃了「臺灣網路科教館」 ,是國內推 動網路開放式課程的代表案例。該網站分成科展群傑廳、生活科學廳與教 學資源廳三部分,科展群傑廳收錄歷年來國內傑出科展之優秀作品,培養 學生對科學觀察研究之風氣;生活科學廳則透過專家精心設計的問題,並 搭配圖文並茂的文章並給予解答,讓社會大眾從日常生活的案例習得科學 相關原理,從中傳達生活的科學知識。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網站上提供 了與科學主題相關的學習資源;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也在網路上創立了 「虛擬博物館」 ,並供科技知識相關學習單,可見國內的科學傳播發展, 也越來越重視 Web 2.0 的概念與網路開放式課程的實踐。 研究者將國內、外結合網路開放式課程並應用在科學傳播上之案例整 理列表,請參酌下表 2.3 所示。 表 2.3 網路開放式課程與 Web 2.0 概念應用在科學傳播之案例 單位.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內容 網路開放式課程之案例,包括:物理、化學、 數學、地球科學、生物等主題,結合教授、 專家、工程師、網頁設計師、高中老師、行 銷專家、一般大眾、學生等資源共同推廣。. 主題. 科學教學. (http://www.colorado.edu/). Children’s BBC. 以自然科學為主題,營造出可以讓使用者探 索科學、觀賞節目影片、玩線上科學遊戲。. 兒童科學. (http://www.bbc.co.uk/children/). The Open University. 透過網路平台提供正確、專業的科學/科技 新知,讓年輕族群、高知識份子較及高年齡 層使用者能在線上進行 TV、Radio 等相關 科學知識節目的學習。. 生活科學. (http://www.open.ac.uk/). 續下頁. 24.

(32) 表 2.3 網路開放式課程與 Web 2.0 概念應用在科學傳播之案例(續) 由眾多諾貝爾得主和慈善機構支持的非營.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利機構學術組織,將世界上的科學和醫學文 獻作為免費資源向公眾開放。. 專業科學. (http://www.plos.org/). MIT Open Course Ware. 課程主題涵蓋極廣,包括:科學、人文、藝 術、社會科學、衛生科學、科技、工程、建 築、城市規劃和其他跨領域等內容,社會大 眾可以在網站上收看該課程。. 科學課程. (http://ocw.mit.edu/index.htm). 臺灣網路科教館. 網站分成科展群傑廳、生活科學廳與教學資 源廳三部分,科展群傑廳收錄歷年來國內傑 出科展之優秀作品;生活科學廳則透過專家 精心設計的問題,並搭配圖文並茂的文章並 給予解答;教學資源廳提供科學相關之線上 學習資源。. 生活科學. (http://www.ntsec.edu.tw/). 科博館 線上學習資源. 提供地質、人文、天文、生物、動物、植物、 環境、演化、醫學等線上開放課程與相關學 習單,提供社會大眾與學校單位使用。. 科學教育. (http://www.nmns.edu.tw/). 科工館 虛擬博物館. 360°的科工館環場導覽景象,並依不同年齡 提供服裝與紡織、科學開門、航太、食品工 業、兒童科學、防疫、健康生活、氣候變遷、 工業科技、動力機械等相關學習資源。 (http://www.nstm.gov.tw/). 25. 科技教育.

(33) 五、運用新科技與科學傳播結合應用之案例 數位科技開啟了科學傳播的創新面向,透過新科技的使用,讓科學/ 科技知識能透過簡單的語言、形式轉換,並和觀眾互動,以此引發社會大 眾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從 Horizon 2011 年的彙整報告歸納中發現,自 2011 年起,電子書(Electronic Books)、簡易的擴增實境(Simple Augmented Reality) 、行動科技(Mobiles) 、遊戲式學習(Game-Based Learning)與姿 勢運算技術(Gesture-Based Computing)等是未來將更普及且廣泛應用的 媒體新科技(Johnson, Smith, Willis, Levine, & Haywood, 2011)。從前的科 學/科技博物館展覽是靜態的,透過體感、動態追蹤等新科技的結合,提供 使用者高度互動及沉浸式的學習,在人機介面上技術與效能提升面向有大 幅增進。透過新科技的結合,可以讓社會大眾簡單了解其中的科學概念, 近年來國內、外也出現許多結合新科技在科學傳播上的案例。 麻省理工學院的教師教育計劃(MIT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結合 了教育理念、擴增實境、行動科技與遊戲式學習內涵,讓使用者透過他們 提供的掌上電腦參與模擬遊戲:環保小偵探(Environmental Detectives,簡 稱 ED) ,ED 是一種結合現實與虛擬的戶外遊戲,使用者可以嘗試使用 GPS 與掌上電腦中的虛擬人物進行交談,並觀察附近的模擬環境測量和進行數 據分析,最後發現有毒物質洩漏源的地點。ED 遊戲已經在 3 個網站推行, 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當地的自然教育中心與高中。從相關研究中發現,這 種結合遊戲式學習與擴增實境等新科技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除了透過遊 戲與新科技學習外,讓使用者在遊戲過程中有高度互動達到沉浸式學習的 效果,更能引發使用者對於科學知識的興趣。 雪梨的動力博物館(Powerhouse Museum)亦推出出一結合擴增實境、 行動科技的應用程式:拉亞(Layar) 。當你走在 Powerhouse Museum 的四 周,即可用智慧型手機的像機對準街景,此時 Layar 會呈現 Powerhouse Museum 一百年前的相關圖文資訊,透過新科技的展現,輕易讓使用者穿 越時間、空間的限制進行學習。. 26.

(34) 丹麥遊戲公司 Serious Games Interactive 推出的互動式遊戲:全球衝突 (Global Conflicts)是一個屢獲大獎的教育系列遊戲。其遊戲重點是透過 科技和遊戲機制,帶來生活化且引人入勝的主題,以解決日常生活中碰到 的問題。Global Conflicts 可以讓學生去探索和了解世界各地的衝突和不同, 包括去探討各種不同的科學知識與社會文化(氣候變化、自然現象、民主 人權、全球化、恐怖主義、貧困等主題)。學生將透過遊戲學習方式,從 身歷其境的的模擬真實世界解決問題,並獲得相關知識。 紐西蘭的科學中心 Te Manawa Science Centre,提供了當地民眾一太陽 系與運行軌道學習的擴增實境學習系統(Solar-System and Orbit Learning in Augmented Reality,簡稱 S.O.L.A.R) 。S.O.L.A.R 主要功能是在教導參觀民 眾認識九大行星在太陽系中的位置,使用者透過手持顯示圖卡可以看到 3D 的行星立體影像成像在圖卡上,且每個行星表面有非常詳細的介紹與精確 的衛星圖像(Woods, Billinghurst, Aldridge, & Garrie, 2004)。這些圖卡的上方 有一監控的攝影機,當九大行星的顯示圖卡放置在對的軌道位置時,就可 以看到每個行星繞著太陽進行公轉的影像。此外,Te Manawa Science Centre 還有火山的擴增實境學習系統(The Augmented Reality Volcano Kiosk),此裝置可以演示火山生成史及其相關科學知識。從上述這些案例 中可以發現,利用擴稱實境與相關新媒體技術的結合,可以輕易重現日常 生活中,我們無法觀察到的自然現象與科學/科技知識。 國內科學工藝博物館 2010 年的常設展:「行動愛地球:氣候變遷展」 也將數位新科技結合與全球化、在地化的科學性議題進行展示。從五大關 卡「認識溫室氣體」 、 「同舟共遊航海去」 、 「捕捉 CO2 搶救北極熊的家」 、 「換 我報氣象」和「氣候邊牽小學堂中」中,透過遊戲式學習和多種數位新科 技的結合收集五元素拼圖,讓大眾在體驗中達成教育與傳播科學的目的。 研究者將國內、外結合數位新科技並應用在科學傳播上之案例整理列 表,請參酌下表 2.4 所示。. 27.

(35) 表 2.4 運用新科技與科學傳播結合應用之案例 單位. 內容. MIT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環保小偵探是結合現實與虛擬的戶外遊 戲,使用者使用 GPS 與虛擬人物交談, 並觀察附近的模擬環境測量和進行數據 分析,最後發現有毒物質洩漏源的地點。. 主題. 環境科學. (http://education.mit.edu/). Powerhouse Museum. 用智慧型手機相機對準街景,Layar 會呈 現 Powerhouse Museum 一百年前的相關 資訊,透過高互動遊戲方式進行學習。 科學與文化 (http://www.powerhousemuseum.com/). Serious Games Interactive. 透過科技和遊戲機制,帶來生活化且希 引人參與的主題(氣候變化、自然現象、 民主人權、全球化、恐怖主義、貧困等 主題) 。Global Conflicts 讓學生去了解世 科學與文化 界各地的衝突和不同,包括去探討各種 不同的科學知識與社會文化。 (http://www.seriousgames.dk/). Te Manawa Science Centre. 教導民眾認識九大行星的位置,透過動 態追蹤、擴增實境等方式讓學習者運用 透過人機介面的互動進行學習。 火山的擴增實境學習系統,演示火山生 成史及其相關科學知識。. 天文科學 火山科學. (http://www.temanawa.co.nz/). 科學工藝博物館. 行動愛地球:氣候變遷展包含了五大主 題,分別是「認識溫室氣體」 、「同舟共 遊航海去」 、「捕捉 CO2 搶救北極熊的 家」、 「換我報氣象」和「氣候邊牽小學 堂中」 ,透過遊戲式學習、體感、使用者 互動和多種新科技的結合收集五元素拼 圖,讓大眾在沉浸式體驗中達成教育與 傳播科學的目的。 (http://order.nstm.gov.tw/climatechange/h ome.aspx) 28. 氣候科學.

(36) 陸、國科會的巡迴展示活動-科學季展覽 為了讓社會大眾了解國家的科學發展及相關研究成果,同時提昇大眾 科學素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自 2001 年起每年舉辦「科學季」展覽, 展現臺灣科學、科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展望。 透過科學季巡迴全台展示呈現的方式,讓民眾從參與中認識科學、親 近科學。研究者茲將 2001 至 2011 年歷年的國科會科學季展覽、地點整理 如下表 2.5 所示: 表 2.5 國科會 2001-2011 年「科學季」活動 年度. 展覽名稱. 展覽地點. 2011. 「未來科技狂想曲」特展 「行動愛地球:氣候變遷」常設展. 2010 2009. 「仰觀蒼穹四百年」特展 「永遠的達爾文」特展.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中正紀念堂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中正紀念堂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台北市立動物園教育中心. 2008. 「生活即科學:有蝠同享」特展.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台南市立兒童科學館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07. 「科技台灣驚嘆號」特展. 2006. 「多樣性臺灣」特展.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中正紀念堂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中正紀念堂. 2005. 「探索物理博覽會」.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中正紀念堂. 2004. 「形」特展.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續下頁. 29.

(37) 表 2.5 國科會 2001-2011 年「科學季」活動(續) 中正紀念堂. 200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水水臺灣」.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海洋生物博物館. 2002. 「基因、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特展 台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 「新世紀科技領航:國科會科技. 2001 2000. 研究成果展」 「認識地震」. 台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 台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 從表 2.2 可發現,國科會歷年辦理的重點活動「科學季」 ,多半與國內 北、中、南大型的科學/科學博物館合作,並以展覽或特展的形式呈現。其 中 2011 年科學季「未來科技狂想曲」特展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 展覽期間創下約 36,000 人次之觀展人潮,可發現社會大眾對於藉由參觀展 覽方式,來認識、了解科學,有正逐漸萌芽且漸受重視的趨勢。. 柒、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領域現況 國內科學傳播發展至今,已有近 20 年的歷史。然國內關於科學傳播 的學術研究並不甚多,研究者利用 GRB(Government Research Bulletin, 政府研究資訊系統)搜尋後發現,歷年來國科會針對科學傳播的補助計畫 與相關研究,共有 131 筆搜尋結果。隨著科學傳播在學術研究的日趨重視,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自民國 99 年起,也成立了「科普教育與傳播」學 門,以推廣國內科普教育與科學傳播相關計畫與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2012)為落實科普教育、科 技傳播,及科學性社會議題的探究,並鼓勵研究人員針對各主軸進行相關 研究。年度計畫徵求重點包括:學校學生之科普教育、公民科學素養、參 與理解、科普媒體與傳播等相關面向。下表 2.6 列出國科會科普教育與傳 播學門 101 年度計畫徵求重點:. 30.

(38) 表 2.6 國科會科普教育與傳播學門 101 年度計畫徵求重點 計畫徵求重點. 重點要求 1. 科學普及的理論、實踐、與策略研究。. 科學普及教育相關研究. 2. 科技知識的管道與影響。 3. 非制式科學學習融入科學教學之成效探討。 4. 各類型科普活動如何提升國民科學素養等。. 大學非科學主修學生之 1. 針對非科學主修學生探究國內大學科學科 科學課程之實施成效與 影響之研究. 技類課程。 2. 規劃針對非科學主修學生之科學科技課程。. 大學科學科技主修學生 1. 針對科學主修學生,探究國內大學 STS 相 之「科技與社會」相關. 關課程。. 課程發展與實施策略之 2. 規劃針對科學主修學生,開設 STS 相關(通 研究. 識)課程。 1. 媒體與科技傳播。. 科學科技傳播與媒體. 2. 科學家、科學社群與媒體。 3. 科技爭議的媒體再現。 1. 公眾之科學素養。 2. 公眾科技教育。. 公眾對科學與科技的. 3. 公眾之異質性。. 理解與參與. 4. 科技與民主。 5. 網際網路與科技實踐。 6. 科技之課責性。 1. 科學文獻的歷史、型態演變、出版、流通等. 科技文獻相關研究. 研究。 2. 科學文獻的語言與書寫、修辭等研究。. 資料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2012)。國科會科教 處 101 年度各學門研究計畫徵求書。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研究者利用 GRB 系統,將歷年來國科會針對科學傳播的研究補助計 畫,進行歸類整理。整理發現,GRB 系統內共有 131 筆與「科學傳播」主 31.

(39) 題相關之之研究計畫,其中以「教育、課程設計、學習成效、人才培育」 (31 筆)與「科學新聞」 (31 筆)等領域之研究主題佔大多數,達整體計 畫比例約一半;其次則為「大眾傳播媒介」 (13 筆)和「網路、網站之科 學傳播」 (9 筆)主題,此領域之主題重點,多在探討使用不同媒介進行科 學傳播時之特性或過程。國科會科學傳播計畫整理如下表 2.7 所示: 表 2.7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傳播研究計畫分類整理表 科學傳播主題領域. 研究計畫總數. 教育、課程設計、學習成效、人才培育. 31. 科學新聞. 31. 大眾傳播媒介 網路、網站之科學傳播. 13 9. 科學節目、影片產製. 8. 資料庫. 8. 環境與健康. 5. 科普傳播事業催生. 5. 領域現況調查分析、研討會、論壇舉辦 訊息內容設計. 4 3. 科學傳播批判思考、社會學. 3. 科學素養. 2. 行動學習與科技. 2. 科學傳播年會、國外參訪. 2. 資訊尋求 數位互動跨媒體. 1 1. 3D 虛擬空間. 1. 昆蟲. 1. 博物館教育者. 1. 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策展. 0. 32.

(40) 捌、小結 科學傳播,顧名思義即是以「傳播」的方式,將科學深澳的知識或理 論,變成普及全民的概念後,再傳達給社會大眾。若以傳播的觀點看待科 學傳播,核心將聚焦在探討科學如何進行「傳播」。換句話說,社會大眾 接收到的「訊息」與「媒介」如何進行轉換,將是本研究在探討科學傳播 觀點應用在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策劃之重點價值所在。 傳播學大師 McLuhan(1964)在著作《瞭解媒體:人的延伸》中提到「媒 介」的重要概念,並提出傳播學上「媒介就視訊息」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與「媒介是人的延伸」 (The Extensions of man)的重要概念。隨 著時代的演進與 Web 2.0 概念的來臨,傳播也發生了質變與量變。SNS 網 站的普及、網路開放式課程的興起和各種結合數位新科技的手法,替科學 傳播的發展注入了一股新能量。 近年來,在科學/科技博物館舉辦巡迴展覽逐漸興起。透過展場的新媒 介互動,與展場本身帶來的體驗感受,亦能使專業的科學知識內容,藉由 展覽中的各種媒介,轉化為社會大眾易於吸收的資訊,以傳達大眾科普知 識概念、提升科學素養。國科會歷年之重點活動「科學季」即為一巡迴國 內,且富科學傳播教育意涵,並在科學/科技博物館舉辦之展覽活動。 本研究之重點從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展示之某甜點工藝奇幻展覽探 討科學傳播價值與策展概念之研究。目前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主要在教 育面(課程、教育規劃)與大眾傳播媒介(報紙、電視、網路等),尚未 出現以「科學傳播」和「策展」概念結合,探討結合外部資源與博物館共 同合作策劃,營造出環境,讓參觀者直接體驗科學傳播展覽之策展研究。 因此,本研究也認為,在此時此刻,探討科學傳播與科學/科技博物館巡迴 展覽策展之相關情況,將有其學術及研究價值之存在。下一節將針對「策 展」概念進行相關探討。.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巡迴於全國各縣市公共圖書館展示,巡展內容包括書展、海報等,從豐富的展品 及展書中呈現各國文化內涵,至今已巡展全臺超過 100 所公共圖書館,廣受各巡 展館好評,並於

在第 52 屆全國科展"旋轉硬幣的機率"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 承接視覺藝術科作為高中課程的 選修科,並繼續推動本科課程的 發展,教育局於2020/21學年開

試驗計劃」 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組 香港大學

孔憲紹博士伉儷中醫藥博物館是香港首間以中醫藥為主題的博物館,主要分為中 醫展覽廳及中藥標本中心。展覽廳內共有六個區域,如「歷代中醫藥展區」 、 「中